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人民网】中国正式加入国际移民组织 参与移民领域全球治理
人民网北京7月1日电 6月30日,国际移民组织举行特别理事会,通过决议批准中国政府和外交部的加入申请,中国正式成为使该国际组织的成员国。 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igration,简称IOM)是世界上最大的处理国际移民事务的政府间组织,成立于1951年,主要任务是协助确保有序和人道地管理移民流动,促进国际移民合作,协助寻求移民问题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并为有需要的移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自2001年起成为该组织观察员国。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认为,中国正式成为IOM成员国,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深化国际移民合作的必然选择,是我国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又一探索和实践,中国将在移民领域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一,加入IOM有利于我国增强移民服务和管理,建立规范、完善的国内外移民管理体系。根据联合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有2.32亿国际移民和7.4亿国内移民,中国也是最大的移民国家。近年来中国的国际移民总量和国内移民人口持续增长,从2000到2013年间,中国的国际移民总量增长了超过50%;2010年中国有超过2.2亿的国内移民人口(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全球有6000万海外华人华侨,海外侨胞与中国联系密切,有回国定居或投资、就业的可能和需要,而世界范围内频繁的局部冲突也使侨民保护成为重要的国际合作议题。而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在人口输出的同时,也成为新的移民目标国。中国也是最大的国内移民国家,约有三亿多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国内移民的迁移、安置、户籍管理、融入城市生活和参与城市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可以借鉴早期欧洲城市化过程中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在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移民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的情况下,加入IOM有利于我国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合作、交流,借鉴移民领域的国际先进经验,建立移民局等专门机构,提供更加有效的移民服务和管理,建立规范、完善的国内外移民管理体系。 第二,加入IOM有助于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提升话语权和国际形象。此前,我国只是IOM的观察员国,参与移民领域全球治理的深度远远不够,在相关问题的国际治理决策中,不能充分地表达出中国的观点和意见,也不利于移民问题的国际协调。加入IOM,有助于我国更好地面对移民领域的挑战,提升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掌握国际组织运作方式,广泛参与到全球治理的决策和行动中去。加入IOM,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参与移民领域全球治理,将向全世界传递出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治理的信心和开放包容的精神,有利于在密切的交流、合作过程中重塑外界对中国的认识,建立真正的全球身份认同。使移民领域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 第三,加入IOM有助于在国际上交流、分享我国在国内移民服务及城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全球治理,需要集全球之力之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正在持续发展的发展中大国,新型城镇化正在进行,国内移民数量和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庞大的流动人口占7.3亿城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移民管理与城市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有价值的案例,例如通过“农村—城市迁移”促进农村减贫,国际侨汇与国内汇款促进城镇快速发展,拓展渠道促进移民融入的经费分担,设立专门机构提升城市公民权等。加入IOM,有助于在国际上分享我国国内移民服务和管理以及城镇化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发挥“中国智慧”在移民领域的贡献,促进各国的包容互鉴和共同发展。 第四,加入IOM有助于我国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随着贸易自由化和资本全球流动给各国带来的红利不再突出,全球人才流动浪潮的作用日趋明显,引进国际人才给发达国家的创新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就业压力主要来自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产生的结构性供需差异,亟需广泛吸纳各类高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从而带动创新发展,促进就业。习主席多次强调“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国家在2016年连续颁布三个重要文件,旨在扩大外国人才来华引进力度。加入IOM有助于我国更好地解决国际人才引进相关的移民问题,更加广泛、高效地吸引并留住全球人才,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当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实现了对国际经贸关系的有效调节,极大地消除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保护了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扩大利用外资,同时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发展发展,使得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加入IOM,同样将对我国产生重要影响,将有助于我国在全球移民事务管理中把握先机,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国际移民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真正为推动移民领域国际合作贡献中国智慧。文章选自人民网,2016年7月1日
