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
2016年3月7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习总书记强调,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广开进贤之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您如何看待习总书记对于人才工作的重要阐述?请您分析解读习总书记对于人才工作阐述的背景和意义。
薛永武: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最重要的战略。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决战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我国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近些年制定了一系列引进人才的文件,但美国等发达国家针对我国近些年制定的引进人才的政策,及时调整他们的人才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引进国外人才的力度,这在客观上对我国实施人才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只有以变应变,采取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才能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关于人才问题的一系列讲话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对于我国人才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提出了具有人才战略性的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制定符合科学的人才政策,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网: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环境、民生、医疗等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学者的参与,请您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谈一谈社科人才应该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
薛永武:在人才队伍中,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意义。许多环境、民生、医疗等问题的解决仅仅靠自然科学是无法解决的,因为这些问题本身包含着大量的社会科学问题,一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本身就与社会科学的缺失具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我们以往在认识和处理环境、民生、医疗等问题时,有时缺乏辩证思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这是非常典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或者只顾眼前利益,或者只顾本单位的局部利益,比如环境污染问题,客观上就与政府或企业为了片面追求GDP不无关系;许多民生问题与管理者缺乏人文情怀、缺乏法律意识等有关,其中最大的民生问题就与我们目前贫富悬殊过大有关系,任何社会如果少数人占有了该社会大部分的财富,这个社会的民生问题从根本上就无法解决,甚至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引发社会的动荡;而医患关系等医疗事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与医院的管理水平甚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有关。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从国家宏观的层面来看,无论是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还是国家的重大决策和日常的社会管理,都离不开社会科学的介入。社会管理或者国家管理,都需要依法治国,都需要以德育国。这是一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而这两轮都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社会科学既可以影响到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权力观等一系列的精神层面,又可以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对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我们强调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而文化软实力更多地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所以,我认为,针对环境、民生、医疗等社会问题,社会科学工作者可以运用历史的观点,既有对许多社会现实问题的宏观鸟瞰与俯视,又要从具体事实入手,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分析产生这些社会问题的各种原因,然后找到有的放矢的具体对策。比如对待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就需要陆海统筹,需要建立多个部门的联动机制,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等多方面的有效沟通;针对大量民生问题,我们各级管理者应该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法律程序,以事实为依据,真正关心人民疾苦,真正提高人们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此,既需要以人为本,更需要真正落实人民当家做主的法律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才培养问题是人才工作的关键。您认为应该如何完善人才培养问题?请您从制度建设、人才引进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薛永武:人才工作有两个关键:一是人才培养;二是人才任用。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从整体来看,人才培养涉及个人、家庭、学校、用人单位和国家的人才政策等许多方面。
从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来看,要从体制上确立每个人的主体意识,确立每个人应有的人生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这方面,政府可以考虑制定“少年礼”和“成人礼”,对进入少年期和青年期的青少年举行特定的仪式,以此激励青少年的自律、成长与成才。
对于家庭来说,政府、教育部门或者社区都可以担负起教育父母的责任,因为没有一流的父母,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孩子。
对于学校而言,教育部要改革各类学生的考试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健全和完善所有的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定期培训,改革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建议在各类学校开设人才学课程和创造学课程,把人才学和创造学内容融入各级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培训。学校要建立对学生评价的多种尺度,彻底杜绝仅仅把考试成绩视为评价学生好坏唯一标准的片面做法。
用人单位应该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员工的晋升、考核、评价和人才引进等人才措施。
特别是国家制定人才政策,应该高瞻远瞩,既要高度重视高级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任用,又要注意各级各类人才之间人才政策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发展,避免顾此失彼。要特别重视对每个人的潜能开发,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在人才引进问题上,我们当前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引进各类海外人才的力度,这其中既包括引进海外留学生,也包括引进国外人才,这两种人才的引进要并重,为此国家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引进外国人才的力度。今年5月22日习近平特别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所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如长江之水,挡也挡不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如果人思想禁锢、心胸封闭,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对外开放。因此,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通过学习和应用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而不断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二,要把引进海外人才与具体的创业平台结合起来,把引进海外人才与任用本土人才结合起来。
第三,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我们还特别需要加强对海外海洋人才的引进。
文章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