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达:“合、竞”为最好的国际关系之道
2023年7月10日徐芳达(Chee Hong Tat) 现任新加坡财政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从1998年起投身新加坡公共服务领域,曾任职新加坡内政部、财政部、交通部及教育部等部门。积极促进中国与新加坡之间双边合作,在中国多个城市扩展中新合作渠道。
以下为徐芳达在全球化智库的演讲
2019年6月18日,全球化智库(CCG)邀请新加坡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Chee Hong Tat)在CCG北京总部发表“‘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未来”主题演讲。
中新关系30年
我们即将在2020年迎来中新建交30年。中新关系是高度互信的,领导层的互访也是高频的。2018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分别来新加坡访问。我有幸陪同接待了王副主席。过去的几个月,新加坡的领导也到访过中国,新加坡总统哈莉玛·雅各布(Halimah Yacob)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等领导人到访中国上海,与李克强、韩正等一些中方官员进行了会面。
在经济层面,中新合作具有其先进性。在不同时期,两国之间一些重要 的双边合作项目都相应地得到了持续的发展。2018年11月签署的中新(重庆) 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旨在进一步推进中新在经济、金融以及“一带一路” 方面的合作。这是新加坡与中国地方政府签订的第三个战略合作协议,前两 个分别是同苏州及天津签署的。同样在 11 月,新加坡还与广州签署了“智慧城市”协定,协调推进中新两国双边合作项目。
新加坡在中国不同省份成立了8个商会,旨在促进双方贸易、投资、商业机会及人员互访。新加坡在中国省份建立的第一个商会是新加坡—山东商会,建立于1993年,促进了新加坡在山东的投资以及协助山东企业利用新加坡独特的地理位置拓展东南亚市场。
我们同时在2018年完成了对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合作内容的升级。新加坡作为一个地域狭小的国家,坚持对外开放对其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中国也有相似的情况,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对中国也非常重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由一个低收入国家迈入了中高收入国家群体,成为一个以市场为驱动的经济体。人均实际GDP增长了25倍,超过8.5亿人口脱离绝对贫困,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国的成功不单靠自己,全球经济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很多公司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市场。维护一个多边、开放、法制的贸易体制,是新加坡、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共同利益。像WTO这样的多边贸易组织以及国际规则对不论大国还是小国来说都十分重要,应该继续深化国家间经济的融合。
中美关系:互信是关键
中国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担忧,为了寻找减缓当前中美紧张局势的办法,首先需要去了解为什么美国对华持反对态度。美国内部虽然有很多党派,但就这一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且这一共识是超越本届美国政府的,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中美贸易摩擦不只是关于贸易、科技的竞争以及所谓的文明冲突,我相信根本原因是双方缺乏战略互信,这需要我们用智慧、时间以及耐心去解决。中国可以继续通过提高对境外投资、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来消除世界对于中国的可能担忧。中国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外国投资对当地项目的参与,这样可以使国际社会觉得自己是“一带一路”项目中的利益攸关者。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中国去建立世界对中国的信任和善意感。
WTO改革是对现存国际体系最有效的升级
新加坡希望世界主要经济体,如美国和中国,可以对WTO的现行体制 做出必要改革,从而更好地为国际社会创造共同利益。作为WTO及国际贸易体系的先行倡导者,美国现在的一些行为有点扰乱全球秩序,“逆全球化”的兴起,其根本原因是美国国内对经济增长分配不均的不满,而正是这种不 平等的分配导致了经济分配的两极化。解决收入分配不平均的最佳办法,就 是继续扩大经济这个大蛋糕,使得能够分配给每个人的利益更多,让那些来 自低收入家庭的人能从经济发展中获取更多利益。
与此同时,工人应该获得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使得他们能够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提高自身竞争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现在不能在毕业之后就停止学习,而是要将学习变成一种终生的习惯。新加坡政府、企业员工都在不断学习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改革WTO,更新现有的贸易规则,是对现有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最好的升级。WTO建立之初,主要针对货物贸易,不过,现在进入了一个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知识产权的时代,需要一系列新的贸易规则。这就是为什么新加坡强烈支持WTO改革,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加入联合国关于电子商务的联合倡议。
“合、竞”为最好的国际关系之道
正如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在最近的论坛上说的那样,世界各国的关系需 要基于相互合作,这意味着国家之间可以以一个互惠互利的方式进行合作。中国有个概念叫“合、竞”,即合作与竞争之意,这显示了各国可以在某些领域合作,也可以在别的领域进行竞争。这种关系也显现在中美贸易之间。举 个例子,中国和美国有着货物贸易的顺差,但是如果你看服务贸易方面,则 是美国与中国存在着顺差。我们希望中国继续通过实际行动向其他国家展示 其在国际社会中承担着更多的责任。
中国对于“一带一路”的开放、透明、坚定支持以及积极推动是一个值得欢迎的态度。除了让“一带一路”更加吸引人,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消除各国对于“一带一路”的误解和对于中国意图的焦虑。在中美之间,我们真心希望双方可以就当前局势达成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双方应该通过持续的对话沟通解决分歧,这需要时间来解决。我认为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建立起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继续坚持对话,扩大共识,寻找利益共同点, 而我很确定在中美之间是有这种共同利益存在的。
以乐观心态看待未来
全球经济增长需要通过生产力、创新、科技来驱动,其中包括了创意的 自由流动和人才的自由流动,这些可以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从而造福我们 的社会。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家,但是我们持续通过贡献来支持我们的伙伴。新加坡很乐意与合作伙伴和其他国家分享我们的成功经验。
我们应该感到乐观而不应该感到过分悲观。“一带一路”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还会持续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动力。东盟(ASEAN)将会在2030 年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这是对全球经济的又一大推动力。关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合作协议的协商应该继续。我们应该扩大我们的经济蛋糕,然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应该共同应对挑战,这也是为什么中美应该寻找一种双方可以相互合作的方式,小的国家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贡献。这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努力,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合作,解决争议,以及寻找人类在下一段旅程的共同目标。
选自《预见: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王辉耀、苗绿主编,外文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新时代中国与世界
中国是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
中亚五国渴望早日打通与中国贸易通道
“合、竞”为最好的国际关系之道
竞争性联合——世界即将亚洲化
东西南北,中国居“中”
用“文明对话”应对复杂的世界局势
中非贸易合作前景广阔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阿合作
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改革成就互惠互利
第二部分 大国担当:中国与全球治理
人类站在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
WTO改革迫在眉睫
WTO成员应采取什么行动
十字路口的全球化与中国智慧
中国面临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好时机
亚投行是亚洲各国经济一体化的典范
以国际人道机构经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当前全球治理正遭受“创造性破坏”
加强“一带一路”合作制度化建设
中国正在扮演全球化国际贸易的领导角色
第三部分 深化改革开放 深度参与全球化
改革开放见证中国融入、影响全球价值链的40年
未来改革开放要准确把握国际规则的趋势
在全新的国际形势下找准改革开放的新定位
香港未来重在“聚才”与“聚财”
中国应坚持韬光养晦
从文明的角度把握中国的未来
智库的创新与未来
第四部分 承企业家精神走向世界
企业“走出去”应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通过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的融合创造未来
社会创新模式引领众创时代
王道思维——最适合华人企业永续的发展之道
全球化,中国企业有竞争力
“三重合力”打造世界级的中国跨国公司
第五部分 人才全球化赢未来
人口,创新和城市规划
国际化大城市建设中的人才竞争力
未来最好的教育来自人工智能
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创新
创业可以且应该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