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是CCG全球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最早以全球化命名的智库,CCG创办了“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并设置全球化相关国际议题;在海内外举办了“WTO改革”、“多边治理”、“一带一路”等专题研讨会,把“一带一路”这一主题首次带到国际安全与治理领域的世界高规格会议——慕尼黑安全会议。基于多年对全球化领域的全面研究,CCG发布出版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共赢方案及实现路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全球化向何处去:大变局与中国策》等研究报告和图书,其中Edward Elgar 出版社出版的Handbook on China and Globalization是为数不多的由智库在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全英文书籍。CCG提出的两项倡议入选首届巴黎和平论坛,为中国智库更充分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开拓了崭新模式。此外,CCG与WTO、UN 、经济合作国家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众多国际组织、国际智库和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
-
霍建国:优化外贸布局正当其时
专家简介
2019年12月3日 -
霍建国:挽救多边贸易体制迫在眉睫
文章选自《环球时报》,2019年11月29日
2019年12月2日 -
徐洪才: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专家简介
2019年11月29日 -
傅成玉:企业家在今天要练内功 同时不要失去机遇
中国的机会在哪里,第一是开放,要开放肯定跟着改革,这是我们的机会。在今天要练内功,同时我们不要失去身边的机遇。
2019年11月27日 -
朱光耀:做好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专家简介 朱光耀:全球化智库(CCG)顾问、国务院参事、财政部原副部长 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6届全球年会近日在广州举行,本届年会围绕“全球稳定:新变局、新发展”主题进行深度讨论,全方位探索金融创新和稳定发展的务实之路。凤凰网财经全程报道。 11月23日,IFF副主席、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朱光耀在“新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全球金融系统”论坛上表示,根据IMF和WTO的数据,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只有3%,全球贸易增长只有1.2%。“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全球贸易的发展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这是最大的挑战。” 朱光耀表示,现在WTO的状态让整个全球贸易产生了巨大问题,新的仲裁员不能获得任命,WTO也不能通过新的预算,陷入了僵持的状态,这个对全球贸易体系是一场灾难。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很难实现2030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个发展目标本来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通过的,对全球的减贫脱贫非常重要,实现2030发展目标才能保证全球的经济的繁荣。每一个国家,包括美国都需要充分考虑怎么能提出建设性的想法,如何能够继续维持我们的全球贸易的体系。”朱光耀说道。 此外,朱光耀也坦言,现在更紧迫的事情是通过G20进行宏观经济的交流和全球协调。他指出,现在负利率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有17万亿英镑的债券都是负利率的,日本中央银行的利率是-1%,美国从10月17日起下调利率,今年已经降了三次息;同时,从今年10月15日起,美国央行又买了600亿美元的联邦债券;欧洲央行从11月4日开始购入200亿欧元的政府债券。“宽松政策是很大的一个不确定性的来源。所有的重大经济体、主要经济体都在观察,尤其是G20国家。” 谈及数字经济时,朱光耀表示,数字税务和数字货币虽然是一些新的概念,但如果全球能够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就能推动包括数字货币、数字关税在内的发展进程。“各国要一起建筑防线来防止下一次金融危机。简单地说,我们当前面临很大的挑战。”朱光耀说道,“要解决这些关键的问题有赖于全球的政策协调,尤其是发挥好G20的作用。” 文章选自凤凰网,2019年11月24日
2019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