2016年7月4日 -
【华商报】红包发得多抢得少英国退群了
英国为什么要“单飞”? 不愿意贡献每年80亿英镑会费 受不了欧盟规章制度带来的负担如何影响我们的钱袋子? 国际金价大涨,人民币会出现贬值 赴英旅游因英镑贬值而更“省钱” 长期来看移民英国可能会更难 英国23日就是否留在欧洲联盟举行全民公投。24日清晨,完整的计票结果出炉,出乎几乎所有人的预料,支持脱欧的票数过半,脱欧派阵营获胜。 公投从当地时间23日早7时(北京时间下午2时)持续到晚10时(北京时间24日上午5时)结束,全国382个计票点逐个开票。最终计票结果显示,超过1740万投票者支持英国脱离欧盟,约1600万人支持留在欧盟。“脱欧”支持率为51.89%,“留欧”支持率为48.11%。 23日晚投票结束后,出口民调显示,留欧派或将以微弱优势取胜。唱票过程中,脱欧派逐渐占据上风。唱票过三分之二时,英国广播公司、天空电视台和其他多家媒体预测,英国公投结果为脱欧。23日清晨5时,《泰晤士报》、《每日邮报》和《镜报》等媒体已经推出特刊,宣布了英国选择脱离欧洲的消息。“脱欧”派领军人物、独立党领袖奈杰尔·法拉奇在投票结果明朗后发表演讲,将这天称作英国的“独立日”。 24日早晨8时,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前发表讲话。《每日邮报》记者昆廷·莱茨说,记者们等待卡梅伦露面讲话前,现场气氛十分凝重,像是“葬礼”前夕。 卡梅伦在讲话中宣布辞职。他说,英国人决定走另外一条道路,所以需要一名新的首相。他没有就离职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但暗示今年10月保守党大会前会“让位”给新的首相人选。 卡梅伦预计将在今后几天内会晤欧盟官员,正式通知英国脱欧的决定。英国脱欧将触发欧盟《里斯本条约》第50条。按照条约规定,如果确认脱离欧盟,欧洲理事会应在2年时间内与英国就脱欧后各种关系变动达成协议,并交欧洲议会批准。 受英国脱欧影响,英镑对美元汇率大幅跳水,目前已猛跌至1985年来最低点。 释 疑 “脱欧”如何影响世界 中国的网络上昨天流传着一个段子:一开始几个大佬(英、法、德、意)建了个微信群,没事发发红包,后来进群的小弟越来越多,只抢不发,地主家也没余粮啦,于是有个叫英国的大佬退群啦,估计后面还有跟着退的,最后只剩几个不发红包的了。这可能是对英国脱欧最通俗的解释了。但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英国为什么要“脱欧”? 作为岛国,英国长期奉行“光辉独立”政策,身处欧洲,却不认为自己属于欧洲。欧洲一体化进程之初,英国一直抱有阻挠的态度。即使后来加入,英国对欧盟的猜忌和不信任一直存在,英国保守党内部也有欧洲怀疑派。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欧盟内部的政策对于欧盟有负面作用,未来一些政策趋势也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一些英国人认为,英国每年为欧盟会费贡献80亿英镑,欧盟规章制度给英国造成的负担多于英国从这个单一市场获得的好处。去年以来席卷欧洲的难民潮,进一步加剧了欧盟的经济负担和安全隐患。面对吸引力下降的欧盟,英国终于决定脱离欧盟“单飞”。 卡梅伦为什么要辞职?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欧洲国际关系室主任赵晨认为,卡梅伦2013年提出公投计划,整个事情是他牵头的,他也因此必须为此承担责任。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就英国与欧盟关系前景发表讲话,承诺如果其领导的保守党赢得2015年大选,将在2017年底前举行“脱欧”公投。卡梅伦之所以提出公投计划,首先是向欧盟要价,其次是为弥合党内裂痕。公投立场为卡梅伦的保守党赢得2015年选举帮了忙。但他没想到公投真的会导致英国脱欧,把事情“玩砸了”。 “脱欧”派为何胜出? 英格兰北部和中部工业地区长期经济不振,成为英国经济的“生锈地带”,当地不少民众赞同“脱欧”派限制移民的主张,用公投表示对英国政府的不满;而投票前被认为是“留欧”票仓的苏格兰地区,同样经济增长乏力,投票率较低,削弱了“留欧”派实力。同时,大量移民涌入英国寻求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对英国中下层民众生活造成影响,为“脱欧”派左右民意提供了契机。 脱欧为什么会影响英国老百姓收入? 英国选择脱欧,必须与欧盟谈判新的关系契约,时间短则两三年,长则七八年。按国际货币组织预计,这将导致英国经济产出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据英国工业联合会估计,到2020年,“脱欧”将给英国经济带来1000亿英镑(1英镑约合9元人民币)的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著名投资人乔治·索罗斯预计,“脱欧”以后,在英国经济完全稳定之前的大约5年时间里,英国每个家庭每年会出现3000到5000英镑的经济损失。 英国脱欧为什么会影响欧洲? 60年来,欧盟成员国数量一直不断扩大,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做了减法”,且是由英国人自己提出的“脱欧”要求,对欧洲一体化不啻为“重大冲击”。比利时前首相伏思达在德国《焦点》周刊撰文说,英国不仅人口占欧盟总人口的13%,而且是欧盟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欧盟预算可信的纯出资者。没有英国,欧盟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将会受损。曾经长期报道欧洲事务的英国人保罗·埃姆斯认为,英国退出还可能在欧洲大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助长许多国家的疑欧势力,加大欧盟进一步分裂及欧洲不稳定的风险。 英国脱欧为何冲击全球金融市场? 美联社刊文指出,英国“脱欧”将在短期内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动荡,导致投资者抛售股票等风险较大的资产而转向较为安全的国债;英镑对其他货币汇率很可能进一步下跌;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价格可能上涨。公投结果宣布后的全球资产价格走势也印证了这一判断。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刊文指出,英镑在金融市场上已经渐趋疲弱,“脱欧”或将导致英镑进一步急剧贬值,引发股市暴跌。