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是CCG全球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最早以全球化命名的智库,CCG创办了“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并设置全球化相关国际议题;在海内外举办了“WTO改革”、“多边治理”、“一带一路”等专题研讨会,把“一带一路”这一主题首次带到国际安全与治理领域的世界高规格会议——慕尼黑安全会议。基于多年对全球化领域的全面研究,CCG发布出版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共赢方案及实现路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全球化向何处去:大变局与中国策》等研究报告和图书,其中Edward Elgar 出版社出版的Handbook on China and Globalization是为数不多的由智库在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全英文书籍。CCG提出的两项倡议入选首届巴黎和平论坛,为中国智库更充分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开拓了崭新模式。此外,CCG与WTO、UN 、经济合作国家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众多国际组织、国际智库和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
-
徐洪才:全球金融市场是否开启剧烈动荡模式?
专家简介
2019年8月9日 -
何伟文:外贸没有在美国一棵树上吊死
专家简介
2019年7月31日 -
沈建光:中国经济走出低谷了吗?
沈建光:如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改善企业中长期预期,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经济至关重要。下半年货币政策将延续结构性宽松。
2019年7月30日 -
霍建国:全球产业链,中国的位置很稳
专家简介
2019年6月11日 -
何伟文:汽车关税,美国对欧又一筹码
专家简介 何伟文,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美国商务部对汽车进口232调查报告已于2月17日呈交特朗普总统。内容虽未披露,但建议对来自欧盟的汽车加征关税25%已被广泛报道。这一措施在欧盟内部引起强烈反响。 美国为什么要对来自欧盟的汽车进口拟加征关税25%呢?直接理由是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汽车是日用消费品,与国家安全实在扯不上。所以是个策略,目的是以“国家安全例外”避开WTO不得单边改变关税的规定。那为什么还要做呢?实际口实是美国汽车及零部件贸易有大量逆差,冲击美国国内汽车生产和就业。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字,2019年1月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就业人数100.64万,比1年前增加2.24万,比特朗普就任总统前的2016年12月增加7.24万。虽然据美联储2月15日公布的数据,1月份美国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同比大减8.8%。但商务部报告显然来不及反映这个情况。因此,我们只能把此举理解为国内选举需要。 历史证明,美国单方面限制汽车进口,经过时间检验,作用非常有限。上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如日中天,对美出口增长迅猛,引起里根政府极大担忧。经过谈判,美国迫使日本签订“自动出口控制”的城下之盟。虽然在短时间内刹住了日本汽车对美出口的猛增,但并未持久。丰田、本田等纷纷在美投资。很快,日本汽车在美国本土击败美国品牌。日本本国汽车产量从1980年的1104万辆增加到1990年的1348.68万辆,而美国汽车产量不足1000万辆。即便现在,美国依然无法阻止日本汽车源源涌入。这并不是关税的原因,因为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为零,比美国的2.5%还低。可见,决定汽车销量的是产品竞争力,是市场选择。 美国对欧盟汽车关税如果实施,虽然长远看不会有用,但足以在短期内造成三输。第一,欧盟特别是德国输。据各方估计,此举将使德国汽车出口减少7.7%,或184亿欧元;汽车工业产值减少70亿欧元,或5%。德国经济增长也将蒙上阴影。在很大程度上受汽车关税前景阴影影响。第二,美国输。据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估计,因关税提高而造成的进口车及本土车(部分零部件进口)涨价,一半将由厂家承担,另一半将转嫁到消费者。进口车将平均提价6000美元,本土车将平均提价2000美元。密歇根安娜堡汽车研究中心新近研究表明,对欧盟汽车关税将使美国汽车销量减少130万辆,带来36.69万人失业。第三,世界经济输。据美银美林估计,美国对欧盟汽车关税如果实施,且欧盟以牙还牙,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少增长1.0-1.2个百分点,并可能陷入衰退。 综上所述,美国如果对欧盟汽车加征关税,存在两种前景。一是简单地付诸实施,不计后果。二是引而不发,作为大棒,迫使欧盟做出有利于美国的让步。目前看来,后一种前景可能性更大。离特朗普做出决定还有70多天。即便做出,也可能是暂不实施,看与欧盟谈判结果。无论哪种前景,都是要欧盟让步,把关税降到与美国相同水平并取消补贴,作为美欧贸易谈判的重要内容。这样,美国可进可退。谈成与否,特朗普都可以在国内得分。 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9年3月5日
2019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