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a Daily】Demographers find population regulations won’t alleviate air pollution
Liang Jianzhang, vice president of CCG and co-founder of Ctrip, gives a speech during a symposium held at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 a leading think tank, in Beijing on Jan 6. [Photo provided to chinadaily.com.cn]Regulating the population in China’s major cities won’t alleviate the smog that has been choking northern China the past several months, a leading demographer told a symposium held at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a leading think tank, in Beijing on Jan 6.Liang Jianzhang, a demographer with Peking University, said the opposite is actually true, suggesting that big cities should welcome more rural migrants and further promote 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Liang, who is also vice president of CCG and co-founder and executive chairman of Ctrip, said most migrants would work in service-oriented industries in big cities if they were accepted.However, Liang said, if they return home, those people have no choice but to take jobs in labor-intensive steel or iron manufacturing sectors, which worsen pollution. "What matters the most when trying to cut smog is enlarging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Cities and metros are not only leading the way in sustainability, they offer an intrinsically greener, less wasteful and more energy efficient way of life than smaller cities, suburbs and even small towns," Liang added.Mega cities like Beijing and Shanghai however are stepping up their efforts to control the growth of their population, which results in populations becoming more thinly spread. According to Liang’s study, China’s mega cities are less dense than their equivalents elsewhere in the world. Given China’s GDP per capita, the scale of urbanization in its big cities is still at a low rate, about 20 percent lower than other countries’ with similar GDP per capita rates.Therefore, Liang proposed that the loosening of population restrictions could increase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an idea supported by other scholars attending the symposium, including Huang Wenzheng, a demographer with Humanism Economics and a columnist for Caixin.com.According to Huang, in regards to reducing air pollution, efforts to improve the local economy are far more effective than controlling the population in big cities.Liang also points out that a high-potential productive population would function as an engine for an innovative economy. Whether in the internet industry, service-oriented industry or entertainment industry, a larger market size in terms of population density leads to a higher incentive for individuals to become entrepreneurs."What really happens when you move to a big city is you get to know a lot of people, although they are not necessarily your friends. These are the people who bring different ideas, bring different opportunities and meetings with other great people that may help you," Liang explained.Another factor mentioned during the seminar is the imbalance in the age structure. "The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could alleviate some pressure, but the fertility