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高瓴资本张磊:大湾区要加强大学和人才建设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说,大湾区不只是地理概念。他希望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在制度及商业生态方面“连接在一起”,这其中尤其要加强大学和人才这一相对薄弱环节的建设。投资家张磊担任耶鲁大学的校董,同时也是西湖大学的捐赠人。他在5月26日举行的未来论坛深圳峰会上强调了大湾区的融合生态。张磊表示,从大学、科研机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到资本市场,“每一个条条块块,三地都是有的,只是没有一个生态模式把它连接起来。”这其中,张磊认为最为薄弱的地方在于大学和人才。这位投资家说,以西湖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非营利的社会型大学”是一个很好的示范。“解决了相对意义上的学术自由,引入了大学捐赠基金,又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张磊表示,“我很乐意看到港珠澳这边尽快有一个(类似的大学),以它为中心把体系建立起来。”张磊还提到,尽管大湾区范围内已经有为数不少的大学,但大学建设重点在于“高品质”——“从这个角度来说,深圳责无旁贷:经济上的排头兵更要吸引高科技人才。”他补充说,“如果能够跟香港的大学,甚至世界其他大学竞争,这个竞争将使生态变得更完善:人才的流动将推动整个大学往高水平发展。”“大学在一个区域容易形成聚集,不怕大学太多,而怕大学太少。人才集中到一定程度,会由量变引发质变。大湾区大学数量不少,但质量不够”,张磊说。文章选自腾讯财经,2018年5月27
2018年6月26日 -
俞敏洪分享创业经验:要有耐心 、要讲诚信
2018年6月21日下午,第九届中国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来自国内各行各业的大咖聚焦科技金融创新的热点、难点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也在论坛上,与数百名重庆企业家,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验和感悟。关于创业 只干自己懂的东西俞敏洪十分关注区块链技术,他认为,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各个产业中间成熟度还远远不够。截至目前,俞敏洪收到100份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产业的融资计划书,他一个都没投。一句话:自己不熟。“我不懂的事情,我坚决不干。我要干的事情,至少有人给我讲清楚,并且愿意跟我长期合作,我才愿意干。”俞敏洪说,他要“投机”,就要投真正的机会,而不是靠弄出一个系统来,炒虚拟货币,几天后就变成亿万富翁。他觉得这是一种庞氏骗局,赚这样的快钱,很丢人。俞敏洪也不可否认,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产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什么美国没有多少人去做区块链技术商业计划书,而在中国几千人在做区块链,因为一些中国人玩儿概念,不玩儿实际,也是一种浮躁的表现。俞敏洪介绍,目前他除了在干培训的老本行外,还在想怎么将培训与云计算、大数据、AI技术嫁接起来,所以新东方聘请了大数据专家、专门搞这事。今年4月,他向北大捐赠了5000万元,设立“北京大学新东方教育基金”,支持年轻学者进行社会学研究,争取在一二十年后,拿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社会学理论成果来。谈创新 搞科研要有耐心“我们对底层技术掌握方面或者投入、耐心方面,做得还不够。”俞敏洪说,因为许多人很忙浮躁,缺乏耐心,什么东西都迅速进去,迅速出来,迅速赚钱,有的科研项目一两年就出成果,一件事情很少坚持做5年。俞敏洪建议,搞科研、搞创新要有耐心,潜心研究背后需要经济的支持,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给科学家10年,乃至20年的时间,让他们潜心研究,在高精尖技术以及底层技术、基础技术上取得突破。谈诚信 金融创新诚实很重要从新东方创办到现在,俞敏洪创业之路已经走了25年。谈起自己创业的成功,俞敏洪认为,这跟自己讲诚信有很大关系。“因为你诚实,朋友就会相信你,因为你诚实,所以客户会追随你,愿意跟你合作。”俞敏洪还举了一个例子,几年前新东方股票被美国机构浑水公司攻击,新东方股价因此大跌。后来在一帮朋友的帮助下,买入新东方股票,在浑水公司攻击后,新东方的股票价格反而翻了十倍。2014年,俞敏洪与资深投资银行家盛希泰联合创办了洪泰基金,开始涉足金融领域。他认为,创新对金融特别重要,他可以是国家金融体系更加高效,民间金融更加灵活,产业因为有了金融的支持而更加成功。但是,俞敏洪也发现,一些金融创新,到最后变成了金融骗子,像被曝光的某些P2P,不讲诚信,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俞敏洪说,作为金融机构,也要诚实,应该一心一意通过投资,给创业者提供金融支持,而不是骗取老百姓的钱财。文章选自上游新闻,2018年6月21日
2018年6月26日 -
专访徐小平:投资有理想才华的人,我宁可信其有绝不信其无
“因为我是学音乐出身的,在创办真格基金之前,是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人工智能崛起的时候,我们已经投了很多人工智能的公司,大家就开始问我对人工智能有什么高见,我说之于‘人工智能’,我只有‘人工’,没有‘智能’。”这是5月27日,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在昆山杜克大学举办的杜克国际论坛上演讲的开场白。这位以个人风格和魅力著称的天使投资人,一开场就用自己的幽默点燃了论坛的气氛。或许是早期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教育相关,作为一个投资人徐小平很愿意听年轻人描述自己的梦想,也愿意给年轻人做梦的机会。在他的投资准则里,人一直是最重要的准则之一。“有理想、有才华的人,我们就宁可信其有,绝不信其无。”在论坛后,徐小平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称。有公开数据显示,真格基金在2017年投了国内数量最多的人工智能项目。