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人才学研究与发展—访王辉耀副会长

2018年1月29日

王辉耀,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




Dialogue


近日,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韦智敏就关于国际人才学的研究与发展访谈了中国人才研究会王辉耀副会长。




  韦智敏:目前国际人才学在世界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如何?


  王辉耀:目前,随着我国人才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人才学已经成为人才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新兴学科,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以及相关领域从业者的关注。2013年底,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新加坡人力资本领导能力研究院(HCLI)和人力资源公司德科集团(Adecco)第一次联合发布《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2013》,也正式表明人才学开始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可以预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未来国际人才学的发展中,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都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其研究内容将更加深入,其涉及领域会更加宽泛。


  韦智敏:目前我国在国际人才学的发展和实践中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王辉耀:中国作为人才学的诞生地,更是国际人才学发展和实践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这既是对我国近年来国际人才学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又是对未来的一个明确的规划和指导。从近年来中央积极推进实施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一系列吸引国际人才的政策和规划,再到地方的各种国际人才政策的探索和突破,都无不表明新时期我国国际人才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的不断突破和快速发展,特别最近国家外国专家局、外交部和公安部联合出台推出《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实施办法》,更是把我国国际人才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无论学术领域还是政策推动和实践,我国的国际人才学的研究和发展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研究领域已经涉及到制度、管理、开放、评价、历史、战略等各个方面,实现了内涵和外延的全面深化和创新,对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人才学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韦智敏:全球化智库(CCG)在国际人才学发展方面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和成效?


  王辉耀:我本人及CCG团队是长期从事国际人才的研究的工作者,先后在其领域编著出版了系列蓝皮书以及其他相关著作,比如2010 年出版《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2013 年后,先后在社科文献出版社设立国际人才蓝皮书系列项目,每年出版 4—5 本蓝皮书,包括《中国海归发展报告》《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等著作。CCG还参与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先后在党建出版社出版了《国际人才竞争战略》《国际人才战略文集》等。多年的研究工作,也受到相关领域的好评和同行的认可,国际人才蓝皮书系列研究成果连续四年获奖(《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 》中关于《全球化时代中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发展的特点与建议》一文获得第八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一等奖;《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中关于《国际人才在中国流动的壁垒与突破》一文获得第六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一等奖等)。可以说,国际人才蓝皮书系列奠定了CCG在海归创业、华人华侨、出国留学和国际移民等国际人才研究领域的地位。CCG 关于留学、海归蓝皮书出版也先后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以及路透社、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等国际媒体的报道,政策建议为大众所熟知,引发社会舆论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韦智敏:近年来国际人才政策有哪些重大突破?


  王辉耀:可以说,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是我国国际人才政策制度改革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五年,其改革力度之大,影响之深远,从中央来看,2013年7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增设了“人才签证”类别,用于发给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2015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随后于2016年2月由中办、国办印发,提出“要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政策”等措施。2017年4月公安部印发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把我国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全面推向的高潮;在地方上,2015年7月,公安部支持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系列“十二条”出国际人才政策措施正式落地实施。2016年3月,公安部出台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北京新政二十条”也正式推出,此后,福建、广东等地的“人才新政”也纷纷出台。


  从这一时期国际人才政策发展取得的成效来看,其政策受益群体明显扩大,市场化、国际化的特征十分明显,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得到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人才的服务群体拓展到各类企业及社会各类组织机构团体;认定方式扩展到税收、薪资等较为市场化、国际化的模式;外籍华人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被重点“关照”;外籍优秀青年学生也成为首次作为“潜人才”,成为政策的受益者……可以说,经过这几年国际人才政策的改革,外籍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学习交流的渠道更加便捷,中国吸引国际人才的竞争力也会越来越强。


  韦智敏:全球化智库(CCG)在未来国际人才学研究及实际方面的规划和愿景?


  王辉耀:多年的学术研究经历,使我深深感觉到国际人才学领域的知识浩瀚和内涵的丰富,还有更多、很大的空间和领域,需要更多优秀的专家学者去探索和发现。全球化智库(CCG)及我本人也将一如既往地推动国际人才学的发展,也真诚地希望未来能和更多专家学者以及国际人才学的关心与支持者一道,不断开拓我国国际人才领域研究的新境界,为我国的国际人才学研究多做贡献,积极推动我国国际人才学世界话语权的建设。





文章选自中国人才研究会,2018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