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刚:用优质教育培养真正的世界公民

2018年5月30日

Q:从2000年回国加入新东方至今,您不仅与俞老师一起推动了新东方的发展壮大,更是见证了伴随着中国留学行业快速发展的新东方前途出国这10年来的变化。请您为我们谈谈您眼中的中国留学的变化?

A: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正在走向世界。从过去更多的是公派留学走向自费留学,到现在超过百分之九十都是自费留学,十年来,中国留学人数增长了40多万人。留学变得越来越常态化、平民化。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积极学习借鉴西方并突破创新,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突破;而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发展,留学生也从过去更愿意留在国外发展转变成自愿回国。可以说,国内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创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成熟,正在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发展。

今年是新东方开启留学服务22周年,也是新东方前途出国高速发展的第10年,期间我们帮助众多中国学子实现了出国留学的梦想,也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上面提到的这个发展进程。新东方一直在努力搭建中国和世界交流的桥梁,我们帮助中国同学走出去,去拥抱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我们更鼓励中国学生学成归国,肩负起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Q:1996年,您选择毅然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出国留学,之后又在BBC做记者,后来又决定归国与俞老师一同创业。作为中国早一批的留学生和创业者,请您为我们谈谈留学的意义是什么?

A:在我那个年代,留学还不像现在这么的“主流”。然而这段经历最大的魅力对我来说是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看到了不同的文化、社会、语言和价值观,也看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自然就明白了有许多事情可以做,要改变自己,才能最终去帮助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

我一直说留学不等于成功,事实上很多人没有留学也成功了。但我会不断强调,中国同学特别需要国际化,需要走向世界。而留学正是帮助你加速国际化进程,走向成功的一条重要捷径。

对于我们的年轻人,留学更大的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拥有世界的气度、胸怀和格局,懂得世界的语言、世界的价值观。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也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变得更加多元,能够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与全球人才合作或者竞争,提高成功的概率。当你在留学期间不断地去浸泡,不断地去体验,不断地去交流,不断地去互动的时候,你会发现留学带给你的改变,绝不仅仅是英语流利了,知识增加了,而是从内心深处观念的转变。

Q:之前您曾表示过自己是一名“坚定的国际教育倡导者”,那么您对中西方教育差异有哪些理解?

A:我在2013年发起了“探寻世界名校之旅”活动,带领新东方名师团队深入走访了新西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和亚洲的百余所世界名校。在走访过程中,国外院校学生的开放心态、独立思考能力、多元化发展思路、对体育和音乐的重视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震撼。我本人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在这一过程中我拍摄了大量的海外院校,集结而成的影集《镜头里的世界名校》也刚刚出版。

通过在国外实地走访和这些年工作中的观察,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中西教育的差异。首先体现在教育对孩子兴趣的激发和保护。比如孩子非常喜欢数学,但中学老师已不能提供指导,那他可以直接去大学免费旁听相关课程;如果爱好音乐,学校有专业实验室可供学生练习作曲。在中小学阶段,孩子就已经在探索自己的兴趣所在,并逐渐明晰未来的职业发展定位。到了大学,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得到持续发展,高校为学生提供了各领域大量的选修课,之后才是专业细分。反观国内,特长培养常常被狭隘化,只关注结果,沦为加分的工具。

其次,教育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与共享性。一方面,高校自身定位非常明晰,比如加拿大的高校分为医博类、综合类、社区类等,从高精尖到动手实践各有侧重。中国的大学还在追求大而全。另一方面,在国外,学校的资源通常都向周围社区居民开放,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时,也拉近了校园与社区之间的距离。

还有一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就是对体育的重视。国外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都极好,学校也非常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在西方的教育理念中,体育既能强身健体、坚强意志,也能从小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和规则意识。

Q:作为民办教育领军机构,下一个10年,新东方有哪些规划和举措更好地推动留学行业发展,服务中国学生?

A: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同时,归国就业或创业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留学归国人员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市场备受关注的群体。2015年我们成立了海威时代,旨在帮助海归就业,打通国际化布局“闭环”。后来,我们又通过留学语培一体化尝试的欧亚教育,并购艺术留学机构斯芬克,完善留学产业链等种种创新举措来倡导国际教育的最新理念,让中国学生真正受益。

随着行业的发展,留学市场的竞争开始越发同质化。这样的时期反而更要注重服务与创新。我们坚信,未来的出国留学,一定是一站式的服务。客户选择留学,不仅仅只是为了出国,拿一个学校的文凭,更多是需要解决个人发展问题,而这个个人发展一定是和当今的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们的工作能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能够去帮助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时候,我们的工作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新东方CEO周成刚:用优质教育培养真正的世界公民

从2000年辞职回国加盟新东方,周成刚几乎经历新东方所有的产品线,亲历了新东方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重要节点。他坦言,多年过去,客户在变,需求也在变,但教育的本质没有改变,精神层面的东西还融在新东方的基因里。新东方会继续用行动激励着更多中国孩子勇敢地追求梦想,从容地走向世界。

文章选自网易教育,2018年5月

关键词 理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