rate is predicted to stay low for some time," Liang said."A majority of Chinese childbearing-age couples may not be interested in having a second child,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e huge cost of raising children. That’s left China staring at a low fertility rate trap."Liang’s report shows that Tokyo’s population is about 38 million, more than one-third of Japan’s total population. He suggested that the population scale planning of Beijing and Shanghai should be at least 50 million."Only letting more workers move into the big cities can bring new possibilities and create economic vitality," Liang said. "Concerns that increasing population size may pose challenges for pollution can be overcome."From China Daily, 2017-1-11
2017年1月12日 -
曹德旺:感激改革开放政策,我爱我的国家
曹德旺,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 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在2017第三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做主题演讲,曹德旺说,我们是福建第一家承包乡镇企业,做的成功以后我赚了很多钱,我想这些钱不能拿回去的,要捐献给社会。我在很多场合讲话不隐瞒我的观点,我很感激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我爱我的国家、爱我的国家。 演讲全文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非常荣幸被邀请参加今天的会议,这是很难得的机会。刚才听了龙永图部长讲中国人的自信问题,今天是第三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我认为中国梦必须拥有自信。 自信是怎么来的呢?我一直在研究怎么样把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小时候,我爸爸告诉我,草没有心不会发芽,因此人必须要有良心。心越多越好,多少心可以做多少事。爸爸和我讲有良心、感恩之心、感激之心、孝心、忠心、慈悲心等20多颗心,要经常用这20多颗心来对照自己。 我出国卖玻璃,第一次是1987年。我做了什么事情呢?我去芬兰培训的时候,那时候中国人卖了七八台了,好几个团组。我带队带了九个人出去培训了一个月,我发现有这样的问题,我去之前先跟他讲我不要你接待,我已经和你签了合同,你已经付款了,你帮我定一下酒店就可以。我的团队在那一个月时间,临走前他们的总裁要请我到酒吧喝酒,那天晚上从九点喝到下半夜两。我问他为什么要请我们喝酒呢?他们的总裁说,我看到了未来为中国人做玻璃的人,我说太感谢你了,我说我一定以这句话为座右铭。 我很感激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我们是福建第一家承包乡镇企业,做的成功以后我赚了很多钱,我想这些钱不能拿回去的,要捐献给社会。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问,曹德旺到底捐了多少钱?我敢说超过80亿人民币现金。我还在我的家乡建了公园、公路、综合科技楼。为了培养自信心,我把我的战略第一条要有“健康体魄”,从我创业第一天到今天为止,有据可查的财务统计为交税127亿,第二条必须正规交税,因此各地政府对福耀玻璃集团,只要我们提出什么问题都肯帮助和支持。 福耀汽车玻璃在全球九个国家都有企业,中国15个省、美国15州。我是95年开始在美国投资,通用、奔驰,全世界的知名品牌汽车厂都来我这里建厂,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给我的,没有改革就没有我。因此,自信首先要感恩与感激之心。 自信必须有良好的心愿,就是正确的追求,宽阔的胸怀,海纳百川。自信应以完善自我为目的,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亲手写了一本书,记载着自己的创业过程和走过的路,里面是真名实姓的表述,想给年轻一代提供可借鉴的东西,也报答我们的国家。我在很多场合讲话不隐瞒我的观点,因为我爱我的国家、爱我的国家。我妈跟我讲,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就是我妈以前的教诲。我走到哪里,我把美国出版的英文版翻译成中文加进来,因为里面有很多我对美国人的评价,我认为新版即将发行的书会把这段加入进去,也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正和批评。 谢谢大家!文章选自海外网, 2017年1月9日
2017年1月12日 -
【人民日报】何亚非:把握海外投资历史拐点
何亚非,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前G20协调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席主席。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需要紧密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方针,也要兼顾全球发展问题,不能走西方国家对外投资走过的老路 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海外投资也面临重要历史性拐点:从改革开放至今,以吸收外来资本为主转向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举,而且后者已经超过前者。经济全球化新阶段要求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必须紧紧跟上和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 首先,中国在全球生产链和价值链位置的前移,要求中国不仅像以往那样向发达国家开放,今后要更多向发展中国家开放,投资作为重要的国际合作内容,目的地也会随之多元,不仅继续投向发达国家,更需要投向发展中国家。