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代表团到访CCG进行交流
2018年11月19日,密歇根大学李侃如-罗睿弛中国研究中心代表团一行访问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双方就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发展、中美关系等相关事宜展开了交流研讨。
2018年11月21日 -
日本经济产业省代表团访CCG并举行会谈
2018年11月15日,日本经济产业省通商机构部长渡边哲也(Tetsuya Watanabe) 、经济产业省通商机构部参事官助理小松正明(Mtsubara Yosuke)一行访问全球智库(CCG)北京总部。双方就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一带一路”等方面谈了未来中日的合作机遇等相关事宜。 在交流中,CCG主任王辉耀博士介绍了CCG自成立以来所做的推动中外交流的一系列工作。王辉耀主任指出中日应共同推动地区性和全球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渡边哲也部长也就推动中日更好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谈了他的想法。 此外,双方还就RCEP以及WTO改革等事宜交换了看法。日本使馆商务公使饭田博文(Hirobumi IIDA)、商务参赞福永茂和(Shigekazu Fukunaga),中方代表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博士、CCG国际传播总监聂立高等参与会谈。
2018年11月16日 -
美前副贸易代表、WTO前副总干事Rufus H. Yerxa到访CCG,表示美国无意与世界“脱钩”
. 2018年10月28日,美国全国对外贸易理事会(NFTC)主席、美国前驻关贸总协定(WTO前身)大使、美国前副贸易代表、WTO前副总干事 Rufus H. Yerxa先生专程到访全球化智库(CCG)总部,出席CCG举办的智库圆桌闭门研讨会“特朗普贸易政策: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及对应策略”并与CCG研讨会嘉宾交流。此次研讨会正值WTO十二个成员国在加拿大就WTO改革展开磋商并发表共同声明之际,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欧盟等多国智库、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的学者专家和使馆官员参与交流,活动由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主持。 参加研讨的嘉宾包括瑞士知名智库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总裁Ricardo Melendez-Ortiz,CCG特邀高级研究员、ICTSD主任成帅华,全球劳动组织主席Klaus F. Zimmermann,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GRIPS) 教授田村晓彦(Tamura Aki),日内瓦箂科咨询中心执行主任、对外经贸大学和武汉大学荣誉教授卢先堃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原会长孙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等多位CCG特邀高级研究员、CCG秘书长苗绿博士、CCG副秘书长唐蓓洁博士。澳大利亚驻北京大使馆经济参赞叶仁庭(Dene Yeaman),欧盟驻华代表团贸易处参赞吕天豪(Thomas Langelaar),美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处官员吕玉美,法国驻华大使馆商务投资处参赞任馥蕤,英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处多边贸易政策负责人Ben Miller等也参与了交流。 自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国际贸易秩序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这些变化无疑对世界经济和全球价值链,以及现存的多边贸易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近日,WTO十二国和欧盟代表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举行WTO改革会议并发表了共同声明。值此之际,CCG邀请了经贸领域的官员、专家和学者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和WTO改革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对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表示了欢迎。他介绍道,CCG作为一家中国领先的社会智库,在贸易相关话题上十分活跃,聚集了一批非常资深的经贸领域专家,希望能为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国际贸易环境作出贡献。对于全球贸易,他认为CPTPP作为一项重点关注服务贸易的协议,代表了未来全球经贸体系的未来,建议中国加入。对于中美经贸摩擦,王辉耀博士指出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有巨大利益,美国工商界应多发出声音并采取一些行动来改善当前的中美贸易关系。 美国全国对外贸易理事会(NFTC)主席、美国前贸易副代表、WTO前副总干事 Rufus H. Yerxa先生首先对CCG近年来在促进中国参与全球化,参与WTO改革上的努力表示了肯定。之后,Yerxa先生简要介绍了他在经贸领域丰富的经历和美国全国对外贸易理事会(NFTC)的情况。他表示,NFTC及其成员企业反对特朗普政府启动的包括“232调查”在内的贸易政策,担心这些政策的扩张会对中美企业都造成了不利影响。他对美国政府离开TPP的决策感到失望,并表达了对WTO改革的支持。Yerxa先生认为中美贸易关系不仅关系到两个国家,还会关系到全球的经济体系,因此,各界应该继续合作交流,继续寻找改善中美关系的有效办法。 随后, ICTSD总裁Ricardo Melendez-Ortiz先生对WTO的改革与参会人士进行了交流。