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凯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要加强对多边主义的信任
2020年8月7日ILO与工人组织、雇主组织、政府等各方协作,倡导更多的对话。“对话”实际上就生长在ILO的基因里,我们希望能够以人为本,让更多的人参与决策,关注最脆弱的群体,并根据联合国宪章的精神来执行未来的议程和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近期,由全球化智库(CCG)、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文明对话研究所、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及英国东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纪念联合国宪章签署75周年线上专题论坛成功举办。来自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联合国多个机构的负责人、前政要,以及来自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巴黎和平论坛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内外知名智库近20位代表通过视频连线,围绕多边主义及可持续发展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柯凯琳(Claire Courteille-Mulder)表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可以加强多边主义,反之亦然,特别有三点很关键:第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助于提升多边主义的正当性;第二,各国应在确切时间内实现短期目标,这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多边主义都有促进作用;第三是包容性。如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等国际性挑战会影响到所有人,因此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社会精英都应当团结起来,加强对多边主义的信任。运用多边主义是各国维持正常发展和建设更好发展框架的关键手段,金融和技术资源应当进行协调。这些需要联合国的协同,同时保证与世贸组织等其他国际组织合作;也需要一个领导式的角色带领所有国家。多边主义不是对国家主权的威胁,而是实现未来关键挑战的途径。
以下为柯凯琳演讲全文:
很荣幸能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参加这样的线上专题论坛。新冠疫情呼吁我们进行更加深刻的多边主义,以及国际合作方面的对话。我想和大家分享和强调几个观点。
国际劳工组织(ILO)注重保护工人的权益。如今,劳工方面的挑战与多边主义有密切的关系,ILO在减贫和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也一直致力于全球合作,对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国与国之间不平等问题的应对方面也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ILO与工人组织、雇主组织、政府等各方协作,倡导更多的对话。“对话”实际上就生长在ILO的基因里,我们希望能够以人为本,让更多的人参与决策,关注最脆弱的群体,并根据联合国宪章的精神来执行未来的议程和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共同的责任,这为多边主义带来了一丝乐观的期待,可以把它理解为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世界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能加强多边主义,反之亦然。我呼吁在以下三个领域实现具体的多边合作:
第一,共同实现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此,各大国家都在参与,甚至有些国家已经把这样的议程和本国的国家计划结合起来了,但希望能够执行落实。多边议程和SDG很关键,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助于提升多边主义的正当性。
第二,多边主义面临的一大质疑是承诺与现实往往存在差距,各国应在一个确切时间内实现短期目标,而多边主义等相关的合作可以让我们履行建言,这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多边主义都有促进作用。
第三是包容性。国际性挑战,如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等,会影响到所有人。对此,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社会精英都应当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参与到共同的事业中去,加强对多边主义的信任。过程固然重要,也应重视结果,因为如果完全没有结果的话,议程就没有意义。在SDG的道路上,有来自新冠疫情的挑战,未来还会有很多深刻的影响。在国家和国际层面,减贫和减少饥饿等方面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关于减少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所有人的福祉等方面,前景并不是特别乐观。根据最近ILO的统计,新冠疫情危机其实已经减少了相当于三亿工时的劳动了,这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也会给实现SDG造成很大的压力。为了要维持正常的发展轨道,各个国家都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我相信未来可以建设更好、更包容、更可持续的发展框架,这就是多边主义起作用的地方了。
金融和技术资源是可以在各个国家之间进行协调的,我们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和团结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此外,各方需要跟联合国协调,一方面巩固联合国系统,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和WTO等其他的国际组织开展合作。最后还需要一个领导式的角色,可以领导所有的国家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多边主义并不是对国家主权的威胁,而是实现未来的关键挑战的途径。如果我们要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就需要加强我们对多边主义的信任。
【本文根据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柯凯琳在全球化智库(CCG)于2020年6月24日的纪念联合国宪章签署75周年线上论坛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