习近平主席2013年关于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就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将为中国对外投资提供新的方向和重要平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需要紧密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方针。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既要走市场化道路,充分考虑资本的回报,也要兼顾全球发展问题,不能走西方国家对外投资走过的老路,仅以追逐利润为唯一目标。而要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全球治理道义制高点。2016年中国主办G20杭州峰会,积极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并为此制定了高标准的国别方案。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就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各项目标。 当然,中国对外投资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是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投资特别是国有企业投资的歧视性限制在增加,特朗普执意追求的“美国第一”很可能会加大中国对美投资的难度;二是这些年来,发达国家“去全球化”思潮泛滥、民粹主义力量上升,并开始影响这些国家的政治生态和内外政策。这说明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走老套路显然行不通,需要调整方向;三是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沃土也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和非洲的欠发达国家。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要眼光长远,不能急功近利,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等要紧密合作,统筹考虑投资方向和项目,尤其需要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四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等,各种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做好风险分析与风险防控成为企业的必修课。 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需要加强风险研究和评估,形成研究分析风险的网络和定期交流机制;多渠道收集风险信息,掌握第一手最新资料,建设综合性风险数据库;建立风险评估体系,进行风险识别、登记、分析。同时需要制定应对各种风险的预案,提高危急情境下应急处置能力。最后,要从全球安全风险治理的高度来处理,可以借鉴当代全球风险治理理念和做法,与其它国家合作,在制度设计上掌握主动,制定全球风险治理的新规则。(作者为中国全球化智库(CCG)联席主席、外交部原副部长)文章选自《人民日报》, 2017年1月11日
2017年1月11日 -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科研诚信、卓越与影响力
专家简介逯高清,英国萨里大学校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 怎样才叫“大学”?怎样才叫“一流大学”?来自英国萨里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urrey)的逯高清校长在2016年12月上旬于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2016“双一流”建设专题研讨会上,就这两个问题与大家分享了一些他的想法。”逯校长认为,大学是教育与研究相结合的场所。所谓教育,即培养人才为社会做贡献。毕业生为社会做多少贡献,学校的影响力就有多大。另外一点就是大学是做研究的场所,是新知识的创造场所、新思想的发源地,大学通过科学研究影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全世界高校都在追求成为一流大学,但是怎么去定义“一流”?逯校长指出,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是有众多的一流学科为基础的。世界一流大学经历长期的学术成果积累和卓越文化的沉淀,会成为世界出类拔萃的伟大大学(Great University)。伟大大学有全球开放式的招揽顶尖学生、教师和校长的体制与传统。这些一流的人才汇聚在一起,追求知识、传输知识。在这里,“一流”指的是能够领导世界潮流,是开创者,而不是一个追随者。一流大学的发展遵循的是一个声誉增长的良性循环模式。真正能够成长起来的世界一流大学,实践的都是这个模式。也就是说大学首先要有很好的资源,包括人才、物力与社会支持;然后通过高质量的教学与科研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产生社会影响。大学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通过评价使大学的声誉上升,而声誉的上升又促进大学办学资源的获取。关于国际排名中的声誉调查,实际上是包含了很多的教学和科研声誉的长期印象,这其中会有些偏见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只要这个大学能够专注于卓越的教学和卓越的研究,加强社会责任感,对整个社会做出贡献,那么这个大学的整体声誉必然是会提高的。因此,在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应该做到4个层次的一流:1. 一流的体制和治校理念,加一流的经费和社会支持;从而保障2. 一流的领导和管理制度,加一流的学校文化(卓越、诚信、公平、透明、包容);从而吸引3. 一流的学生和教师,加一流的学习工作环境与支撑;从而产生4. 一流的毕业生(校友)和一流的科研成果与社会影响。事实上,第4个层次是影响“双一流”的直接成效,如果长期有一流的毕业生和科研创新的成果,一个大学就会成为伟大的大学。英国萨里大学逯高清校长在会上发表演讲此外,逯校长在演讲中强调,大学还需要以下几个要素:第一,好大学需要有“诚信”这个价值观来做航标灯,也就是说,作为学者、作为教师,诚信是第一的。第二,好大学需要有负责任的领导,能够使得把整个的学校的文化氛围建立起来。第三,好学校需要优良的沟通,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团队与团队的沟通、学校与学校的沟通、学校跟企业沟通以及学校跟社会的沟通,都非常重要。在演讲的最后,逯校长借用“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古人智慧,总结了“一流大学”的成功秘诀。一个学校的发展,首先需要“天时”,即合适的内在因素与繁荣的时机形势;其次,“地利”这一外部因素也很重要,学校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中做好合适的自我发展定位;最后,和谐的人才团队尤其重要。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到现在,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时机最佳。我们有理由期待看到中国高校在未来将会出现更多“一流的大学”,或者说“伟大的大学”。文章选自鹏程萨里,2017年1月9日
