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中国新闻网】高层力促外国人永居便利 中国“绿卡”将日渐好用
中新社北京2月8日电 (冉文娟 孙翔)中央深改组会议近日审议通过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提出将着力解决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可识验和便利化问题,推动永久居留外国人在华资格待遇落实。分析认为,此举显示中国官方在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上步伐更大,彰显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诚意和决心。 中国于2004年出台《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首次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实施永久居留证制度,被外界称为中国“绿卡”。 专家指出,当今世界,各国均借力全球智慧谋求发展,中国的崛起同样离不开各路“英雄好汉”的加盟。“绿卡”制度便是中国开展人才竞争、吸引并留住国际人才的重要举措。 “中国要成为全球创新中心,没有世界人才很难”,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表示,当下中国国际化人才数量不足,人才国际竞争力亟待加强,完善的“绿卡”制度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不言自明。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增强,外籍人士对中国“绿卡”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安部批准了1576名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增幅达163%。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刘国福认为,人数大幅跃升值得肯定和鼓励,相较于高达数十万的在华常住外籍人士而言,这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绿卡”制度虽然已经实施十多年,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外籍人士就“吐槽”称,中国“绿卡”在一些场合无法办理业务,如购买火车票、开银行账户等。 这并非政策层面的疏忽。据刘国福介绍,2012年12月,中组部、公安部等25部门联合下发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享有相关待遇的办法》,明确规定持中国“绿卡”的外籍人士在投资、购房和子女入学等方面可享受18项国民待遇。但在实践过程中,政策落实难度不小。 “在实际操作层面,需要结合信息系统的更新和调整。”刘国福举例说,在办理酒店入住、开通银行卡等各类信息输入时,应增加“永久居留证”的选项。 完善中国“绿卡”制度,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中国官方从未止步。 2015年9月,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随后,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对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制度开启了全面改革和创新。意见明确,永久居留证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的身份证件,可以单独使用。2016年6月,公安部宣布扩大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外国人工作单位范围,新增七类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可申请中国“绿卡”。 此次审议通过的改革方案也将“便利”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官方消息称,公安部日前会同20个部委对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应用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牵头开展证件便利化改版,强化永久居留证件的身份证明功能。新版证件将在年内启用,中国“绿卡”将更加“好用”。 “《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相当于外国人永久居留领域的中期规划。”刘国福认为,中央深改组会议多次提及该制度的落实及完善,其意义在于“把永久居留制度作为引进外国人才的一个重要抓手”,“看出中央对此事非常重视,愿望很迫切,给予很大的希望”。 “只有切实解决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绿卡’对人才的吸引力才会彰显出来”,王辉耀评价此举让“绿卡”政策落实“更接地气”。他期待,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放宽申请门槛,步伐迈得更大。(完)文章选自中国新闻网,2017年2月8日
2017年2月9日 -
【每日经济新闻】申领“中国绿卡”将便利化改革 推动永久居留外国人在华资格待遇落实
2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自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获得“中国绿卡”的总人数为7356人,而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有大约70万人。因此,“中国绿卡”也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申请的绿卡”之一。 2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 会议指出,实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要围绕服务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回应社会关切,在优化证件设计、改造信息系统等方面推进改革,着力解决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可识验和便利化问题,推动永久居留外国人在华资格待遇落实。 有数据显示,自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获得“中国绿卡”的总人数为7356人,而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有大约70万人。长期以来,“中国绿卡”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申请的绿卡”之一。 不过,随着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的改革,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即“中国绿卡”)的外国人工作单位范围得到扩大。