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部长及代表团到访CCG研讨中加关系
2019年7月4日,加拿大联邦小企业及出口促进部部长伍凤仪(Mary Ng)在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之后率加拿大代表团访问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并和与会CCG专家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就中加经贸关系的未来走向、如何走出中加关系目前的困境,如何继续加强中加人文交流、中加合作等方面展开了充分交流与研讨。加拿大参议员Peter Harder和加拿大驻华使馆临时代办Jim Nickel也陪同加拿大部长访问了CCG。 中加关系出现紧张,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大国竞争因素上升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加经贸关系正常化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话题。值此关键时期,加拿大部长代表团来到CCG,积极与中方智库专家开展对话,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加各界相关人士的交流与沟通,解除误解,从而促进理解,促进两国关系未来健康与稳定发展。本次来访的伍凤仪女士是特鲁多政府执政逾2年半以来首位华人部长,也是近一年来中加关系出现紧张之后首位访华的加拿大部长。 CCG主任王辉耀博士首先对伍凤仪部长和加拿大代表团的到访CCG表示欢迎。他表示,中加友谊源远流长,面对当前中加关系出现波折,中加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面对挑战。他指出,中加经济贸易近年来增长迅速,应珍惜中加多年来形成的友好往来,中加在留学、旅游等人文交流领域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建议未来两国可加强该领域的合作。此外,王辉耀博士建议,中国与加拿大也可在气候变化、“降塑“等环保议题上展开更多合作。 加拿大联邦小企业及出口促进部部长伍凤仪对有机会访问CCG表示感谢。她重视与CCG各位专家与加方代表团的交流。她表示,保持中加对话和沟通对当前中加关系的发展十分重要,期待未来双方能有更多交流机会。面对当前中加关系陷入困境,伍凤仪女士以“高山可以抵御风暴“来形容两国的关系。她指出,中加应加强沟通合作去应对中加关系面临的挑战,并通过合作去寻找符合双方的利益所在。针对”孟晚舟事件“,她希望双方能更好的理解对方的立场,加强沟通交流与对话。此外,伍凤仪女士指出,过去一年,中加在旅游和留学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都取得了较好增长,未来应开展更多人文交流。双方还就中加经贸关系的发展、多边贸易体制、中加合作等话题展开了研讨。 CCG参加中加交流座谈会的有,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原司长江山,CCG高级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原主任、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原会长孙杰,CCG高级研究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处长左传长,CCG副主任高志凯,CCG秘书长苗绿,CCG副秘书长刘宇,CCG副秘书长唐倍洁等。加方参加的人员还有,加拿大创新科学和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助理Frances McRae,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商务公使穆大纬(Dave Murphy),加中贸易理事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Noah Fraser,加拿大创新科技与经济发展部部长办公室幕僚长Jason Easton、高级顾问Arthur Lam等。 伍凤仪(MaryNg)幼年时随家人从香港移民加拿大,曾在安大略省和联邦政府任职。2017年4月,作为总理办公室公共任职主任的她在联邦国会议员空缺席位的补选中胜选,跻身联邦众议员之列。2018年7月18日,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在渥太华宣布对政府架构进行调整,并任命多位内阁新成员。其中,伍凤仪获任小型企业及出口促进部部长,成为特鲁多政府执政逾2年半以来首位华人部长。
2019年7月5日 -
研讨G20后的中美合作走向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Steve Orlins访问CCG
2019年7月1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Steve Orlins访问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并和与会CCG 专家就G20首脑会晤后中美关系的走向、未来如何进一步促进中美贸易磋商、加强中美合作等方面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 6月29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大阪举行的G20峰会中顺利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为下阶段两国关系发展定向把舵,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值此关键时刻,CCG再次发挥智库作用,积极搭建对话平台,促成中美各界人士就中美话题展开交流对话,旨在促进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Steve Orlins表示,中美贸易争端给两国都带来了严重损害,尤其是对其普通民众和企业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G20两国首脑会晤为缓解中美关系取得了积极进展,而特朗普总统的态度转变一部分原因来自其的竞选压力。他建议,未来中国应以长远的发展眼光去开放市场,以考虑自身和人民利益为基础采取措施。同时,中美未来也可考虑在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上展开更多合作。此外,他认为,中国可以成为推动WTO改革的主要力量,在全球治理中担任更为重要的角色。 随后,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美大司原司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原公使何宁,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欧洲司原司长孙永福,CCG资深副主席、法政集团董事长、王府学校总校长王广发,CCG高级研究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CCG高级研究员、ABC电视台前副台长Harvey Dzodin,CCG高级研究员、CGTN评论员Andy Mok还就如何平衡中美贸易、如何改善中美交流、华为问题、关税问题、多边合作等议题与Steve Orlins先生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本次会议由CCG秘书长苗绿博士主持。