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洪才:南美“欧元梦”看上去很美?
文章选自一股清泉文化传媒,2019年8月7日
2019年8月23日 -
沈建光:关税暂缓背后的考量与博弈
专家简介
2019年8月23日 -
汪维纲:海归回国发展大有前途
汪维纲,智联招聘集团副总裁 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2019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第14届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于8月17日在京举办。智联招聘集团副总裁汪维纲出席并演讲。 汪维纲表示,海归对中国人情社会不太能适应,和国外不太一样,需要重新适应的过程。所以,海归回来必须要进行“淡水养殖”,淡水养殖工作没有做好的话,无法适应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 他介绍道,他们刚刚和智库做的调研发现,海归回国的最大理由,占2/3的是方便与亲朋团聚;第二个理由占40%的是,因为国内经济发展很好;27%的比重是,国外经济环境不好,或者经济环境对发展不利。新一代的海归其实很现实的,真正选择回国报效祖国的不到10%,这是很现实的选择。 他表示,和老一代的海归不太一样,回国的人多了,大家都有一个问题,任何东西供给多了,稀缺性就少了,海归是不是也有通货膨胀,以前是个海归就觉得惊喜,大家觉得是宝贝,现在变成“大陆货”了。 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来自智联招聘。智联招聘1994年成立,在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中已经成为全中国最大的招聘网站,一边我们有将近2个多亿的人才,另一边是几百万到几千万的雇主,今天碰到很多朋友要么是我们的客户,要么是我们的用户,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分享。过去二十多年我们也是海归回来发展就业、创业的见证者和重要参与者,目前已经成为大多数年轻海归回国发展主要入口之一,因为我们拥有这么大量的数据和洞察,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 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政策方面的东西,我们谈谈政策之外的,中国对海归优待程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高,连注册公司都不需要钱。数据来看,和几十年前相比,现在有将近85%的海归毕业之后都愿意回来,已经成为主流,以前可能是少数人会回来,现在不回来的是少数了。 细看他们回来的理由很有意思,我们刚刚和智库做的调研发现,最大的理由,占2/3的是方便与亲朋团聚;第二个理由占40%的是,因为国内经济发展很好;27%的比重是,国外经济环境不好,或者经济环境对我们发展不利。新一代的海归其实很现实的,真正选择回国报效祖国的不到10%,这是很现实的选择,和老一代的海归还不太一样,回国的人多了,大家都有一个问题,任何东西供给多了,稀缺性就少了,海归是不是也有通货膨胀,以前是个海归就觉得惊喜,大家觉得是宝贝,现在变成“大陆货”了。 我们做了很多洞察分析发现,不能单纯按平均数看海归是更值钱还是更不值钱了,比如华为愿意花200万甚至以上年薪去吸引天才少年,大学还没有毕业或毕业生来为他们的人工智能、5G时代储备人才,热得不得了,他们花的钱比Apple、Google、微软高50%,但大量海归回来之后找不到工作,最惨的,听到找了6个月找不到工作,价已经砍到比国内院校学生低50%还是没有人要。我们看到的是两极分化的世界,和过去不一样,不是所有的海归吃香或不吃香的问题。 在中国市场上无论是创业家还是投资人,或者雇主怎么看我们海归的,我们也做了调查,他们认可中国新一代海归占比最高的是他们跨文化沟通能力,这对很多要出海的企业或者愿意走出去的企业非常受欢迎的,他们非常认可的;二是国际化视野,毕竟见多识广,比只知道本土市场的学生要好一些;三是他们适应异地生活的能力,这是很惊喜的,他们单独在国外生活的能力;四是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比国内的学生强。这是我们得到市场认可的新一代海归差异化优势。 事物都有两个分析,我们看看不太认可的或者这些海归的劣势是什么?第一,对中国市场的不了解,对市场的形势、客户需求不了解。第二,他们对于自己回国之后的职业发展没有什么规划,比如我先回来再说,国家倡导创业,我就先回来创业,我就找个园区先创业。这无论雇主或投资人、市场都不太认可这个,你自己没有想清楚,只是为了回来而回来,这个意义不大。第三,他们认为海归其实连时间都错过的,回来时间太晚了,很多大公司校招,找工作的时间是有错配的,最多的是“早点来找工作就好了”。第四,对中国人情社会不太能适应,和国外不太一样,需要重新适应的过程。所以,海归回来必须要进行“淡水养殖”,淡水养殖工作没有做好的话,无法适应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 从我们观察来看,海归回国发展大有前途;二是中国扶持政策已经足够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要努力,要寻找市场差异化优势;三是做好淡水养殖工作,能更好融入这片热土。智联招聘过程中会持之以恒帮助海归进行更好发展。谢谢大家! 文章选自新浪网,2019年8月17日
2019年8月22日 -
【财新网】王辉耀:中国40年出国留学近600万人 360万人已回国
“1978年-2018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接近600万人,其中360多万人已经完成学业回到中国发展。”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8月17日在由欧美同学会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2019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第14届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上表示。 他认为,今天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合作和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治理体系面临重大调整,中国国内经济面临新常态,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实现新的发展动力,中国需要抓住机遇参与新的全球化竞争,内外联动,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此,提升资本优势,建立人才优势,将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全球化进程。 作为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分析,在当前国内外背景下,中国留学人员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 首先,中国积极提出倡导的“一带一路”为全球化提供新动能,为新兴国家继续进行全球化开普勒新的发展路径,中国留学人员可以发挥融通中西的先天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变为现实,助力“一带一路” 顺利推进。 第二,以国际多元文化碰撞、推动,成为创新发展的催化剂和新动力,广大留学人员可以结合全球科技发展新趋势,不断拓展创新创业领域,让高科技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在人工智能、云服务、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尖端行业助力中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发挥更大的优势。 第三,广大留学人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会文化创新,助推中国在环保、慈善、公益、非营利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中创新模式,创新发展,通过建立社会企业、智库等更多,回报社会。 王辉耀称,中国100多年海归大潮涌现很多杰出人才,包括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巨匠,文化精英,外交家、商界精英等,一代代海归从思想、政治、科技、实业、教育、文化等层面革故鼎新,全面参与和改变近现代中国的社会面貌,深刻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发展历程,从拯救中国到建设中国,到创新中国,留学人员已经形成中国独特的世界级国际人才流行循环现象,对中国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文章选自财经网,2019年8月20日
2019年8月22日 -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第77期·2019年7-8月刊
点击下载zhiku77 (文件大小: 5.41MB)
2019年8月22日 -
刁大明: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具有多重指标意义
刁大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2019年8月21日 -
赵穗生CCG演讲 | 解析中美贸易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努力避免“新冷战”
赵穗生教授从国际关系研究以及自己在美国35年的切身经历和观察出发,深入分析了特朗普上台后的中美关系、冲突的复杂性、美国国内鸽派和鹰派的分野等问题,并详细阐述了中美避免爆发“新冷战”的五个因素。
2019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