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China Daily]Chinese outbound investment enters golden era: Think tank report
A Chinese think tank is suggesting the country’s outbound investment has entered a "golden era" of growth, despite a perceived rise in trade protectionism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The Beijing-based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a government-affiliated think tank, has published a new report on Chinese outbound investment.The Blue Book of Chinese Enterprise Globalization shows that Chinese companies invested a record $145.6 billion abroad last year, continuing a trend of growth over the past decade.Wang Huiyao is President of CCG and one of the authors of the report."We saw three highlights in China’s outbound investment over the last year. One, for the first time, China has seen a net outflow of capital. Two, we have surpassed Japan to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source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world. And finally, China’s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surpassed US investment into China."The report also shows outbound investment b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s rebounded to levels seen before the financial crisis hit in 2009.The bluebook notes tota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globally last year reached $1.76 trillion, an annual growth of 38 percent.This comes against a backdrop of percieved increasing trade protectionism in certain parts of the world, evidenced by the Brexit vote and the election of Donald Trump in the US.Trump has already announced he will withdraw the US from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 trade agreement among 12 Pacific Rim countries.However, He Weiwen with the China Center for Globalization (CCG) suggests the numbers point to globalization as an irreversible and unstoppable trend."I don’t think we will see a reversal of globalization because it is an economic law. No political intervention can fundamentally maneuver economic laws. Globalization is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in modern mass production. It must lead to the optimal cross-border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to create industry chains. "In 2013,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propose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 a plan to revive trade among China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ancient Silk Road and the maritime Silk route.In putting together its latest report, the CCG has surveyed a number of Chinese companies investing abroad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More than 70 percent of them say they’re optimistic about the investment prospects in their destination countries.Nearly half of them say they plan to increase their investment in those countries.Analysis suggest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 are creating a new impetus for Chinese companies to invest abroad, likely leading to even greater outflows of investment, both in quantity and quality.From China Daily,2016-11-24
2016年11月28日 -
多家媒体第一时间报道CCG《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研究成果
2016年11月23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在北京发布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多家媒体第一时间报道CCG的研究成果。 CCTV-2 财经频道在当天的《经济信息联播》中对蓝皮书中的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8.3%和中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进行了报道。 凤凰卫视的《正点新闻》对蓝皮书发布进行了专题报道,同时对CCG主任王辉耀和CCG副主任何伟文就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采访。【凤凰视频地址】:http://v.ifeng.com/news/finance/201611/0109f103-0f0b-4810-8178-9bc81ccfbe47.shtml 广东卫视《直播全球》栏目深入细致的报道了本次蓝皮书发布会,报告显示中国的对外投资总额在去年首次超过了来华投资总额,这可以说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转折点。 CCG主任王辉耀在接受栏目采访时指出,中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主要是中国经济转型、国力增强,还包括我国在很多行业的多年建设,使我国企业已经具备了向外投资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中国政府在最近几年实施了“一带一路”的倡议,更关注全球化发展,同时中国企业也更愿意在全球的大背景下开展这方面工作。 在谈到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未来发展问题时,王辉耀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态势和趋势都不错,不过中国企业在今后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企业不太善于和国外的企业联合起来走出去。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时大量都是全资企业或者是100%并购,而不是通过合资合营或者采取战略合作伙伴的方式。同时我们也可以更好的利用中介或其他的服务机构;第二、我们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不足。不管是制定标准还是参与规则,中国企业全球化需要大量人才,包括政府的人才、学术人才在这方面还有更多的提升。我们不但需要更多的人走出,更需要将人才引进来,特别是国际上的高精尖专业人才。【广东卫视地址】:http://news.wesend.tv/wd/?sd=10971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另外,蓝皮书发布还在传统报纸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包括人民网、中青在线、China Daily、侨报网和《国际商报》等在内的海内外媒体都对蓝皮书进行了深入详实的报道。
2016年11月28日 -
第三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即将在三亚举行,聚焦中国企业“走出去”