在专访中,徐小平透露今年真格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数量还会增加。徐小平说,他不懂人工智能,但他让自己的团队投了许多和人工智能相关的项目。至于这些项目质量如何,徐小平表示:质量不知道,但永远有希望,虽然希望往往带来的是绝望,依旧要保持乐观心态。2011年,徐小平创立了天使投资基金“真格基金”。而在创办真格基金之前,徐小平是中国最大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NYSE: EDU)的联合创始人,与俞敏洪、王强并称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徐小平 视觉中国 资料图“宁可信其有,绝不信其无”自2016年开始至今,人工智能浪潮汹涌而至。在投资界,资金也明显向人工智能领域倾斜。有公开数据显示:在中国,2017年,真格基金以37次投资高居风投榜首,创新工场和IDG资本分别以28次和22次排列在第二和第三。“这是第三方统计的一个数据,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到2018年,我们应该又增加了好几十个项目。”徐小平说。但他表示,真格在选项目时并非只向人工智能倾斜,他还看好大数据、生物医药。至于如何挑选项目,徐小平坚持了自己一贯的主张:看人。在真格基金投的人工智能项目中,不少已经成为当下人工智能领域里的明星公司,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依图”)就是其中之一。依图成立于2012年,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统计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朱珑,前阿里云技术总监林晨曦共同创立的上海“独角兽”企业。据徐小平介绍,一开始依图这两位创始人找到他时,希望徐小平能给他们三个小时时间。结果,徐小平给了他们十几个小时,聊了技术、人生经历和梦想。有意思的是,当时,依图两位创始人告诉徐小平自己所做的就是最好的人工智能。“我说我怎么不知道呢?结果,朱珑说你不懂就算了,人工智能的事就交给我来做,你只要给我们钱就行了。”徐小平回忆。说到这,徐小平自己也笑了,不过他说玩笑归玩笑,选投资项目的时候有两点很重要:Credibity(编注:可信度)和Ambition(编注:雄心)。徐小平进一步解释到,这意味着这个人需要有可靠的专业性和野心勃勃的梦想。“有才华和有梦想的人,我们是宁可信其有,绝不信其无。这是我们的投资原则,按照这个原则投下去的项目,其实大部分都是成功的。”徐小平告诉澎湃新闻。给年轻人“第二张支票”从过往的投资记录看,徐小平“天使投资人”的称号实至名归,真格基金在他的带领下,对大量的初创企业进行了早期的直接投资。不过近期,真格基金投资风格有了微妙的变化,投资范围从只投天使轮扩大到了从天使到A轮,徐小平称之为“from A (Angel) to A”.对于这样的转变,徐小平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一方面,天使投资是真格基金的本源和命脉,我们会把它做到极致。只是许多项目的发展,投过天使轮后到A轮自然而然地就加大了赌注。另一方面,随着天使投资的兴起,许多项目不需要跋山涉水来找真格了。“这也是真格现在讲的From A to A,我们也称为第二张支票。本来我们只做第一张支票,但随着天使的兴起,我们现在也开始做第二张支票了。只是有个特点永远不会变:越早期的投资风险越高,高回报性的可能性也越大。”徐小平告诉澎湃新闻。徐小平、有个机器人创始人赵明在2018年昆山杜克大学的杜克国际论坛上讨论 昆山杜克大学 图徐小平将这样的投资准则用在了一家名为Yogo Robot的机器人公司上。Yogo Robot,中文名为“有个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目前团队从末端替人跑腿、执行单一递送任务的机器人切入,已推出酒店服务机器人和PIZZABOT餐饮机器人。据澎湃新闻了解,有个机器人并不是真格投资的第一家机器人公司,但真格在有个机器人的A+轮融资中“投出了能投的最高金额”。具体金额,徐小平并未透露。“当时有个事情让我印象很深刻。我曾经在一个展会上和一个并非我们投资的机器人合影,后来被厂家拿去做了宣传。‘有个机器人’的创始人赵明以为我在替那家机器人代言。当时赵明提起这件事,眼睛里流露出对我极大的‘鄙视’,认为我对机器人没有一点品味。正是在这种目光里,我看到了他对自己做机器人的强大自信,对机器人行业的深邃了解,以及对机器人质量的极端追求。”徐小平用自己的幽默介绍了与有个机器人的渊源。对于许多创业公司而言,成长过程中不仅有来自同行的竞争,还要面临大公司给予的挑战。以“有个机器人”为例,目前顺丰、京东、美团等公司都已开始布局无人配送机器人。但在徐小平看来,这样的境遇正是创业者展示自己核心精神的关键。“在BAT下,还是有京东、小米和360出现了。在这后面还有一大批公司出现。创业其实是生生不息的,恰恰是因为创业者对巨头和强权的挑战,创业才有创新力。”徐小平说,他也希望自己投的企业有望能成为下一个BAT。中国的创业者最好回到中国除了天使人投资人的身份外,徐小平还有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在投资领域摸索多年后,许多人仍愿意称他为“徐老师”。因为与教师职业相关,在徐小平投资项目后,他也非常乐意给投资的团队支招、牵线搭桥。但这些帮助并非毫无约束和限制,徐小平说心里有把尺。首先,看创始人是学什么的,做过什么。这些都体现在创始人的简历上,从真格基金此前的投资项目看,他们更青睐名校毕业、海归学子,以及专业研究能力强的人。中国巨大的市场给了投资人数不尽的机会,徐小平认为今日中国的创业浪潮实在是太迷人了。因此,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海外创业者能回到中国。“中国的创业者更应该想清楚自己的优势。中国的创业者应该回到中国。”第二是创始人的人缘如何,是否有大格局和领导力。“这里其实包括几个方面,包括是否有小伙伴愿意跟随创始人,围在一起创业。另一个,是这个创始人是否愿意分享。所以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一般会问创始团队,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何。一般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就知道这个人的心胸了。”徐小平说。在他看来,创始人不能当烂好人,也不能小气,股权分配问题一问就能体现出来。第三,创始人的个人魅力。徐小平说这点说起来有点玄乎,但在实践中非常重要。