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睿:提供国际化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国际适应性

2023年4月12日

2023年4月12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主办的2023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副主任杨睿在以“新时代青少年国际胜任力培养的需求与实践” 为主题的国际学校对话上发表了以下观点:

我非常认同几位前辈的观点。我觉得现在的青少年的科技手段非常地先进,所以他们在获取世界前沿信息的过程中,有时候他们获取的信息的速度比我们成年人还要快。而且现在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当代的学生不会人云亦云,大众说什么他就去赞同什么,他们现在已经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他们会更愿意提出一些比较新颖的观点。比如说我前年教的一个学生,他在上我的IB英语课程当中他就体会到,他觉得这个教学大纲更适合英语母语的国家,但是对非英语母语的国家不太合适。这个学生很有意思,他提出了提案,提出了IB的不足,给出了建设性的见解。2021年IB中心就改了这门课程的大纲,采纳了他的很多建议。这就是很好的例子,学生利用自身的经历去加入到国际舞台,去提建议,参与到全球事务中去。

在我们的日常选课中,我们中心开了加在一起不到一百门课,学生的选课趋势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数理化、理工科等课程,一直到现在,传统的科目选的人就很少了,大家都去选环境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新型课程,我觉得从整体上的趋势来看也能发现很大的变化。

在我们学校,从刘小惠总校长到分管我们中心的高江涛副校长一直在跟我们说,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人才会议上曾经提到过,我们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所以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这样,希望能够融合中外的教育经验,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袖型人才。基于这样一个战略之上,我们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的匹配中,都是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与此同时,能够让他具有充分的中国心。

还有一个点,我们非常地重视爱的教育,爱这个学科才有充分的激情和好奇心去学好它,你爱这个社会、爱这个世界才愿意奉献、愿意付出,才能有改变这个世界的初衷。最后你只有爱自己,才能够更好地生活、更好地理解你所处的环境。这是我们中心在教育过程中秉承的理念。

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人大附中ICC课程体系,这是我们中心的早培项目,即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联合培养项目。在这么一个构架之下就要求我们的课程做到高度个性化,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能够服务于不同背景的学生。我们这个课程建设是一个金字塔型的,最底层是适用于所有学生的贯通课程,是联合国际项目,以及国内的国家高考课纲的课程。在这么一个课程体系下,学生去学习,首先要取得一个双语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沟通能力。此外我们鼓励学生进行语言之上的文学层面的学习,比如说让学生修习语言方面的课程,让他们学英文文学、中文文学、学术写作等,来保证他们能够在理念、观点上有拥有国际性的理解。金字塔中层是我们比较高的腰部,即我们的选修课程,这部分课程希望能够灵活地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这些课程里面,比如说心理课程,不光要教大家来认识临床的不同疾病的特点、疗法,我们也会在课程里面融入,让大家理解不同的文化、人种之下,这个心理疾病有什么特点。比如说欧美人群可能情绪反应会更多一些,东亚人群可能躯体化的反应会更多一些。我们希望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之中融入这些国际化的文化敏感性的知识,来帮助孩子在一点一滴中形成这种理念。最后是最顶级的拔尖创新类的课程,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国际化的资源,比如说2021年的时候,我们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网络学校组织成员之一,我们当时选派了三个学生去参与重新构建未来的讨论。当时派去的几个学生,从课程目标、教法、评估这些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最后他们的建议还被收录到了教科文组织的一个白皮书中。我们希望能在日常教学中能从学校层面给学生提供这些机会,帮他们培养国际的适应性和胜任力。

最后,在课程之外,我们也相信其实绝大部分的教育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更多的是生活之中一点一滴的熏陶。所以我们的教师团队60%是海归的名校毕业生,还有一些外教。我们要求他们使用双语,绝大部分外教也能够用中文沟通,来培养学生的高度的文化敏感性。在这种高度融合的文化氛围里面,我们希望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籍背景的出发点是怎样的,他们有怎样的优势、劣势,让学生在课堂内和课堂外能够有效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无论是询问老师,还是在学校体系中形成影响,我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空间。

第一,我想说要营造一个在学校里小范围的科学、教育无国界,希望能够促进中外真正的融合。第二,我希望能够促进一个高等教育跟中等教育的融合。

我们和很多知名的院校合作。我们已经跟人民大学进行个别课程的试水,也希望今后能够把这个更加深入地拓展下去,让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世界大学的课程资源。最后,我想说,与其说国际胜任力,我更想把它描述成一个适应力,即你在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场景之中都能够适应且成功。所以我希望能让我们的学生学会一个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能力,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本文根据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副主任杨睿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主办的2023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