他认为WTO的改革有利于未来的经济贸易发展,各界需在维护WTO及其精神的前提下,思考短期内解决贸易问题最充分有效的方式。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原会长孙杰表示,美国特朗普政府在“美国优先”口号下采取的国内减税、提高关税等经贸政策是不可持续的,从最近美股的表现就可看出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澳大利亚驻北京大使馆经济参赞叶仁庭(Dene Yeaman) 欧盟驻华代表团贸易处参赞吕天豪(Thomas Langelaar) 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的田村晓彦教授则指出,日本等12个WTO成员国和欧盟代表发表的共同声明表明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是许多国家的呼声,因此日本积极扩展CPTPP。他还表示,日本应该欢迎中国加入CPTPP。 日内瓦箂科咨询中心执行主任、对外经贸大学和武汉大学荣誉教授卢先堃建议中美之间可以将政治问题与贸易问题分离,优先解决贸易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也表示,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在国内看来可能是防御性的,但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则可能是一种损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则提到,中国在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提出“竞争中性”原则,展现了改革意愿,WTO成员应一起鼓励中国推动这一原则落地。 此外,现场参会人士还进一步就当前中美和全球贸易形势以及WTO改革的可行方式,与Yerxa先生进行了探讨交流。Yerxa先生回应,美国无意与世界“脱钩”,也不反对WTO的改革。他希望中美两国要从长远考虑,积极面对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WTO改革。 美国全国对外贸易理事会(NFTC)成立于1914年,是美国首要的非营利性商业协会,倡导一个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NFTC的主席James A. Farrell先生也是美国钢铁公司的主席。目前,NFTC为300多家成员公司提供服务,包括国际贸易政策、国际税收政策等。NFTC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并在纽约市设有办事处。 全球化智库(CCG )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中美关系和全球治理等领域研究,并积极促进各界人士就相关领域交流探讨。10月17日,新西兰贸易和经济副部长范吉利斯·维塔利斯(Vangelis Vitalis)先生一行受CCG邀请到CCG总部就多边贸易机制的相关话题与CCG专家展开研讨。10月9日,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理查德·威茨(Richard Weitz)博士在CCG北京总部发表演讲,表达了他个人对中美两个世界大国在全球安全及经贸领域的合作与挑战等相关问题的一些观点。此外,CCG于9月底在华盛顿和纽约开展的为期五天近二十场“二轨外交”与调研系列活动的成果,此期间还发布的中美关系系列研究报告《中美贸易关系和挑战:过去、现在、将来与政策选项》,就中美经贸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形成原因、影响和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为中美两国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智库建言。
2018年10月31日 -
“一带一路”多国智库学者赴CCG交流 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治理
2018年10月18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库学者联合考察团到访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就一带一路倡议及全球治理与CCG专家进行圆桌讨论。该讨论会由CCG与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来自巴基斯坦、俄罗斯、菲律宾、赞比亚、缅甸、埃及、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家学者和商界代表和出席本次会议,从不同国家的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视角探讨建设“一带一路”、创新全球治理的方案。 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首先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库学者联合考察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CCG在一带一路领域的研究和智库建议。他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从世界中受益,现在可以向世界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目前关于“一带一路”的信息沟通仍然有待提高,建议成立“一带一路”国际秘书处,促进沿线国家旅游、商业、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他认为,需要引入商业和企业沟通机制,仿照G20峰会的B20峰会、APEC峰会的商业峰会,成立“一带一路”商业峰会;此外,王辉耀博士还提出成立“一带一路”大学,促进学生、游客的交流;成立“一带一路”仲裁中心,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现的纠纷。他表示, CCG作为智库提出了很多关于“一带一路”的建议,也希望听到沿线国家关于未来促进“一带一路”更好发展的建议。