“这其实意味着创始人能不能吸引到比自己牛的人。曾经有人找我说,徐老师你能帮我约个人吃饭,把他谈下来吗。在我看来,这种人一般是做不好创业的,因为你说服不了对方。就像一个人要约女孩子吃饭,却求他哥们去赴宴,这哪里能追的到女生?”除了上述三点关于创始人的把握尺度外,在采访中,徐小平还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提出了关键的一点:除了专业团队外,一定要在创始团队中配备商业管理人才。“搞技术的团队,如果没有商业合伙人,一般都做不大,一定也做不好。我们谈了很多的科学家,他有很好的技术,但找不到做生意的人,这样的公司一般都死得比较惨。”徐小平说。最大的烦恼和煎熬:如何抓住明年、十年后最火的项目从新东方的创业到真格基金成立,徐小平在采访中还谈到了自己创业和投资过程中最大的自豪和煎熬。在徐小平看来,自己最擅长的投资范围是在100万到300万美金之间的项目。这种小额的投资金额看,也让他获得了投资界里“穆罕默德?尤努斯”的称号。(编注:穆罕默德?尤努斯开创和发展了“微额贷款”的服务,专门提供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我很自豪我被称为小额投资人。因为我用自己的行为给了年轻人一个机会,告诉他们其实除了去大公司、政府机关外,还有一条路,而且更辉煌,那就是创业。”徐小平笑着告诉澎湃新闻。但凡事总有两面,对于投资,除了有帮助到年轻人的自豪和骄傲外,徐小平说也自己最大的煎熬和烦恼。“现在中国投资领域市场是如此巨大、百花齐放。而我们永恒的烦恼就是总觉得这项目没有投到,那个项目没有投到。如何投到明年、十年后会火的项目,这可以说是我们最大的煎熬和使命。尤其是对于擅长早起投资的人来说,因为你一旦错过了,你就来不及,投不起了。”徐小平说。文章选自澎湃新闻,2018年6月2日
2018年6月26日 -
徐小平上海纽约大学毕业演讲:机会属于探险者
又是一年毕业季。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一批莘莘学子告别象牙塔,满怀憧憬地走向社会。在今年上海纽约大学的毕业典礼上,2018级的学子们在一片紫罗兰色的海洋中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毕业典礼。为他们送上祝福的,除了老师、家长,还有一位特殊的演讲嘉宾——来自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老师。徐小平老师以自己留学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不管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与新的机遇相距多远,对于新的机遇,还是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奢求工作完美无缺,而要鞭策自身追求卓越。毕业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只有找到自己的使命感和真正热爱的事情,才能拥抱无悔人生。祝所有学子毕业快乐🎓!▲ 徐小平2018上海纽约大学毕业演讲完整视频谢谢!谢谢大家。俞校长,雷蒙副校长,汉密尔顿校长,伯克利主席,全体教职员工,家长们,朋友们,以及全体毕业生们:能够参与并见证上海纽约大学 2018 届毕业典礼,我倍感荣幸。请允许我对每一位毕业生说:祝贺你们!毕业快乐! Thank you – you are very kind. Chancellor Yu, Vice Chancellor Lehman, President Hamilton, Chairman Berkley...members of the faculty...families, friends, and all of you in the graduating class: What a privilege to join in this wonderful occasion, and to celebrate your great achievement. May I say to each one of you graduates: well done, and congratulations. 几年前,我在曼哈顿的纽约大学参加了我儿子的毕业典礼。在座的各位家长一定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那是我人生中最自豪的一天……那一天也是我最快乐时刻——我终于不用再替我儿子交学费啦!(笑)子女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在座毕业生取得的成绩,也有家长一份的功劳——在此,我想同样对家长们说:祝贺你们!A few years ago, at NYU in Manhattan, I watched my son receive his diploma. In a way every mother and father here will understand, I count that day as among the proudest and happiest in my life as I’ m finally done with paying his tuition ! And this moment here at NYU Shanghai would not feel complete without recognizing all the parents who made this day possible: You, too, have done well. Congratulations. 俞校长授予了我“校长荣誉奖章”,我十分感激。但说句实话,你们听到的关于我所取得的事业成就,让我感到有点惶恐不安。我庆幸关于我的介绍只包括了我职业生涯的亮点,但我必须诚实地告诉大家,真实的情况并不如大家听到的那么辉煌。Chancellor Yu has honored me today with this Medal, and I am deeply grateful. The complimentary words you have heard about my professional attainments leave me, I confess, a little embarrassed. Happily for me, the introduction focused on my career high points. Honesty requires me to note that the story is not quite as impressive as it might sound. 和你们在座许多人一样,我年轻时对出国留学也充满向往。 