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勉:夯实人才基础和期盼超一流大师

2022年8月18日

 


杨洁勉,
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当前和相当长时期里,中国人才发展的重点是科技、医卫、经济和管理等人才。但对于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来说,强学之道,也在人才, 需要深入破解制约相关人才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统筹推进识才、聚才、育才、用才等各方面改革创新。

改革开放的40多年来,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人才在体制机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既有数量的增加,也有质量的提高。但是,与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相比,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人才存在着以下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内外形势对人才日益提高的需求和人才队伍发展滞后和质量欠高的矛盾。中国在过去的40多年,综合国力持续增长,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形势也面临百年巨变、百年疫情、中国和美国西方关系恶化以及乌克兰危机等突发事件的冲击。国际问题层出不穷,但破题解答仍穷于应付。中国是人才大国而不是人才强国,这在“国际问题研究”专业方面表现得相当突出。

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条件和时间。从条件上讲,中国的“一流大学”、“一流专业”和“高端智库”的缺乏从根本上制约了“一流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在国家“一流人才”问题增幅很小的条件下,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往往只能采取互挖墙角的下策,以此弥补本单位“一流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从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讲,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的战略家人才、区域国别领域的通才和专才、“旋转门”的互通人才、“双肩挑”的两用人才等的大环境和大条件还远远不够。

“非常人才”需要重用和善用。唐人韩愈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各类机构及其领导的责任在于发现、培养、善用和重用“一流”和“超一流”人才,要以“非常之道”求“非常之才。否则,“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同样重要的是,“一流”和“超一流”人才也要如孔子所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生苦短,人才难得,人才自己不要为了“清高自傲”而辜负国家的培养和学习研究的韶华。值此国家亟需“国际问题研究”人才之际,各类人才要重大义和轻小我。

“国际问题研究”的“超一流大师”比好些领域更难脱颖而出或得到社会承认。“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不能永远感叹为什么出不了“钱学森”和“基辛格”。相反,现在能做的,马上就做起来。例如,在年龄上不要“一刀切”,因为大师往往需要长寿并健康地工作;在待遇上不搞“平均主义”,超常的政治地位和物质保障才能有超常的水平和造诣;在成就上不能“不讲专利”,既要承认美国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更要宣传中国郑必坚的“和平崛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众多的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学者能有冠以自己姓名的理念和学说传世,何愁大珈大师们不会接踵而来?

 

文章选自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SIISS,2022年8月18日

关键词 杨洁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