2017年1月11日 -
俞敏洪谈家庭教育: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席。“新东方”,二十多年来中国英语培训最热的品牌,以其培训的高效、实用立足市场,然而在这本集结了包括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徐小平、王强在内的九位精英高管谈教育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中,却基本不涉及英语教育,也无关实用主义,分享的是他们接受家庭教育的经历和个人成长的轨迹,以及他们对自己子女实施家庭教育的理念与具体操作经验。俞敏洪说:“书本学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培养他们美好的心境更重要。”徐小平说:“我认为可以自由选择是一个人快乐幸福的人生基础。”王强说:“没有良好的习惯就形成不了健全的人格。”——所以,所谓“新东方家教方法大公开”大概真的如俞敏洪在序言中所说并“不是一本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更多的只是一种“真实的分享”。 快乐是快乐之母 我女儿从小学钢琴,七岁时获得了“温哥华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八岁时就考了钢琴10级。在加拿大,10级是钢琴的最高级。当时,我太太以为家里就要出一个钢琴家了,于是,她开始给女儿加量。本来是每星期学习一个半小时钢琴,增加到每星期五个小时。这使女儿一下热情骤减,纠结了不到一年,就跟我说 :“老爸,我不学了,我对钢琴没有兴趣了。”我看着女儿,心想,这可怎么办呢?我对女儿说 :“没有兴趣就不学了,不论你学不学钢琴,老爸都知道你曾经是 温哥华少儿钢琴比赛 的第一名。弹不弹钢琴你自己决定,这是老爸对你的一贯原则。”女儿很高兴地离开了,但是我太太不高兴,她坚持让女儿继续学下去。后来我和太太商量,在这个时期,让孩子停顿一段时间,帮助她安静下来,调整好情绪。因为在我看来,如果孩子没有兴趣,我们仍逼迫她继续学习, 就会使她产生逆反心理。 一周后,我和女儿一起去听了一场音乐会。音乐会过后,我对女儿说 :“宝贝,你看,你钢琴弹得这么好,如果不继续弹下去挺可惜的。你以前学了那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苦,说丢掉就丢掉了,我为你的那些付出感到委屈。以后你上高中、上大学,有同学聚会的时候,如果有同学唱歌,你要是能弹钢琴给他们伴奏,大家会觉得你很厉害的,是不是?还有,我当时让你学琴,是希望你将来能多一个伙伴,知道吗?长大后,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孤单的时候,如果那时我和妈妈都不在你身边,能有一架钢琴陪伴你,你就不会感觉到孤单了,因为你能倾诉。我也经常有孤单的时候,但是我没有发泄情绪的渠道。有时,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像你一样会一种乐器,那样我就可以把心中的郁闷、孤独弹出来或吹出来,那样我就会快乐很多。但是我不会,也没时间去学。所以,我不希望你将来像我这样,不希望你这么轻易就放弃钢琴,但是,我不会强迫你弹钢琴。”后来,我发现,当我们不强迫女儿弹钢琴后,她反而自己去练琴了。 有时写作业写累了,就去弹15分钟左右的钢琴,然后继续写作业,写累了就再弹。这样一来,一个星期也能弹两三个小时。现在,她弹钢琴依然非常流畅,而且也开始对其他乐器感兴趣了。半年前的一天,她说她想学打鼓,我说:“好啊,买一套拉回家来练吧。”结果,练了一段时间后, 她加入了温哥华青年交响乐队,在乐队里做鼓手。自信是一点点培养出来的,现在,她和同学们谈起音乐时,不仅有热情,而且很欣赏自己在音乐上的表现。孩子就是这样,快乐会让他们去追求更大的快乐。 三年前,我带她看了一场迪士尼冰上舞蹈,表演者都是前花样滑冰世界冠军,他们都穿着迪士尼服装表演。女儿从小就喜欢去迪士尼,看完之后很兴奋,对我说 :“我想成为冰上舞蹈冠军。”我心想,这怎么可能呢?那些冠军都是从六七岁开始学的,现在她已经11岁了。但我说:“好啊,你去学吧。” 在国外,有很多滑冰场,收费也很便宜,一次大约两三美元。我太太给女儿请了一个教练教她学冰上舞蹈。因为她很喜欢,所以很努力,也很用功。平时,她每天八点都不起床,开始学冰上舞蹈以后,六点就去溜冰场练习了。她的动作很优美,教练对她的进步非常满意。可是, 有一次,她跳起来做空中旋转360度的动作,落地时一不小心把脚给扭伤了,滑冰的梦想就此破灭了。后来,她不断发现新的梦想。现在,她又喜欢上了单板滑雪。这是一项对身体协调性和勇敢精神要求很高的运动,但她很愿意去练。我知道,只要热爱,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上周,她告诉我,今年夏天,她要去新西兰参加单板滑雪的活动和比赛。看到女儿对生活的热情日益高涨,我对她的成长也充满了期待。 美好的心境,美好的生活 父母要培养孩子有个美好的心境。我一直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书本学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培养他们美好的心境更重要。什么是美好的心境呢?就是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一种情绪状态。我们有多少家长曾经晚上带孩子出去看过星星呢?应该不多。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某个省的中考作文题目是“满天的繁星告诉我们什么?”有一个学生只写了一句话:“请问老师,星星在哪里?”孩子能不知道星星在哪里吗?肯定知道。但是,孩子确实没有亲眼看见过。 有一次,我带着儿子和女儿去古巴的海边。当时正好是阴历十五的晚上,月亮从海上慢慢升起来,我们全家就坐在海边的沙滩上看月亮一点点升起,海浪推着月光一直在我们身边浮动,有一种“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感觉,非常美。我们大概看了一个半小时,天气慢慢变凉了。我对两个孩子说 :“有点儿凉了,咱们回去吧。”我女儿说 :“我不想回去,我要看月亮升到我头顶上。”我陪她坐了三个小时。女儿从来没有这样一动不动地坐这么久,我知道,这种美景对她的心灵是有触动的。在回去的路上,女儿对我说:“我发现世界是一体的。”我问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她说:“你没发现吗?