当然,不仅仅英国,全球股市都会下跌。24日当天,亚太股票及外汇市场震荡剧烈,其中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暴跌7.92%,盘中跌幅更一度接近9%。各方反应 “今天对英国和欧盟来说都是悲伤的一天” 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今天对于英国和欧盟来说都是悲伤的一天”。 法国外长艾罗对投票结果表示“难过”,称欧盟要行动来重新赢得人们的信心,这已迫在眉睫。 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说,欧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单一市场,英国切断了与欧盟市场的联系,这肯定会产生后果,“我不相信欧盟其他国家会愿意走上这条危险的道路。”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说,英国脱离欧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满欧盟应对移民危机的政策,欧盟必须要倾听人民的声音,这是英国“脱欧”留给欧盟最大的教训。 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认为,英国脱离欧盟会使全球经济进入不稳定期。 苏格兰北爱尔兰要“脱英” 此次投票结果意味着欧盟和英国长达43年的“婚姻”宣告结束。而英国自家的“四兄弟”(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之间,也出现了裂痕。在英国民众选择脱欧后,苏格兰首席部长斯特金表示,苏格兰认为它的未来是和欧盟一体的。她将举行一次新的公投来决定苏格兰是否退出英国——退出后,苏格兰将以独立国家的身份重新加入欧盟。 北爱尔兰最大的民族主义政党新芬党称,他们将会就北爱尔兰独立、爱尔兰统一举行新的投票。 中国外交部:尊重英国人民的选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注意到英欧关系公投结果,尊重英国人民的选择。 “现在各方都面对一个新的现实,那就是一个没有了英国的欧盟和一个脱离了欧盟的英国,我们希望英欧通过相关谈判早日达成协议,实现平稳过渡。”华春莹说,对于欧盟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中方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愿意看到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对中欧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央行:已做好应对预案 24日英国脱离欧盟公投结果的意外反转,引发了全球股市、汇市、黄金、大宗商品等价格剧烈波动。中国人民银行随即表态称,已注意到英国脱欧后金融市场的反应,并已做好应对预案。央行表示,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金融稳定。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央视华商连线 在英从事留学移民咨询的西安小伙: 移民英国找工作或许将更难 今年29岁的西安小伙张巍已经在英国生活7年,目前居住在英国第四大城市谢菲尔德,自主创业从事留学移民咨询工作。 谈及“脱欧”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张巍表示尽管英国已经“脱欧”,但还有一个过渡期,英国政府和欧洲其他国家政府作出长期承诺,短期内不会对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太大影响。“对我而说,因为我赚的是英镑,工作中会面临英镑和美元的转换,英镑贬值,我的成本会更高,也许短期内会对我有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现在英国拿回更多自主权,虽脱离了欧盟,但走向了世界,这对英国长期发展是有利的。”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称,“支持脱离欧盟的选民多是反对移民的人士”,英国“脱欧”影响下的移民政策,将使得中国留学生们留在当地找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作为留学移民咨询从业者,张巍认为,受英镑跳水影响,短时间内中国赴英留学、投资、购物群体都将增加。“但从长期看,英国‘脱欧’后将出台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移民政策以及对留学生的要求等也许反而会更严,难度会加大。” 华商报记者刘苗 赴英留学、旅游花费可能降低 有经济学智库预测,未来的18个月内,英国“脱欧”可能给世界造成2000亿美元的损失。那么该事件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多大影响,又会如何影响你我的钱袋子? 有助于亚投行、自贸等领域合作 “脱欧对英短弊长利,对我国则是有利有弊。”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看“脱欧”后英国经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确定性,但是从英国的进口贸易会获利,有利于降低旅游、留学学费成本,以及一些个人或企业在英国投资房地产。另一方面,英国“脱欧”以后我国推进与其自有贸易的难度也会小一些,“英国不需要再过多考虑左邻右舍的意见,这有助于亚投行、自贸等领域的合作。” 人民币贬值但风险可控 英国“脱欧”影响,在外汇市场上的反映最为直接。多机构及市场人士认为,全球资本市场或受到英国“脱欧”的冲击,英镑和欧元汇率会贬值,避险资金更愿意追逐美元、日元和黄金等。由于美元指数被推高,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部分亚洲国家货币将出现贬值。 西北大学金融系主任王满仓认为,考虑到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符合预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贬值风险是可控的。” 因为“脱欧”事件导致国际资本市场风险上扬,昨日现货黄金也一路高歌。华泰证券研究报告认为,考虑到英国“脱欧”后金价仍有较明显的上升空间,建议有经验的投资者近期可以适当参与购买。 学费降低但物价可能上调 “英国脱离欧盟,对留学会不会有影响?”不少留学生在英国公投前就开始讨论该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富有认为,从实际情况看,英国“脱欧”对个人留学行为的影响很小。他说,“脱欧”不会动摇英国现行的留学政策。首先英镑贬值后必然对人民币汇率降低,对留学在外的人来说,学费等可能会有所降低。但是反过来看,英国“脱欧”之后,与欧盟合作伙伴的关系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松动,这部分损失不排除通过上调物价等手段来弥补,加上不利的经济环境,留学生的生活成本“反而可能会水涨船高。” 赴英旅游、购物也可能因英镑汇率下降而“省钱”。西安国旅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如果英镑贬值,意味着在英国购买同一件商品可能会花费更少的人民币;还有海淘,个人通过转运公司在当地购物网站购买商品的价格也可能会有所优惠。(华商报记者 李程 黄涛)文章选自《华商报》,2016年6月25日