2016年,公安部共批准1576名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63%。 “中国绿卡”的吸引力正在全面升温。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仅上海市公安机关签发服务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各类出入境证件31.8万证次。上海市实施新政一年,受理外籍人才及家属永久居留申请同比增长6倍;北京市2016年受理外籍人才及家属永久居留申请比2015年增长426%。“中国绿卡”是什么? “绿卡”制度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才竞争,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 “中国绿卡”的提法在十几年前首次出现,为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2004年8月出台的《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中首次采用国际通行的做法,实施“永久居留证”的制度。 自2004年至2013年十年间,获得“中国绿卡”的总人数为7356人,而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有大约70万人。因此,“中国绿卡”也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申请的绿卡”之一。 那么,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们都可以享受哪些便利呢? “中国绿卡即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是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的凭证。”上海申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耿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没有绿卡,那么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需要办理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以及每年的签证。有了绿卡,外国人在购房、驾照申领、子女入学、酒店住宿等方面都可以依法享受与中国公民同等的待遇。此外,拿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在华工作还可参加社保、缴存和使用公积金等,对于绝大多数在中国工作和创业的外国人而言,获得‘中国绿卡’能提高其办事效率”。 一张卡片,涵盖衣食住行学,高含金量的“中国绿卡”引得老外竞折腰。 2016年4月18日,北京首钢队当家球星马布里在其个人微博上公布,自己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老马”是首位获得“中国绿卡”的CBA外援。他在微博中表示:“能成为中国首都的一部分是一份真正的荣耀。” 放眼全球,居住在中国的吸引力更是逐年提升。2015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了《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蓝皮书,蓝皮书援引汇丰集团《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认为,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超过了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中国绿卡”再扩围 “中国绿卡”受“老外”追捧,其改革脚步也紧跟时代。 2015年9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安部提交的《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对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制度开启了全面改革和创新。 同年,公安部宣布,根据《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将扩大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外国人工作单位范围,包括: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等7类企业、事业单位任职,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外国人,可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 在上述7类企事业单位任职,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连续任职满4年,且4年内在中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年,纳税记录良好的外国人,可向工作所在地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并按照《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简单地说,现在符合“中国绿卡”申请条件的人多了,办理手续简化了,审批周期缩短了。例如,北京已开通申请“直通车”,降低申请门槛——放宽工作单位、居住年限等要求,凡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经北京中关村管委会推荐,可直接申请永久居留资格;而且审批周期从以往的180天大幅缩短为50个工作日。 “中国对永久居留条件进行了调整与改革,将目标群体锁定为外国包括华侨高端人才,是一项引智入华的重大利好,有助于海外优秀人才跨过门槛进入中国。”耿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绿卡’制度的改革,不仅意味着中国对世界居民呈现出包容大格局,是中国崛起的表现,更代表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呈现出一种更从容自得的开放姿态。” 一个愈加开放与包容的中国,还在更加努力敞开胸怀迎接全球来客。 除了“绿卡”政策,公安机关还不断优化外国人签证、入境出境、停留居留等政策,目前已在全国87个口岸设立签证点,在15个城市实施部分国家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苏浙沪地区实施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数据显示,2016年,外国公民入出境5653万人次,比2015年增加8.89%。文章选自每日经济新闻,2017年2月8日
2017年2月9日 -
梁建章、黄文政: 特朗普为啥对移民“开刀”?