大海、月亮和人并没有分开。”女儿的话让我觉得,那一晚是有收获的,她对自然有了新的体验和发现。 现在,在我的培养下,女儿特别喜欢大自然。大自然的景色使她的胸怀更博大,增加了她对世界、对生命的热爱。我觉得,在孩子的一生中,客观环境会不断变化,他们能够改变的很有限,只有心境始终属于他们自己。父母帮孩子构建一个美好的心境,有助于他们去超脱世俗的困扰和羁绊,达到一种更高的生命境界,使生活变得雅致、丰盈。 孩子的生命应该有诗意、雅致的部分,他们应该有懂得欣赏一切美好的能力。但是,现在国内的孩子很少有诗意的心情和雅致的生活,因为我们的教育过于急功近利,不给诗意和雅致成长的空间,这一课,父母应该给孩子补上。 其实,“美好”二字在孩子的生活中密不可分,当孩子的心灵充满诗意,处于一种对自然持久热爱的情绪状态时,他们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的。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女儿每年回国时,我都会带她去一些贫困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走一走。前年,我带她去了青海,去年,我带她去了云南,让她看看贫困地区的孩子是怎样生活的。刚开始,我女儿在农村不敢上厕所,因为有些落后地区的厕所是建在外面的,上面架两块木板,非常简陋。我们是在夏天去的,天气很热,厕所里的木板下面有成千上万条蛆在蠕动。过去她只见过家里和宾馆的厕所,所以面对这样的厕所,她既不习惯,又害怕,但两三个月以后,她也就习惯了。所以说,很多东西是可以练出来的。今年夏天回国,她独自参加了一个国外支援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学的团队。她把自己穿小了的衣服都整理出来,带过去分给了她教的学生们穿。对此我很欣慰,因为我就是要培养女儿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友爱之心。 孩子有两样东西不能少。一是对生命的热爱不能少。不管学业怎么样,哪怕没有读大学,只是读中专、大专,对生命和生活都要充满热爱之情。 二是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能力不能少。人是群居动物,相互之间需要给予和温暖,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责任,要让孩子有意识地承担。 前不久,女儿所在的学校举办了一个领导力培养训练营,只招15个人。结果,全校有100多人报名,要考试、填表,还要自己写文章,最后还要面试。我女儿回家跟我说她报名了,准备参加。我和我太太都很吃惊,因为女儿内向,不爱在众人面前讲话。但我和我太太都点头说:“好,我们支持你!”可我们心中却为她捏了一把汗。没想到,我女儿居然通过了面试。当时,主考官问她:“你原来有领导力的经验吗?你为什么要参加这个领导力培养的训练营呢?”我女儿说 :“是这样的,我知道我没有领导力经验,但我爸爸是一个特别有领导力的人,他是我崇拜的对象,我要向我爸爸学习,将来做我爸爸那样的人。就因为我现在没有领导力,所以才希望进入这个领导力培养训练营,既为大家服务,也领导大家。”她的话把考官逗笑了,第三天结果公布了,一共录取15个人,她居然在里面。我对女儿的进步感到很欣慰,因为她从小是一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现在,她能有这样的表现,说明她在成长,且充满自信,富于理想。 记得一位美国教授曾经对我说:“你们中国的孩子活得太累。在他们的人生中,只有两个词——一个是 成功 ,一个是 拼搏 。”他还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不给孩子快乐,却口口声声说希望孩子幸福,这可能吗?”我们确实对成功过于着迷了,但我很清楚,对这一代孩子来说,他们的成功一定是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之上的。不然,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一体化的未来,竞争愈发激烈,没有快乐做基础,他们是走不远的。 作为父亲,我对两个孩子的教育目标有两个,首先是通过快乐的生活体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然后是积极帮助他们成长。我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我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希望引导孩子充分发挥潜能,快乐地生活,做最好的自己。我不止一次对我的女儿说:“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文章选自澎湃新闻网, 2017年1月4日
2017年1月11日 -
【Bloomberg】Trump Taps China Critic Lighthizer for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 has picked lawyer Robert Lighthizer to head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office, his transition team said Tuesday in a further sign the incoming administration will take a tougher line on China.“He has extensive experience striking agreements that protect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ectors of our economy, and has repeatedly fought in the private sector to prevent bad deals from hurting Americans,” Trump said in an e-mailed statement. “He will do an amazing job helping turn around the failed trade policies which have robbed so many Americans of prosperity.”Lighthizer, 69, who was deputy trade representative during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would replace Michael Froman,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representative who led negotiations on a Pacific trade pact that would have covered nearly 40 perc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was seen