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特朗普高关税下,中国如何寻找经济增长突破口?

2025年1月17日

2024年12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以“特朗普2.0新政的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为主题的开幕圆桌上发表以下演讲:

谢谢辉耀,今天讨论的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

要讲特朗普2.0新政,首先要关注一个大背景,那就是全球化正在遭遇困难或者说是挫折和逆流。它的出现有着必然性。如果放宽视野来看,人类历史上经历了技术革命、全球化和对外开放,这些都带来了生产率的提升,它一定会给一些人带来好处,但开始时只是给一部分人带来好处,对另外一部分人也有好处,但没有对一部分人的好处那么多。如果以后这个差距越来越大,到某一个点上就会出现一些不稳定,一些比较极端的形式甚至是发生革命和战争,甚至会发生比较大的动乱。现在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时点上。

特朗普的政策主张,仔细看看,在历史上都见过。比如高关税,美国在历史上长时间都是相当高水平的关税,30%-50%以上,只是到上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步降低关税水平。一是因为全球的推动,二是美国进入了服务业,到了服务业阶段,不再以货物贸易和制造业为主,特朗普对高关税非常痴迷,甚至对他的邻居,其他问题左右不了的都以高关税来解决。但是高关税在美国已经是有一段历史了,美国是否会回到以制造业为主的结构呢?很大程度上看起来不是产业升级,而是降级。全球化往回缩。这些将带给美国什么?我们希望它们中间能够纠错,但更大的概率是一种倒退。

特朗普的政策对全球有什么影响?对中国可能有一些影响,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中国的出口一直是经济的优势,但是现在特别要扩大内需消费需求,这是中国面临的很大的挑战。可以说,特朗普在加征高关税后,中国不仅需要应对外部压力,还需着力解决国内长期存在的问题,即通过扩大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

我将向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当前,中国的消费需求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在相似发展阶段时相比,大约仅达到OECD国家的68%至75%。换句话说,中国的消费需求比OECD国家在相同发展阶段时少了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这一差距相当显著。因此,我将其视为一种结构性偏差。目前,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解决这一挑战。

下一步我们要推动一些结构性改革,大力度提升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像养老、医疗、义务教育等方面要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二是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这方面我赞同CCG包括辉耀他们一直研究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我本人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我认为,特别是中国城乡结合部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的力度要加快,加快以后可以拉动中国第二轮城市化,也就是在都市圈和城乡结合部范围内,中国有很大的潜力发展相当多的中小城镇。这可以提升城市化水平,也是在扩大中国内部的需求。

三是中国要进一步稳预期、稳信心,特别是调动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公平竞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中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年轻人就业机会受到压力,收入水平比较低,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增加收入。

总的来讲,过去我们讲一句话,以开放促改革,现在我们仍然是以更大的开放,但这个开放中有很多的压力和挑战,反过来推动我们国内的改革,这个机会现在我们还是有的。所以,特朗普2.0最后的结果,刚才讲了很多对全球或者对美国国内的影响,我觉得对中国很可能也带来一些影响,他自己意识不到,但我们自己能够争取的改革的机遇。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 50国嘉宾90家智库共襄盛举,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圆满落幕

■ 第八届中国全球智创新年会在京成功举办

■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办 国际知名智库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

■ 第六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汇思想,凝共识

■ 第五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办 聚焦智库创新合作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 第四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成功举办——大国竞争背景下的智库创新发展探索

■ 2018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落幕,百余家全球智库共论全球化挑战与智库创新

■ 20国70余家智库齐聚青岛 新旧动能转换看智库如何“出招”

■ “2016中国智库创新峰会”在京成功举行

 

 

关键词 刘世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