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也表示了对考察团到访的欢迎,并总结了5年来 “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在过去5年,“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重大进展,促进了沿线国家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领域的发展,对全球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自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全球积极响应和参与。目前,已有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118份“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协议。他指出,“一带一路”倡导和平、发展与合作,即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化。它关心发展中国家,将促进双赢的全球治理的发展,这种治理是平衡的,包容的和互利的。 随后,考察团的官员、专家、学者和商业代表展开了讨论。 Harvey Dzodin, CCG高级研究员、CGTN特邀评论员、美国ABC电视网络副总裁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很重要,各国要加强交流、交换意见、解释疑惑,尤其是加强对一些问题的协调性。中国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时,软实力方面应做出更大的努力。 Zamir A. Awan, 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导者,要想实现倡议的全球化,不仅需要中国自己的力量,还需要国际社会的推动,从而完善这项倡议的全球化。 Rebekka Sondang Angelyn, 印度尼西亚共同行动组织Yayasan Koaksi执行主任 印度尼西亚如今对“一带一路”倡议接受度不同,因此政府间的沟通是很必要的,通过交流,更能明确倡议的未来发展,同时也能减少误解。像智库这样的社会民间组织对传播“一带一路”倡议有着重要意义。 Maigeldinov Kazbek, 哈萨克斯坦总统图书馆战略研究与预测局局长 “一带一路”倡议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倡议的全球化发展,对于促进国家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国家领导人之间的紧密联系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Khin Maung Lynn(吴钦貌林), 缅甸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秘书长 缅甸和中国一直都是友好邻邦,“一带一路”倡议加深了两国的合作发展。建议加强国防安全问题的交流与合作。 Vladimir Petrovskiy,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 建立更好的沟通合作,共同探索倡议机制是促进“一带一路”发展的当务之急。建议“一带一路”实施机制化,以共谋发展。 Nakubyana P. Mungomba, 赞比亚政策分析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和非洲是真正的好朋友,应保持关系并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中国应多发出声音,讲述中国的故事来消除其他国家对于“一带一路”误解和疑惑,增加交流的透明度,共同探讨未来合作。 Emerson Kim Lineses,菲律宾外交部外交事务学院出版物主管 “一带一路”带给菲律宾更多的合作发展机会。两国间的信息沟通、智库交流给菲律宾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双方可以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希望未来在“一带一路”上与中国有更多的合作。 Bernardo Benedicto (博纳杜), Benedicto钢铁公司董事长 菲律宾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两国的信息交流非常重要,但在菲律宾很多人获取“一带一路”信息的途径是社交网络,导致有时获取信息不准确。为此,菲律宾应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关于“一带一路”的信息交流。 Arga R. Oktian, 印度尼西亚共同行动组织研究部经理 合作过程中实现平等关系将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政府、投资者、慈善捐赠者、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团体间的相互合作配合,将促进完善“一带一路”倡议。 Maria J. G. Jauregui, 拉美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部副研究员 促进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交流探讨,能使倡议的实施更加顺畅。建议“一带一路”除了着重与大型企业的合作,还要关注小型公司与微型公司的发展,并加强环保问题的合作。 Ahmed B.M. Zeid, 埃及亚历山大省秘书长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国家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对推动一些小国家加入全球治理有着重要作用。 Ahmed S. M. A. Elmala, 埃及亚历山大省省长助理 “一带一路”的交流探讨对沿线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意思。建议就“一带一路”倡议设立国际研究中心以及智库,使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化。 李鼎鑫, “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常务理事 CCG为推动“一带一路”的交流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将会进入到落实阶段。 