作者简介梁建章 梁建章,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席、携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黄文政 黄文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财经网人口专栏作家。以特朗普禁令为标志的有关美国移民问题的变局,值得中国关注和思考。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后一周就签署行政命令,暂时禁止难民和部分穆斯林国家国民入境。该禁令执行当天,来自受限国家的大量旅客被迫滞留机场。这一禁令遭遇了来自民众、企业、立法、司法甚至行政部门的强烈反对。司法部代理部长曾要求司法部律师不得为特朗普的禁令辩护,并因此被特朗普解职;当晚移民与海关执法局代理局长也被解职。禁令颁布后,美国各大城市和30余个机场都出现抗议示威;此外,美国15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检察长也联名谴责特朗普禁令,称之“违宪、非美国、非法”。 历史上,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开放的移民政策长期以来也是美国的立国基础。反对者认为特朗普的禁令违背了美国的开放精神,尤其是自民权运动以来所秉持的多元化文化价值。 在反对声浪中尤为突出的是美国的学术界和科技界。包括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在内的诸多大学以及谷歌、微软、脸书、苹果、亚马孙等高科技公司,以及通用电气、福特、星巴克、可口可乐、高盛等传统行业的公司也发表声明,对特朗普的禁令表示质疑乃至反对。微软和亚马孙等公司甚至参与反对特朗普禁令的法律诉讼。 他们反对的原因不仅是出于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更是因为他们很清楚,从全世界吸引人才是美国长期维持强盛的重要基础。哈佛大学校长Drew Faust在信件中强调,“国际学生和学者对我们(哈佛)的自我身份和优秀至关重要”。苹果CEO Tim Cook在声明中称,“苹果坚信移民对我们公司和我们国家(美国)未来的重要性。没有移民,就没有苹果,更无法像我们这样兴盛和创新。” 移民是美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移民创业发挥了经济加速器和科技加速器的双重作用。目前在美国,移民获得了1/3的创新专利; 创建了1/4的高科技公司。美国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是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的;在硅谷,36.4%的人口出生于国外,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印度和中国等非传统白人国家。 在互联网科技浪潮中,具有移民家庭背景的人才更是为美国撑起了半壁江山。比如,乔布斯的父亲出生于叙利亚;谢尔盖·布林是俄罗斯裔企业家,扎克伯格的祖辈来自德国、奥地利和波兰等地;马斯克出生于南非。如果美国当初将这些移民家庭拒之门外,或许如今也就无法拥有苹果、谷歌、脸书、特斯拉等伟大的公司。 根据谷歌CEO Sundar Pichai给员工的信件,该公司至少有187名员工自己或他们的家庭受到禁令影响。现在已经有传闻美国将大幅提升H1B工作签证薪水门槛;这类措施将会大大减少外国学生和人员在美国就业的机会。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的数据,从2000财年至2009财年, 美国吸引技术人才的H1B签证获得者中,46.9%来自印度,8.9%来自中国。 针对美国名校的毕业生,特朗普曾表示,美国应当将有才能的人留在美国,但他的首席智囊班农,在列举了有关硅谷CEO中来自亚洲比例的一个夸张数字后,表示美国不只是一个经济体,还是一个公民社会(Civic Society)。一般的解读是,班农所指的公民社会意指代表本地人需求的社群。从这段对话可以猜测,特朗普可能依然会接受有特别才能的人才留在美国,而班农则似乎觉得现在来自亚洲的人已经太多了。 虽然遭遇强烈反弹,但不可否认的是,特朗普禁令所代表的限制移民倾向,在美国其实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针对该禁令,路透/益普索民调的结果是,49%支持,41%反对;而盖洛普民调则是,42%支持,55%反对。如果民调是采用间接而非直接的方式,支持禁令的比例甚至更高一些,说明在人们在私下更认同特朗普限制移民的做法。 实际上,特朗普在移民问题上的立场是他当选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直接因素来看,全球化虽然促进了美国经济,但美国内部的贫富差距不减还升;面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以工薪阶层为主的中产阶级经济地位弱化,激发了主流人群对外部世界特别是移民的怨恨;而极端伊斯兰的恐怖主义袭击更是渲染了这种情绪。 此外,美国自1960年代兴起的民权运动思想,从政治权利平等扩展到涉及各种族裔、宗教、移民、性取向者的政治正确。这些理念逐渐主导了美国学术界、科技界、商业媒体、娱乐业,与中西部以及受全球化严重冲击的传统工业地区的蓝领白人的诉求逐渐脱节。 更深层的因素可能涉及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历史上,美国曾被称为民族熔炉,但这主要适用于同质性较高的欧洲移民而言。而拉丁裔、非洲裔、亚裔等族群在种族和文化上都有别于美国传统的欧洲裔白人。这些族群的壮大,使美国正在从一个民族熔炉转变为民族拼盘。 美国历史和政治学者,《文明的冲突》一书作者亨廷顿于2001年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上写道,“拉丁裔移民的持续流入有将美国分割为两个民族、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危险。与之前的移民群体不同,墨西哥人和其他拉丁裔没有融入美国主流文化,而是在从洛杉矶到迈阿密形成他们自己的政治和文化飞地,并拒绝促成美国梦的盎格鲁新教价值观。美国忽视这个挑战将置自身于险境”。 由于美国白人生育率相对略低,加上越来越多的非传统白人国家的移民涌入美国,非拉丁裔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比率不断下降,从1950年的87.5%,降到1990年的75.6%,再降到2015年的61.7%,预计到2030年将降为55.48%,到2060年将降为43.6%,从而成为少数族裔。在2014年,美国公立中小学学生中,非拉丁裔白人的占比就首次跌破50%。 在一个多族裔社会里,主体人群占总人口的比率从90%降到60%,对社会生态和政治格局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占比从60%降到40%将可能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现实冲击,特别是当这种变化伴随着经济放缓、贫富差距扩大等困境。前苏联在1991年解体时,俄罗斯族仅占前全境人口51.4%,在除俄罗斯联邦外的所有前加盟共和国中都是少数(Sakwa,1998)。尽管导致分裂的因素不一而足,但长期来看,人口构成的改变无疑是根本性的因素之一。 较之以前,美国这次大选结果就深受种族因素左右。特朗普相对于希拉里,虽然在全美票数上是46.2%比47.9%,但在白人票数上则是58%比37%。即使在拥有大学学历,以及29岁以下的白人中,投票给特朗普的人也要多于投票给希拉里的。而在少数族裔中,支持希拉里的选民则远为更多。 这种差异体现了种族之间巨大的裂痕;更为复杂的是,这种裂痕在公开场合却可能被掩饰。 