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最为重要

2023年4月12日

2023年4月10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主办的2023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新东方教师发展研究院院长汪珺在以“全球化时代的人才培养策略”为主题的企业对话上发表以下观点:

我在新东方工作了20年。以大家对于新东方的了解,除了创始人俞敏洪老师以外,可能还有一个人的知名度较高,就是最近特别火的董宇辉老师。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老师在碰到了问题以后很快地就转型,做了网红型的直播带货员。他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就充分地说明我们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尤其是在21世纪,不管是技能也好、知识也好,大家都知道已经不是最核心的了。我觉得更重要的其实就是我们的解决方案。刚才贾校长的一段话提到鼎石有五常价值观,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刚才孙老师说到我们要知道自己是中国人,我们要立在这里,再说多国语言,某种意义上才会更有文化自信。所以当我们观察到美国人对于21世纪的核心素养、对于人的要求,再看咱们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我们新东方每年会培养600-1000万中国老百姓的学员,大部分都是培养外语,以应对托福、雅思等等国际顶尖的测评。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培养孩子干什么?我觉得咱们国家的核心素养讲的非常全面,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我想绝对不是知识技能层面的,第一个是指社会参与的能力,这个其实是比较重要的。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个是大家都在热谈的ChatGPT,相信大家也会有这方面的问题,实践创新非常重要。除此之外是社会责任,对于咱们的孩子来讲,尤其是在海淀,这是从小就应该培养的,刚才很多国际学校的校长都谈到了这个问题。

第二个方面才会谈到我们的文化基础,比如我们的孩子要有最基本的人文底蕴,刚才我谈到的董宇辉作为老师能够成为这么网红的直播电商员,其实就是背后读了大量的书,他的人文底蕴非常强。还有一个是什么?就是科学精神,其实这个也很重要。

第三个方面是自主发展,因为我们作为家长,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孩子还是会知行不合一。当我们都在说价值观很重要,学生自主能力很重要,但是实际上到操作层面,我们的孩子还是作业很多、学习时间很长,但是我们观察西方国家,至少在中学之前我觉得孩子还是以玩为主。在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让孩子学会的是健康生活,我认为是排在最前面的,第二才是说到我们要学会学习,而学会学习的能力本身也很重要。

回到企业,因为我在新东方做教师管理的工作,我们也做大量的教师发展,教师发展过程中对于老师就一个要求,就是老师的水准高不高,可能未来这个都可以提升。但是我觉得老师对于孩子的爱,他能够塑造孩子灵魂,这使得孩子能够成为在21世纪的国际公民,我想这个可能比较重要。

刚才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咱们培养的人才要有中国情怀,这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在外语教育界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要学会用外语讲中国故事,所以中国情怀其实很重要。第二点刚才提到的是国际视野,我想国际视野大部分,尤其是北、上、广、深的孩子,尤其是在新东方学习的孩子都有了国际视野。第三个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我感觉最难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因为它是完全超越语言的。其实我们会发现,包括我们在企业中培养学生也好,或者在面试过程中,不论是在藤校的面试中还是在公司的面试中,你看到很多孩子英文讲得很好,发音也非常好,但是你会发现他是没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论是他的穿着、他的眼神,所有一切,你就会发现他只是英文讲得好而已。为什么这么多托福高分的孩子在藤校面试的过程中落选了?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光是跟外语国家,或者是欧美发达国家交流。刚才孙主任说了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对于弱势的价值观和文化的态度。我们中国的北京、上海的孩子会鄙视别人吗?当我们去外国上学的时候,我们只跟比我们优势文化的人交流和沟通吗?我想这可能是我们作为教育者要重视的。除了语言方面,我觉得价值观层面,对于自己的文化自信,不卑不亢地对待所有的文化的这种多元、尊重、包容的态度,我觉得这些是我们在培养孩子、包括我们自己在培养员工的时候很重要的指标。

另外,我有的时候也在想,咱们很多的同事其实在不同的国家工作过,我们的华人现在在全世界,不论是科学家、医生,包括在各个领域,其实都是佼佼者,但是大家会发现,世界顶级的领导者里面,或者世界顶级的CEO里面,好像印度人比我们华人多,为什么?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卷,我们的孩子英文也很好,知识层面也很好,我们也是好大学毕业的,为什么我们角逐不过印度人?后来我发现其实还是印度人跟西方文化,某种意义上比东方文化更加接近。也许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更加能够得到别人文化的认同。但是我在想,我们自己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时候,我们在给谁培养人才?我们在给美国培养人才还是在给我们冉冉升起的中国、世界第二的经济体来培养人才。我想看到的是2035年以后,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应该是为我们自己国家在不同的出海业务中能够担当更重要的角色,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希望和社会责任。

我举一个例子,前几天我儿子小升初,我说你把简历翻译成英文,我发现ChatGPT翻译得非常好,我觉得这个事本身还挺好的。就像孙主任说的,当90年代互联网来的时候不会有人害怕,电灯来的时候也不会有人害怕,现在只不过就是OpenAI。这两年大家害怕ChatGPT带来的冲击,实际上它都发展十几年了。所以我的感觉它也不是洪水猛兽,只是说我们现在要认识它和应用它。在工业革命时代,知识就是竞争力。我记得小时候说知识改变命运,现在我觉得数字时代,更多的是智慧的竞争。我们孩子今天做重复性的工作,多做作业,每天写很多字,这种应该少一点,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或者是想象力,我觉得是这方面的竞争。这方面很多西方国家做得还是比我们国家做得更好的,包括责任感、社会担当。我国家虽然是在教这些,但是针对孩子,尤其是中小学生,我觉得国际教育做得非常好。我希望我们能够做得更多,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够脱颖而出。而且我个人对这个事情相对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开展国际化论坛,我们可能会想比较芬兰、美国和中国培养出来的人才,我们会讲这种国际竞争力,我们希望中国孩子或者中国人才更有竞争力。

我有的时候在想,以后的AI会不会更有人格、更有情感、更有意识,我觉得一定会的,我觉得在科幻电影里面的所有一切将会在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内发生。但是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应该是幸福的,因为我们会应用那些,比如帮我们干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我在想,如果五十年以后我们仍然做这个论坛,五十年以后我们所有人坐在这里的时候,我们谈的可能是硅基人类和碳基人类之间的一种竞争,碳基人类如何能够比硅基人更好?我们能够如何去驾驭它?可能我们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我们不会像埃隆·马斯克那样可以改变那么多,但是只要人类的高阶思维在这里,创新能力在这里,我想终将有一天,我觉得我们也能够把我们的意识上传、意识永生,我有的时候在想这个事。说白了,OpenAI还是机器工具,我们每一个人坐在这里,我们都有自己的内心和灵魂,所以我觉得最终我们肯定还是会赢的。重点是我们怎么将制定相关法规等的事项完善,所以我对这些东西是比较乐观。而且我特别希望十年以后它能帮我解决很多事情。但是对于孩子的择业或者是专业等,我觉得都不用那么焦虑,因为可能今天存在的工作等我儿子长大的时候,这些工作就都没有了。所以我认为就是要训练孩子最基础的能力,我觉得可能就够了,这在人才培养上也是一样。

(本文根据新东方教师发展研究院院长汪珺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主办的2023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汪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