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库斯奇托:中美关系的转折点,意大利的战略选择是什么?

2025年2月17日

2024年12月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意大利《Limes》杂志编委、中国-印太协调员乔治奥·库斯奇托(Giorgio Cuscito)在以“美国大选后的中美关系去向何方”为主题的分论坛上发表以下演讲:

非常荣幸今天下午能够与各位分享关于中美关系及其未来走向的思考。关于这一问题,意大利的立场可以说是比较混乱。然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我愿意做一番梳理。

首先,我想强调,虽然关税问题在短期内无疑具有重要性,但从更广阔的地缘政治视角来看,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战略性竞争。中美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这两个大国之间的主旋律。在这一背景下,长期内的结构性转变或许难以实现,但可以预见,特朗普政府2.0时代将为我们提供更为清晰的图景。

在美国两党深刻分裂的现实中,可以确定的是,美国两党对华共识是,美国最大战略竞争对手是中国。美国为了确保在全球海洋领域的优势地位,尤其不愿看到中国崛起为亚太地区的强国。美国认为,海洋安全即是其国家安全的根基。

与此同时,中国长期来看将会追求国内经济的发展,还要成为一个海洋强国。除此之外还要解决台湾统一的问题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美国对于这些意图,也往往将其视为对自身地缘政治利益的威胁。

综上所述,从中美两国的角度来看,双方的立场各执一词,各自有其充分的理由和关注点。

而欧洲国家,特别是欧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中介角色,既涉及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博弈,也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关键的中间平台作用。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中国南海问题与印太问题是殊途同归的,各方普遍期望在亚太地区、乃至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建立更加稳定和安全的海洋秩序,以优化全球海上运输路径。无论是欧洲、意大利,还是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大家都希望确保海上航道的安全、畅通与稳定,其前提是自由贸易,很多国家共同的发展,包括中国在内,我们看到中国也是非常依赖出口的。

欧洲在地缘政治层面,期望能够在美国与中国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这一平衡对于欧洲的安全至关重要,同时对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对于意大利而言,意义更为深远。2023年,意大利选择退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然而,为了维持与中国的良好经济关系,意大利等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双边经济合作。同时,在技术与安全领域,欧洲与美国之间天然存在深厚的联系,尤其是埃隆·马斯克与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之间的私人友谊,也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合作基础。

欧盟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国亦然,这些复杂的竞合关系给各国带来了挑战。因此,如何在这一复杂局面中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意大利而言,必须寻求一种独特的战略路径,确保在全球竞争与合作中取得成功。在未来四年,中美关系可能经历诸多变化,我们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关税问题和地缘政治问题既是潜在风险和危机,也是我们抓住机遇的关键所在。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支持的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开幕致辞-

王辉耀:建设更加和谐繁荣的世界,应对美国大选后的全球变局

杨万明:“小院高墙”不是大国作为,开放共享才能造福世界

蒋建国:大国博弈新阶段,中国智库需着力四大重点方向

于涛:如何在全球新发展格局中把握国际传播机遇

常启德:从“存异”到“求同”,可持续发展目标如何推进?

 

-分论坛链接-

智库年会 | 特朗普2.0新政如何影响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

智库年会 | 美国大选后,中美关系去向何方?

智库年会 |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欧合作的前景与挑战是什么?

智库年会 | 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人权发展

 

相关链接:

■ 50国嘉宾90家智库共襄盛举,第九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圆满落幕

■ 第八届中国全球智创新年会在京成功举办

■ 第七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办 国际知名智库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

■ 第六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汇思想,凝共识

■ 第五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办 聚焦智库创新合作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 第四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成功举办——大国竞争背景下的智库创新发展探索

■ 2018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落幕,百余家全球智库共论全球化挑战与智库创新

■ 20国70余家智库齐聚青岛 新旧动能转换看智库如何“出招”

■ “2016中国智库创新峰会”在京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