历史上,美国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限制就是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该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废除。由于不满于民主党推行的很多政策,如在入学和就业方面照顾非洲裔和拉丁裔的所谓平权措施,以及在公立小学允许不同性别自由如厕令,部分华人在此次大选中高调支持特朗普,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迄今为止特朗普对华人支持者并未表达过致谢。 特朗普也是至少自1976年福特以来第一个在中国春节未向华人祝福的美国总统,虽然他的女儿伊万卡在春节期间曾拜会中国大使馆祝福中国新年。从各种迹象来看,特朗普视中国为美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特朗普和他的团队人士在不仅在贸易、知识产权等问题上攻击中国,更在台湾、南海等问题上释放出对抗信号。班农甚至指称中国与伊斯兰教是美国未来两个最大的威胁,并表示5到10年内中美将在南海一战。虽然新任美国国防部长最近表示目前没有军事行动的必要,但万一中美陷入军事冲突,在美华人很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美国拥有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成熟的政治架构和稳定的制衡机制,在可预见的将来应不至于出现大范围的动荡,但特朗普的当选已经加深了美国社会内部的裂痕。比如,之前未被当真的加州独立运动组织在特朗普胜选后,递交呼吁加州独立的公投倡议,并获准可以征集签名;如果该倡议能征集到585407个有效签名,加州选民将在2018年11月的州长选举中,就是否修改加州宪法允许独立公投进行投票;如果成功的话,加州将在2019年3月公投决定加州是否脱离美国独立。根据2017年1月路透/益普索的民调,32%的加州受访者支持加州独立,这个比例比2014年高出12个百分点。 当然,别说2018的投票和2019年的公投几乎都不可能通过,就这两次投票真的成功了,美国宪法也没有明确的路径允许任何一州独立。尽管最终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边缘性的加州独立运动引起全球关注,并步入实际操作过程,而且在民调中获得近三分之一人的支持,反映了美国的内部分歧越来越严重。 这种分歧也体现在大选投票结果上。特朗普赢得了选举人票,但在加州所获的个人票数却比希拉里要少287万张,而在加州以外则要多出140万张。虽然加州与美国其他地区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人口族裔构成的特点,是投票差异不同的重要因素。比如,早在2015年,拉丁裔占就占加州人口38.8%,超过欧洲裔白人成为该州第一大族群。 在特朗普签署禁令一周后,西雅图联邦法院就裁定暂停特朗普的禁令;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也随即通知航空公司恢复正常运作,美国国务院也表示撤回此前根据行政令撤销相关国家人员签证的决定。特朗普在推特上声称将推翻这一“荒谬”的裁决。之后,美国司法部针对西雅图联邦法院的判决上诉,要求立即恢复禁令,但被联邦上诉法院巡回法庭拒绝。有关特朗普禁令的角力无疑将继续下去,而美国在移民问题上的未来方向也不明朗。 中国自19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后,与外部的人员交流日益活络。截至2013年,中国的海外移民存量已达933.4万人,为全球第四大移民输出国。根据2015年中国国际移民年度报告,目前全世界有6000万海外华人。与此同时,居住在中国的外籍人数有85万人,而且在持续增长。中国成立移民机构统一规范和管理移民事务也在酝酿之中。 在这种背景下,以特朗普禁令为标志的有关美国移民问题的变局,值得中国关注和思考。 比如,特朗普限制移民的措施能否成为中国大力吸引海外优势人才的机遇? 什么样的移民准入政策,才能确保中国国民的利益被优先考虑?在全球化时代,如何才能保持和强化凝聚民族凝聚力?只有对这种种问题未雨绸缪,才能消除民众对移民问题的忧虑,制定出良好的移民政策,并最终造福于中华民族。文章选自财新网,2017年2月8日
2017年2月9日 -
【环球时报】硅谷组团反抗特朗普:双方积怨已久 “移民之战”或加剧
政治光谱里更爱民主党 创业创新中移民是基石 上任仅两周有余,高举“美国优先”大旗的总统特朗普,便用其疾风骤雨般的政策指令震撼全美,不少制造业巨头接连低头更是让外界见识了他的强势。然而,眼下引发法律大战的“限穆令”带来“意外”——超过100家公司在一份递交给上诉法院的意见陈述书上签名,抗议特朗普的移民禁令。在这个问题上它们为什么如此抱团?这是因为特朗普的这一政策事关科技公司的存亡。移民对这些公司太重要:美国科技巨头中,太多响当当的人物有移民背景;美国媒体曾做过统计,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美国初创公司中,超过一半由移民创办,这些公司7成重要职位由移民或其后裔担任。 他们向白宫公开“宣战” 他们被“点名”缺席联署 “特朗普的反对者不仅有民主党人和法官,也有美国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日报道称,特朗普在移民问题上的强大对手是美国公司。美国雅虎新闻网写道,“科技行业引领对特朗普入境禁令的抵抗……” 当地时间5日晚,苹果、谷歌和微软等97家公司向美国旧金山上诉法院提交诉讼案“非当事人意见陈述书”,认为特朗普的“限穆令”违法、违宪,将“严重损害美国企业”。6日,特斯拉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等30家公司加入联署。另据媒体报道,微软、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等科技巨头还打算向特朗普提交一封公开信。 据了解,这份联署文件用于辅助法官裁决,性质上属意见表达,没有实际法律效力,但其影响不可小觑。“科技公司和特朗普的移民之战在加剧”,美国“政治”网站6日称,美国科技公司一贯喜欢结交民主党和共和党盟友,与华盛顿的关系同样如此,如今他们公开反对特朗普实属罕见。如果特朗普接下来对其他移民项目——比如H-1B(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发放给美国公司雇佣的外国籍有专业技能的员工)采取行动,对峙将进一步加剧。 实际上,大选结束后不久,特朗普曾召集亚马逊、苹果和谷歌等公司巨头在特朗普大厦开会,并承诺“我们将与你们站在一起”“我希望你们继续展开不可思议的创新……只要能帮助你们发展,我们就会不遗余力”。然而,两个月后,这些公司与白宫公开走向“战争”。 “这些科技巨头没在硅谷反对特朗普入境禁令的信上联署签名。”有意思的是,美国马沙布尔网站还对这场联合行动中的缺席者一一点名:联合办公初创公司WeWork、IBM、雅虎、威瑞森电信(Verizon)、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通用电气(GE)、甲骨文(Oracle)、亚马逊等。该网站联系上述所有公司探寻原因:亚马逊发言人表示,司法部长要求该公司不要联署,因为公司是这起案件的“证人”;甲骨文CEO萨弗拉·卡茨本人与特朗普政府有关联,是特朗普总统过渡班子成员;IBM解释说,上周五公司CEO已直接向总统和国土安全部长表达了意见…… “移民老板”数不胜数 硅谷常叹“人才短缺” 在旧金山创办科技企业的女企业家萨拉出生在伊朗。两年前,她受邀以杰出女性企业家的身份参观白宫。