2016年11月25日,三亚市人民政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海南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第三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将于12月2-3日在海南三亚开幕,论坛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三亚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今年中国企业“走出去”呈井喷式增长,中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流量反超日本居全球第二,使本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的召开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创办于2014年,致力于打造一个“立足中国,走向全球”的新型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首届、2015年第二届论坛群英荟萃,成果丰硕,获得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知名企业家、国际商务专家及跨国高端商务精英的鼎力支持,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走出去”论坛。 往届参会重量级嘉宾有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黄孟复,原经贸部副部长,博鳌论坛秘书长,CCG主席龙永图,原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 原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三亚市原市委书记张琦,三亚市市长吴岩峻,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海南航空董事长陈峰, 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信中利董事长汪潮涌,美国商会会长Kenneth Jarrett,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Fredrik Erixon, 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总裁Clyde Prestowitz,前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主席Dan Slane,孟加拉国政府与政策研究院院长Syed Munir Khasru,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副首席执行官Yew Sung Pei,中国美国商会主席Mark Duval,中英商业委员会首席执行官Stephen Phillips,爱尔兰亚洲太平洋投资发展局局长John Conlon,德国法兰克福莱美两河地区国际投资促进会(中国)主任Harald Fuchs,阿根廷驻华大使Gustavo Martino,智利驻华大使Jorge Heine,Corrs Chambers Westgarth,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Geoff Raby,法国政府投资部首席代表Pascal Gondrand,南非驻华商务参赞Greg Munyai,加纳驻华大使Anani Demuyakor等使领馆人士,比利时驻华大使Michel Malherbe,南非驻华大使Dolana Msimang,印度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Sailas Thangal,巴基斯坦驻华商务参赞Erfa Iqbal等。 本届论坛秉承往届论坛的精髓,是国内最有特点、最国际化、参与人最专业的一场盛会,得到达沃斯前总经理的参与支持,邀请了政界领导、商界领袖、全球化公司精英、跨国企业高管、商务战略专家等共同探讨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将面临的挑战与机会,着眼于中国企业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趋势,致力于精心打造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思想盛宴和全球化之道,着力突显其前沿性和前瞻性。 论坛具有以下鲜明的特色:领先--由中国领先的、最为国际化的智库举办,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深入度;全面--“官产学”全方位覆盖,邀请政策制定者、权威专家和具有企业全球化成功经验的国内外企业高管;深入--重点关注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自身能力的建设、面临的难题和挑战;高效--与会者不仅可以获取全球最新视点,还可以直接与海内外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进行对话,借鉴最佳案例,优化自身企业海外发展战略;开拓商业网络,打造新的合作关系。 今年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海外投资驱动力:加速推进,多元并存”。中国的海外投资于2016年创下了新的记录,标志着中国企业全球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继第一届聚焦“企业走出去”、第二届专注于“全球化布局”,本届论坛聚焦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驱动力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除了在政策、文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度研讨之外,更注重对参会企业实际业务的帮助与促进。 论坛期间,围绕“中国对外投资:更多、更快、更广”“展望中国未来五年海外投资”“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中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举办三场全体大会,重点讨论中国对外投资总趋势、未来五年走向以及“一带一路”计划的海外拓展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同时,围绕“赢得海外市场的人才战略及组织变革”“如何在一个波动市场中正确评估公司价值?”“探寻中国在欧投资的演变”“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域外法务问题:知识产权、反垄断、劳动法及其他合规议题”“后并购时代:创造预期综效和利润的主要因素”“中国在美投资:战胜政治和监管挑战、迈向新高峰”“中印商业关系的新前景”“中国互联网企业全球市场面临竞争”“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社会责任与挑战”“中国企业是否需要担心反全球化?”等议题,举办十场平行分论坛。另外,论坛还将为2016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颁奖,向在全球化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致敬。 本届参会嘉宾有: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CCG主席龙永图,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谢伯阳,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会长崔明谟,国务院参事室二司司长孙维佳,三亚市市委书记严朝君,三亚市市长吴岩峻,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CCG理事长兼国务院参事王辉耀,商务部欧洲司原司长孙永福,商务部美大司原司长何宁,福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德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峰,潍柴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郎华,华为全球政府关系及公共事务副总裁David Harmon,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研究所所长周晓晶,国务院参事汤敏,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兴法,金杜律师事务所全球管委会委员张毅,凤凰新媒体副总裁兼凤凰网总编辑邹明,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专项融资部执行副总裁林丰蕴,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赵勇,复星集团全球合伙人、复星旅游商业集团总裁钱建农,宝时得集团总裁高振东,赛伯乐投资总裁王阳,CDP集团首席运营官及创始人之一吕威,外联出国顾问集团董事长何梅,东和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华龙,方太集团副总栽、海外事业部总经理江毅,乐视网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刘弘,卢森堡驻华大使Paul Steinmetz(石泰嵋),波兰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Joanna Skoczek,爱尔兰投资发展局(IDA Ireland)中国区总监张哲伟,上海美商会会长Kenneth Jarrett,美中贸委会副会长彭捷宁Jacob Parker,美国科文顿律师事务所公共政策与政府事务总负责人Timothy P.stratford,克拉维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Tom Behrens-Sorensen,美亚保险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郑艺,史宾沙中国区总经理Hypatia Kingsley,莱克斯诺中国区总裁Tony Tala, 西班牙国际银行有限公司亚太区副总裁Jorge Tapia,普华永道中国/香港高级合伙人Nova Chan,马来西亚佶帝集团创始人、主席叶绍全,维斯塔斯公司全球副总裁及亚太中国区总裁Christopher Beaufait,博龙资本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花醒鸿,中国工商银行孟买分行总经理郑斌,塔塔集团中国区总裁詹宏钰,杰克控股管理合伙人Jack Perkowski,奥迈企业顾问(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Xuong Liu, Apostle投资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tthew Mouw,Dataway未来商习院院长冯晞,中国首创资本创始人Peter Fuhrman,美国史迪威国际创新集团执行董事李曦等。 