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慧文:应对中国国际教育形势秉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2020年8月24日

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应对中国国际教育形势秉持“谨慎的乐观”的态度。谨慎不仅意味着国际学校本身要在理念上顶天,坚持按照国际最高标准办学,在行动上立地,充分整合学校所在地区教育现状等现有资源情况,学生及其家长也要想明白、搞清楚留学这条道路的意义所在并为之做好充足准备。

 

近期,全球化智库(CCG)举办了“后疫情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国际教育的未来”线上研讨会。中国知名国际学校校长和国际教育专家就新冠疫情和紧张的国际局势给国际教育带来的影响、中国国际学校的人才培养策略、新形势下国际教育的未来走向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卢慧文表示,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应对中国国际教育形势秉持“谨慎的乐观”的态度。谨慎不仅意味着国际学校本身要在理念上顶天,坚持按照国际最高标准办学,在行动上立地,充分整合学校所在地区教育现状等现有资源情况,学生及其家长也要想明白、搞清楚留学这条道路的意义所在并为之做好充足准备。同时也应乐观地相信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世界。她指出,中国不仅要成为留学生主要输出国,更要成为留学生主要目的国,在这点上,她认为中国教育走出去还有一些基础工作要做。

以下为卢慧文演讲全文:

各位同行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目前国际教育形势的看法,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谨慎乐观的态度。为什么乐观?因为对整个行业而言的,拿协和教育集团举例,它是上世纪末开始建立的,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逐步从一所单体的幼儿园发展到现在这样庞大的规模,我们共有14所中小学和40所幼儿园、2万多名学生、3000名教职员工,其中包括600名外籍教师。正如刚才几位专家讲的,由于今年疫情的关系,我们也碰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但是好在我们600位外籍教师在3月初的时候就已经回来了551位,现在还有49位滞留在外,整体的发展状况还好。

我认为对整个行业来说,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能够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知世界的未来人才,是我们早已经形成了的共识,所以对于教育开放和教育国际化,我认为是国家有需要、社会有需求。而且国际教育行业在二十多年来已经做好了一些积极的准备。所以我认为整个大趋势不会再回到闭关锁国、大家拼高考,高一分成功低一分失败的状态。也就是说趋势本身是积极的,但是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谨慎的乐观呢?我觉得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确实面临着一些新挑战,那么怎样迎接挑战是非常有必要去认真思考的。

先说家庭,过去的几年当中,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我们能够看到,在想清楚之后踏入出国留学行列的不是少数人,但因为这几年出国留学蓬勃发展的趋势,现在有很多家庭是在没有想清楚的情况下就把孩子送出去留学。我们一直说,留学是一个路径而不是目的,有一些家庭可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留学仅仅是因为邻居或同事的孩子去留学了,或者中考、高考的比拼太残酷。

现在疫情的出现导致留学情况发生变化,对于这一部分没有想清楚的家庭来说,我觉得他们应该重新考虑一下是不是还要在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把孩子送出去留学。我一直认为,无论在哪个国家,在哪个发展时期,留学生应该只占国民的一小部分而已,特别是在K12阶段就出国的小留学生,这一部分群体的家长对于孩子未来往往应该有更高的期待,对于孩子的培养应该更有远见,同时孩子自己也应该做好了各种准备,比如语言的准备、生活自理的准备、自主学习的准备等等。也就是说他们只是人群中的一小部分,他们的选择不是适合大多数孩子的选择。所以从家庭角度去考虑,我想这次的疫情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可以让没做好准备的家庭有更谨慎的思考。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从国际教育办学者本身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国际化的双语学校仍然要坚持“顶天立地”的办学定位,所谓“顶天”,就是我们还是要以国际最高标准、世界一流水平来定位自己的学校。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下半叶,我们需要能携起手来解决世界冲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年轻人,这是始终不能忘却的办学初心。同时又要“立地”,真正地了解学校所在的地区现状是什么样的,自己面对的学生群体、自己拥有的教师的群体是什么样的。我非常同意刚才那位专家所说的提质增效。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国际教育行业得到了比较蓬勃的发展,但说实话我认为它同时也鱼龙混杂,也会看到不少学校的中方老师在洋应试、外教老师在中国滑水的情况,只要戴上国际学校的帽子,家长就纷纷愿意花钱送孩子进来,最后只要能把孩子送出去就算完成了任务。