“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巴马总统的信,他感谢我为这个国家做出的贡献。”萨拉对美国《大西洋月刊》说,“如今我却遭遇如此怪异的问题。这太具讽刺意味了。”萨拉正在考虑申请美国国籍的计划,“如果一个国家不欢迎我,我为何还要成为这个国家的公民?” 伊朗是特朗普1月27日签署的入境禁令所针对的国家之一,而在美国科技行业中,伊朗裔人才很多。顶尖风投资本家舍文·比什瓦、 硅谷公认的投资“大神”佩曼·努扎德以及阿里·帕托维和哈蒂·帕托维(微软前高管)兄弟等,都是在德黑兰出生。 CNN等媒体日前罗列了类似移民名人:苹果创办人乔布斯的父亲是叙利亚人;甲骨文创办人迈因纳是伊朗移民的儿子;亿贝(eBay)创办人皮埃尔·奥米戴尔的父母是伊朗人;创建英特尔公司的安迪·葛洛夫是匈牙利人;谷歌联合创办人谢尔盖·布尔是俄罗斯人;亚马逊创办人贝佐斯的父亲是古巴人;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的父母是苏格兰移民;Uber联合创始人卡拉尼克的父亲拥有捷克和奥地利血统;AT&T创始人亚历山大·贝尔为苏格兰人;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来自南非。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硅谷公司的发展和创新完全离不开移民”,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对《环球时报》说,“整个硅谷人口中有半数是移民,硅谷高科技公司中52%由移民创建。” 《华尔街日报》去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美国初创公司中,超过一半(44 家)是由移民创办的。这 44 家公司在美国平均创造了 760 个工作职缺,而这些公司 70% 以上的关键管理和产品开发职位都是由移民或其后裔担任。 “硅谷一向有一个哀叹——科技产业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这句话也适用于现在。”美国科技媒体“连线”称,计算机行业工作岗位的增长速度是其他行业全国水平的两倍,美国培养合资格员工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文章还提到,脸谱公司一人一年可产生190万美元的收入,工资中位数大约为15万美元。旧金山州立大学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师、管理学教授约翰·莎莉文说:“一名雇员的投资回报率要超过毒品交易。” 根据2016年“硅谷索引”,37%的硅谷人口出生地在美国国外。在硅谷25至44岁之间计算机及数学相关的雇员中,74%出生在美国国外。“没有移民,苹果或将不存在”,《华盛顿邮报》称。“限穆令将阻止下一代科技领袖前往美国”,《大西洋月刊》写道。 双方其实“积怨已久” “移民之战”或将加剧 “硅谷受几个因素影响,必须站到反特朗普的前线去,多数人已知晓的是许多公司由移民创办或营运,特朗普的入境禁令既侮辱人,也对业务造成威胁。”《纽约时报》6日写道:“比较不为人所知的是科技业员工的政治同构性。‘这些雇员不是六成支持这方、四成支持另一方,而是几乎全部支持一方(希拉里)’,斯坦福商学院教授肯·肖兹说。” 该报认为,这些公司最有财力和人气,这意味着它们很有影响力,但它们也极其脆弱,不仅很难招架特朗普的推文和行政命令,也受制于员工和客户的情绪。此次大张旗鼓反特朗普,推动力量就是员工和顾客,而非企业主管。Uber首席执行官卡拉尼克正是在用户压力下,被迫辞去在特朗普政府顾问委员会担当的职务。美国“连线”也称,“硅谷的工程师们驾驶着反特朗普列车。” 当然,美国科技公司与特朗普“积怨已久”。美国西部的加州、俄勒冈州以及华盛顿州总体来讲亲民主党,在特朗普上台前,硅谷大佬们基本上都把钱捐给了希拉里。去年7月14日,还在总统竞选期间,140名科技行业负责人曾联署发布一封公开信,认为“特朗普将会成为创新的灾难”。特朗普上台后,科技公司押注于和特朗普的互动,认为这会起作用,但形势的发展显示效果有限。由于特朗普曾炮轰H-1B,说拿 H-1B 的人根本是“廉价劳工”,业者担心,在小试牛刀后,政府会继续发力。据悉,获得H-1B签证的人多来自东欧、印度和中国。 “科技公司联名公开反对特朗普,是因为他的政策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口子,目前只针对7个国家,下一步有可能对准印度,再下一步可能是中国。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趋势”,王辉耀说。 科技行业的一致反抗能奏效吗?有分析称,特朗普恐怕不会在意他们,因为投票给特朗普的选民来自传统制造业,而非高科技行业。此外,在创造就业上,高科技公司远比不上汽车制造商。不过,眼下更多公司——21世纪福克斯、美国银行、福特汽车、摩根士丹利、可口可乐等加入到了反对特朗普移民禁令的队伍中。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特朗普的司法部长塞申斯曾称硅谷希望获得高素质移民的希望是“骗局”。文章称,特朗普并不希望与大公司合作或对它们进行改革,而是希望它们言听计从。 有迹象显示,特朗普不欢迎移民的态度和做法似乎正在产生影响。“随着特朗普严控移民,加拿大开始向在美国工作的高科技人才示好”,美国《财富》杂志网站5日称,特朗普对待移民的态度或将使在美外国人才纷纷涌向加拿大。 美国“城市实验室”网站称,加拿大移民律师近来发现咨询量激增,其中许多来自美国。对于在美国没有安全感的外国科技人才来说,位于硅谷正北方的温哥华是他们的目的地之一,许多美国科技企业都在该市设有办事处。 “移民让美国变得更好” 虽然特朗普一再坚称,他就移民问题签发的行政命令不针对宗教,是为了国家安全,但是他“一刀切”的做法将让大量持有合法证件的移民无法入境。更让大众恐慌的是,这也许只是特朗普对待移民的第一步。 实际上,特朗普的入境限制令颁布后,美国各大城市、高科技产业、教育界和学术界高声反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援引官方的统计数据说,自特朗普1月20日就职至2月3日,他的名字出现在17个州的52起联邦法律诉讼之中,其中多起缘于移民禁令。 “没有移民,美国不但会更糟,而且不能再称作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财富》杂志称,美国精神上和事实上都是个移民国家。移民不是一串冷冰冰的名字和数字,他们不仅让美国变得富足,也让美国变得更好。 根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数据,美国雇佣员工的小企业主有18%是出生于外国的移民。这个比例在移民聚居的州更高,例如加州为30%,纽约州有25%,新泽西、佛罗里达和夏威夷等都超过20%。美国小企业管理局2015年的研究显示,愿意自主创业的移民数量是美国本土人的2倍。而在美国的劳动大军中,在外国出生的人所占比例已从1995年的11%增至2014年的16%。如果没有移民,美国人口将变得更老,而其经济亦将变得更为疲弱。 在很多美媒看来,移民为美国带来五彩缤纷的文化。在一些移民街区走上一趟,就会发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出生在外国的美国人给无数衰败地区带来蓬勃生机。《华盛顿时报》旗下“世界与我”网站称,早在越南人涌入弗吉尼亚北部和埃塞俄比亚人与中美洲移民使华盛顿的贫困地区充满活力之前,纽约有“小意大利”,芝加哥有波兰街区,旧金山有唐人街。