据悉,本届论坛上还将发布由CCG研究编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蓝皮书。自2014年开始,该蓝皮书已连续发布三年。该报告总结了2015年全球对外投资的现状与特点,并对中国企业全球化智库搜集的数据中2000年以来至今的近3000个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现状与特点,并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困难与瓶颈提出了可行性解决建议。 同时,蓝皮书以绩效全球化、战略全球化、人才全球化、市场全球化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全球化为一级指标构建中国企业全球化评价体系,以跟踪收集的300家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企业全球化发展量和质的全面考察,推出“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榜单、“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榜单、“2016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强”榜单、“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榜单和“2016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榜单、等,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出了理论指导。 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是国内最大的企业“走出去”论坛,也是国内专注中国企业国际化最具代表性的国际会议论坛。论坛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宏观的政策解读、高度的战略思维为广大与会嘉宾带来里程碑式的思想盛宴。论坛所搭建的高端交流平台,对于已经“走出去”和有意开拓国际商业版图的广大中国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三亚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点,也是中国会展经济的重心,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在三亚举办,也会有力地助推三亚和海南企业的国际化和影响力。
2016年11月28日 -
【中国广播网】中美建交后贸易规模增长230倍 双方应加强制度化经贸关系
央广网北京11月21日消息(记者高敏)今年是在国际事务中非常重要的年份,尤其是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在此背景下,中美经贸合作下一步怎么走,引发各方关注。在今天举行的“经济每月谈”上,多位专家就此进行了讨论。 虽然,一些观点认为,特朗普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会给美国经贸政策带来不确定性。不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分析,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的正确选择。 陈文玲: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经济总量目前占全球的1/3,人口总数占全球总人数的1/4多,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5多。中美同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同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从贸易看,1979年建交以后,双边贸易规模增长230倍,1978年是1288万美元,2015年达到5883.9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美投资迅速增长,中国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中美从2006年开始,启动了每年一度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中美经贸合作?陈文玲重点提到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 陈文玲:到目前为止,中美之间已经进行了28轮谈判,应该早日完成这个谈判。过去是美国对华投资额大,现在是中国对美投资额大,我们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今年会到300亿美元。进行双向投资的安全保障成为制度性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对中国,对美国企业也是同样。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表示,中美双方应加强制度化经贸关系,共同推进亚太自贸区进程,共同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升级。 王辉耀:采取有力协调作用,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把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美国主导的TPP建设,和我们和东盟主导的RCEP建设,把它实质的内容和达成的共识衔接在一起。也可以积极邀请美国加入亚投行,参与“一带一路”,更大范围地共建共享,推进中美关系发展。文章选自中国广播网,2016年11月22日
2016年11月28日 -
【中国证券网】智库报告:去年中企海外投资最青睐制造业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梁敏)11月23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写、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在北京发布。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领域从过去的能源、资源类投资逐渐转向包括高新技术、服务贸易在内的多元化领域。 从2015年的投资行业分布来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制造业占比48%,接近总投资额的一半,投资海外房地产业占比12%,信息技术、互联网领域投资占比8%,能源、金融业海外投资各占7%,文、体、娱乐占比5%,服务业占比3%,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和仓储及邮政各占比2%,科研、农林牧渔业、水利及住宿餐饮业的海外投资各占1%。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5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连续10年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了1456.7亿美元,是2005年的13倍多。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入“黄金期”。 CCG通过对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得出,2015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欧及北美地区,比重分别为30%、29%和25%。从单个国别来看,中国企业对美国投资热情不减。 根据CCG的统计,2015年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案例129起,投资总金额达到482.67亿美元,与2014年相比分别同比增长了24%和94%。2016年上半年,中国对外投资的近20%都投入到了美国。例如,2015年,复星集团以近25亿美元收购美国保险巨头Ironshore Inc,安邦保险以19.5亿美元收购纽约华尔道夫地标性酒店等。文章选自中国证券网,2016年11月23日
2016年11月28日 -
【中国网】CCG发布报告:中国对外投资首超吸引外资,流量首次位列全球第二
2016年11月23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在北京发布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 《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蓝皮书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从2014年开始,该蓝皮书已连续发布三年。该蓝皮书的编写正值中国企业大举“走出去”的黄金时期。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来华投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正在进行,“企业走出去”也成为本次峰会的重要议题。本书的出版,对于中国企业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加快全球化步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由总报告、评价篇、调查篇、专题篇、对策篇和案例篇六个部分构成。蓝皮书总结了2015年全球对外投资的现状与特点,同时,对中国企业全球化智库搜集的数据中2000年以来至今的近3000个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现状与特点。 