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2050年前中国将持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
2022年8月28日
以“大变局中的文明: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学术中国·2022”国际高峰论坛8月26日在北京开幕。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开幕式发言中表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到2035年和205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以及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
“稍乐观”估计 2050年中国经济全球占比34%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经济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李稻葵表示,未来到2035年、2050年,中国将长期、持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以及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
“让我们简单看一下历史数据。从2001年开始,中国经济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平均贡献在30%以上。到2035年或2050年,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国,这个格局恐怕不会改变。”李稻葵说,目前阶段,中国不仅经济规模大,经济增长潜力也仍然很大。
通过花费大量精力梳理历史资料,李稻葵的团队得出结论,“非常保守”地估计,到2050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将达到25%,大约相当于英国引领工业革命后第一轮全球化,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和1950年美国引领第二轮工业革命后第二轮全球化,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稍乐观”地估计,到2050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将达到34%左右,基本恢复1600年明朝末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
李稻葵指出,想到达到“稍乐观”的目标,中国在2035年前的经济增速要比全球经济增速高2.5个百分点,2035年至2050年要比全球高2个百分点。在2002年以来的过去20年中,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速是比全球高5个百分点。
中国已具备新型经济全球化引领者的三个条件
根据历史经验和学术分析,李稻葵表示,中国已具备成为新型经济全球化引领者的三个条件。首先,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必须在先进技术方面逐步占领一定的制高点,具备一定的引导力。只有掌握先进技术、先进产业,才能够在全球化过程中让自己的新技术产业实现扩张。新技术产业已经进行了前期投入,具有扩张的规模效益,中国正在这方面进行赶超。
他援引数字说,中国的专利合作条约(PCT)数量已连续三年位列全球第一,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全球第一、引用次数全球第一。中国每年上千万大学毕业生中工科类占40%,是美国的4倍,比印度、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工科类毕业生总数还多。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经验积累和人员投入,这同样是重要的优势。
其次,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要具备国内大市场。这样才能够在一些国家暂时不愿意开放贸易、投资情况下,率先开放本国市场,进而撬动、引领、引导其他国家的开放。李稻葵指出,中国经济的可贸易产品市场量位居世界第一,例如在疫情冲击下持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就是有意识主动开放的具体举措。
第三,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利益再分配能力。19世纪中叶,英国推出一系列社会福利改革,美国在 1939年推出一系列社会福利改革,都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他们加入或引领全球化的机制。李稻葵表示,中国在这方面也具有心得,当前又提出共同富裕美好愿景,很大程度上也会完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利益分配的机制。
应汲取中国经验形成新的全球性理论
为了能够实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大的贡献者,以及新型经济全球化引领者的预期,李稻葵表示,中国还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继续努力。
首先要理顺科技创新的机制,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力。第二要释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发展潜力。第三要经过艰苦努力,积极务实、实事求是,在不影响经济增长动力前提下,渐进式落实共同富裕美好愿景。最后,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要和全世界学者共同努力,从中国和其他国家成功实践中,升华出一系列在全球现代化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知识和新的学术理念。
“我所在经济学领域的基本理论框架是之前两轮工业革命后形成的。现在,我们需要创新,汲取中国经济的发展经验,上升成理论,让全世界的同行能够接受。这是一个既光荣也艰巨的重任。”李稻葵说。
文章选自北京日报客户端,2022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