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合作共赢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

2023年8月14日

王勇,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编者按:当前,国际社会普遍期盼中美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关于中美关系,中国始终希望中美关系能够健康稳定,相信两个大国能够排除万难,找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近日,美国高官相继访华,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访华后,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相继访华。如何看待美国重要人物访华,及其对中美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就此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网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进行了专访。

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您看来布林肯访华双方都取得了哪些共识?

王勇:布林肯访华,我认为是比较重要的一次访问,是美国国务卿五年以来第一次访问中国。他的访问是美国国务卿或者外交部长级别的访问,应该说带有一定的标志性,代表中美双方的关系朝向一种再正常化的方向发展,美国总统拜登称之为“关系解冻”。由此可见,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中美关系是高度紧张的,包括2017年后特朗普政府执政四年,拜登政府执政两年半的时间,中美关系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第一,美国把中国定义成为最大的安全威胁,认为中国是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最大挑战者。美国下决心和中国开展全面竞争,并将未来十年定位为“关键的十年”,必须与中国竞而胜之。在美国看来,中美之间的竞争是关于国际规则制定权、国际秩序主导权的竞争。因此,我认为,布林肯的来访是带有一定标志性的,竞争到目前这个阶段,这种竞争可能会升级,紧张关系有可能引发中美之间擦枪走火,这是中美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中美之间同时还存在着诸多的共同利益。现今的中美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是过去30年经济全球化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增长的一个结果,中美之间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2008年之前,美国一些专家学者将这种关系称为“中美国(ChinAmerica)现象”,指两国经济高度融合,美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中处于赤字,但是中国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是一种贸易投资金融高度相关的关系。

第三,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负有特殊的责任。比如说像拜登政府所强调的气候变化等问题。它是离不开中国的帮助的。从这个角度讲,美国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激烈竞争,诸如“贸易战”“关税战”甚至“科技战”,美国没有获得更多利益,甚至按照美国工商界的说法,打“关税战”“贸易战”,美国输了。有几个标志,包括:第一,特朗普政府加征的关税没有取消,但是90%以上新增关税负担由美国的企业与消费者承担;第二,中美双边贸易在2021年、2022年连创历史新高,甚至超过了“贸易战”之前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工商业认为贸易战对美国利益造成了损害,应当尽快解除特朗普政府所征的额外关税,这实际上是在维护美国自身的利益。这也是拜登政府目前推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网:自从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一直处于竞争状态,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您如何看待中美竞争?

王勇:中美双方都有意愿稳定两国关系。但如何稳定双边关系,两国存在不同的看法。当前美国高官陆续访问中国,均强调落实2022年11月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所达成的共识,即加强沟通,管控分歧,促进相互理解。美国人强调要为中美激烈的竞争加装“防护栏”,竞争不要翻车,不要擦枪走火。中方强调要加装“地板”,中美关系不能再坏下去,要控制恶化的局面。中美在危机管控方面有共识。

美方认识到,在跟中国的竞争中过去并未占到太多便宜,而且美国对中国的竞争压力只会让中国的实力地位越来越强。中国在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在台湾问题上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和能力越来越强。中美一旦擦枪走火,美国没有胜算;一旦失败,美国将会丧失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美国领导的所谓盟国体系有可能瓦解。

中国社会科学网:这一次,习近平主席接见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谈到了中美关系的这些共识,您怎么样去解读?

王勇:布林肯访问中国实际上达成了一些有限的共识,但对于稳定中美关系释放出了一些积极的信号。这个共识包括几个方面,比如说中美之间要加强沟通,特别是要为商界、学术界、留学生等人文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

中美之间应该建立相关的机制来解决问题,不能仅仅是争吵,要解决问题。中美之间不对话,不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如何解决问题呢?到目前为止,中美之间仅成立了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工作组,在其他有分歧的问题上没有成立工作组。中美之间现在似乎有这样一个共识,要建立工作组。但是,如何落实这一共识?中美关系下一步怎么走?都将受到美国国内政治非常大的影响。

习近平主席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强调“两国应该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处理好中美关系,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确定性、建设性”,“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国尊重美国的利益,不会去挑战和取代美国。同样,美国也要尊重中国,不要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对方,更不能剥夺对方正当发展权利。”习近平主席这个观点切中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弊病,美方坚持这一做法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发展利益,也同样不利于美国的发展。

拖慢别的国家发展速度,并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美方是选择接受中国的意见还是按惯性继续与中国进行竞争对抗?值得美方深思。我认为,美方有许多清醒的有识之士,但他们在美国国内当前日益严峻的政治气氛下,声音很难发出来,他们在国内受到很大的压力。但是,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为中美关系增信释疑、加强沟通、开展互利合作,指明了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怎么看待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与布林肯访华有什么异同?

王勇:耶伦访华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当前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姿态性调整。耶伦本人是美国当前政府成员中少有的温和派代表,对华立场相对温和。她反对中美经济“脱钩”,主张中美要建立起建设性的经贸合作关系,认为中美脱钩将给美国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在推动发展建设性、合作性的经贸关系方面,耶伦提出了一些不错的看法。但另一方面,我们还看到,面对美国国内复杂的政治环境,她又在压力之下,强调继续跟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特别提出中美之间技术合作不能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要继续保持对中国的高压态势。

中国社会科学网:布林肯、耶伦、克里访华都释放出了一些积极的信号,您如何展望未来的中美关系?

王勇:展望未来,中美两国领导人将继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第一,当前中美要加强高层沟通,符合国际社会和两国有识之士对中美关系的期盼。特别是国际社会,希望中美两强能够稳定关系,为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注入稳定性;中美之间不能擦枪走火,这是很多国家想表达的愿望。它们期待中美之间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上加强合作,为最终解决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作出贡献。

中美关系当前有所缓和是对国际社会期待的一种负责任的回应。但是,未来中美关系仍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美国国内已经形成了跟中国进行所谓战略竞争的共识,把炒作中国威胁作为解决美国日益复杂和恶化的国内问题,如政治极化、两党斗争、种族关系紧张、枪支暴力等问题的一把钥匙,炒作中国威胁论来转移国内的阶级社会矛盾,这一点是非常危险的。美国这种所谓的民主恰恰是对国际和平稳定的威胁,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第二,中美之间可能会在管控危机分歧、加强沟通,特别建立相关的机制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这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中美双方毕竟都是不希望兵戎相见,不希望打仗,应该妥善解决相互之间的分歧。

第三,中美之间的竞争会继续,最后结局取决于双方的综合国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能否得到稳定的发展。美国的打压已经成为我们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美国竞争压力越大,中国越需要开放。如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第四,我们要坚持安全发展,把发展和安全更好地结合起来。当前,我们需要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做好各项安全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牢固的安全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防止安全问题的泛化,反对泛安全化。如果不能把握好安全的“度”与“边界”,将对我国的经济进步、对外开放与社会稳定造成负面的影响。安全工作要更加深入细致,有关安全法规需要更明确、细化。

中美的竞争将可能持续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应当坚持改革开放,对内专注发展。在外交上,寻找共同点与各国进行合作;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继续保持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良好国际环境。

文章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年8月14日

关键词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