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从日内瓦到伦敦,中美经贸会谈是重回原点还是新起点?王辉耀CGTN深度解读

2025年6月14日

GGTN采访视频(EN)


 

近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贸易代表格里尔在英国伦敦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6月11日,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接受CGTN采访,就伦敦中美第二轮经贸会谈情况及中美经贸前景分享见解。

主持人:现在我们来连线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先生。非常高兴见到您。此次会晤中,中美双方握手致意,气氛友好。但是否存在这样的风险:一旦各方代表返回本国首都,这种积极势头可能出现倒退,甚至重回原点?

王辉耀:我认为此次磋商是一次具有积极意义的尝试,当前形势下我们确实需要开展此类努力。从整体来看,此次会议的风格与大约八年前特朗普政府1.0时期的“针锋相对”有明显不同。

此次,双方在日内瓦迅速达成了共识,后续磋商也在两国元首通话的基础上,基本确立了一个合作框架。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信号。当然,最终还需经各自政府批准,但这一前景是可期的,因为双方已就某种框架达成一致,至少该框架可作为执行的基础,在最终批准过程中继续推进。

同时,我们也收获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即使达成日内瓦共识,也不应再附加额外条件或设置新的障碍,例如制裁等。我们应信守承诺,切实履行已达成的协议。

伦敦中美第二轮经贸会谈再次凸显了这一教训的重要性。自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以来,美方实际上并未减少限制,反而对华为、半导体芯片及其他供应链领域新增了多项限制措施。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当真正遵循已达成的共识,并加以落实。

主持人:一位欧洲评论人士形容中美原则上达成的这一协议框架是“回到原点”,我想这总比“连起点都没有”要好。但您认为“回到原点”这样的评价是否公允?

王辉耀:我认为,用“回到原点”来形容当前的进展并不完全准确。毕竟,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二轮会谈。大家或许还记得,第一轮会谈仅进行了两天,在关税减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当然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仍有诸多问题尚未解决。

例如,在第一阶段协议达成之后,美方仍持续加码制裁措施、加大施压力度,并收紧对中国学生的签证政策,可以说陆续出台了多项限制性举措。这不禁令人质疑:既然已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为何还要不断新增限制措施?

这一情况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若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真正展现出诚意,就应当将分歧暂时搁置,集中精力落实已达成的共识,而不是不断引入新的干扰和新的制裁,这只会削弱第一阶段所建立的互信基础。

我希望第二轮会谈能够真正聚焦于解决实质性问题与困难,最大限度地减少分歧、寻求共识。同时,中美除了维护在日内瓦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外,也应认真考虑取消目前仍保留的部分关税措施,包括芬太尼关税。中方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诸多努力,双方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合作,促使双边经贸关系以及全球形势朝着更加稳定和积极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如今中美双方愈发意识到彼此在全球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双方无法脱钩,也难以真正割裂。全球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美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此外,无论是市场信心、股市表现,还是国际油价等,均直接受到中美经贸关系进展的影响。因此,双方不仅对本国利益负有责任,也对全球稳定与繁荣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责任。

主持人:简而言之,您是否认为中美两国的国内政治因素,可能正在限制双方推动达成长期协议?

王辉耀:我认为,中方展现出了强烈的意愿。中国领导层多次表示,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关键在于,美方是否愿意不再将中国视为对手、竞争者或战略上的竞争者,不论以何种方式表述。更为重要的是,能否以理性、平和的态度接受中国的崛起,并实现友好共处。当然,竞争始终存在,但应当是一种“奥运式”的良性竞争。

在这一过程中,两国国内的舆论叙事和政治力量发挥着关键作用。值得关注的是,两国领导人均已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外交工作置于优先位置。我也认为,美方对华团队正在遵循总统的总体政策方向,寻求与中方谈判。因此,只要两国具有足够的政治决断力,保持沟通交流,局势应该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相关问题也有望不断得到妥善解决。

主持人:好的,谢谢王辉耀先生,很高兴见到您,衷心感谢您参加本次节目。

 

关键词 王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