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中国将会进一步的开放资本市场

2017年6月5日

李晶 (Jing Ulrich),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和亚太地区副主席


 

李晶在全球化智库(CCG)2017年5月18日举办的“中美智库中美经贸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

  大家都知道,这是由习主席提出的最雄心勃勃的一个外交政策,它也是由中国提出在60个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几十亿美金的投资。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这个投资的数字非常大,他说中国将会继续向丝路基金注资145亿人民币,进出口银行和开发银行将会有新的融资机制,能够提供更多的资金。另外中国会用87亿来做人道主义援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共是有780亿的资金是用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一带一路”的战略会增加中国和其他参与国基础设施的开支,刚刚AEI的研究员讲到了特朗普的基础设施计划,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中国其实在国内就要做很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在亚欧国家也是一样。我们觉得“一带一路”将会每年带来2千亿美金左右的额外投资,比如说油气管道,还有港口、机场等等,所以我们看到这个规模之大是非常令人叹为观止的。我们都知道有亚投行AIIB,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了亚投行,也希望能够通过亚投行参与“一带一路”,之前美国的同事也提到了美国的政府相关的“一带一路”政策。

中国的对外投资

  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资本的出口国,在2016年,中国对外的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2千亿美金。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如果你看一下中国对美的投资和发达经济体的投资,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940亿。如果看一下中国对于美国2016年的投资,根据我们的数据是460亿美金。这个已经超过了2015年最高的数字,当时是150亿的资金。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美国和其他地区的投资越来越多,首先中国的公司,不管是国企还是私营部门,他们都希望能够在价值链上移到上游,所以他们会在外国进行并购或者是投资。大家可能听到,现在有一些2016年的并购案,比如HNA购买了通用的设备部门等等,还有其他的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的案件。我们看到中国公司在美国购买资产,中国公司雇佣了很多的美国人。当然这些数字每天都在变化,我这个数字还是几个月之前的。现在中国雇佣的美国人已经超过了15万。另外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特朗普政府的确也已经承认了中国是美国非常重要的商业合作伙伴。之前他提出了一个时点的计划来推动中美的贸易关系,刚才江司长讲到了牛肉,田薇也讲到了牛肉,除了美国的农业产品之外,在时点计划当中,我们还看到了金融机构行业的合作。中国承诺将会给美国的金融机构更多的市场准入,进入中国的金融行业。另外中国的电子支付方面,他们也会允许美国的发债机构以及评级机构参与到这个行业当中。另外美国的天然气、油气行业也可以进入中国市场,而且中国可以直接从美国进口天然气。

金融方面的合作

  因为我是在全球最大的银行工作,就是摩根大通,我们非常关注在金融方面的合作。2014年中国建立了沪港通,2016年的时候我们有了深港通,这个其实是给国际和香港的投资者一个机会,能够投资中国本地的资本市场。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对于这些深港通、沪港通有配额,但是在2016年8月份配额完全取消了,债市在中国规模也很大,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债券市场。现在银行间的债券市场也是向国外的投资者开放,如果大家知道的话,我们的银行债券市场大概占到了中国本地债券市场的90%左右。现在投资者可以投资于银行间的债券市场,但是现在投资量还是很少。现在430个境外的投资者买了大概170万左右中国的银行间市场债券,这个体量其实是特别小的。大家可能在最近的新闻当中也已经读到了,中国的监管者将会进一步的开放资本市场,其中包括银行、债券等等。另外中国再次强调了金融稳定的重要性,这个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点。在未来的几年当中,我觉得我们可以继续看到中国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外国投资人到中国投资,将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来进行金融改革。

  (本文根据嘉宾在全球化智库(CCG)2017年5月18日举办的“中美智库中美经贸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专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