出席研讨会的嘉宾还有 CCG研究员、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王安东,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对外关系与公共政策总监刘琦,CCG副秘书长刘宇,CCG副秘书长唐蓓洁等。 作为国内领先的关注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社会智库,CCG长期关注中美关系发展。在跟踪调研与展开“二轨外交”基础上,CCG在中美关系发展的诸多关键时点发布了系列研究报告,包括此前G20大阪峰会召开之际发布的《中美贸易磋商前景:回归理性,重返阿根廷共识》等,旨在持续研究中美经贸现状、问题、原因及影响,为中美经贸及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及时、前瞻性地提出智库建言。此外,CCG也多次赴美同美方各界人士就中美经贸展开交流对话,积极发挥“二轨外交”中智库的重要作用。5月21日-22日,CCG专家学者团在华盛顿开展智库交流活动、拜访了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布鲁金斯学会和美国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等智库和组织,并在美国国会大厦举办了“第三届CCG中美经贸圆桌研讨会”。 而在4月30日-5月9日CCG”二轨外交“访美期间,CCG智库专家团还曾专程拜访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Steve Orlins先生,并就中美关系的现状和未来、中美经贸磋商、中美贸易投资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2019年7月1日 -
新加坡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Chee Hong Tat CCG演讲,探讨中美贸易紧张背景下的亚太自由贸易和中新关系
2019年6月18日,全球化智库(CCG)邀请新加坡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Chee Hong Tat)到访CCG北京总部,以“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未来”为主题发表演讲,并在当前全球自由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围绕中国与新加坡未来合作、中美贸易争端如何化解、亚洲共同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RCEP、多边贸易体系以及WTO改革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致辞并主持会议。 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及多位新加坡外交官员,CCG特邀高级研究员、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及多位新加坡外交官员,CCG特邀高级研究员Harvey Dzodin,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原主任、中国证劵投资基金业协会原会长孙杰,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助理教授李思奇等国际经贸领域专家,以及CCG副主任苗绿博士、CCG副秘书长唐蓓洁博士等CCG研究员出席讨论,来自欧盟、德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出席活动。 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首先对徐芳达部长到访CCG演讲表示欢迎和感谢。王辉耀博士指出,如今亚洲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区域,新加坡在其中的贡献匪浅,为亚洲国家建设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对于亚洲发展的未来展望与缓解近来中美关系的紧张气氛等问题,亟需各界精英提供多元化和建设性的观点。王辉耀博士表示,CCG提供着来自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平台,积极促进政府与民间、企业、媒体面对面的交流,这对于了解政治格局与推动亚洲国家间合作与借鉴具有重要意义,期待进一步加强与新加坡政府和民间的合作交流。 新加坡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首先对CCG主任王辉耀博士的介绍和CCG各位高级研究员的到来表示感谢。他在演讲中回顾了中新建交近30年来的历程和两国领导密切互访对两国之间友谊的促进。关于贸易方面,他指出,中新双方优势互补,中新(重庆)战略性示范项目的签署对促进推动中新经济合作、金融合作、电子商务以及“一带一路”共建方面增进了连接。中新两国去年还更新了双方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确定了继续坚持开放,坚持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他高度赞扬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并表示坚持公平、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的利益。 就当前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徐芳达部长认为,中美双方缺乏战略互信是导致贸易摩擦升级的重要原因,这个问题恐怕短期难以解决,需要时间和耐心。对此,他建议中国可考虑如何改变美国及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负面感知。中国可进一步提升对境外投资及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以及外国与本土公司的待遇,也可考虑加强“一带一路”下本土与海外投资的联系,以使国际社会认为在这个倡议中有更大的切实利益。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中国建立信任和善意。新加坡希望中美双方应坚持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当前的经贸分歧,达成一个建设性的协议。 对于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徐芳达部长表示乐观,并认为不应对此过分悲观。“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将会为世界提供更多的机会。他指出,东盟在2030年将会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关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协商应该继续,以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世界各国对于繁荣的追求以及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是相同的,应该扩大全球化的蛋糕,使各国都能从中受益。