拉美人的音像店,埃塞俄比亚人的餐馆,越南人的珠宝店,既雇移民,也雇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华盛顿智库移民政策研究所曾进行调研,发现从1990年到2006年,移民流入使美国工人平均实际工资提高2.9%。报告说,从长期看,移民流入并没有减少美国的就业率,相反却提高了美国本土工人劳动生产率和平均收入。据估计,2015年,拉美裔和亚裔对地方的消费贡献分别为1.5万亿美元和7750亿美元。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全美3亿人口中有近5000万是出生在美国之外的一代移民,而二代和三代移民人数上亿。“美国两百多年,就是一个不断依靠吸引移民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国家,移民在美国的贡献度举世无双。”王辉耀认为,特朗普的政策动摇了美国的基本价值观,甚至动摇了美国的立国之本。 眼下,在美国,一些人认为移民创造动力和希望,但也有一些人认为移民令人不安并且带来挑战。这种争论如何收场,会在很大程度上揭示美国的发展轨迹。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7年2月8日
2017年2月9日 -
辜学武:中欧联手打造全球化3.0
辜学武,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德国波恩大学全球化中心主任。核心提示经济全球化最为有效地整合了资金、人员、技术和市场等素,最佳地配置了资源,为每一个融入其中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全球化“没有输家”,只有“赢得多和少”。 【欧洲时报记者陈磊波恩报道】1 月19 日,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终身讲座教授辜学武接受专访,就经济全球化何去何从、全球化的中国主张、担当和机遇等话题进行解读。 辜学武教授说,习近平是第一位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中国国家元首,表达了对该论坛的重视,目的也很明确:一,来了解各国高层管理者、各界精英对于全球化的看法、对于世界经济前景的判断;二,表达中国坚定支持全球化进程的态度,向世界展示全球治理之“中国方案”。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此前的一系列言论,如提出要脱离多边贸易体制,勒令在全球进行生产的美国企业回到美国,同时也对亚太和欧洲的企业发出警告……其诸多设置贸易壁垒的主张,都是对全球化的一种破坏。 辜学武表示,在此时间点,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以“全球化”为题的经济论坛上,习近平发出捍卫全球化的中国声音,说出了欧洲人想说而不会说、不能说也不敢说的话,这也是欧洲媒体反响积极热烈的重要原因。大英帝国在19 世纪主导了“全球化1.0”时代,里根政府和撒切尔政府建立起“全球化2.0”版。现在来看,美国想“甩手不干了”。因为美国发现自己虽然受益于全球化得到“绝对利益”,但中国赚取了更多的“相对利益”,他们认为吃亏了。 特朗普在16 日接受德英媒体联合采访时“彻底否定欧洲”,抛出“北约过时论”,强烈批评默克尔的难民政策并鼓励英国脱欧,甚至说德国人是“打着欧洲人的旗号,把欧洲一体化当作工具,谋求民族之私”,这是对德国人的一种亵渎。他将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一个中国”政策)作为谈判的筹码,同时将自己置于欧洲人和中国人的对立面,这是“非常不明智,且令人费解”的战略选择。 但这给中国和欧洲创造了携手扛起“全球化3.0”大旗的机会。从习近平在达沃斯收获的掌声,及挑剔的欧洲媒体普遍积极正面的评价,可以看出“中国和欧洲的距离正在拉近”。他补充,中国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美国七分之一,无能力也无义务独自承担扛起全球化大旗的角色,所以寻求欧洲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可以预见的是,美国作为“西方价值领袖”的角色将会终结,欧洲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时代也将过去。辜学武说,在世界政治的博弈中,往往是在重大事件中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而取得领导地位,树立领袖风格。在历史关键时刻,“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全球治理之“中国方案”可谓是顺势而为。 针对全球化所面临的挑战和“逆反全球化”的杂音,辜学武强调,经济全球化最为有效地整合了资金、人员、技术和市场等素,最佳地配置了资源,为每一个融入其中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全球化“没有输家”,只有“赢得多和少”。“多和少”的问题,国与国之间需要通过沟通谈判来进行调节。同时,全球化不应为某些国家内政的失误来承担责任,增长的财富“分配不均”,各国应该从健全本国分配机制来寻求解决之道。一些国家将内政失误的矛头指向全球化,设置壁垒、打贸易战、封闭或退出,是没有出路的。 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已有10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500 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成效惠及世界。 辜学武表示,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至少具备以下四个要素中的一个:充足资金、先进技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或者消费潜力巨大的市场。各国情况不同,融入全球化进程的程度也不同。一国由于自身局限,不能激活自身的生产要素,就无法融入全球金融链、生产链、供应链和分布链。“一带一路”为沿线融入全球化程度不高的国家,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欧亚大陆的中心是地缘政治的战略要地,但也是经济不发达的边缘。中国会继续利用好“一带一路”,激活沿线各国的资源,助力其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辜学武说,出于发展战略考虑,欧洲对“一带一路”持欢迎态度。欧盟对东欧、南欧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浓厚兴趣,如能使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形成欧洲经济发展的新战略腹地,对欧洲来讲无疑是个利好。而对中国而言,“一带一路”亦“一箭三雕”:一,让中国企业走出去;二,去产能、去库存、增加就业,具有很大的释放效应;三,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的同时,也稀释了滋生恐怖主义、激进主义土壤。文章选自欧洲时报,2017年1月27日
2017年2月8日 -
【China Daily】Nine Chinese think tanks among world’s best
