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学人】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何以吸引力强大?

2017年8月21日

    本网讯(记者 王焕现)812日,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第12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举行。当天,一场大雨伴随三伏降临京城,但它却不能减低人们的参会热情,近800名来自社会各界的海归冒雨前来,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负责人、创业领军人物、专家学者,围绕新形势下海归如何把握机遇创新创业深入交流。望着大厅爆满的场面,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幽默地说,大家的热情压过了大雨的影响啊!论坛持续到晚上,仍有大批忠实听众,令嘉宾啧啧称赞。

   

    为什么这个论坛这么有吸引力?

   

    吸引力一:论坛领导讲话,实在、管用

    海归最为关心的创新创业,涉及多个国家部委,各部委的施政理念和措施如何?论坛为此请来了四个部委的领导: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戴均良、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郭军、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璟等。几位领导的讲话既放眼全局高屋建瓴,又实实在在接地气。国侨办副主任郭军直接就说,牢记空谈误国。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戴均良: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发挥创新创业的骨干和先锋作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用好独特优势,把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先进知识和国内实际联系起来,把个人梦想和报国梦想统一起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郭军:留学人员和海外侨胞一样长期生活在海外,都有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心。以留学人员为主的知识精英数量在持续增长,逐渐成为海外侨社的中坚力量。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侨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希望广大留学人员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绚丽篇章。

  教育部原副部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在当今全球科技创新的竞技场上,中国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关键要抓住人才的发掘和培养这个中心环节,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资源。当今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时候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人才。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战略目标, “千人计划”“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一系列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相继实施。作为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留学人员迎来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黄金时代。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璟:十八大以来,以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为核心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不断奏出人才发展与伟大事业同频共振的华美乐章。当前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已形成,中国成为各类国际人才挥洒才智和追逐梦想的磁场、高地和乐园。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置节节攀升,人社部将同各方满加强合作,共同为海外人才来华工作创业,为国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吸引力二:论坛六大议题,紧盯趋势、内容走心

    论坛一:“全球化时代中国海归的作用与使命”,紧盯全球化发展潮流对海归越来越倚重的需求,研讨嘉宾围绕近年来海归对全球化发展贡献的新模式、新理念和创业契机展开探讨,并对全球化时代如何发挥海归的独特优势提出建议。该论坛由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主持,论坛嘉宾为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冯国经冯国纶基金教授(经济学)、前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凤凰新媒体CEO、执行董事、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运营总裁(CCG)刘爽,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院长薛澜。

  论坛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中国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紧盯在数字全球化时代,海归应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应对现实挑战?围绕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对技术、产业、管理带来的颠覆性变革需求,研讨海归如何审时度势,站在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的制高点发展相应的产业与事业。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奇点大学投资人关新担任主持,嘉宾为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毕奇,北京全景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陈忠苏,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黄晓庆,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晓东和今日头条顾问、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宏江。

  论坛三:“海归如何参与推动科技发展、产业投资和经济转型”,紧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经济背景,研讨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投资带来的巨大机遇,指出投融资的方向、领域和时机才是技术推广、产业转型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海归及投资企业应把握机遇,结合新兴产业和经济转型,实现自身发展,推动相关产业的进步。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CCG副主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副会长刘科主持论坛。论坛嘉宾为星河互联CEO傅淼,春晖资本董事长汪大总,深圳道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欣,敦煌网创始人、CEO王树彤,赛伯乐投资集团总裁兼赛伯乐国际董事长王阳,香港铁路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中国业务)易珉,以及深圳前海润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小平。

  论坛四:“年轻一代与共享经济的中国创新”。紧盯共享经济和年轻一代海归创业者,围绕共享经济的发展趋势,探讨共享经济的科学发展模式、持续健康发展。本论坛与会嘉宾平均年龄低,其中不乏95后,但他们展现出了良好的国际视野、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苗绿主持该论坛。论坛嘉宾为四合兴集团行政总裁洪明基,劳瑞德国际教育集团中国业务副总裁李思彦,美国史迪威国际战略咨询集团总裁李曦,中英峰会创始人、飞尚集团海外副总裁李宗洋,深圳青铜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汪之涵,怡海集团副董事长、怡海集团北美公司执行总裁辛迪灏,“爸爸的选择”创始人兼CEO王胜地,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和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朱伟卿。

  论坛五:“优化人才发展和政策环境,持续激发海归创新创业”,紧盯海归发展的制度保障和环境建设, 围绕如何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等展开研讨。提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各部门各地方要在人才工作方面积极作为。应充分考虑海归关切,制定和优化人才发展相关政策,广纳海内外英才,更好地激励海归的创新创业热情。全球化智库(CCG)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副院长陈亮担任主持。论坛嘉宾为海南省儋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纪少雄,东莞市政协副主席、统计局局长、民进东莞市委会主委、东莞博士创业促进会会长梁佳沂,朝阳区组织部副部长刘静,北京法政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北京王府学校董事长王广发,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副处长于海蛟和湖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曾支农。

  论坛六:“大健康产业,中国的下一个金矿?”,紧盯近年来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健康卫生等备受关切和攸关长远的重大议题,围绕大健康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形势和海归如何作为展开研讨,提出在世界各地生活和学习过的海归应发挥对国外的健康、医疗、生物医药等相关行业、技术和市场更为熟悉的优势,同时认清中国国情,在推动形成较好的环保健康理念,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同时,发挥出发展相关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全球化智库(CCG)执行秘书长李卫锋主持论坛。论坛嘉宾为惠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跃驹,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EdiGene博雅辑因公司董事长魏文胜,北京医院副院长许峰,阜外心血管医院主任医师、欧美同学会医学分会秘书长郑宏,康宝莱中国区总裁郑群怡,中国旅美医学专家学者联合会主席、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心脏血流动力实验室主任朱光烁和瑞尔集团创始人兼总裁邹其芳。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说,该论坛坚持14年,连续举办了12届,正是因为中国正处在发展升级转型的重要阶段,海归作用凸显,论坛才更有吸引力,加之论坛紧盯趋势和留学人员关切,围绕交流我国近年来在提高人才国际竞争力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广大海内外留学人员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开展民间外交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与活力,使得论坛越来越受到海归群体和各方面的重视和欢迎。

    据闻,成立于1913年的欧美同学会近年来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2013年欧美同学会100周年纪念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留学工作、留学人员和欧美同学会工作提出殷切希望,18大以来,欧美同学会工作不断有新开拓。欧美同学会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顺势而为,善作善成,坚持办好发挥留学人员群体交流与建言献策,连续成功举办留学人员论坛,有力地促进了留学人才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