我想,这样的定位是不可取的。我们的“立地”,就是要真正整合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培养孩子。我认为,无论是国内升学还是国际升学,虽然在最后的结果方面有比较大的区别,比如国内的统考制是所有分数加起来高的被录取,录取低下去的被淘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一定是关注孩子的弱项,哪一门分数最低,学校就盯着你哪一门,这样提升的潜力最大。另外一种是申请制,它更关注孩子的长处、闪光点和兴趣热爱所在,并积极地把它发扬出来。这两种选拔方式肯定会倒过来影响学校的培养方式,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更关注孩子在弱项上的刷题避短还是在天赋学科上的扬长。

在国内的大学当中,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还看不到申请制全面的铺开,很大程度上还是靠考试。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走申请制道路的话,还是要放眼全球高等教育事业。所以我想一旦认清这样一个结果,就不必太过纠结于要不要出国,而是家长要想清楚更愿意自己的孩子未来接受统考制的选拔,还是申请制的选拔。

反过来在办学的过程中也不用太过于纠结,我经常跟同事们说你指望要用A打法去获得B结果是不现实的,也是非常折腾孩子的。所以我稍微总结一下我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在k12阶段,学校要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理念上要顶天,行动上要立地,对于家长来说要做明智的选择,搞清楚留学这条道路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做好怎样的这种准备。我还是非常积极乐观地相信,在我们这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大国里面,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比例,我们也终有那么一批勇敢的年轻人,能够为我们这个国家和我们这个地球更美好的未来踏出学习的脚步,对于我们这一代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给出他们自己的答案,所谓叫虽千万人吾往矣,对吧?谢谢大家。

我对中国教育走出去这个话题和大家略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我觉得在这个事情上我们还有一些基础工作要做。纵观现在已经被世界上所认可的,无论是DP课程、AP课程、A Level课程,甚至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一些课程,主要都是因为这些国家是全世界的留学目的国,而中国目前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教育走出去不是简单地想为中国孩子打造一个通行证,不是问别人:你看我们的孩子学过这些国际课程,所以你们大学就收了他好吗?而是更多的让全世界的年轻人愿意到中国来留学,不仅只是大学,也包括高中初中和小学。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做的还是比较欠缺,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

中国大学在用英文进行主要学科的教学方面,我自己因为是上海市政协常委,做过这方面的提案,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当中,我们还没有做到可以跟和我们城市的世界地位相匹配的留学目的国、目的城市这样一个地位,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在k12阶段,大量的中国学校还有很多课要补,让优秀的外籍教育者愿意过来跟我们做同事,毫无障碍地一起合作,让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到中国、到上海和北京的公民办学校里面没有障碍地跟我们的孩子学习一样的课程。我觉得这样的一些基础工作要先做好,然后才是去形成一些产品,然后让大家来接受,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讲到让上海数学走出去,那么仅仅是小学阶段的单科数学走出去,其实在真正的专业操作当中还是碰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的,离可以让英国把我们的数学课作为他们的课程标准还差很远。所以在这个方面我想跟同行们共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先别着急创造一个什么东西,然后卖到市场上去,我们也接触过这样的投资者,说协和已经制定了这么多的标准和行业指南,我们花多少钱把这个东西整出来,然后给你推向国际市场,这个是没有用的,这只是一个商业的方案。我只是表达个人观点,我觉得我们基础工程还要打好,才能去谈最后的产品。这个话题非常有意义,希望可以在CCG的引导和推动下,我们尽快做好。

现在你到上海来看病,你已经可以看到上海的各大公立医院里面有各种肤色的医生,他是作为实习医生帮中国人看病,他是来向中国医生学习的,但是如果在北京和上海的公办中小学,你突然来一个外国小孩,他待不长的,因为我们课程没有办法达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的要求,这就可以看出卫生行业走出去和教育行业走出去这两件事的对外输送方面的差距。

 

【本文根据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卢慧文在全球化智库(CCG)于2020年8月10日举办的“后疫情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国际教育的未来”线上研讨会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