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每年发布研究著作和研究报告二十余个,主办系列圆桌研讨会、主题演讲、建言献策座谈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年度品牌论坛共计百余场 ;赴多国开展" 民间二轨外交 " ,出席国际重要论坛并参与研讨,同时作为唯一的中国社会智库举办多场官方边会。
CCG积极在国内外重大关键节点发声,针对当下国内国际议题贡献了丰硕智库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和专家观点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成为国内外主流媒体获取信息与研判的思想库。
成为系列论坛会员
想获得最新活动资讯和 专家观点?
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记者 张冬冬)23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海归创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表示,职业发展类原因是中国海归人才回国的最重要原因,绝大多数中国海归认为中国有更好的经济发展机遇。 由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中心共同完成的这本蓝皮书指出,在职业发展类原因中,海归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依次是:国外所学专业在国内有优势、国内整体经济前景比较好、看准了现实中国市场空白、国内吸引海归回国的优惠政策有吸引力。 “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引回来’的,而不是被‘逼回来’的。”蓝皮书指出,总体而言,海归回国的主要是受到国内职业发展、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与亲朋好友团聚的吸引,而不是在海外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文化受到制约,或是海外生活不舒适导致的。 蓝皮书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政府的努力,中国从21世纪开始成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的接纳国。而自“千人计划”2008年出台以来,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逐渐成为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中央和地方的最新人才吸引举措加大了推动人才回流的力度。 据蓝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留学生年度回国人员达13.48万人,创历史新高;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吸引“千人计划”专家1500多人;截至目前,中关村已有1.2万名海归人才创办了超过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是10年前的20倍和12倍。 蓝皮书表示,绝大多数中国海归称中国有更好的经济发展机遇,这是他们回归的最重要原因。超过八成的中国留学人员认为,回国后有更好的专业、职业、创业发展,有更大的人才需求市场。 “大部分中国留学人员不认为回来后的绝对生活质量、孩子教育与成长会有更好的保证。”蓝皮书强调指出,这说明,他们渴望政府能够改善及提升商业环境、教育质量、社会风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环境保护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