2016年7月4日 -
【Global Times】Manila may look to Beijing for economic growth
Philippine president-elect Rodrigo Duterte and his economic cluster cabinet proposed a 10-point agenda to ensure inclusive economic growth during a workshop in Davao City earlier this month.At the two-day workshop co-organized by the Philippine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Inc. and Mindanao Business Council last week, the incoming president highlighted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ease of control on foreign investment and rise in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Will these initiatives help open a new chapter in Sino-Philippine economic cooperation?Duterte attaches enormous importance to Chinese investment. To begin with, he needs to fulfill his pledge he made i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s. He vowed to build railroads on many occasions during and after the campaign.At the Davao workshop, he further displayed his willingness to accept China’s assistance in constructing railways, telling Filipino businessmen, "Can you match the offer? Because if you cannot match the offer, I will accept the goodwill of China."Duterte wants to spur economic growth by ramping up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Philippine economy has achieved relatively fast development, which could partly be attributed to its government’s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country’s economy will grow by 6.8 to 7.8 percent in 2016. To achieve this target amid worldwide economic stagnation, the Philippines has to enhanc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The new administration badly needs assistance from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China-led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nd strategies like the "Belt and Road"(B&R) initiative.In addition, Manila needs foreign capital to boost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oosening control on foreign investment will likely lift the 40-percent cap on foreign ownership, thus creating a more relaxing environment for foreign investors.Meanwhile, Beijing also needs to ramp up trade cooperation with Manila, an important market of ASEAN. Despite the political stalemate between the two sides o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their trade volume has been steadily increasing. The Philippines has enjoyed an annual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more than 6 percent since 2010, ranking among the best economic performers among ASEAN members. China has no reason to ignore a market with such colossal potential.Since China introduced the "B&R" idea, it has yet to launch substantial collaboration with the Philippines. The inauguration of Duterte will provide a critical opportunity to implement the grand vision in this nation.