【华西都市报】中国向丝路基金增资千亿 谁将受益?
2017年5月16日“我期待着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让这一世纪工程造福各国人民。”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溯历史之源流,揭示丝路精神的丰富内涵;观时代之变迁,阐述“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望人类之未来,就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阐明中国主张、提出中国方案,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一带一路”、怎样建设好“一带一路”等重大问题,为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注入澎湃动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推动已经达成的务实合作协议早见成效,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在未来3年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建更多民生项目,设立后续联络机制……
中国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谁将受益?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6位权威专家,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大热点进行详细解读。
关注 1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如何把中国倡议变成全球受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方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会议,得到了国内外热烈响应。
“这次我们请到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规模非常大。”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认为,论坛将成为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通过本次论坛,把中国的倡议变成世界的倡议。
王辉耀指出,过去40年中国是内向型开放时代,未来40年中国将走向外向型开放。在他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推动全球化或重组全球化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
“论坛将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探讨的平台,加强所有与会政府间的沟通,以及与亚投行、国家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王辉耀指出,如何把“一带一路”从中国的倡议变成世界的倡议,把中国主推的新型全球化新动力变成世界共同推动的全球化,这是重大意义所在。
关注 2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将实现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4月18日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论坛举行期间,各方将协商确定下一阶段双多边重点合作领域,制定面向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合作规划,细化具体的行动方案,有望达成四方面重大成果、多项合作文件、近20项行动计划、一批重大政策举措。
5月14日,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透露,中国将同30多个国家签署经贸合作协议,同有关国家协商自由贸易协定。
对此,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秘书长赵可金认为,论坛将实现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
“走出国门之后,发现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类似’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发展规划:包括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东盟提出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土耳其提出的‘中间走廊’、蒙古提出的‘发展之路’、越南提出的‘两廊一圈’、英国提出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提出的‘琥珀之路’等,各国想法和“一带一路”倡议非常吻合,有很多可以说是重叠的。”赵可金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可以把各国发展战略重叠的部分整合起来?”在他看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各国坐在一起,把各自倡议拿出来,然后彼此进行战略对接。”
关注 3
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
“一带一路”小伙伴如何受益?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
对此,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精髓,在于沿线国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黄日涵也强调,2016年,中国跟“一带一路”沿线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度大幅度提升。他以亚投行、丝路基金等为例指出,这些为“一带一路”服务的金融机构,并非中国主导,而是各国共同努力构建的。
关注 4
美国派员参会传递什么信号?
对不少国家来说,美国是“风向标”
14日下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加快设施联通”平行主题会议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上,美国总统特别助理、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波廷杰说,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发展有助推动经济的互联互通,美方愿利用自身在全球基础设施发展方面的经验,参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建设。
“美国派员参会,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开始持积极正面的态度。”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黄日涵认为,这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
在中美元首会晤一个月之际,双方就金融服务、投资和能源等领域的问题已达成了十项共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表示,自己丝毫不感到惊讶,“美国不来参加反而感到奇怪了”。
在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和投资研究室主任王海峰看来,包括民间团体、企业在内的美国工商界对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意愿积极,“这种民间的积极意愿,促进美国政府关注‘一带一路’。”
“美国代表参会,对西方国家来说也是大利好。”黄日涵预测,未来会有更多西方国家加入“一带一路”阵营,“对不少国家来说,美国是“风向标”。
关注 5
3年提供600亿元建设民生项目
民心相通主题还将如何落地?
3年提供600亿元建设民生项目
民心相通主题还将如何落地?
中国将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
在6场平行主题会议中,“民心相通”主题会议是出席人数最多的。与会中外嘉宾将超400人,其中部长级嘉宾100多人。
“其他经济合作计划,比如贸易一体化合作计划,很少谈民心相通这个议题,这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创举,而且把它位置放得这么高,对将来国家间的合作会起到示范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胜军说。
张胜军认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非常突出的特色和亮点,能够使全球化的发展更有包容性和普惠性,可以使很多项目惠及民生,“可以从根本上矫正以前世界贫富差距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都能从民心相通这里得到解决问题的契机和思路”。
文章选自《华西都市报》,2017年5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