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萌:GDI for SDG二期项目首个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2023年11月21日2023年11月6日,由商务部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主办,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分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会上,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亚太区总代表刘萌女士发表以下观点: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亲爱的来自纽约总部的同事们,还有各位尊敬的嘉宾、我们的会议主办方: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参与我们此次成果发布环节,我想这可能是很多同事第一次听我讲中文,接下来我就用中文来讲了。
尊敬的各位来宾:今天非常高兴和各位相聚一堂,大家可能知道我们在2022年6月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领导人峰会上正式向全球官方发布了《中国战略》。在《中国战略》中,我们确定了七大重点工作领域,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缩小不平等、促进体面劳动、集体行动反对腐败、支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企业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加强以中非企业可持续发展合作为代表的“南南合作”。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发布的这份报告所来自的工作领域,即依托“全球发展倡议”来促进商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伙伴关系。
《中国战略》确定的多项举措将更好、更快地帮助我们中国企业在实现零碳、公正转型、可持续供应链等诸多方面加强积极的集体影响力,从而加速推动《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中国和全球的落实。
为了团结各国企业,携手为全球性挑战找到解决方案,在去年的今天,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正式发起了“企业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GDI for SDG)试点项目,搭建跨部门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早日实现。
“ GDI for SDG”一期试点项目聚焦“携手缓解海洋塑料污染,团结助力低碳经济转型”,并从循环塑料的跨行业商业再利用、社会全域回收体系建设、替代新材料——例如以竹代塑等多方面同时推进。明天同样是在这样的场馆,我们将和我们的会员企业、中国太保集团以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共同发起“零碳进博、零塑办博”2.0行动计划,在政府、企业以及各界的多方支持下,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我们的一期项目。目前,如刚才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提到的,我们一期项目已经覆盖了包括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汽车工业、通信设备、金融保险、新材料创新等多个行业领域,相关企业深度参与,共同探索在环境上和经济上均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推动SDG的加速实现。今天在场的嘉宾有来自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部以及亚洲、大洋洲国别办公室的高级别代表,所以我们非常期待和你们所有人,包括现场所有企业和各界嘉宾进一步探讨开展密切合作,共同减少海洋塑料污染、加速低碳经济转型。
今年8月份,在一期项目推进的同时,我们也启动了“GDI for SDG”二期项目,致力于携手企业、政府、智库等在内的多个相关方推动新能源动力电池循环低碳发展,我们于9月14日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召开了首次项目研讨会。我想大家应该都非常了解,交通运输部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而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可以被看作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速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方案。我们看到今天电动汽车行业在中国、欧洲、美国等主要市场起步均较早且发展迅猛,这也为我们广大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电动汽车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案例。
同时,电动汽车行业也将在新兴市场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潜力,这不仅体现在环境和气候方面,当然还涵盖了我们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发展并对此产生影响,比如说可以激发传统产业创新,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电动汽车行业的绿色、低碳及韧性发展对加速推动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而言十分重要。
因此,在今天的论坛上,我谨代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正式发布“GDI for SDG”二期项目的首个研究成果,也就是这份报告,叫做《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动力电池碳足迹及低碳循环发展白皮书》。这份报告聚焦了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全价值链上的多重利益相关方及其行动实践,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如何处置等进行了深度分析和研究,并通过生动企业案例为各方提供重要的参考,从而让大家加速推动我们的低碳循环经济更进一步。
我们相信:通过践行全球发展倡议,企业以行动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携手推动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一定可以为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做出积极贡献。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国机构以及ESG理念的提出者,我们将持续团结全球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动员更多的不同行业企业参与到“GDI for SDG”项目当中来,从而不懈推动全人类目标早日实现,在此对大家表示感谢。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商务部和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主办,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分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