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布莱尔:美联储须以更大魄力对抗高通胀
美国没有任何这样软着陆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在当前这种通胀水平下实现软着陆,没有先例。即使在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早期严重通胀期间,乃至今日,唯一一次美联储轻微地对抗通胀、并且实现了所谓的软着陆是在1990年和1991年。当时的通胀率上升到6%左右。为了将通胀降到3%,美联储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引发了短暂衰退。但与今天的情况相比,那是非常温和的通胀。
2022年9月23日 -
全球化智库创始人王辉耀:华人华侨是中国最大的国际人力资源
对于华人华侨如何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王辉耀给出十点建议:一是增进与华人社团、海外华商的联系联络;二是发挥华商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对外开放积极作用;三是凝聚华人华侨科技力量,减少科技脱钩带来的风险;四是推动华人永居政策推广落地;五是发挥归侨、新侨等在跨东西方文化中的作用;六是引导海外华文教育机构等讲中国故事;七是“以侨为桥”,构建“一带一路”政策沟通交流机制;八是筑牢海外新生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九是向海外华人推出“华裔卡”;十是发挥中国香港、新加坡在中外交流中超级联络人作用。
2022年9月16日 -
国际组织中的“中国面孔” | CCG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体量不断上升,2010年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向各大国际组织缴纳的会费大幅增加,这也为更多中国人到国际组织任职创造了有利条件。从 2003年开始,中国人当选国际组织高级官员的消息接连不断,以“海归”群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面孔”也开始活跃在几乎所有的重量级国际组织中。
2022年9月16日 -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多重视角解读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交融过程,我们尝试将全球化界定为:由人、企业、国家、国际组织等多维度行为体构成的人类社会,在知识与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通过全球贸易、全球投资、全球移民、全球治理等多元表现形式,所形成的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经济、文化、社会等现象与秩序。
2022年9月2日 -
CCG研究:中美关系走向何处
中美关系已出现结构性变化,20世纪80年代双边的“准盟友”关系,在90年代演变成了为经贸关系奠定基础、多领域合作的“双赢”关系。这种关系在经历了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以及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兴起之后,其根基(即经贸关系)已经被侵蚀。在未来一段时间,中美既相互竞争,又存在彼此合作的可能。当前,由于中美综合国力的差距不断缩小,中美竞争的现实已不容回避,两国间的竞争或博弈不断向纵深发展是一个长期趋势。但同时,在维持联合国和WTO 体制上,在核不扩散领域、公共卫生领域以及气候变化领域,双方具有共识的基础;在网络安全和打击海外避税行为上,中美仍存较多合作可能。
2022年8月22日 -
华人华侨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多重要?
当“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潮流风起云涌之时,广大华侨华人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推手,助力中国推动新型全球化进程。
2022年7月29日 -
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
在全球化站在十字路口的今天,中国有责任承担起与自身经济体量相符合的国际责任,反哺全球化。基于长期的全球化研究以及推动中国全球化发展的实践,我们尝试探索一条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2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