同时,蓝皮书以绩效全球化、战略全球化、人才全球化、市场全球化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全球化为一级指标构建中国企业全球化评价体系,以跟踪收集的300家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企业全球化发展的量和质的全面考察,推出“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榜单、“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榜单、“2016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强”榜单、“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榜单和“2016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榜单。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每年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行CCG调查。2016年度CCG调查采用问卷收集和企业访谈方式,除摸清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外,还着重CCG调查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影响因素,以及“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态度。 通过专题论述的形式,蓝皮书从多方面对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过程进行研究。包括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中国企业对特定区域投资的分析、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以及对“走出去”典型企业案例的分析等,并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困难与瓶颈提出了可行性解决建议。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点: 一、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强劲复苏, 达到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二、 亚、欧和北美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 三、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其次为制造业; 四、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跨国并购大幅增长,绿地投资小幅上升; 五、国际投资政策继续趋于自由化与便利化;; 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流量首次位列全球第二; 七、中国对外投资首超吸引外资,开始步入资本净输出阶段,中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八、中国企业投资亚、欧及北美地区较多,2015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首次超过美国对华投资。从国别角度来说,美国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目的国。 九、美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信息通讯科技、化学品及金属、能源等方面,中国在美投资主要集中于能源、房地产及酒店、信息通讯科技等方面。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模式为绿地投资,而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主要模式为并购。 十、中企海外投资行业呈多元化发展,在传统的资源、能源行业和制造行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高新技术、房地产、文化产业也频繁活跃于国际舞台之上;; 十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攻势强,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加速。跨国并购不断攀升,绿地投资显著增长;十二、中国企业形成“抱团模式”,跨产业扶持“走出去”。 十三、企业对“一带一路”乐观展望,未来投资力度有望加大。 记者从发布会上还获悉,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海南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将于12月2-3日在海南开幕。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是国内最具规模的企业“走出去”论坛,也是国内专注中国企业国际化最具代表性的国际高端平台。中国的海外投资于2016年创下了新的记录,标志着中国企业全球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届论坛聚焦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驱动力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机遇。除了在政策、文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度研讨之外,更注重对参会企业实际业务的帮助与促进。文章选自中国网,2016年11月24日
2016年11月28日 -
【第一财经】谁是“全球化50强” 谁在“一带一路”上走得最远
哪些企业是“全球化50强”?谁在“一带一路”上走得最远?11月23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榜单透露了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2016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强和2016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名单。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介绍,按“走出去、走进去、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海外发展路径,以中国企业与当地社会的共创、共赢为原则,甄选了五项评价要素,即绩效全球化、战略全球化、人才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全球化,以德尔菲法赋予各要素权重,综合评选了“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50强”。其中,列入前三名的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和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其余名单附后)。 该智库介绍,观察本年度的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50强榜单,呈现出中企海外投资行业呈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在2016年的推介榜单中,行业分布呈多元化发展。在传统的资源、能源行业和制造行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高新技术、房地产、文化产业也频繁活跃于国际舞台之上。 例如,在高新技术行业,阿里巴巴除投资电商之外,与软银、富士康联合为软银旗下机器人公司SBRH注资了145亿日元,该公司研发出全球第一款具备情感引擎的机器人Pepper;美的投资30多亿欧元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库卡(Kuka),准备在工业上精耕细作。在房地产行业,复星投资纽约曼哈顿中城的麦迪逊大道、绿地集团投资马来西亚的地不佬湾海滨城等,都备受关注。 此外,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攻势强,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加速。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十分耀眼,无论是并购宗数还是并购金额都创历史新高。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海外并购方式,对加速技术、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开拓全球市场渠道,对冲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有重大意义。这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加速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方面,有很强的意识。 例如,美的一路高歌三次发起海外并购,4.73亿美元收购了东芝白色家电业、40亿欧元要约收购德国库卡,之后又收购了意大利中央空调Clivet80%股权(未披露金额);海尔55.8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创下了中国家电产业迄今为止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单。 该智库通过收集和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案例,根据新闻性、创新性、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等多项标准评选,通过专家评审,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 据介绍,这些企业在所属行业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在过去一年中成功运作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海外投资项目,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生力量。