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can help promote political dialogues. Duterte has demonstrated different attitude from the incumbent Benigno Aquino administration toward the South China Sea contention with Beijing.He has revealed on various occasions the intention to attract more investment from China in a bid to ease tensions in the territorial deadlock. Beijing can offer more investment and assistance to Manila at the opportunity of the 10-point economic agenda.In general, Beijing-Manila cooperation has a bright prospect. However, China must reinforce risk control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vesting in the Philippines. First of all, the country used to have a bad record. In 2015, it expelled 16 Chinese experts in the National Grid Corporation of the Philippines jointly operated by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in the name of national security. Therefore, China must clinch legally binding agreements with the Philippines prior to investing in relevant projects.Another reason lies in social instability in the Philippines. The three forces of secessionism, terrorism and extreme nationalism, or anti-China sentiment, pose a threat to the country’s stability. And how the new Philippine government handles the South China Sea conundrum will become a key element to its foreign policy, especially policies on foreign investment.Therefore, we should anticipate the opportunity to improve Sino-Philippine ties while prudently evaluating possible risks to make full preparation for any contingency. (By Huang Rihan, a research fellow at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From Global Times,2016-6-28
2016年7月4日 -
【凤凰卫视】中国透视:中外企业家专家共研“一带一路”
【视频简介】2015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了18.2%。中国企业家越来越多地参与海外服务和外包合同,在海外投资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呢?另外,民营企业在海外更多需要靠自身能力谋求发展,那么在遇到具体的风险时该采取哪些办法呢?2016年5月15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讨论了以上热点话题,期间CCG联席主席、亚洲协会联席主席陈启宗、CCG秘书长苗绿分别就如何利用华人华侨人力资源、企业文化适应性接受了《中国透视》栏目组的采访。
2016年7月4日 -
【中国网】中国加入国际移民组织:深入参与全球治理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移民组织6月30日举行特别理事会,通过决议批准中国、所罗门群岛和图瓦卢的加入申请,从而使该国际组织的成员国总数增加到165个。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欢迎中国加入国际移民组织。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马朝旭在30日的特别理事会上表示,中国目前正从移民来源国向移民来源国、过境国和目的国的多重角色转变。中国正式成为国际移民组织成员国,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深化国际移民合作的必然选择。 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威廉·斯温在发言时表示,新成员国的加入增强了国际移民组织的广泛代表性。他对中国决定加入国际移民组织深表赞赏。“我热烈欢迎中国成为国际移民组织的一名成员。移民组织与中国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在中国一起开展工作,2001年中国成为移民组织的观察员国。我要重申,我们对中国在目前的重要时刻做出加入国际移民组织的决定深表赞赏。”斯温总干事强调,新成员国的加入有助于加强在移民问题上的对话和相互理解,也有助于加强国际移民组织的能力建设,为日趋势复杂的移民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马朝旭: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的必然选择 据联合国新闻网6月30日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马朝旭表示,中国正式成为国际移民组织成员国,标志着中国同国际移民组织的友好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这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深化国际移民合作的必然选择。 马朝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移民数量显著增加,跨国人员流动更加频繁。移民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同时,全球移民事业依然任重道远。战争、冲突、自然灾害等导致的被动移民数量创历史新高;一些国家和地区针对移民的排外情绪有所抬头;非法移民、偷渡、人口贩运等犯罪行为增多;发展中国家移民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马朝旭表示,中国主张坚持以开放、包容、公正的态度看待移民问题,充分肯定移民在各国经济、社会、文化事业中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其次,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责任共担的原则。