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敏:只要改革到位,TPP阻碍不了中国

2015年11月27日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国务院参事汤敏日前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中的“平行论坛8:TPP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上表示,只要改革到位,TPP阻碍不了中国。而这种外部的驱动也会成为中国加速改革的动力。他还特别强调了农业领域该如何应对TPP贸易规则。

  以下是他的发言实录:

TPP对投资者恰是更好的机会

  TPP到底是好是坏,其实跟我们如何应对非常有关系。有没有人想通过TPP把中国排除出去?可能会有,可能一些人、一些国家想通过这个把中国排除出去,但是毕竟他是一个全世界的谈判的过程,或者说中国在短期内进不去TPP,或者找各种各样的障碍不让中国进TPP。我们也有很多的应对办法。其实核心是我们被动的去接受,或者被动的去面对还是主动的出击,跟我们自己本身的改革非常有关系。只要我们真的改革到位了,TPP那些东西阻碍不了中国。我们也可以通过双边和多边的自由贸易区打进这个市场,甚至可以到国外投资进入这个市场及分享这个好处。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的改革需要一定的外力的推动,或者外力的紧逼。要是没有外力的推动、没有危机感,很多的改革因为我们本身有很多利益在里面,比较难推动,反倒是因为有了外来的压力在里面,才使我们的改革更快、范围更大。

  比如说现在上海自贸区,我们现在又加了广东、天津几个自贸区,为什么要做自贸区?自贸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要实验,全世界最开放、全世界最高标准的投资贸易的模式,中国经济到底能不能承受,我们就在几个自贸区实验,实验成功马上就把它向全国推广,这些就是我们积极应对的好处。另外,对我们来说,他会形成更好的投资环境,TPP对中国有一些影响,但是影响只是更多在国内,反过来他使世界的市场更加开放。我们今天谈企业对外投资,从企业对外投资来说,更是利大于弊,我们会得到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的世界市场,对投资者来说恰巧是我们更好的机会。中国企业正在较大规模快速的走出去,有这样一个好的机会,当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很好的机遇。

有了外界压力,改革可能会更快

  反过来,如果我们不加快改革,TPP,包括我们做的自由贸易区对我们都会有压力。第一个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本来就比较困难,别人就免关税,我们的关税又很高,他可能死得更快,可能需要更快速的改革。另外一个行业是我们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这里面没有补贴吗?没有特殊照顾吗?当然是有的,他跟我们国内的民营企业,甚至跟外资企业的竞争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国有企业很多领域是相对垄断型的,比如说在石油行业,在通讯行业,在很多的金融行业,垄断性比较强。这些行业如果不改革,未来受TPP的压力、受世界市场减少压力,外资流出,包括内资。TPP对我们最大的威胁很可能是如果我们不及时应对,很多的内资就要大量的流出去。我们投资就缺乏后劲。促进我们在国有企业方面的改革。包括环保、知识产权保护这是我们本身也要做的,只不过如果没有外界压力,我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借口,一些机构会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减慢改革,但是有了外界压力,可能发展得更快。

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应该更加开放

  我比较担心的一个领域倒是我们的农业领域。我们的农业领域很可能跟日本、欧洲、美国一样,在这个领域我们是比较敏感的,我们比他更敏感,因为我们在农业的人口更多,我们的影响更大。现在我们农业整个国内的农产品价格已经高出世界农产品价格,如果农产品的市场根据TPP不得不更大规模的开放的话,可能对我们农业影响会比较大。而农业的影响因为涉及人太多,中国在农业领域里面比较优势不够。因为的耕地太差,我们的水、我们的资源太差,农业领域我们一定得想一些好的办法,看看怎么样能够缓冲一些,能够有更长的过渡的时期。同时,我们在农业要加快我们的农业结构的改革,过去那种小农经济的模式看怎么样起码在某些地区要加快这些改革,这样的话,能使我们更好的积极的参与TPP,但是对那些受损的行业,特别是对那些会影响到国民经济,或者影响大众的行业,我们也要有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这样的话,我们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也得到双赢的局面。

  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应该更加开放。粮食安全问题,什么叫粮食安全?过去说中国人吃中国粮食,才叫粮食安全,后来我们说粮食安全,主粮安全就行了。现在只要保证耕地安全,必要的时候突然出现什么问题的时候,我还有地可耕,紧急的时候还可以保证吃到我们的粮食。这个思路就更好。所以我们休耕,我不需要一定每年要耕种,我只要耕地在这里,保证随时可耕。

  现在问题是,不是说中国不能开放农产品,这个过渡期要稍微长一点。主要的问题是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农民,还有四亿多农民,而且这些农民大部分是老人,现在机械化已经做了一些,过渡期长一点可能会对农民的收入减少有所帮助。或者说我们要有一个大量的对农民补助,而这个补助不是补助农产品的价格,因为补助农产品的价格我们可能会受制约,我对农民直接补助,比如说我通过低保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对农民直接补助,把这套机制设计好了以后,以后我们更大的开放没有问题。但是这个机制本身需要一些时间,或者说现在就要用这种新的模式来很好的设计。为什么各国对农产品都这么敏感?他缺乏一种机制,中国能不能走出其他国家这么多年,连日本、美国、欧洲、发达国家都在保护的农业,中国在这方面能不能有创新、能不能有突破,跟我们下一步能不能更好的融入到世界经济里面有着重要的关系。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围绕“中国企业全球化:新的历史 新的舞台”这一主题,举行了六场全体大会和十场平行论坛。“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是国内专注中国企业国际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会议论坛,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宏观的政策解读、高度的战略思维为广大与会嘉宾带来思想盛宴。论坛所搭建的高端交流平台,对于已经“走出去”和有意开拓国际商业版图的广大中国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论坛自去年举办第一届以来受到国内、国际的广泛好评。未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还将每年举办此论坛,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现实意义的指导。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