此外哈萨克斯坦总统图书馆战略研究与预测局首席专家Aryspay Kabdugaliyev, CCG副秘书长唐蓓洁,CCG副秘书长许海玉,CCG研究员、国际传播总监聂立高也出席了会议,现场参会各界人士就目前“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合作遇到的挑战等相关话题进行了互动。 本次会议是CCG“一带一路”系列圆桌会之一。自CCG“一带一路”研究院2015年成立以来,CCG已举办了一系列“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研究院在“一带一路”命题下,以企业国际化为主题,聚合国内外杰出中青年学者专家和企业代表,开展一系列对“一带一路”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出版,举办系列研讨会,并将研究成果整理成建言献策供国家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智库在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为了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组建一个智库社区并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中联部在2015年与中国知名智库一起建立了“一带一路”智库联盟(SRTA),CCG成功入选“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三年过去,SRTA与来自世界各地的251名成员建立了国际合作网络,出席本次会议的考察团中很多就是SRTA的成员。此次圆桌会围绕智库所关注的“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的方案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产开讨论,力求通过各国学者间交流,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国家间理解与合作。
2018年10月29日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副主席Carbonnier CCG演讲: 期待与中国在“一带一路”加强国际合作
当今世界全球性的挑战日益加剧,2018年10月24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副主席Gilles Carbonnier受邀在全球化智库(CCG)就“新形势下国际人道行动的挑战与应对”发表主题演讲。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主持并致辞。演讲结束后,CCG同与会ICRC专家、“走出去”企业、商界代表进一步讨论了国际人道行动面临的挑战和与工商界的合作机遇,表示将就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过去十几年来,国际形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全球武装冲突数量加剧,冲突参与方数量也呈指数增长,大量冲突导致无数平民伤亡,重要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公共服务接连失效且无法及时修复。这无疑给各国以及ICRC等国际组织的全球人道行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首先致辞欢迎ICRC副主席Carbonnier先生来CCG演讲。王辉耀博士表示,CCG与ICRC有着非常良好的合作,也非常支持ICRC在参与全球治理、解决全球问题、参与一带一路方面展开合作,CCG希望和ICRC一道共同推动国际社会的进步,促进和推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机制的新发展。中国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伙伴,ICRC是中国在国际人道行动的合作者、支持者,中国也在积极学习借鉴其经验,更好参与国际合作并从中受益。ICRC有150年以上的国际组织,也是CCG研究国际机构很好的范例。王辉耀博士感谢ICRC近年来对CCG的关注,包括ICRC主席和副主席都亲自莅临CCG演讲,期待ICRC进一步加强与CCG以及中国工商界的合作。 在演讲环节,Carbonnier先生表示,ICRC已成立150多年,由创始人Henry Dunant先生创办,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国际人道组织,ICRC一直在不断调整行动策略,应对人道形势的变化,以在脆弱的环境中迅速部署,更优化、更高效地开展人道工作。据此,Carbonnier先生提出ICRC与工商界的合作是一个为应对当前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并具体阐述了四个重点合作领域。 第一个合作领域是创新。据Carbonnier先生介绍,ICRC一直致力于促进创新,改善人道应对。Henry Dunant先生的革命性思想就是采纳和通过一系列国际法的普遍原则,将战争“人道化”,为暴力设定限制。在二战期间,ICRC就使用早期电脑登记战俘和失踪人员,重建家庭联系。两年前,ICRC首次发行了“人道影响力债券”,为尼日利亚、马里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假肢康复中心注入了新资本。Carbonnier先生提出很愿意邀请中国工商界参与影响力投资,中国慈善联合会此前已经对合作表达了强烈的兴趣,ICRC也期待推进此合作。现在,许多ICRC的创新还向数字科技方面发展。此外,Carbonnier先生表示ICRC与百度、汉能集团等中国公司开展了对话,他期待与中国工商界有更广泛的交流。 基于ICRC与供应商关系的创新,第二个合作领域是采购商品和服务。Carbonnier先生称ICRC每年从中国购买价值2000多万美元的商品和服务,用以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计划在未来十年里每年还将增长10 - 20 %。在“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中,ICRC在其中三分之二的国家开展工作,这些国家亦是中国工商界的重要市场和投资目的地,因此ICRC与中国工商界的合作有着重要意义。Carbonnier先生介绍ICRC与中国供应商建立了各种伙伴关系,开发创新的、可持续的和耐用的产品,提供给ICRC在世界各地开展的人道援助项目。