它们积极走出国门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将鼓励并带动更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名单附后)。 该智库介绍,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榜单中的安邦保险集团是中国保险行业大型集团公司之一,2015年共完成了三笔海外投资,包括并购荷兰VIVAT保险集团、东洋人寿、美国信保人寿保险公司,交易总额近300亿元。通过一系列海外并购,安邦保险集团已初步搭建起横跨欧美亚大陆的网络体系,并形成跨国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 新锐50强企业中另一代表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内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滴滴打车、滴滴专车等,2015年9月参与印度打车服务商Ola的融资,滴滴快的通过此次并购可以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联通双方企业的金融和市场资源,以构成合作型的世界出行生态圈。滴滴快的已在东南亚、美国等多个地区开拓市场,将继续贯彻国际化战略。 该智库还根据各个上市公司公告及其他公开资料的数据,通过企业的跨国并购金额以及跨国并购的影响力这两项指标,评价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由此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强”榜单。入榜企业分别为: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海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海航集团、中国化工集团、腾讯控股分列前三甲。2015年7月,海航以28亿美元全资收购全球最大航空地面服务及货运服务供应商瑞士空港公司(Swissport)100%股权;9月,海航集团旗下渤海租赁正式公告斥资25.55亿美元并购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Avolon Holdings Ltd. 100%股权。2016年2月,海航集团以60亿美元收购美国科技公司英迈(Ingram Micro);4月,海航集团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瑞士航空服务公司佳美集团(Gategroup)。紧随其后的中国化工集团、腾讯控股在统计期间的海外并购额也达90.40亿美元和88.56亿美元。 在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评选中,该智库通过分析中国“走出去”企业在海外设立产业研发中心、研发机构以及科技产业园情况;企业投资产业创新、科研项目资金比重;知识产权、发明专利以及国际、国家标准研发制定情况等指标,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榜单分别为海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榜单中的中国中车集团2015年的研发支出达99.5亿美元,主持制定IEC等国际标准5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2项;获得授权专利318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006件;申请海外专利 158 件,授权海外专利23件,是“研发十强”中的典型代表。 该智库还通过分析企业对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加快“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度,以及“一带一路”投资带来的中国企业在亚洲的影响力提升度,从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企业中评选出“2016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开辟了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新版图,而且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带动性和引导性,是走进“一带一路”的先锋力量。上榜企业分别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华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优联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榜单中的天津优联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柬埔寨七星海特区项目,2015年该项目成为柬中综合投资开发试验区项目,规划了国际经济产业合作区、国际休闲旅游度假特区和海洋经济产业区以及临空、临港物流及保税贸易区等7个板块。 该项目是柬埔寨首个大型滨海旅游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36000公顷,为柬埔寨提供了超过3000个就业机会。优联预计2030年前将特区建成新兴产业为一体的东南亚新兴城市、智能现代化的国际滨海特区,是“走出去”投资旅游项目的中国民营企业典型代表。文章选自第一财经,2016年11月23日附 录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连续第三年发布中国企业全球化榜单,2016年度的一大创新是新加入“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适应了中国创新发展战略以及世界科技创新的潮流。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历经三年,跟踪中国企业“走出去”案例,根据企业海外发展情况收集数据,观察企业海外经营的动态,从多角度、全方面来评价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以中国企业在海外共创、共赢的视角,宣传中国企业正面形象,推动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设计了评价体系,经专家审议和智库研究,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榜单、“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榜单、“2016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强”榜单、“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榜单和“2016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榜单。 CCG作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研究者和推动者,每年将企业全球化评价体系纳入研究的重点之中,从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两方面梳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情况,为中国企业提高海外竞争力提供可参考标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研究平台。 评选一: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50强推荐榜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历经三年的研究与不断修正,为如何评价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了综合性评价体系。按“走出去、走进去、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海外发展路径,以中国企业与当地社会的共创、共赢为原则,甄选了五项评价要素,即绩效全球化、战略全球化、人才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全球化,以德尔菲法赋予各要素权重,综合评选推介“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50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榜单如下:排名企业排名企业1中国化工集团公司26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中国中化集团公司27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8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4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9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30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6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1兖矿集团有限公司7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32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8中国五矿集团公司33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9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34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10海航集团有限公司35中国黄金集团公司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36三一集团有限公司12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