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 | 百年变局见证中国外交新时代

2021年6月23日

专家指,现今国际上对中国的沟通意愿大大增强。图为习近平2016年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致开幕辞。资料图片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当今中国,正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和“十四五”开局,并向着新中国成立百年的目标奋进。回首建党百年来外交外事工作发展历程,过去,旧中国是弱国无外交,而如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早已逐渐跻身世界大国行列,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如今主动参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不断飞跃发展,全方位外交成果斐然,世界对中国的需要大大增强,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香港文汇报记者 葛冲 北京报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日前在《求是》撰文指出,党的外事工作是我们党百年来波澜壮阔奋斗史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文章称,一百年来,党的外事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为我们党的发展壮大、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专家预计中国会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图为习近平2017年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及嘉宾合影。资料图片

 

昔慨叹弱国无外交 今主动推进全球化

 

国务院参事、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接受香港文汇报专访时表示,“回顾这一百年来党的外交事业,我切身感受到的一个特别大的变化,就是原来我们是全力做好自己国内的事,到现在我们能够同时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全球化。”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

 

昔日神秘国度 今日会议热点

谈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外交事业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会,王辉耀感慨良多,他犹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出国时,外国人一般都对中国没什麽了解,只知道中国是一个很遥远的国度。在很多外国人印象中,中国封闭落後。而现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在外界眼中早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大国。

早些年,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有关中国的主题可谓少之又少。现在,常常出席各种重要会议论坛的王辉耀发现,无论是达沃斯年会也好,还是慕尼黑安全会议或巴黎和平论坛也好,有关中国的话题已经几乎贯穿於每一个大小论坛之间。“这说明国际上对中国的了解需求和沟通意愿大大增强,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位知名专家看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慢慢意识到开放包容和推动全球化是中国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王辉耀说:“过去,中国是被动地参与全球化,而现在则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全球化,这是一个质的转变与飞跃。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外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进入了全方位大国外交的新时代。”

谈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外交外事工作经验与启示,王辉耀认为,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冲突,不对抗,睦邻友好,特别是不寻求世界霸权,这既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也会继续坚持下去,这很重要。

坚持和平发展 绝不寻求称霸

王辉耀强调,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不靠掠夺,不靠战争,也不靠欺压别的国家,我们靠的是既办好自己的事情,同时也能帮助别的国家。比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及时向世界伸出援手。王辉耀相信,未来中国还会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会搞冲突和对抗,也绝不会寻求称霸世界,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康庄大道。

在王辉耀看来,尽管国际形势日益变化,但全球化的大趋势却未曾改变,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在不断增强,资金、技术、商品、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面对全球问题的威胁,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因此,合作是各国面对共同挑战首选方式,所有国家都应当致力於国际合作,现有的国际机制应通过改革与时俱进。中国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大国,将在这一进程中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全球治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辉耀认为,中国的发展是和世界各国的发展同步的。在这个世界各国共生、共存、共发展的新时代,扩大交流与合作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共同选择。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共进。

【特稿】力驳“中国威胁论” 辩倒美鹰派代表

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上有关“中国威胁论”等杂音一直不绝於耳。2019年,王辉耀应邀参加了在加拿大举办的国际公共辩论会─芒克辩论,主题是“中国是否会对自由世界秩序造成威胁”。辩论的正方,即认为“中国是威胁”的是两位美国鹰派代表: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美国哈德逊研究中心中国战略研究主任、“右派”大佬白邦瑞。辩论的反方,是王辉耀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

 

王辉耀还记得,当时不少现场观众都对中国和平崛起持消极态度,现场局势对王辉耀所在的反方极为不利。在长达3小时的激辩中,王辉耀和马凯硕据理力争,用事实反驳“中国威胁论”,对正方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对中国的种种质疑进行了有力反击,最终说服现场观众。在第二次投票结束後,他们最终获得本场辩论的胜利。

采访中,谈起这次辩论的经验,王辉耀认为,首先,要把中国推动全球化和参与全球治理的客观成绩告知世界。其次,在解释中注重叙述的方式方法,以别人听得懂的方式解释中国。另外,要增加中国声音的多元性。中国形象是立体且复杂的,因此注定要用多元的手段表现中国形象,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话语体系。同时,在解释中国的过程中应侧重共同利益的陈述、选取容易被接受的客观数据等方式。

文章选自《文汇报》,2021年6月23日

 

 

关键词 王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