在加拿大求学期间,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位著名音乐家。虽然这个理想并没有足够的才华来支撑,但我当年的鸿鹄之志还是值得肯定的。整整七年,我沉浸在音乐学的知识海洋里,挣到了两个学位。小提琴和吉他成为我度过闲暇时光的最佳伴侣,我写歌、练琴……我几乎拥有成功音乐家需要的一切东西——除了观众和收入。Like many of you, I dreamed of studying abroad, only my journey took me all the way to Canada. My great ambition at the time was to become a famous musician. It was not to be, but you have to give me credit for aiming high. For seven years, I immersed myself in the study of musicology, earning two degrees. I played my violin and guitar at every spare moment. I wrote my own songs, and practiced my performances. I had everything a hugely successful musician needs – everything except an audience and an income. 一边等待着世界发现我的音乐才华,一边我不得不到处打工补贴家用。当我快到 40 岁的时候,我无法再回避内心的质疑:如果我的理想是创作风靡华夏大地的音乐,那我此刻在异国他乡当个外卖小哥又算怎么一回事呢?While waiting for the world to discover me, I worked in different jobs to support my patient wife and two young sons. At a certain point, as I neared the age of 40, there was no escaping the question: If the whole plan was to become a music sensation in China, what was I doing delivering pizzas in Canada? 1996 年,我回到中国,加入了处在发展早期的新东方。我的新工作是帮助新东方学生申请出国留学。我干得不错,但我总是觉得我是一个从事着无关行业失败的音乐家。By 1996 I was back in China, in the early stages of New Oriental. My new job was to help Chinese students go abroad for higher education. I was doing fine, but I kept thinking that I was a failed musician doing an irrelevant job. 这个念头挥之不去、令人沮丧。直到有一天,一则新闻让我眼前一亮:这是一个关于两位美国律师的故事,他们因为赢得了一个轰动全美的官司成了家喻户晓名人:而这两位律师在成为律师之前都追逐过跟法律风马牛不相及的梦想:其中一位想当演员,另一位要做爵士音乐家!尽管二人出师不利,但他们却在第二职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It was a depressing thought. But I remember one day reading a little news item that caught my attention. The story was about two American lawyers who became famous by winning a very high-profile court case. It turned out that both of these men had set out on other careers before studying law. One had planned to be an actor, the other a jazz musician. And yet here they were, flourishing in their second choice of a career. 我从这则新闻里获得极大的启发:顷刻间,我都所有自我怀疑烟消云散。我开始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我在新东方的工作:这是我的人生使命。我不再是一个失败的音乐家,而是一个听到了上帝召唤的命运宠儿。我之前在音乐领域的困顿挫折不再是虚度的年华——恰恰因为那些日子,我能够设身处地为寻求我帮助的学生着想,帮他们避免不必要的挫折和失望。Somehow, for me, this moment was like a revelation. Suddenly my mind was at ease. I began to see my situation differently. I saw this work for what it was – my vocation. I was not a failed musician accepting my fate in another line of work. I was a man drawing close to his true calling. My disappointments in music no longer felt like wasted years. On the contrary: because of these, I was able to help others avoid disappointments of their own. 也许你的职业与你在上海纽约大学的专业完全对口——因为“你们的课堂就是整个世界”。也许相反。我的建议是:不管你的职业规划与新的机遇相距多远,对于新的机遇,你还是应该保持尽可能开放的心态。本科四年教育已经为你打下了扎实的人文功底。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是你应对挑战的强大实力。无论在多么陌生的领域,你们都能够迅速学会、融入并取得成功。