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工作
2021年10月15日梁建章,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2021年10月13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携程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第四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线上云端论坛进行了分享,议题是【校内校外双减负的宏观真谛】。
针对今年重磅落实的“双减”政策,梁建章先生谈到了一些多角度的看法,认为中考与高考制度的改革能够让“双减”发挥更大的意义,建议分流选拔可从中考延后到本科毕业,减少中考、高考“内卷”。减轻学生与家长的教育精力与财力成本,让养孩从“负担”变为“乐趣”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中国的生育率。
1. 教育是第一大成本
纵观全世界不同国家的政策,不同国家的生育环境对生育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教育成本可以说是第一大成本,最明显的是北欧的一些国家房价便宜,鼓励生育也做的比较到位,女性的地位比较高,生育率就会比较高。
但是华人社会的生育率在同等条件下比其他地方要低一些,取决于华人更注重孩子的教育,所以教育投入的精力、时间成本、财务成本都比较高,导致华人在全世界各地生育率都比较低。
中国因为高考的压力,补课的压力,选校的压力,包括从高中甚至更小的时候就开始有压力,所以中国的生育率因为教育压力的因素降了非常多。
所以“双减”政策这么快、这么强势的出台,跟生育率一定是有关系的。
8月17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新闻发布会。
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对北京“双减”专项治理行动成效,后续“双减”工作的主要思路、重点举措等进行了介绍。李奕提到,北京市教委新设了校外培训工作处,且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的行为。
2. 减少择校的压力必须是从制度本身去改革
目前整体的中国教育,属于低效的“内卷”,大家很多时候仅仅是为了高校的“牌子”去竞争,因为有高考的因素,名校的录取取决于高考分数。
很多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会利用最后一年准备高考和中考,这是学生时间的浪费,也是家长精力、财力的浪费。这两年的浪费并不是针对普通学生或者是精英学生,只有极少部分人是直升高校跳过高考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需要这两年时间进行复习。
高考为什么从现在这个阶段可以改呢?以前大学的资源是稀缺的,只能匹配最精英的人,所以必须是筛选机制。现在大部分本科的教育都已经是标准化,很多标准的课程也不用分文理科,研究性的要到硕士和博士阶段。那么大学阶段完全可以上一流大学教授的网课,成本低,可以普及。包括答疑与作业审批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所以任何的大学容量都可以扩大两到三倍,这样一来高校也不再稀缺。
所以不需要过早的分层,可以到大学毕业以后。宽进严出,这样一来名牌大学也不用挑选生源,大家都可以上所谓重点大学。在大学结束的时候,每门课可以安排一些考试,比如之后有考研能力的。省下来的补习时间可以缩短中学阶段,早上大学或者把中学的学科更加丰富一些。可以学习编程、统计、金融、经济这些更有实用价值的课程,进入大学后可以学的更快一些。高考的时候减少择校的压力必须是要从高考制度本身去改革的。
3. 职校不该变为“廉价劳动力”实习的场所
中考的选拔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让一些人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可能这些人未来从事的工作不需要高中或者大学的技能。但现在社会的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工作,对于个人来说,良好的教育在社会上做一个好的公民、好的家庭成员、好的家长都是有作用。
过去可能大学确实是很精英的人去上的,他们可能是从事科研或是学术研究,这些人是少部分学霸。但现在并不是这样,现在所有专业类的职位都需要基础的本科教育。例如学习编程,因为整个世界都已经是数字化,即使不是做编程岗位,做管理或是质量控制也同样需要一些通识的知识。
所谓的能够早点进入职业技工的训练是个误区,现在的工人占人口非常少的部分。从事制造业里的技工电工焊工类,第一这些人很少,第二这些人他们一些技能已经被机器人取代了,今后会被机器人全面替代。如果职业学校根本不学通识,只是变成一个“廉价劳动力”实习的场所,其实对这些孩子是不利的。
还有人说如果大家都去上大学了是不是就没有人愿意干这些工作了?如果这样说,他们为了变成廉价劳动力所以要去接受去职业学校,这又违背了教育初衷。
对于这些人来说学习更多就有可能从事更多有发展的工作。对于成本来说可能是会增加的,但是成本增加并不是一个坏事,成本的增加反而让工作的报酬会更高。如果这些低技能的工作成本更高的话,那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就会变小,这正是我们想要得到的效果,所以这个从各种情况来讲,整个世界的趋势都是让所有人接受更多的教育,以前可能初中教育是一个普及性的,未来就是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
第一,大学标准化可以低成本的复制,不再稀缺。
第二,整个社会需要这些技能。
4. 保持科技、经济领先,须提高生育率
现在中国的生育率比日本还低,韩国比中国还低,可以从教育上反映出来,因为韩国补课的热情跟中国不相上下,可能比中国还严重。
但中国大城市的生育率确实比韩国还低,每代人减半的人口衰减速度是非常快的,中国现在经济科技蓬勃发展很大一部分是受益于人口规模,人才池子大。
日本人均GDP最高达到美国人均GDP百分之一百五十左右,到现在只有美国的一半,年轻人减少导致整个劳动力,是很大的因素。日本生育率在1.3-1.4,我们比日本还低。
我们的起点比较低,起点低会有一定的惯性去追赶,但是日本经济衰落的幅度值得我们深思,基本上在新兴的科技产业,包括能源、生物产业,从80、90年代世界领先到现在沦为二流。可见解决生育率低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选自中国企业家俱乐部,2021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