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良性发展需依靠人才,更需着眼于未来。CCG从长远出发,始终关注国际人才的成长与培养,试图通过对全球国际学生流动趋势、出国留学、来华留学、国际学校、国际理解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国际教育理念与政策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参与全球化时代国际教育环境的重塑,推动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和全球教育交流与合作。 CCG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国际学校以及教育类行政部门、国际组织、民间组织和企业保持着长久而稳定的合作关系。自2012年起连续出版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系列蓝皮书和自2016年起连续发布的《国际学校蓝皮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CCG还发布了《打造全球治理体系下的世界文化新格局》、《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现状与未来》等紧扣时代脉搏的研究报告,并适时向教育相关主管部门建言献策,应对教育对外开放中的机遇与挑战。此外,CCG还通过定期组织线上或线下国际教育主题研讨会,为中外教育专家搭建交流平台,为民众提供了解国际教育最新进展的窗口。
-
【智库观察】变局中开新局:中外合作办学的机遇与挑战
庚子年末,中外合作办学成教育对外开放最重要的发力点。受新冠疫情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迎来政策利好。“十四五”时期,中外合作办学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从中英合作办学经验来看,中外合作办学或许已经从“大项目时代”转入“小项目时代”。另外,疫情期间特殊的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有多少能够延续、“走出去”办学的国际舆论环境又该如何应对,将成为未来的关键挑战。
2021年1月11日 -
范胜武:国家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体现了国家高度自信的姿态
中西合璧的人才是国家的战略需求,因此国际学校需要一些优惠政策,如在户籍所在地限制、完成国家课程等方面应放开。国家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体现了国家高度自信的姿态,也展现了大国风范。
2020年8月19日 -
西交利物浦大学创业家学院副院长Stuart Perrin: 疫情下国际教育面临改革
2020年4月17日,全球化智库(CCG)以“新冠肺炎如何改变国际教育未来蓝图?“举办线上研讨会,邀请了数位知名国际高校与中外合资大学的校长、专家与学者就疫情下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线上教育的广泛应用对国际教育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中美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对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和中国的人才培养战略的影响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旨在增进国际社会对疫情下的国际教育发展议题的学术交流,为在全球共同抗疫的关键时期的国际合作拓展机遇。
2020年5月8日 -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中国中心主任张忠:全球化已被滥用,应反思并改善教育内容
2020年4月17日,全球化智库(CCG)以“新冠肺炎如何改变国际教育未来蓝图?“举办线上研讨会,邀请了数位知名国际高校与中外合资大学的校长、专家与学者就疫情下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线上教育的广泛应用对国际教育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中美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对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和中国的人才培养战略的影响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旨在增进国际社会对疫情下的国际教育发展议题的学术交流,为在全球共同抗疫的关键时期的国际合作拓展机遇。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中国中心主任、CCG学术委员会专家张忠从三个维度分析了线上教育对国际教育格局的影响、疫情后教育内容的变化及疫情中国际学生流量变少对高校的影响。他认为,首先,线上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并不能替代线下教学成为教育的主导形式。线下教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良好的与社会交流、在社会中实践的平台,其中提供了包括学习、社交等活动在内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环境。其次,回顾过去几年,我们会发现全球化已被滥用了,社会只注重效率,公司只注重效益。疫情之后,我们应对此做出反思,对教育内容做出改善,改善高校学生学习导向性,从而有助改善当前世界发展局面。对于抗疫措施对国际学生流动性的影响,他认为,只要学生对于国际教育的求学心不变,复工复产后的国际高校仍然会继续接纳持续不断的国际学生。
2020年5月6日 -
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Jeffrey Lehman: 长期看来疫情并不会给国际教育领域带来颠覆性变化
2020年4月17日,全球化智库(CCG)以“新冠肺炎如何改变国际教育未来蓝图?“举办线上研讨会,邀请了数位知名国际高校与中外合资大学的校长、专家与学者就疫情下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线上教育的广泛应用对国际教育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中美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对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和中国的人才培养战略的影响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旨在增进国际社会对疫情下的国际教育发展议题的学术交流,为在全球共同抗疫的关键时期的国际合作拓展机遇。
2020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