7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13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中国中车集团公司14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9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15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40中国大唐集团公司16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41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17海信集团有限公司42国家电网公司18复星国际有限公司43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中国航空集团公司44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2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45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21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46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2万向集团公司47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3腾讯控股有限公司48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4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49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5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0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观察本年度的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50强榜单,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 一是中企海外投资行业呈多元化发展。在2016年的推介榜单中,行业分布呈多元化发展。在传统的资源、能源行业和制造行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高新技术、房地产、文化产业也频繁活跃于国际舞台之上。 二是海外并购攻势强,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加速。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十分耀眼,无论是并购宗数还是并购金额都创历史新高。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海外并购方式,对加速技术、品牌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开拓全球市场渠道,对冲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有重大意义。这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加速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方面,有很强的意识。 三是企业形成“抱团模式”,跨产业扶持“走出去”。在推介的50强企业中,“抱团出海”模式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资源整合重组型。自2015年起,中国企业为了解决在国际市场上相互竞争的问题,同时更好地迎合“一带一路”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实力,先后进入整合重组阶段。 评选二: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推荐榜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通过收集和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案例,根据新闻性、创新性、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等多项标准评选,通过专家评审,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锐50强”。这些企业在所属行业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在过去一年中成功运作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海外投资项目,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生力量。它们积极走出国门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将鼓励并带动更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榜单如下: (按企业名称音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后)企业企业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山东东方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清芯华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沈阳联立铜业有限公司北京万丰科技有限公司顺风国际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苏宁环球传媒有限公司渤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和昌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昕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汇量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芯原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辽宁凯博通用航空器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绿叶医疗集团(中国)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青岛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评选三:2016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根据各个上市公司公告及其他公开资料的数据,通过企业的跨国并购金额以及跨国并购的影响力这两项指标,评价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由此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强”榜单。需要指出的是,有的企业实施了跨国并购,但因未披露交易金额,所以未纳入本年度榜单的统计中。数据选取的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不在此范围内的并购不纳入计算,国际的基金股权投资也不纳入计算范围。榜单如下:1海航集团有限公司6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中国化工集团公司7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3腾讯控股有限公司8复星国际有限公司4海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5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评选四: 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通过分析中国“走出去”企业在海外设立产业研发中心、研发机构以及科技产业园情况;企业投资产业创新、科研项目资金比重;知识产权、发明专利以及国际、国家标准研发制定情况等指标,评选出“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十强”。榜单如下: (按企业名称音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后)海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评选五: 2016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通过分析企业对推进“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项目、加快“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度,以及“一带一路”投资带来的中国企业在亚洲的影响力提升度,从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企业中评选出“2016年‘一带一路’十大先锋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开辟了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新版图,而且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带动性和引导性,是走进“一带一路”的先锋力量。榜单如下:(按企业名称音序排列,排名不分先后)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华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优联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