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湘泉:就业市场面临的四重挑战及四点政策建议

2018年12月7日

专家简介

曾湘泉,CCG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2018年11月24日,智联招聘举办的“智场·未来”2018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在成都香格里拉召开,国际雇佣与劳动关系协会(ILERA)执委、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出席了活动,发表了题为“就业市场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的演讲。



  曾湘泉表示,企业的HR和管理者不仅需要聚焦在内部管理,还应持续关注宏观经济这一外部环境。从各项指标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整体呈现“稳中有变”态势。迄今,中国的就业工作获得了国际上的高度认可,2017年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的《2017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国家整体排名在第18位,其中国内经济、就业及劳动力市场三项指数则位列全球第一。通过国内就业市场的数据也可观察到这一点。从政府近期公布的数据看,今年前三季度登记失业率为3.82,9月份全国调查失业率为4.9。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即CIER指数来看,近年来均大于1,也反映了中国就业市场整体稳定的状况。


  曾湘泉认为,尽管中国就业市场总体稳定,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新技术革命,以及中美贸易摩擦上升等因素,也呈现出“稳中有变”的格局,这些“变数”主要来自四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就业及就业政策的拐点开始到来。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2012年开始至今,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不仅下降,且造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总量增长率持续下降。据预测2018年底,我国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总量有可能首次出现下降。未来一段时间,面对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将不断上升,如何在保持黄金年龄段(25-55岁)劳动参与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提高55岁以上的劳动参与率,缓解经济增长与社保之间的平衡将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一项重要的挑战。


  其次,“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重构生产模式和就业模式。从理论上来讲,AI将会对现有的部分劳动岗位产生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尽管规模效应会增大就业规模,但替代效应会使一些职位面临消失的风险,另外,最重要的是,就业市场将会出现严重的“就业极化”现象。特别是高技能与低技能员工之间的收入分配将会出现巨大落差,出现所谓“收入极化”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就全球劳动力市场范围而言,都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第三,中国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持续存在,并呈现一些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一方面在经济下行和就业总量压力增大的同时,部分地区仍存在招工难的突出问题。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职业之间,存在供需关系严重的不平衡,极化现象凸显。特别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青年失业率一直处于高位,且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清除劳动力流动制度障碍,改革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大青年就业指导和管理,缓解当前日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是摆在就业理论研究与实践部门面前的另一项重要挑战。


  最后,尽管各种研究表明,中美贸易摩擦的范围及程度,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影响有限,不会产生大范围的冲击。但对资本市场的心理影响已十分显著。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心理预期影响也不应忽视,从近期外贸企业招聘需求变化中已有显现。如何进一步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对就业市场的心理预期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针对以上挑战,曾湘泉提出了四点应对策略,首先是要重视就业中介服务,重点解决信用差、职位空缺信息缺乏等,大力提升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匹配效率;其次是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通过完善职业分类、建立大学生就业数据库等,提供客观详实数据,为就业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第三是增设职业指导或职业管理专业学位,推进就业指导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最后是深化教育改革,摒弃重概念和重理论,不重实践和能力的传统教育和培训模式,深入研究如何提高人才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提升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劳动力的价值创造能力,大幅度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 。



文章选自中国企业家报道,2018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