2019年6月20日 -
国务院参事室《国是咨询》在CCG举办研讨会
2019年6月10日,国务院参事室《国是咨询》编辑部在CCG北京总部举办“国内之强与国际之强”为主题的圆桌研讨会。研讨会由《国是咨询》总编辑郗杰英主持,国务院参事,CCG理事长王辉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CCG高级研究员贾文山,中国对外经贸大学教授、CCG高级研究员卢进勇,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CCG高级研究员徐洪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徐秀军以及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等和有关专家学者与会发言。 研讨会集中在新中国成立70年和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就中国全球化发展、中国竞争优势、如何平衡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未来中美关系将如何演变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就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建言献策。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是咨询》总编辑郗杰英阐明了举办此次圆桌会议的目的并发表了观点。他指出,本次讨论出的建议和意见会由《国是咨询》进行很好的整理和总结,上报有关部门。此外,本次会议的所汇集的优秀观点也会由《国是咨询》出版刊印。同时,他指出建国70周年以及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的发展有很多方面可以回顾与展望,总结和归纳。《国是咨询》希望聆听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期望大家踊跃建言献策。 CCG主任、国务院参事王辉耀首先欢迎《国是咨询》来CCG举办智库专家研讨会并欢迎大家的光临。王辉耀表示,在建国70周年和全球化发展面临新格局和新挑战的大背景下,我们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成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回顾建国7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过程与未来挑战,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第一,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完成初步工业体系打下了中国70年间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第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的中国的协商民主是中国的一大创举,吸引各界精英参与,且具有很大凝聚力。这套民主与集中体系建立是中国民主发展的重要经验,可以向国际上多介绍多宣传中国协商民主体制的成功从而减少国际社会的误解。第三,中国的改革开放赶上了世界全球化的大趋势大红利。第四,中国需要进一步以扩大开放来促进改革,并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国际关系来形成国际上更大的朋友圈。第五,中国需要进一步挖掘政策红利,如开放农村宅基地使城市及农村人口有尊严的流动起来加强和刺激内需。第六,要化解贸易战的挑战,扩大中国市场化的进程,第七,“一带一路”需要建立一个多边机制,亚投行的成功经验对于完善“一带一路”的多边全球治理机制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第八,在中美贸易战方面,应更多争取各国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与发展,以更大的开放程度应对贸易战带来的挑战。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徐洪才表示,全球发展到达了WTO被抛弃和边缘化、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大、产业价值链的分工体系的技术裹足不前的瓶颈期,对此的突破伴随着高投入和高风险。他指出,技术变革是产业变革和经济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未来中国应该由单纯的学习模仿转变为加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充分挖掘资源、市场、人才的竞争潜力。此外,他还指出,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和融合发展也是未来的红利之一。他建议,中国应该始终高举经济全球化的大旗帜,践行与国力相匹配的国际责任并努力建设新的全球治理体系,做好自己的事情。他还建议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中国应该把握积极作为与量力而行之间的度、平衡牺牲短期利益和换取长期利益和发展机遇,发挥政策稳定性与战略长远性的优势,在当下全球乱局中保持战略定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CCG特邀高级研究员贾文山表示,非常赞同以开放推改革,并且更大地对外开放这一观点。对此,他指出,中国有一些国际层面、教育层面的精细化管理需要进一步进行,以适应更广泛的改革开放。同时,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国际上辩论和博弈,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不仅仅是应战,而是更加主动。此外他注意到,中美两国谈判的风格不对称,美国的谈判是西部牛仔式的风格,是商人的谈判,直来直去,说得很具体;而中国是儒家的风格,大多中规中矩,把谈判当成政治任务而有诸多束缚,因此在谈判方式上也要改革,采取更职业化的谈判。对此贾文山还建议,需要在外宣、外交、外贸、公共外交等各方面培养辩论和谈判人才,尤其是对中外都通的人要充分地发挥作用。中国过去70的成功为自己赢得机会同时也有担当,要充分利用人才来讲好中国故事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卢进勇认为,面对中美贸易战,中国应当做到三个“不受影响”。第一,不能因为打中美贸易战而影响改革开放,无论中美贸易战结局如何、持续的时间多长,中国的改革开放要更快、更全面、更深入、更有效地推进。第二,不能影响中国的发展,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发展速度会有一些影响,但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的发展现在面临两点问题,一是落实不是很到位、不够精细,二是可持续性不强,坚固性存在问题,这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第三,不能影响我们向西方和世界学习的态度,中国现在强了,更应该要虚心地学,要更大胆地学,更脚踏实地学。