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王辉耀:推进一带一路多边化发展与国际合作

2022年2月10日

作者|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同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海洋等领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推进多边化、机制化、组织化发展,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应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

多边化是一带一路的题中之义

“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和平、发展、治理三大赤字和困境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其战略目标是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从全球化视角看,“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主动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积极尝试,其倡议和理念都是多边的。

2019年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明确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联合国、东盟、非盟、欧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和合作规划对接,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由此,多边推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思路和新路径。不过,目前“一带一路”主要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为基础,以签订谅解备忘录作为合作协议的主要形式,以发表双方政府的联合声明作为支撑,从法律层面来看对两国的约束力较弱。推动“一带一路”多边化发展,有利于提高“一带一路”规则的透明度与约束力,加强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信任,能够成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一,多边化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机制化。目前,“一带一路”的机制化建设已经起步,但总的来看机制化程度较低,尚无类似秘书处的常设机构和稳定的机制安排。第二,多边化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则化。国际机构是现行国际规则的制定者与实施者,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可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尽快熟悉和适用现有国际规则,并在共建过程中改革创新国际规则。第三,多边化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专业化。“一带一路”项目涉及经济、社会、文化、艺术、教育、卫生等多领域,专门的领域需要专业的知识、技能、人才和标准,多边推进有利于整合领域资源、推动多方互补、实现专业化发展。第四,多边化有助于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多元化的资金融通格局可提升“一带一路”项目的活力及可持续性。第五,多边化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化。构建具有透明性和公平性的多边框架,能有效避免双边关系中的诸多不确定性。

提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水平

“一带一路”的多边化发展,需要实现规则制定、人员构成、组织管理、项目落实等方面的标准化、公开化、机制化。如此才能吸引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国取长补短、互惠共赢、公平竞争,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发展空间,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更多机遇。

首先,建立健全“一带一路”组织架构和决策管理的多边机制。例如,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委员会、多边指导委员会,设立秘书处等常设机构,构建“一带一路”全球治理、区域治理的新秩序。还可以通过各国轮流举办“一带一路”年会的形式,定期讨论“一带一路”相关议程,开展广泛交流和协商,并借助协议、规划、机制、项目等,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在各个阶段的循序发展。

其次,拓展联合国框架下的多边合作对象,建立“一带一路”与现有国际秩序框架下主要治理机构的联系。例如,充分发挥联合国的桥梁作用和国际影响力,促进“一带一路”参与国之间的对话。将“一带一路”相关理念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及一些区域性组织对接,使其成为这些国际组织的相关议程。在与国际组织合作的多边议程推进过程中,“一带一路”可以从中国倡议升级为国际发展议程,实现制度化和组织化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公共产品。

最后,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型平台。近年来,中国已与法国、日本、意大利、英国等14个国家签署16份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第三方市场合作强调优势互补,可将中国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协同发挥个体差异化优势,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新的路径。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

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抓手。无论是发展中国家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发达国家旧有基础设施翻新重建,还是数字基础设施普及、为实现碳中和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等,都意味着大量的投资需求、资金缺口与就业机会。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到2030年,仅亚洲发展中国家就需要26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是加剧了世界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的需求,多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更为凸显。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优势与成就举世瞩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相对容易达成国际合作共识。

“一带一路”倡议也可以通过吸引更多的发达国家参与,使其更具有包容性。“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份公共产品,全世界都可参与进来并从中受益。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中国可与欧盟提出的“全球联通欧洲”战略计划等对接合作,还可与更多发达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场。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可以升级为世界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更多国家的合作,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的领域和国家,为世界各地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资金等支持。目前,亚投行已成为仅次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多边开发银行,其成就表明自身作为多边机构的有效性,同时可以为新的世界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供现成框架。现阶段可由亚投行牵头,联合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伊斯兰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打造一个以国际多边开发银行为主的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共同体,形成国际多边开发银行共同贷款、共同发包、共同招标的国际化、规范化、公开透明的运作体系。

 

文章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2-10

关键词 王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