Maybe your career will be in exactly the field you have majored in at NYU Shanghai, because “the world is your major”. Or maybe not. My advice is to stay open to new possibilities, however far they might be from the original plan. You can always be confident that your time here has set you on a very solid foundation. To any pursuit, you will bring the irreplaceable asset of a well-trained mind. Even in fields far beyond what you have studied, you have what it takes to learn, to adapt, to thrive.我发现命运有着自身的逻辑。有时候,我们渴求的快速通道不一定是最好的人生之路。那些不如人意的事态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失望,但它们是人生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那些洒落在人生路上失败的眼泪,同时也播下了成功的种子。虽然我也希望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但回看来路,所有挫折都不是绝境,它们只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I have found that life has its own logic, and the straightest path is not always the best path. Even with all the disappointments they can involve, the unexpected turns are sometimes just what we need. Disappointments, in fact, have been my true teachers. As unwelcome as they were in my career, I see now that they did not postpone success, rather, they prepared the way.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你们,我想自己青春年少时另外一段野心勃勃的时光。It was much the same with an ambition I cherished when I was your age. I remember the very moment when the idea first came to me. 当我还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大一学生时,有一段时间我十分焦虑和迷茫。我不知道自己将来拿着音乐学的文凭能找到一份什么工作。有一天,一位老师跟我们谈起音乐系学生的职业选择。40 年过去,他说的每字每句依旧令我记忆犹新:“音乐学毕业生可以在高校任教或从事音乐研究,也可以做音乐编辑、制作人、经纪人,对了……”,老师漫不经心地补充了一句:“你们也可以去文化部工作。”Early in my studies at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I was feeling anxious about my future and a little bit lost. I wondered what I could ever do with the degree I was seeking in musicology. One day in class, a teacher spoke of our career options. What he said is still as vivid as it was almost 40 years ago: As a musicology graduate, you could become a teaching fellow or pursue a Ph.D. in that field. Or you could become a music editor, producer, or manager. “Or , by the way,” the teacher added, “you could also work in China’ s ministry of culture”. 电光火石间,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归宿:我要去文化部工作,我会平步青云,最终成为文化部部长!In a flash, I saw my destiny: I would work in China’ s ministry of culture. I would rise in the ranks. I would become the minister of culture myself! 我想象:在这个令人敬畏的职位上,我能做的事情太多了:我能复兴中华文化艺术,我能弘扬中国伟大传统……或者,退一万步讲,至少我能叫贾斯汀比伯别再唱歌了(笑)。长话短说,我的部长梦也没有实现。所幸的是,这个梦想背后的精神一直伴随我至今。这种精神直接影响了我的一生。In such an august position, there was no end to the good I could do. I would lead a renaissance in Chinese culture and revive China' s finest traditions, or at the very least ask Justin Bieber to stop singing. In the short version of the story, however, this, too, did not work out. And yet something of the idea always stayed with me. It has shaped my life to this day. 从那时起,“成为部长”,就成了我的某种人生指引。“部长”一词,在我心中从一个具体的职务,变成了一个广泛的隐喻——他代表着我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我意识到,我们不需要一个很高的头衔来对自己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在任何位置上,你都能够改变世界。