as a counterpoint to China’s rising clout.Trump, however, argues that deals such as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and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kill American jobs. He has vowed to make smarter deals and slap punitive tariffs on countries that violate trade rules, particularly China -- a frequent target of his attacks.As a partner at the Washington offices of law firm Skadden, Arps, Slate, Meagher & Flom LLP, Lighthizer has focused on traditional trade litigation, policy advice and legislative initiatives for a roster of large U.S. corporations and coalitions, according to the firm’s website.Lighthizer has previously accused China of unfair trade practices, in line with views held by Peter Navarro, a China critic who Trump last month named to head a newly formed White House National Trade Council. In a 2011 article published in the Washington Times, Lighthizer said that using tariffs to promote American industry was a Republican tenet harking back to pro-business politicians who established the party.‘Rig Trade’“The icon of modern conservatism, Ronald Reagan, imposed quotas on imported steel, protected Harley-Davidson from Japanese competition, restrained import of semiconductors and automobiles, and took myriad similar steps to keep American industry strong,” Lighthizer wrote. “How does allowing China to constantly rig trade in its favor advance the core conservative goal of making markets more efficient? Markets do not run better when manufacturing shifts to China largely because of the actions of its government.”The choice of Lighthizer would make sense because Trump’s economic plan is “Reagan-esque,” said He Weiwen, deputy director of the Beijing-based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and a former business attache in Chinese consulates in New York and San Francisco.“In the second term of Reagan’s administration, his trade team put a lot of pressure on Japan in bilateral negotiations,” He said. “If Lighthizer is picked, a hardline approach towards China can be expected.”Trump has also linked geopolitical matters to America’s trade ties, suggesting his administration will consider the behavior of countries on defense and security in the framework of its economic relationships.Geopolitical TensionsTrump via Twitter on Monday warned that nuclear aggression from North Korea won’t be tolerated, and castigated China for not taking a stronger stance. China is the major trading partner of Kim Jong Un’s reclusive regime and a key source of its energy shipments. As such it has been seen in the past as holding some sway over Pyongyang’s behavior.“North Korea just stated that it is in the final stages of developing a nuclear weapon capable of reaching parts of the U.S. It won’t happen!” Trump tweeted.And later: “China has been taking out massive amounts of money & wealth from the U.S. in totally one-sided trade, but won’t help with North Korea. Nice!”The 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is part of the 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responsible for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policy, overseeing trade negotiations and representing American interests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Agriculture, VeteransTrump chose Lighthizer after considering several others, including Jovita Carranza, a former executive with United Parcel Service Inc. who served as deputy administrator for the U.S.