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一卿:卢拉总统访华或带来这些改变

2023年3月24日

作者 | 华一卿,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研究员、联合国高级顾问。


作为全球两大新兴经济体,中国与巴西的双边关系历来备受瞩目。3月26日至31日,巴西总统卢拉在履职仅3个月之际,将率200余人的政商界代表团访华,访问规模和时长引人注目。在两国领导人会面之际,《南美侨报》记者对巴西学者华一卿进行了专访,剖析卢拉此行的重要意义,并回溯和展望卢拉任期内的巴中关系。

作为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研究员、联合国高级顾问和金达尔全球大学副教授和副院长,华一卿非常关注国际合作与金融、可持续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等问题。在她看来,卢拉此次访华是“两国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在全球发挥积极领导作用的契机”。

访问时机很特殊

华一卿认为,卢拉执政不到百日就安排了此次国事访问,巴西政府对于和中国双边关系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对中国来说,卢拉是2023年全国两会后首位到访的外国元首。

面对即将到来的双边会谈,华一卿对其中的全球性议题给予了更多关注,因为“巴西和中国必然是解决我们这个时代全球性挑战的重要一环”。

她认为,可以期待卢拉领导下的巴西政府和中国共同应对国际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在大国、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架起合作的桥梁,共同谋求全球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筹措资金,以加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对全球新秩序持有共同愿景

今年1月初,卢拉在时隔12年后第三次出任巴西总统。回望他的前两个任期,巴中关系取得了长足进步:2009年,中国晋升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在2012年又成为巴西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此外,卢拉在促成南南合作,特别是成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创办新开发银行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于巴中双方共同关注的减贫问题,华一卿指出,两国领导人对“建立在人类发展新形态基础上的全球新秩序持有共同愿景”。在这样的期许中,贫困有望不复存在,共同富裕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可能。

华一卿对于减贫的具体实践也提出了一点建议。她认为,巴中两国可以探索建立消除饥饿和极端贫困的合作机制,汲取两国此前积累的经验,发挥巴西对于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并构建更具可持续性和韧性的粮食系统。而这一机制也可以将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农业生产力和农业可持续性等纳入考量。

中国助力巴西经济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据华一卿介绍,2022年,巴西对华贸易顺差创纪录地达到618亿美元,而中企作为巴西重要的多元化投资者,投资存量超过700亿美元。过去四年,巴中合作的成绩固然亮眼,但在她看来,两国在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方面还有提升潜力,在教育、科技、环境、文化和政经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巴西政府可以依靠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推行结构化政策,促进巴西经济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以便在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革时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在中国推动全球秩序迈向更加平衡的新阶段时,巴西也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华一卿说道。

展望金砖国家的未来发展,华一卿表示,金砖五国应增进互信机制,为加强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下,需要制定能将五个国家团结在一起、应对当今时代最大挑战的共同议题,例如气候变化、消除饥饿与贫困、能源转型和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

 
文章选自今日拉美,2023年3月24日

关键词 华一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