At every turn in those early years, “becoming the minister” was a kind of guiding star. It was a metaphor representing the kind of person I wanted to be. In every job or pursuit, I began to realize, we didn’ t need to be in a high position to have high standards and capacity for doing good. 即便是在我从事体力劳动的日子里,我每天都会带着使命感起床。我真的享受在必胜客送披萨吗?说实话并不。尽管如此,我每次外送,都似乎有关世界的未来(当然也包括我的小费);在美国一家叫“春卷先生”的餐馆洗碗打工时,我会尽心尽力把每个盘子擦得锃光闪亮——在“春卷先生”,我成了“春卷部长”;在新东方,我为学生提供出国规划,每次都要求自己的建议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在真格基金,我跟创业新手们对话,对他们的敬畏犹如面对未来商业巨头。Even when I held lowly positions, I woke up and went to work with a sense of purpose, treating every job as my mission. Did I love that job at Pizza Hut? To be honest, I didn’ t. Even so, I made my deliveries as if the world depended on it, not just my tips! Working at a restaurant in the U.S. called Mister Egg Roll, I washed dishes with extra care, giving each the shine of a job done with pride. At Mister Egg Roll, I became Minister Egg Roll. At New Oriental, when I spoke with students, I gave each my utmost attention, as if a word from me could make or break their future. At ZhenFund, I meet with start up entrepreneurs as if I were having meetings with top business leaders. 态度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败。我要求自己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如果你给自己设立一个高远的自我期许,这种自我期许一定能让你走得更远。不要奢求工作完美无缺,而要鞭策自身追求卓越。如果你能这样要求自己,我保证,机会迟早就会降临。Attitudes settle into habits. I wanted mine to be the habits of a person of consequence. If you have a vision of yourself as the kind of man or woman you aspire to be, that alone will carry you far. Think less about finding the ideal job, and more about making yourself the ideal person. When that is your outlook, opportunity, I promise, has a way of finding you. 十来年的天使投资生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当我看着毕业班的同学,仿佛看到了 300 个潜在的创业者。说到这里,我想给你们最后一个建议。Twelve years as an angel investor can change your way of thinking. So you will understand why, looking out on this graduating class, I see 300 or so potential startups. And this brings to mind one last suggestion before you collect your degree and go your way. 在真格基金投资的那些公司里,有些经过努力并失败,有些则长成了独角兽。创业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初创企业的发展速率和成长体量令人眼花缭乱。风险投资百花齐放,创业生态日趋完善成熟,公共政策也积极助力着创业创新。In our ZhenFund portfolio, we have seen some companies try and fail, and other companies attain valuations in the billions. Nothing is certain except the incredible volume and pace of startup activity. Venture capital is so abundant, the start-up ecosystems so well developed, with public policy working in its favor. 听上去挺激动人心的。但另一方面,创业潮的兴起让我们的职业选择变得更加难以取舍。你可以走一条传统的职业大道,在大公司一步步等待着加薪提职;但你也可以冲进充满风险但更加刺激的创业丛林。Sound exciting? Actually, it can add stress and complexity to each choice we make. Do you take the traditional path of going to a corporation with a big, well-established name and begin moving up the ladder? Or do you make your way in the far less certain but more adventurous world of fledgling companies? 敢问路在何方?只有你自己知道答案。