移民来源国、过境国、目的地国应加强对话与合作,拓宽正常移民渠道,提高移民事务管理能力,减少对移民的歧视和排外现象。此外,要坚持综合施策,努力减少被动移民的产生。坚持通过对话和谈判和平解决争端,努力促进共同发展,缩小国家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加强对自然灾害、突发疫情等问题的应对能力。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员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正从移民来源国向移民来源国、过境国和目的国的多重角色转变。2015年,中国出入境人员5.2亿人次,外国人入出境5192万人次。海外华侨华人达6214万,是全世界最大的海外侨民群体。 马朝旭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移民管理,先后出台了《出境入境管理法》、《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边检通关能力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完善更新入出境和停居留便利政策,打造外国人“入境、居留、出境”全过程动态综合管理体系,推动外国人融入社区。与此同时,中国在促进移民融合、减少非正规移民、打击人口贩运和偷渡等领域也面临许多挑战。 马朝旭强调,中国加入国际移民组织后,将加强与该组织和各国在边境管理、移民融合、打击人口贩运、防灾减灾、人道救援等领域的经验交流与务实合作,促进国际移民组织的宗旨和原则,为促进世界的繁荣稳定贡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潘基文:欢迎中国加入国际移民组织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欢迎中国加入国际移民组织。据新华社6月30日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当天在例行发布会上宣读了这一声明。声明说,潘基文欢迎中国加入国际移民组织,他相信中国将为这一组织作出宝贵贡献。在当前移民和难民问题比以往更需要关注和行动的关键时刻,中国成为国际移民组织的成员国尤其重要。 迪雅里克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国认为中国加入国际移民组织是一个重要进展。 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移民组织30日举行特别理事会,通过决议批准中国、所罗门群岛和图瓦卢的加入申请,从而使该国际组织的成员国总数增加到165个。 国际移民组织成立于1951年,是国际移民领域的主要政府间国际组织。该组织的任务是协助确保有序和人道地管理移民流动,促进国际移民合作,协助寻求移民问题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并为有需要的移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文章选自国际在线、中国网,2016年7月1日
2016年7月4日 -
【环球时报】中国顺利加入国际移民组织 潘基文发表声明表示欢迎
【环球时报记者 范凌志】当地时间6月30日,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移民组织(IOM)举行特别理事会,通过决议批准中国、所罗门群岛和图瓦卢的加入申请,从而使该国际组织的成员国总数增加到165个。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欢迎中国加入,称在当前移民和难民问题比以往更需要关注和行动的关键时刻,中国成为IOM成员国尤其重要。从申请到被批准,中国只用了短短17天。7月1日,IOM顾问理事会理事王辉耀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这背后的故事。 IOM顾问理事会是国际移民组织最高端的顾问和咨询理事会,针对当前全球移民趋势与现状为决策层提供独立客观的咨询建议,由10人组成,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是唯一的中国人。 “这是中国第一次提交加入国际移民组织的申请”,王辉耀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开始,理事会中一些外国代表对中国是否愿意加入有些顾虑,毕竟自2001年成为观察员国已这么多年,他们觉得中国部门太多,加入不会很快。 加入IOM,需要外交部、公安部、侨办、国家外专局等各个部门协同努力。“中国一旦决定做什么事,效率是很高的,展现了很积极的态度”,王辉耀说,过去几年,IOM在中国举办了很多讲座、会议,都得到各个部门支持。“一位部长告诉我,加入IOM的提议还得到国家高层领导的批示。”作为以研究人口流动为重要话题的智库,CCG也积极奔走呼吁,两次与IOM联合发布《世界移民报告》中文版。 由于IOM特别理事会在6月底召开,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加入,必须赶在这之前提出申请。中国的申请书由外交部长王毅亲自签名,于6月13日由外交部副部长王超当面递交IOM总干事。 虽然从提交申请到被批准只用了17天,但中国人了解移民问题却经历了并不算短的过程。谈到中国人早期对于IOM的认知程度,王辉耀向记者讲述了一件趣事:很多年前IOM刚到中国,他们的工作人员在东北某地调研一个移民案例时被当地扣下,因为当时中国普遍对IOM不了解,误认为是类似“偷渡中介”的非法组织。 现在,中国特别是政府机构中的不少人已经意识到积极参与国际移民治理的重要性,但仍有人质疑,“中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加入这样的组织有必要吗?王辉耀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事实上,中国确实是个移民国家。中国每年输出移民很多,每年仅到美国的就有8万人。另外,IOM所涉及的领域并不只是国际移民,国内移民的安置、融入、管理、服务、文化冲击等一系列问题都是IOM所关注的。“所以,我们需要掌握国际移民体系的游戏规则,也需要与国际分享移民治理的经验。” 2015年10月,IOM与广州市联系,由副市长谢晓丹作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出席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移民对话会议,介绍广州移民管理和服务经验。回忆当时的感受,王辉耀说,中方一开始还没什么自信,认为我们没有什么经验可供国际社会分享,结果中方的发言得到很高评价。广州专门设立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既负责为外省的农民工提供服务,也面向外国务工人员,把国际移民和国内移民统一到一个机构来管理,在每个社区都有外来人员服务中心。“广州的移民管理经验在世界上都是个创举。” 近年来,移民问题渐成全球性重大问题,中国也迫切需要建立现代的移民体系,而IOM是全球移民领域最重要的政府间组织。“15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了货物流通的壁垒,经济取得巨大发展。IOM则是负责制定和研究人口流通的规则、规律的组织。加入IOM将会渐渐消除人才流动的壁垒。”王辉耀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移民问题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国今年将吸纳IOM为下属机构。文章刊于《环球时报》,2016年7月2日
