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士存:南海局势出现三个值得警惕的迹象
中国和东盟国家要加速“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让南海的和平稳定建立在基于规则的秩序之上;加快推进岛礁建设和设施部署以形成威慑力;推进海上合作,为中国和其他声索国积累政治互信,为南海问题的最终解决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20年8月4日 -
芮泽:多边主义并不总是未来发展的“万能药”,但它是个必要要素
联合国与世界银行成立以来取得了瞩目成就。中国也为抗击贫困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多边主义为实现这些成就提供了可能。新冠疫情让国际合作与援助变得更为重要,因为很多脱贫者可能因疫情瞬间回到贫困状态,同时,疫情也暴露出了全球食品供给、商品流动性等方面的问题。今后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应有更多话语权,多边主义合作也应更多元化。
2020年8月4日 -
中美民间抗疫合作意愿:人道主义精神和传统友谊
中美民众疫情期间开展广泛友好的互助往来,不仅为中美抗疫提供了大量支持,也有助于增进中美民间友好情谊,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增添积极因素。
2020年8月4日 -
于洪君
于洪君,法学博士。现任察哈尔学会首席研究员。
2020年8月3日 -
孙玉玺
孙玉玺,男,1951年10月生,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现任中国外交部阿富汗事务特使,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波兰共和国特全权大使。作为职业外交官,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曾随同中国国家及各级政府领导人出国访问60余次,足迹遍及138个国家。曾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多次出席联合国大会、20国峰会峰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亚欧首脑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上海合作组织总理会晤、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总理会晤。1986年曾作为中国南亚事务专家访问美国,进行专题交流。
2020年8月3日 -
乔卫
乔卫,北京市人,侨眷,中共党员。曾任中国侨联副主席。
2020年8月3日 -
兰立俊
兰立俊,是最早的一批中国公派留学加拿大的留学生,曾在哈佛读过书,并曾担任驻温哥华总领馆副领事、领事。
2020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