我承认,创业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但是,我愿意给大家提供一个看问题的崭新视角:其实,进入职场的每一个人,本质上加入的都是一家“初创公司”——唯一的不同是:有人是在这家“初创公司”成长壮大之后中途上车;有人是则是在未来巨头呱呱落地之际就陪伴它一起变大变强。You alone will know the answer. It’ s true that startups are not for everyone. But may I recommend one way of looking at it. In a sense , every last one of you – indeed, each and every person entering the workforce – will be joining a startup company. The only question is whether you join years afterward, when that startup company has already seen its great rise to prominence...or whether you will be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and rise along with something new. 有时候,对我们事业发展最大的桎梏就来自于我们自身。要对新机会保持敏感和警醒,让你的精神和想象力引导你前进。在今日这个瞬息万变、无数商业模式带来无数发展机会的时代,“喜新厌旧”能让你比“循规蹈矩”走得更远。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与好奇,你一定会找到你心所属的事业平台。Sometimes the only real limitations on how far we go are those we impose on ourselves. In a period of so much change, with so many new business models and the opportunities they bring, don’ t limit yourself. Stay alert to all your options, especially to new ones, and go where your mind and imagination lead you. In today ’ s dynamic environment, curiosity can be a better career guide than caution. You will always find something, somewhere, that answers your inner calling. 保持强大的自信心。从上海纽约大学这所优秀学校学成毕业,你们的才华会获得万千雇主们青睐。 我此刻就想到有 500 家会欢迎你们的企业:我说的不是财富 500 强,虽然这些大公司一定会期待你们的加入——我心里想的是“真格 500 强”,即这些年来真格投资的那些创业公司。每个真格的创业公司,都需要你们。而真格投资的企业,只不过是中国机会海洋中的一小部分。彼岸迷人的景色,呼唤着你扬帆远航。Be confident, too, in the asset you have acquired today – a degree from this excellent university. It will command the respect of companies everywhere, and offhand I can think of some 500 such enterprises, I’ m not talking about the Fortune 500- though of course you have fine prospects with them. I’ m referring to the ZhenFund 500, the companies we’ ve invested over the years. They all need young men and women exactly like you. And here is even better news: these are just drops of water in the ocean of opportunity that is yours to navigate. 许多人摒弃传统思维,勇于尝试全新的、独特的与更大的挑战。他们遵从内心召唤,离开自己熟悉的天地,去新的世界开疆拓土。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但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可以信心百倍地告诉大家:机会属于敢于离开旧世界、渴望新大陆的探险者。最快乐的人,是为使命感而工作的人。我从没有见过任何人后悔 following their heart(随心而行) !I have met so many people who have turned away from conventional thinking and dared to try something original, different, and difficult. Some of them abandoned one career to go in another direction, led by an inner light. Sometimes they have succeeded, sometimes they have failed. But no matter the result, I can tell you this: The future belongs to those who leave safe paths and embrace the new. And the happiest people are those who strive in doing what they are called to do. I have never met anyone who regretted following their heart.说到幸福,这才是我们事业与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也是我们在场的每一位亲友师长,对你们每一位毕业生的衷心祝福。愿你们在上海纽约大学的时光仅仅是你们人生冒险和收获的开始;愿你们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收获一切美好;愿你们无论去往何处,都给世界带来正义与善良。