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吗创始人柴可:不怕挫败的才是创业者
2017年2月21日
[图片来源网络]
▼
外界热议CEO必须是产品经理,我并不认可这种说法,CEO 70%到80%的时间必须做CEO份内之事,从给予员工信任、招聘,到建立整个公司流程、融资等。
◎“所谓的刚需就是人必须要吃饭,不吃就饿死了这种,所以这一点是很理性的稻草,什么东西放在互联网上合适,这是第一个。”
柴可的创业与家庭有关,父亲是做医药的,又有多年的创业经历。因此柴可的创业领域也都选择在健康方面涉及糖尿病、减肥、健康问答、按摩、中医体质调养、身体数据记录等方面,然而大大小小的六次创业经历,都以失败告终。
柴可的第一次创业是“友乐活网”项目,由于定位模糊,创业毫无起色,甚至有一个月公司账上只剩下3万元,而工资支出差不多需要15万。那是一段黯然的回忆,“那段时间是我人生的一个低谷,网站没进展,团队无所作为,投资人不喜欢,钱却花得差不多了。”为了增加收入,柴可团队还接了好多活,帮别人建网站,做APP。
创业项目中,柴可最满意的是“按哪儿”,“按哪儿”类似于一个按摩老中医,在用户哪儿不舒服的时候告诉他可以“按哪儿”。“按哪儿”有28万注册用户,但最不景气时每天只有个位数的活跃用户。“个位数的活跃用户是什么概念?十万分之一啊!当时非常挫败”。猛烈的暴风雨还在后面,2011年,柴可带着“按哪儿”参加了一个创业比赛,结果被评委犀利批判,因为产品没有涉及到用户的刚需。
这次经历让柴可醍醐灌顶,“以前我认为按摩也是刚需,这才知道刚需的本质必须是不可替代的东西。”他开始寻找真正的刚需,女朋友在经期后头疼的经历给了他启发,柴可意识到,减轻女孩经期痛苦,这一定是个刚需。“所谓的刚需就是人必须要吃饭,不吃就饿死了这种,所以这一点是很理性的稻草,什么东西放在互联网上合适,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确实是我女朋友来完月经开始头痛,所以我就想做做月经这个事情试试”。
◎“员工离职使我意识到企业经营不能只满足于做产品,必须依靠团队合力才能做好一件事情。”
2012年1月,柴可团队创建了大姨妈,反响非常好,用户数量在上升,排名在靠前,名气在扩大。柴可深受鼓舞,就在此时,团队却分崩离析,总共才十个人的创业团队,六个人选择了离开。“三个月以内走了60%的人,算上去挺恐怖的,虽然才10个人。但那个打击其实非常致命,因为其中那6个人里面还有3个人是从一开始就跟着我一块的”,柴可认为这是他创业遇到的最大困难,“这可能是最痛苦的阶段,其实你眼睁睁地看着当年信誓旦旦说,要和你一块创业到最后的哥们说走就走了。”
柴可实在想不明白,当初相濡以沫的团队,为什么会在前程渐好的时候选择各奔东西,他不断反思,“那个时候是一次我觉得特别深的扪心自问,就是到底自己做错了什么,我也诚恳地相待了,但是大家不愿意和我一块再继续创下去了。结果我发现,最大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没有真正地变成别人去思考”。柴可意识到,还是因为自己没有及时明确初始团队的占股比例,始终得不到股份保障,使得团队成员不得不离开。
这次经历也让柴可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员工离职使我意识到企业经营不能只满足于做产品,必须依靠团队合力才能做好一件事情。”他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留住员工,“员工之所以离职,无非是管理或品牌认可出现问题。企业运营涉及资金流水、人员流动等各个环节,不仅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还应积极提升员工收入水平”。
柴可重新组建了团队,改善了员工待遇,在融资时,拿出很大一部分比例作为员工持股。在获得徐小平的天使投资时,柴可就拿出自己的15%股权作为员工期权池。另一方面,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上也花费了心思,给团队新来的成员安排了“军训”,同吃同住,同玩同工作,共同朝着目标迈进。
本文选自《世界这么大,我们创业吧》,主编:苗绿、王辉耀,中央编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