ICRC与中国制造商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例如,ICRC与有关中国制造商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燃料等)方面密切合作,特别是为世界各地数十个国家的医院及水和卫生设施提供服务。Carbonnier先生表示ICRC目前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可靠供应商,并将会开展工厂评估。 第三项合作领域是建设更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交流知识、技能和专长。2005年,ICRC成立了“企业支持团”。十几家跨国公司是该小组的成员,它们不仅通过资金和实物捐赠支持ICRC的人道行动,小组还定期在总部层面及各个国家层面交流知识、技能和专长。这些交流涵盖广泛的话题领域,比如危机和沟通管理,艰难环境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安全风险管理,技术创新等等。Carbonnier先生表示欢迎中国工商界的新成员加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最后一项合作领域是安全风险管理。Carbonnier先生分析道,在治理能力薄弱地区建立充分的安全保障会非常复杂。在某些市场,安保工作费用巨大。在武装冲突和暴力局势中,需要与东道国、警察和武装部队、私营保安服务提供商与东道社区建立恰当的协议。安全挑战不仅会损害公司的作业和声誉或社会经营许可,还会损害员工和设施的安全及东道社区的安全。在这种挑战面前,帮助指导商业行为的原则有很多,如《联合国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安全与人权自愿原则》或《负责任供应链尽职调查准则》。但Carbonnier先生称只有原则指导还不够,并接着介绍了把这些原则转化为能够实施的有效做法。比如ICRC与日内瓦武装力量民主控制中心(DCAF) (两个组织均为《自愿原则》观察员机构)一起开发了一款“在复杂环境中应对安全和人权挑战工具包”,能帮助公司在预防理念下考虑其管理系统、政策和标准作业程序中的安全问题。 本次活动吸引了多位全球治理、人道行动和“一带一路”等领域的专家和工商界人士。研讨嘉宾包括ICRC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Larry Maybee,ICRC东亚地区代表处企业事业顾问方挺,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曾广颜,欧美同学会瑞士分会秘书长许铁兵,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发展部主任孙立会,CCG理事、 外联出国集团荣誉顾问王博之,深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会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彭向阳,深圳市国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红元, 汉能集团瑞士公司商务专员刘佳鑫,CCG副秘书长刘宇,CCG副秘书长秦刚和CCG副秘书长许海玉等。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在场的专家和工商界人士以及媒体就ICRC与中国的合作方式、ICRC选择中国合作对象的标准、如何解决合作中遇到的挑战以及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等话题与Carbonnier先生进行了互动。针对这些问题,Carbonnier先生回应道,除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价格因素外,ICRC采购政策的其他优先事项是考虑社会企业责任,尊重道德和环境标准。他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ICRC与中国的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并期待与中国有更多的活动交流与国际合作。 CCG与诸多国际组织和国际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今年还被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ECOSOC)正式授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非政府组织 “特别咨商地位”,成为获此资质的为数不多的中国机构之一。CCG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就保持着着密切交流。今年5月29日,受全球化智库(CCG)邀请, ICRC主席Peter Maurer先生在CCG北京总部发表演讲,就“一带一路”建设和企业发展分享了ICRC多年的工作经验。2017年11月17日,ICRC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Pierre Dorbes(裴道博)、东亚地区代表处高级顾问Andrew Gardiner(安竹)作为研讨嘉宾出席CCG举办的品牌论坛第四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第五届正在报名中,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2018年5月30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北京中南海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莫雷尔 关于主讲人: 吉勒·卡尔博尼耶(Gilles Carbonnier)生于1965年,拥有纳沙泰尔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过去三十年间,他的工作主要涉及三个领域:发展经济学、人道行动与国际贸易。其研究与教学领域主要涉及武装冲突与灾难的经济层面问题、国际合作以及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相关问题。其最新著作《人道经济学:战争、灾难与全球援助市场》已于2016年由赫斯特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他还是电子期刊《国际发展政策》的主编。