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央行数字货币潜力巨大,但中国不会用债券和数字货币与美元竞争

2021年2月1日

朱民,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

2020年1月28日,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在线上举办。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前副总裁朱民在会中发表演讲。

朱民介绍,数字货币之前做过两个试点。一个是小规模的实验,在苏州发放大约1000万元的数字货币。人们可以自由领取,每个人能获得200元,并可以把钱花在任意3600家商店中。第二个实验,他们扩大了规模,将能与数字货币系统合作的代理商店扩大到3万多家。这使数字货币看起来更像咨询类的产品,比如零售。

朱民认为,数字货币系统中,流通的现金—M0的定义很重要。虽然现在央行数字货币中,对M0的定义还在早期阶段,但是仍然可以想象出很多应用场景。比如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比如对公务员的工资支付,或者是对需要医疗保险或其他福利的人的特别补贴和支持。

“我们可以想象出上百个不同的场合,通过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来提高效率、准确性和透明度,并改善公共政策的传递机制。这是关键所在。”朱民说。

他表示,M0还有一个二级结构。央行会将数字货币发给其他银行,比如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和一个电子商务平台。这些代理银行代表央行,将数字货币分发给人民。所以央行没有直接将数字货币导向零售市场,也就是消费者市场。

“这样一个两层的结构,使建立系统和后台办公室变得更加容易。这种坚实的形式有清晰的控制系统,和相对较少的成本与架构。”朱民说。

朱民认为,数字货币要做更多的测试,扩大范围而不是增加规模。让越来越多的场景、场合适用于各种用途,测试系统的可持续性、耐久性、准确性和效率。

他说,我们现在只是尝试了第二步,小心地测试系统。因为对于金融和公共服务来说,安全、稳定是最重要的。但是他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在实体经济中的潜力是巨大的。

“我们对人民币国际化没有什么计划,也从没想用以债券或其他货币工具与美元竞争。无论是在经济理论还是实践中,货币竞争都是一个非常模糊不清的概念。所以我不认为数字货币会向着货币竞争方向发展。”

但是,朱民表示,数字货币可以而且将会在各个领域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驱动的。交易会在支付、现金流或资本流、货币交换等方面流动。

文章选自微信公众号“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GFD”,2021年2月1日

关键词 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