Wang Huiyao, president of CCG, delivers a speech at the release of 2016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 in Beijing, on Jan 25, 2016. [Photo provided to chinadaily.com.cn]A report released on Wednesday shows that the number of Chinese think tanks has grown rapidly in the world during the past year.Nine Chinese think tanks were included among the world’s top think tanks in the 2016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 published by the think tank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 at the Lauder Institute of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TTCSP).Selected from a list of 175 top think tanks in the world, these nine think tanks are China Institutes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Shangha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 Unirule Institute of Economics;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and Chongyang Institute for Financial Studies, with China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anking the highest at 33.The report shows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top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think tanks, at 1,835, while China holds the second place with 435, followed by UK, 288, and India, 280.The 2016 study was subdivided into 52 lists based on such categories as region, area of research and special achievement, in which 41 Chinese think tanks were selected with 18 of them also outstanding in the Top Think Tanks in China, India, Japan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It’s very meaningful that a number of Chinese think tanks are influencing the world," said Wang Huiyao, president of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More think tanks are needed to help our government in making decisions accurately and scientifically. Meanwhile, think tanks serve more like a ’soft power’, which can also help enhance our country’s international stature," he said.According to the report, three Chinese thinks tanks have made their mark Think Tanks to Watch. They are Shangh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Finance, Unirule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Another four are among the Best New Think Tanks, including Alibaba think tank, 21st Silk Road Collaborative Center, Qianhai Institute for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Center for Eco-Financial Studies, with Alibaba think tank ranking the highest at 23.Referred to as "think tanks’ think tank", TTCSP manages and supports a global network of close to 7,000 think tanks and trains future think tank scholars and executives."Since 2006, our ranking process has been refined and streamlined, and the number and scope of the institutions and individuals involved has steadily grown." said James McGann, director of the TTCSP.The 2016 report shows continued expansion of think tanks in Asia, Latin America, Africa,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Besides, there is increasing diversity among think tanks in these regions with independent, political party affiliated, and corporate and business sector think tanks that are being created with greater frequency. (By Chen Ziyan)Ranking of top Chinese think tanks in the list of the world’s top think tanks in the 2016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 [Source: TTCSP]Ranking of countries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think tanks in the 2016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 [Source: TTCSP]From China Daily, 2017-1-26
