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国际组织、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是CCG全球化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最早以全球化命名的智库,CCG创办了“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并设置全球化相关国际议题;在海内外举办了“WTO改革”、“多边治理”、“一带一路”等专题研讨会,把“一带一路”这一主题首次带到国际安全与治理领域的世界高规格会议——慕尼黑安全会议。基于多年对全球化领域的全面研究,CCG发布出版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共赢方案及实现路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全球化向何处去:大变局与中国策》等研究报告和图书,其中Edward Elgar 出版社出版的Handbook on China and Globalization是为数不多的由智库在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出版的全英文书籍。CCG提出的两项倡议入选首届巴黎和平论坛,为中国智库更充分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开拓了崭新模式。此外,CCG与WTO、UN 、经济合作国家组织(OECD)、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众多国际组织、国际智库和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
-
霍建国:全球治理滞后于经济全球化,多边透明才能合作默契
作为国内领先的致力于全球化战略研究的智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近期启动了关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关趋势的系列研究。2016年9月19日“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研讨会”在CCG北京总部举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在其发言中指出,发达国家并不是全球化过程中的“输家”,“特朗普现象”代表了机会主义的政客借民意捞取政治资本的意图。从经济角度来说,全球化使发达国家成功实现了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移,摆脱了环境破坏的困扰,同时依旧在国际分工中保留了核心价值部分。
2016年10月19日 -
朱海斌:全球金融体系挑战下 中国未来发展如何
2016年9月23-24日,“2016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论坛”在宁波盛大举行。本届论坛是G20杭州峰会后首届关注投资中国和全球化企业发展的论坛,以“世界大市场--谋转型发展促产业融合”为主题,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共同主办,1000余位来自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家和跨国公司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摩根大通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在本次论坛平行论坛二“全球背景下的金融改革与治理”的发言中指出,现在全球金融体系或银行体系面临三个比较严峻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宏观层面的全球经济下滑。贸易全球化在危机之后进展大幅放缓,甚至出现了逆全球化的趋势。第二个挑战是监管环境日趋严格,包括对资本的定义,对资本计算风险的定义、对资本比例的提高,尤其是对系统性银行的额外资本要求。第三个挑战是金融科技对于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刚开始是区位链、支付各方面的,但是目前这个冲击越来越涉及到核心的金融业务,包括交易和投顾业务。这三个大挑战在中国一一对应。
2016年10月17日 -
He Weiwen: China and the US Should Collaborate for Global Trade
The G20 Hangzhou Summit adopted the landmark Global Trade Growth Strategy and its action plan, making free trade and investment a strong engine and, together with innovation and structural reforms, to bring the enervated global economy back to a path of strong,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growth.
2016年10月9日 -
杭州G20峰会上领导人需要做的三件事
这周末,杭州将举办新一届G20峰会,该城市以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风筝和丝绸制品而闻名。
2016年9月5日 -
崔洪建:我们在看待脱欧问题上的“理性”是有偏好的
2016年7月7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办CCG月度名家午餐会,本次午餐会的主题为“欧盟冲击波--英国脱欧引发的经济与金融震荡”。 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在活动上表示:在全球化、网络化这样一个世界,以后怎样分析和判断政治、经济事件的走向,这是对研究者提出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我们要相信英国离开欧盟,使英国重得经济自主权。尽管公投的形式本身是民粹,但它最先是由精英创立的。它既是由上往下,又是由下往上的过程。所以,我们也希望接下来的英国精英是足够理智的,继续朝着全球化的方向走。
2016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