此外他还指出,在贸易战中,中国要预防脱离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危险,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构建由中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徐秀军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从经济学来说,是因为分别在科技进步、人力资本的积累、制度的创新以及扩大贸易,促进分工的专业化上做足了文章。谈及未来的发展,他认为中国还应该继续发挥这四个方面的力量,但同时也要面对国际和国内环境上的变量。这些变量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国际维度、国家维度和个人维度,这三个维度都发生了巨大调整。对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在国际问题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作用,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第二,国家层面应该建立制度的体系,不断发展,建立一个适宜中国国情、符合需求以及彰显公平正义的制度。第三,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指人口结构的深刻调整,要增值保量,把人口的质量、受教育的年限提上来,这样能够继续推动人口红利的增长。 中央金融机构高级研修院前院长,CCG理事王博之表示,中国要做到持续的强劲,必须得先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强起来,也就是通过振兴教育和科研的方式,并大力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此外,他表示,推进政策的方式也要强起来,不仅在谈判桌,舆论场上要争取做事的主动权,也要整合相应的机制来配合,支持中国媒体走出国门,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与此同时,我们在处理舆论上既要强调服从、自信,也需要鼓励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够全方位应对当下的挑战。 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就对内治理方面层面指出,如何让我国少数群体融入多数群体是值得关注的难题。此外她还指出,三四线的乡镇青年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如何将他们的精力得到释放,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她还认为,在中国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吸收外籍人员,在高端外籍人才,外籍劳务工和外籍新娘逐渐走入中国的背景之下,对这个新兴群体的调研以及政策的制定也是至关重要的。她表示,中国过去70年对女性生产力的解放是一大成就,但保证女性能够接受良好教育,又在老龄化来临时可以保持高生育率,并在职场上有所发展仍然是一大难关。最后,她针对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看法,表示中美人文交流的阻断会负面影响我国开放的心态以及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 最后,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是咨询》总编辑郗杰英对闭门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国是咨询》编辑部副主任曹雪,《国是咨询》特约记者李豌,VIPKID CEO办公室首席研究员李志健,普天国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魏国强,《国是咨询》责任编辑张卉出席了会议。
2019年6月12日 -
第四条款磋商期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团访问CCG 研讨经贸热点
2019年6月5日 -
中美关键期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访问CCG探讨中美争端缓解之策
2019年5月20日 -
德国墨卡托基金访问CCG,讨论中欧互信,推动未来合作
2019年5月8日,德国墨卡托基金会(Mercator Foundation)执行董事迈克·施瓦茨先生(Michael Schwarz)携基金会代表人员访问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与CCG高级研究员、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团前副代表周小明以及CCG高级研究员、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肖慧琳教授等专家就中欧相互信任、增加共识、开展合作等问题展开讨论。 CCG高级研究员周小明向墨卡托基金会介绍了CCG自成立以来所做的推动中外交流和民间外交的一系列工作。并指出,目前中欧关系总体势头向好,但依然存在摩擦。中欧之间应该面对面交流,相互建立信任。具体方式可以先从联合研究开始。CCG一直秉承着开放的心态去与各个机构沟通和交流,以求促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了解。作为独立的社会智库,CCG能够以开放且包容的心态去各国组织展开对话和交流。 墨卡托基金会迈克·施瓦茨先生表示,CCG是一个久负盛名的中国社会智库,基金会也对CCG的建议表示肯定,对话和交流永远是合作的良好开始,合作也应该从相互了解沟通开始,循序渐进,才能扩大共识,增加互信。同时表示该基金会的目标是提供平台让中欧相关机构进行友好平等的交流。 随后,双方还就社会智库如何推动政府决策更加科学透明以及中欧对彼此的认识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墨卡托基金会成立于1996年,是德国最有影响力的私人非营利基金会之一。该基金会由科学、教育和国际沟通三个事务部组成,并围绕着三个事务部的中心主题展开工作 。该基金会于北京和柏林都有办公机构。墨卡托致力于推动中德合作,促进双方智库在能源政策、移民政策等领域开展共同研究。2013年11月18日,墨卡托基金会宣布5年内投资1840万欧元,成立欧洲最大的中国问题研究所。该研究所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独立和实际研究,向德国展示一个多元的中国形象。 参加本次访问的墨卡托基金会成员还包括墨卡托基金会中国代表阿克曼先生(Michael Kahn-Ackermann),墨卡托基金会北京代表处负责人、项目经理魏博凯先生(Caspar Welbergen)以及墨卡托基金会项目经理张燕女士。CCG副秘书长秦刚,CCG副秘书长刘宇,CCG副秘书长郑金连,CCG高级研究员Andy Mok,CCG国际传播总监聂立高以及CCG研究一部副总监杨靖旼博士等一同参加交流。
2019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