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under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Dan DiMicco, former head of steel-maker Nucor Corp., was also considered.Lighthizer met Trump at his Mar-a-Lago club in Florida on Dec. 19. The president-elect is closing in on a full selection of cabinet nominees. Now that he has settled on his trade representative, top posts yet to be filled are agriculture secretary, veterans affairs secretary, and chairman of the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Former Georgia Governor Sonny Perdue is the front-runner for agriculture secretary, though the search continues, transition officials told Bloomberg on Monday. Trump’s top choice for veterans affairs, Cleveland Clinic chief Toby Cosgrove, has withdrawn from consideration.From Bloomberg, 2017-1-4
2017年1月11日 -
龙永图:中国要沉着应对国际“不确定性”
龙永图,中国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 人民论坛网1月8日北京讯(记者 李金芳)海归推动中国,梦想照耀征程。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2017第三届海归中国梦年度盛典”1月8日在北京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出席开幕式,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发表致辞讲话。 国家外经贸部原副部长龙永图、中联部原副部长兼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于洪君、河北省原正定县县长、《习近平在正定》作者程宝怀等发表了演讲。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新加坡第一家食品集团董事局主席魏成辉,河南金一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陈俊延等近百家知名企业负责人,以及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2017新变局下的中国机遇、海归创业创新和中国品牌全球化交流心得、把脉发展、建言献策。国家外经贸部原副部长龙永图接受媒体专访 人民论坛记者:2016年全球都在经历一种“不确定性”,从欧洲恐袭到英国脱欧,从美国大选到韩国朴槿惠事件,这样的“不确定性”是否会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基于此,中国该如何应对? 龙永图:美国大选和朴槿惠事件已经算“不确定性”了,但是新的一年当中不确定性是存在的,“不确定性”是需要经常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特别是国外发生的一些事情,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所以出现“不确定性”,我们只能沉着应对、冷静观察,不要做出太过度的反应,要认真研究。 对中国来说,最关键的要有定力,以不变应万变,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只有自己事情办好才能在全球任何不确定性当中站稳脚跟,应对最好的结果。当前,中国政府一定要在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坚持和平发展的确定性是不会变的。如果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们和平发展的愿望、决心是确定的,这样在处理很多问题时就处在主动地位,表明中国是一个坚持和平发展的国家。 人民论坛记者:您不仅是经济专家,还是教育专家,中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每年都在递增,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您有什么看法? 龙永图:中国更多学生到国外留学总体来讲是一件好事,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结果,也是中国愿意向世界学习,愿意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拿到中国来,是培养新一代国际化人才的好事。但是怎么样把这件好事办好非常重要,我们的家长也好、学校也好、学生也好对这个现象要很理智。我特别关注的是尽量减少低龄留学的问题,从国家层面讲,希望我们学生出去以后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有基本的认同,这样才会有根,不论到哪,不论离家多远,不论多少风吹雨打,都有这个根。特别希望大家在低龄留学问题上给更多关注,不要盲目跟风,真正使留学这件事情变成好事情。 很多家庭很多孩子太小就出国留学,留学不是目的,培养为国际化的人才才是目的。希望通过人民网提出这样的一个建议使我们的学生、家长都理智考虑这个问题,让孩子成熟一点,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家庭意识强了以后再出国,效果可能会更好。孩子出国留学总体来讲是好事,国家也是希望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人到国外留学,回来以后帮助国家的建设,即便不回来留在留学国家依然对中国、祖国是一种积极的正能量,这一点历史证明了。 所以借助这次论坛发表这样一点意见。谢谢大家。文章选自人民论坛网, 2017年1月8日
2017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