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灿荣: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美博弈谁主沉浮
2019年8月21日 -
高西庆: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高西庆,全球化智库(CCG)顾问,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2019年8月19日 -
第14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成功举办
2019年8月17日,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第14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在京成功举行。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界、创投界、学术界等近50位创新创业精英和专家、学者围绕“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新时代留学人员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深入研讨,近800位留学人员和海归共襄盛会。 开幕式由人社部专技司副司长李金生与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CCG理事长王辉耀致辞,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兼秘书长王丕君,中央统战部五局副局长陈先和,中央统战部留学人员工作处处长王松涛,人社部专技司留学人员和回国专家处处长陈勇嘉出席。中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和金杜律师事务所全球主席、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发表主旨演讲。CCG秘书长,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秘书长苗绿主持开幕式。 人社部专技司副司长李金生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向为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留学归国人士表示感谢。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开展人的对外开放,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近年来人社部致力于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持续开展高层次留学人员归国就业创业支持项目,更好地服务留学人员回国发展,为新中国建设吸引源源不断的国际化人才。他表示,此次论坛为广大留学归国人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沟通平台,希望未来将有更多的海归人才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详细……】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欧美同学会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海归爱国团体和联谊组织,在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平台与桥梁作用。他指出,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广大留学人员有着殷切希冀,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在创新创造、促进对外交流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1847年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容闳赴美留学至今,一代又一代的留学生前赴后继、上下求索,促进东西方文明交融,推动中国走向全球。他们从思想、政治、科技、实业、教育、文化等各个层面革故鼎新,全面塑造和改变了近现代中国社会面貌,深刻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从拯救中国到建设中国到创新中国,从留学潮到海归潮,已经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世界级国际人才良性循环现象。如今,全球发展面临着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中国国内经济也进入新常态,希望广大留学人员肩负起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为祖国复兴做出更多贡献。【详细……】 中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结合自身的留学和归国工作经历,分享了自己所感受到的美国、中国以及世界的变化,认为世界变化的冲击还在进行,且程度在不断加大。他指出,留学生接触了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让他们更多地感受了到世界的巨大变化,但也容易在回国后遇到“水土不服”的思维冲击,因此留学生需要学会协调,社会也要形成开放、包容和国际化的环境。他表示,未来的竞争是民族的竞争,之前所有的竞争都会归结到这一点。面对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留学生应该认识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竞争环境在改变,应该更直接、更主动、更积极、更深入地参与到民族的长远发展当中,促进民族创新,真正成为民族自立的支柱。【详细……】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院长薛澜认为,留学生需要努力提升“国际胜任力”,其内涵包括知识和认知层面,能深刻理解世界历史文化和全球议题;行为和人际层面,通过有效沟通增进理解,化解冲突;个性和品质层面,对民族文化有深刻认识和充分自信,对多元文化保持开放和尊重。就中国如何提高“国际胜任力”,他表示,中国高校要努力探索培养国际化人才,中国企业要吸纳更多了解当地文化、经济、社会的区域研究人才,国家要为国际组织输送更多植根中国文化、了解国际体系、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情怀和理想的中国人才。他强调,大学、研究机构、跨国公司和国家各部门都要帮助提高“国际胜任力”,真正让中国的发展促进全世界的和平发展,真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详细……】 金杜律师事务所全球主席王俊峰表示,虽然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危机和挑战,但这一转型更替的时代对中国人和海归来说还是最好的时代,孕育着无限繁荣生机。他从自己十多年出海和归国的经历出发,分享了四点感悟:第一,要不断地学习,通过学习充分了解自己,更好地把握、管理和引导自己;第二,无论从事何种创业,都要真正了解国内的国情和社情,把自己的事业和民族发展大局紧紧相连;第三,要有谦虚的心态,因为在校园生活中对国外的了解还远远不够;第四,要珍惜自己的海归身份,海归还是少数,是众望所“归”,所以更要有宽容和包容的心态。他强调,一国的竞争力是一代代人比拼的结果,海归是同代人中的精英,首先要了解、学习和融入,被社会接受,才能够有领导力和影响力。【详细……】 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不同时代海归共论个人梦想与报国蓝图 百舸争流,与国同梦。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以强大的人才磁场从改革开放后的“出海潮”迎来“海归潮”。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约达585万人。其中约365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约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5%,为社会各领域贡献大量高水平人才。海内外中华儿女,尤其是留学人员,作为中国人才库和智囊团的重要部分,拥有创新创业、联通中外的巨大潜力,在变革的新时代中迎来了逐梦与报国的宝贵机遇。 当前,世界政经格局动荡,科技革命开启数字时代,中国与世界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和共同的挑战。在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时期,广大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把个人梦想融入实践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成为中国了现代化与全球化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 本届论坛聚焦留学人员如何在变化的格局中发挥“人才库”“智囊团”和“生力军”的作用,围绕海归如何抓住新兴的经济蓝海、留学人员如何突破海外人才政策收紧带来的挑战、青年海归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作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与留学人员的新机遇以及全球人才环流下如何延揽世界人才、提高中国的国际人才竞争力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 论坛共设立四场全体大会,分别聚焦“全球化新时代:海归如何引领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占据人才高地--海归就业政策与发展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人才新契机”和“融合与创新--青年海归如何为数字经济时代赋能”,旨在与各界海归总结和分享经验,促进深度交流与合作,共议创新发展之计。
2019年8月19日 -
第14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论坛四| 融合与创新——青年海归如何在新经济时代发挥积极作用
2019年8月17日 -
第14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论坛三| “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人才新契机
2019年8月17日 -
第14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论坛二| 占据人才高地–海归就业政策与发展环境
2019年8月17日 -
第14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论坛一|全球化新时代:海归如何引领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
2019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