2016年7月4日 -
王辉耀:关于成立国家移民局的建议
文|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特别提到了完善移民管理机构设定问题,文件指出“进一步完善国家移民管理机构设定和职责配置”, 说明我国已经有设立移民局的考虑。● 建立移民局是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的需要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分析,外国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是3%。而我国只有0.06%,几乎为世界最低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发达国家,外国人口占该国人口的比例大多超过10%。同样是人口大国,印度的这一比例也高于我国,达到0.4%。同时,我国在华留学生比例也仅为0.05%,远低于OECD 国家的平均比例8%,也几乎为世界最低水平。 移民人才是发达国家创新创业的很重要的力量,发达国家的近几十年,一直在享受移民红利。国际移民对移入国的经济贡献非常突出。20世纪90年代,移民对新加坡GDP增长的贡献率一度超过40%。在美国,移民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其获得的创新专利量占据了总量的1/3。在美国的7大顶级癌症研究中心中,42%的研究人员出生于外国。在教育领域,2011年,美国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中,国际学生占71%;2011年,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国际学生占65%。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就业者中,外国人比例从1993年的23%增至2010年的42%。在美国,移民创建了占总量1/4 的高科技公司。美国市值前50名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一半是移民创建或共同创建的。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外籍人才办理证件都是由一个政府部门受理,如美国公民与移民服务局(USCIS)、澳大利亚移民和公民部、日本厚生劳动省、韩国就业和劳工部、香港特别行政区劳工处、台湾“行政院劳工委员会”。 因此,对外为更好地参与国际移民人才的竞争并与国际接轨,我国也应建立专门的外国移民管理部门。从国内发展来看,我国正在经历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创新驱动发展,实质上是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建立移民局,也符合国家从招商引资向招财引智转型的要求。● 我国移民体系建立已经开始,设立移民局的时机逐渐成熟 目前,我国逐渐成为国际人才的向往之地,外国人才集聚的态势逐年在加强。据联合国估计,2013年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为84.85万人,近十多年的年均增长率为3.9%,比1990-2000年的3.0%有所提高。英国汇丰集团2014年10月公布的《外派人员调查报告2014》(《Expat Explorer Report 2014》) 显示,在“最吸引外籍人士居住的国家或地区”排名中,中国总体排名位列第三,超过了美国、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 自去年开始,我国移民管理制度框架已经开始搭建。中央层面,2015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2015年6月9日,公安部扩大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外国人工作单位范围。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实行更加灵活务实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制度。 地方政府层面,2015年7月6日,上海发布了《关于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2016年1月份,公安部发布“支持北京创新发展20项出入境政策”(简称“北京人才新政20条”),包含外籍华人具有博士以上学位或在中关村企业连续工作满4 年,每年境内居住不少于6个月,可申请永居;允许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等院校毕业后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在中关村设立外国人永居服务窗口等创新性的政策突破。福建自贸区也在出台自己的人才新政。 因此,我认为,当前建立国家移民局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外国人才出入境和居留的行政手续,还比较复杂,签证、居留、就业、入籍都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建立统一的移民局,便于综合管理,更好地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从功能上讲,一方面,移民局可以统一管理外国人签证、居留、移民等事务,统一审批绿卡和入籍申请,以及处理包括外国人申请绿卡、入籍成功之后的社保、档案以及可能的集体户口等有关问题。另一方面,移民局还可以承担建立国际人才信息库、设立和管理海外国家猎头、国际人才研究等职责。 另外,我国日益成为外国人才目的国,特别是广州地区非法移民增加,对此类群体管理应纳入日程。再者,移民融入问题需要面对并加紧研究。移民局可以就如何保障来华移民的正当权利,保护国际移民在中国的人身、居住、财产等合法权益,增进国民与移民的和睦相处,在语言培训、文化融合、提供职业信息等方面发挥作用。文章选自《中国与全球化智库》2016年4月刊总58期,作者为CCG编辑部,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