吉勒·卡尔博尼耶曾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多年:1989年至1991年间,他在埃塞俄比亚和伊拉克一线担任代表分处主任,并在斯里兰卡和萨尔瓦多代表处担任代表。1992至1999年,他代表瑞士政府参加了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乌拉圭回合国际贸易谈判,后从事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工作,包括支持越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9年至2006年间,他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部担任经济顾问。2007至2012年间,他曾担任无国界医生组织瑞士分部董事。自2012年以来,他一直担任日内瓦人道行动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及欧洲发展研究与培训机构协会副会长职务。 关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成立于1863年,在世界各地努力为受冲突和武装暴力影响的人提供援助,并积极推广保护战争受难者的法律。它是一个独立而且中立的组织,其职责主要源自1949年《日内瓦公约》。该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在全球80多个国家共有大约1.6万名员工;资金主要来自于各国政府以及国家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自愿捐赠。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际人道组织, ICRC成立150多年来,一直在不断调整行动策略,应对人道形势的变化,以在脆弱的环境中迅速部署,更优化、更高效地开展人道工作。近年来,ICRC更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人道服务的各个环节,引入行为科学、人脸识别、影响力债券、虚拟现实、数据分析与保护等新方法、新科技和新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新挑战。不仅如此,ICRC积极与各行业合作,共享技能、资源和想法。 关于全球化智库(CCG): 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简称CCG,是中国领先的国际化社会智库。CCG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北京,在国内外有十余个分支机构和海外代表处,目前有全职智库研究和专业人员百余人。秉承“以全球视野,为中国建言;以中国智慧,为全球献策”宗旨,CCG致力于全球化、全球治理、国际关系、人才国际化和企业国际化等领域的研究。CCG是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全国人才理论研究基地,人社部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所在地,财政部“美国研究智库联盟”创始理事单位,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质,并被联合国授予“特别咨商地位”。 CCG成立十年来,已发展为中国推动全球化的重要智库。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2017》中,CCG位列全球顶级智库百强榜92位,成为首个进入世界百强的中国社会智库,并在全球最佳社会智库榜单中被评为中国社会智库第一。同时,CCG在国内多个权威智库排行榜也获高度认可,在南京大学与光明日报发布的《中国智库索引CTTI2017发展报告》中蝉联社会智库Top10榜首,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研究报告(2017)》“核心智库榜单”。此外,CCG还被权威的中国管理科学学会评选为“2016-2017年度十大中国管理价值组织”。
2018年10月26日 -
新西兰贸易和经济副部长和多国使馆贸易官员访问CCG 就多边贸易机制相关议题展开研讨
2018年10月17日,新西兰贸易和经济副部长范吉利斯·维塔利斯(Vangelis Vitalis)先生一行访问全球智库(CCG),就多边贸易机制的相关话题与CCG专家展开研讨。一共前来CCG研讨活动的还包括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Clare Fearnley),欧盟驻华代表团贸易处参赞吕天豪(Thomas Langelaar),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经济处参赞叶仁庭(Dene Yeaman),新加坡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Edna Tan,新西兰驻华使馆副馆长David Hope、英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处多边贸易政策负责人Ben Miller,新西兰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George Minton,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贸易政策)Erin Davidge ,新西兰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Harley Anderson等各国有关经济贸易参赞和使馆官员。 