2017年2月8日 -
王伟东:以国防经济促结构调整
王伟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深圳达仁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编者:据新华社1月22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2日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任。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有关军民融合研究,达仁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王伟东先生早在2013年已有相关研究论述,现转载原文如下:以国防经济促结构调整作者:王伟东 原文刊载于2013年11月16日《中国证券报》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上台伊始,便面临愈发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局面,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在经济上,国内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二是在国际上,钓鱼岛争端、南海问题愈演愈烈。 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当下最重要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中国通过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度过了金融危机,但也遗留了诸多后遗症。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衡,具体表现在在内需与外需、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高,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反映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分工中的地位,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时不我待。 目前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非常相似。当时的美国,由于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经济陷入停滞,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为了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政府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火上浇油。而里根上台以后,以供给学派理论为基础,削减财政开支,大规模减税,放松政府管制,严控货币供应量增长,成功地使美国经济走出滞涨。 值得注意的是,里根的经济政策里,虽然包含了削减财政开支,但并不包括军费开支。事实上,当时的美国面临的国际局面也非常被动,前苏联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咄咄逼人。因此,里根上台不久,就提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与前苏联展开全面的军备竞赛,终于在1989年拖垮前苏联。 “星球大战计划”绝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军事防御计划。通过“星球大战计划”,美国带动了一大批高技术产业群的发展,美国在经济、军事和高科技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得到巩固,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之大、之深远,非当时所能预见。 虽然不少学者认为国防开支对经济发展具有负作用,但是,“星球大战计划”表明,国防经济对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正面作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从中长期看,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有四大因素:一是科学技术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二是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内需动力;三是消费结构升级;四是东、中、西部平衡发展。国防科技往往是一个时代里最为高、精、尖的技术,与民用经济有非常大的势能差。如果将国防科技的能量释放到民用经济中,一定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有学者做过研究,美国的“阿波罗计划”,由于重视技术转移,每投入1美元,就能在民用领域产生14美元的效益。如果能够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实现很好的军民结合,随着国防科研成果的转移和扩散,一定会对国内科学技术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国家生产力的布局一般都是由经济效益引导的,因此,往往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但是,国防生产力的布局却是由安全效益引导的,往往是分散布局。发展国防经济,短期内可能增加军事经济成本,但中长期来看,却可以大大带动经济落后地区发展,使全国生产力布局趋于平衡。 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虽然要减少对投资的依赖,但是,短期内为了避免经济的大幅波动,投资仍然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国防领域的资金投入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的生产规模扩张,这一扩张带动与之相关的民用经济的上下游产业的相应规模扩张,从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产生投资乘数效应,最终以总需求的扩大带动经济的增长。与国防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铁、机械、材料、电子以及高科技等产业往往充当国防投资拉动功能的传导媒介。 在消费方面,国防领域的生产资料消费和生活资料消费作为必要消费,最终来源于民用经济领域。因此,国防消费需求构成了社会总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正好与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契合。文章选自达仁资管,2017年1月23日
2017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