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耀:中国应完善数据和隐私保护规则

2020年9月10日

朱光耀,全球化智库(CCG)顾问、国务院参事、财政部原副部长

  2020年9月6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外金融机构高端对话FIN-TALK论坛上,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做了关于数字经济的主旨发言。他强调要特别警惕一些人试图分裂全球互联网的做法。

朱光耀发言提到,目前,国际国内对数字经济的定义都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习近平主席在2020服贸会的致辞,“将我们对数字经济的认识推到新高度。”

他认为,在任何经济形态下,劳动力和科技都是关键要素。但每个经济形态还有直接针对性的要素。例如,农业经济要素还有土地;工业经济要素还有资本。那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要素是什么?

“数字经济最为关键和活跃的要素是数据。”朱光耀指出,认识到数据是数字经济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就可以看到,在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所处的地位和需要努力加以推进的关键要点。

说到比较优势,最关键的就是中国在改革开放政策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我们在全球拥有了最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而产生了巨量的物流;我们拥有了目前单一国别以通讯基站为代表的在全球覆盖率最高的通讯基础设施,进而产生了巨量的信息流;我们有了广泛的电子支付,产生了巨大的数据流。”

物流、信息流、数据流,是最宝贵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当今世界不再是现金为王,而是数据为王。“这是我们迄今为止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的的比较优势。”

他强调,支持数字经济形态发展的最基本政策框架有三个要点:

一是数据的安全和数据的自由流动。纵观世界,只有欧盟制定了数据隐私保护条例,从2018年开始在欧盟地区实施。美国号称是数字第一大国,也只在加利福尼亚州实施了隐私保护条例。目前,被全球接受的关于数字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规则还未制定。这是未来最为重要的政策基础设施。“我们应制定、完善中国的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的有关规则。”

在此基础上,中国应该全面参与世界关于数字经济、特别是数据安全和保护的有关规则的制定,提出建设性方案。要特别警惕一些人提出所谓的清洁网络的计划,实际上是在分裂全球互联网,是倒行逆施。

二是数字税收。数字经济具有鲜明特点。针对数字税收问题,G20已作出关于国际税收的政策部署,但进程受到美国单边保护主义的干扰。“我们希望根据G20授权,经合组织OECD可以对数字税收做出政策建议,各国可以在此框架下实施。”

三是数字货币。作为宏观经济框架的支柱之一,数字货币是任何一个经济形态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研究的问题。“数字货币是现金的补充。作为一种经济形态的产生,我们的认识必须提高,让数字货币向法定货币迈进。这牵涉到稳定货币的研究。我们要在多边的框架下,对数字经济进行研究。”此项研究最好是由G20(二十国集团)主导。西方的G7(七国集团)试图拿回主导权,这违背了2009年6月G20匹兹堡金融峰会确定的“G20是国际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协调”的全球共识。

“在数字经济方面,中国有着特殊的比较优势。我们要尽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朱光耀说。

文章选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9月7日

关键词 朱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