新西兰贸易和经济副部长范吉利斯·维塔利斯(Vangelis Vitalis) 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Clare Fearnley)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经济处参赞叶仁庭(Dene Yeaman)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贸易政策)Erin Davidge 欧盟驻华代表团贸易处参赞吕天豪(Thomas Langelaar) 英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处多边贸易政策负责人Ben Miller 新加坡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Edna Tan 新西兰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Harley Anderson CCG参加研讨的专家包括CCG理事长王辉耀,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原司长孙永福,CCG特邀研究员顾彬,CCG副秘书长唐蓓洁博士,CCG研究员聂立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助理教授李思琪等出席会议,就WTO的改革,CPTPP未来发展和其他区域贸易协定的未来多边贸易体系现代化议程方面的推进和作用等话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CCG理事长王辉耀教授首先介绍了CCG的概况和近年对多边贸易机制的研究及建议。他应邀分享了CCG最新的中美贸易摩擦研究报告,介绍了日前CCG在华盛顿和纽约开展的为期五天近二十场“二轨外交”与调研系列活动。王辉耀博士认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来之不易,各国都应加以维护,而不是采取单边主义的做法。各国未来应该加强多边贸易合作,包括探讨参与TPP合作的可能性,将有利于改善区域内多国的多边贸易关系。 新西兰贸易和经济副部长范吉利斯·维塔利斯先生回顾了自WTO于1995年成立以来,多边贸易机制的发展,并表示多边贸易机制需要改革以应对未来更多的挑战。维塔利斯先生曾在2015-2017年期间担任新西兰驻WTO大使,于2017 - 2018年任全面与先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首席谈判代表一职,他还是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小组的成员。 会上,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原司长孙永福表示,中国加入WTO以来和世界各国合作日益加深,多边贸易机制的改革将有利于提升国际贸易未来的发展,以面对新的挑战。随后,参会各国嘉宾探讨了所在国对多边贸易的看法和目前为其所做的努力,针对改革多边贸易机制可能会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交流,并都表示了对中国加入CPTPP的欢迎,都表达了未来寻求稳定的多边贸易机制的意愿。
2018年10月22日 -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亚协政策研究所副会长Daniel R. Russel访问CCG并和CCG开展交流
2018年10月17日,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前助理国务卿、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会长、国际安全与外交事务高级研究员、丹尼尔·罗素(Daniel R. Russel)先生一行到访全球化智库(CCG)总部,与CCG联合举办研讨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中美智库的交流,促进CCG与ASPI的合作,并就美中关系目前的紧张局势进行交流,探讨如何加强合作等。CCG主任王辉耀博士,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博士,ASPI主席陆克文资深顾问和研究员钱镜,罗素先生助理布莱克·伯杰(Blake Berger),CCG副秘书长唐蓓洁博士,CCG副秘书长刘宇,CCG副秘书长秦刚等参会交流。 CCG主任王辉耀博士首先介绍了CCG作为非官方智库的概况和近年来的研究方向,并分享了CCG于9月底在华盛顿和纽约开展的为期五天近二十场“二轨外交”与调研系列活动的成果,提到在此期间还发布的中美关系系列研究报告《中美贸易关系和挑战:过去、现在、将来与政策选项》。王辉耀博士指出,CCG长期致力于加强中美交流,已经多次发布了中美经贸研究报告,并建议中国加入CPTPP,扩大朋友圈。 丹尼尔·罗素先生首先表达了中美智库加强合作的意义,包括探讨社会福利和慈善等方面希望与中国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意愿。最后,他强调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未来合作的愿望。 随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博士介绍了基金会在中国的发展概况。她认为加强中美间的沟通和理解是解决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并在会上分享了中美交流的积极经验。 此外,现场嘉宾还进一步讨论了中美慈善事业合作的可行方式,并与现场参会人士探讨了合作中可能会遇到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于2014年在美国亚洲协会(Asia Society)总部正式成立,旨在集合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专家网络,致力于推动亚洲和世界的繁荣、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增进美国和亚洲间的相互理解,并为解决亚洲和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亚洲协会由洛克菲勒家族创立于1956年,现已成长为美国最权威的亚洲政策民间研究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无党派的教育研究性的世界领先的全球化智库。 CCG与亚洲协会及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PI)长期保持着交流与合作,曾连续多年举办亚洲协会“了解中国行”走进CCG活动,为加强双方及两国间交流提供契机。1月, CCG与ASPI曾在CCG北京总部联合举办 “美国的双边主义和亚太经济整合”主题研讨会,该次会议汇集了中美双方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具有政府经历和从事相关议题研究的学者,通过热烈研讨及意见交换,深化了双方的相互认识与理解。
2018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