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宪:构建新时代人才服务体系:从市场机制到全球视野
2025年7月17日2025年6月27-28日,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举行。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何宪在开幕式上发表以下观点:
高科技时代就是人才作用凸显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怎么强调人才的重要性都不为过。我很高兴有机会参加2025全球人才峰会,借此谈谈我对人才服务机构的几点看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程度与人才服务机构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凡是人才流动活跃、创新能力强的地方,背后一定有人才服务业的有力支撑。我国人才服务业起步较晚,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统包统配,是没有专业服务机构的。改革开放以后,人才流动兴起,拉开了服务业发展的序幕。最初主要由政府主导,到上世纪90年代,民营和外资机构逐步兴起。进入新世纪后,各类人才服务机构快速发展,截至2023年,全国近7万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5万人从业,营收达到2.75万亿元。他们通过中介服务、猎头、招聘等多种形式,推动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流动与使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北京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就是一面旗帜。1995年,《北京市人才市场管理若干规定》的出台,全国率先实现管办分离,推动了民营人才服务企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合资、外资机构进入北京市场。多年来,北京始终走在前列,为各类用人单位与人才提供了优质服务,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国人才服务业的发展,是围绕经济实际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完善的一条路。目前已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服务方式和体系,整体上跟上了国家发展的步伐,但也面临新挑战,特别是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之后,服务机构的发展亟需加快。
首先,要引导人才服务机构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人才强国、打造全球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服务机构应发挥各自优势,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在服务国家中寻找增长点。
其次,要加大服务业的创新力度。高科技快速发展,需要人才服务模式与技术的升级。目前服务内容仍偏传统,技术含量不高,在新兴领域的投入明显不足。我们要推动AI、大数据等技术在服务中的应用,大型机构应设研发部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力资源技术与工具。
第三,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民营人才服务机构的发展。人才服务属于服务业,而服务业中民营企业往往有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实践也证明,民营机构在高端领域贡献突出。我们要信任和支持他们,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其创造平等竞争环境,激发内生动力。
最后,要在“走出去”方面迈出更大步伐。人才合作是“一带一路”发展应有之义。服务机构可以服务“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也可以服务东道国企业。我最近参加了一个上海人才服务机构“走出去”的论坛,感受到他们已经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这不仅服务国家发展,也拓展了自身空间。
人才服务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与支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水平开放的持续推进,人才服务机构一定会有更广阔的舞台,也希望各类机构各展所长,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25全球人才峰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链接-
“智汇全球,才赋未来”2025全球人才峰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幕
《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5》在AGTO 2025全球人才峰会发布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上发起成立
CCG“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倡议入选巴黎和平论坛 创新全球人才流动与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