带着对你们的无比骄傲,上海纽约大学 2018 届毕业班同学们,我祝各位前途畅达,幸福快乐!Happiness, after all, is the return we are all really seeking in a career, and in a life. And speaking for everyone in this audience, that is our great wish for each of you. May your time here mark only the beginning of adventure and fulfillment. May good things always come your way, and may you always be a force for good, wherever you go. With enormous pride in the NYU Shanghai class of 2018, we send you off today, and in all things we wish you well. 谢谢!Thank you. 文章选自真格基金,2018年5月26
2018年6月26日 -
梁锦松:发挥香港所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腾讯证券讯 6月8日由财新主办的2018财新峰会香港场将在香港举办,本届峰会以“开放新格局 共享新机遇”为主题。在“粤港澳大湾寻求整合效应”的论坛上,南丰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新风天域集团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梁锦松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功能是可以综合以上全球三大湾区,因为纽约湾区主要以金融为主,旧金山以科技、IT、AI、生物科技为主,(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的),东京湾区是先进制造业。粤港澳大湾区可以把这三点综合发展,因为香港就是金融中心,我们隔壁的深圳,深圳是中国最有创新能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在IT、AI方面发展得比较快。深圳、东莞、惠州有条件发展先进制造业,所以我们可以综合全球三大湾区,我们要去追赶。 以下为梁锦松演讲实录: 我个人非常支持区域融合,所以2002年时政府就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桥和香港到广州的高铁方案,还好当时成功落实,把这个放进董建华特首的施政报告。但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要用16年才建好,希望今年能通车,而且也很高兴当时在徐泽的支持下,2003年我代表特区政府签订CEPA,推动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 众所周知全球60%的GDP经济活动是围绕在湾区的,刚才也提到香港跟其他三大湾区是可以比拟的。很多人跟粤港澳大湾区跟这三个湾区的功能有什么区别、相同点?我个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功能是可以综合以上全球三大湾区,因为纽约湾区主要以金融为主,旧金山以科技、IT、AI、生物科技为主,(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的),东京湾区是先进制造业。粤港澳大湾区可以把这三点综合发展,因为香港就是金融中心,刚才徐泽已经讲得很清楚怎么发展。我们隔壁的深圳,深圳是中国最有创新能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在IT、AI方面发展得比较快。深圳、东莞、惠州有条件发展先进制造业,所以我们可以综合全球三大湾区,我们要去追赶。 香港怎么样呢?因为我是香港人,所以经常关注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应该如何定位。我们应该就香港的优势,比如中央说的我们要就国家所需、香港所长来发展。现在可以发挥我们在金融跟人才聚集方向发展,我一直说香港应该是为国家聚财(财钱财和人才),或者广东人更喜欢“发财发才”,就是发展人才金融中心作用。 在金融方面刚才说得很详细,我不说了。 在人才方面,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或创新经济,在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人才,怎样培养、吸引和发展更多的人才?香港可以为国家发挥独有的作用。在这个方面不得不提香港的高等教育,有人说华南地区较华北、华东地区,传统以来华北、华东都是比较能出读书人的地方,在科举后接近80%的状元是在华东地区出来的,华南比较少。如果以高教作为一个指标,香港近20年在香港政府推动下,香港有四所大学在全球100名内。光是排名,我们还是可以跟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比拟的。我们可以利用香港的教育,加上中央的支持,众所周知最近中央发布了很多政策支持香港高校,现在可以独立申请,以前是要跟高效合作的,这是香港对高教的支持。怎么培养香港人才,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香港可以为国家聚集全球的人才,毕竟香港有一国两制,我们有比较好的法制,特别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另外,我们有独特的自由、低税收、优质医疗和教育,这是吸引很多全球人才聚集的地方。比如旧金山湾区,其实它就是一个三藩市。大家不知道谷歌的总部距离三藩市35分钟车程,主要原因是三藩市有比较好的生活环境来吸引人才。我们知道人才不仅喜欢跟自己行业的人才聚集,更喜欢跟不同行业的人才聚集、沟通,因为通过思想碰撞才会有创新。香港是区里面最能吸引人才的地方,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希望香港能够发挥作为金融中心聚集钱财、吸引培养全球人才的中心,来推动各方面的科技创新。 因为南丰集团在全球投资生物科技、医疗养老,我有一个具体的建议。香港很多科学家是比较有名的,科研也非常到位,但香港缺什么呢?第一缺乏庞大市场,毕竟香港只有700万人,但国内有13亿人的市场,而且国内的人口老化严重。 第二,香港在生物科技,很多研究的病,香港可能一个病人都没有,而国内比较多。怎么利用一国两制,用香港的科学家、香港的法治,特别是保护知识产权的优势跟国内庞大的市场、庞大的临床案例合作呢?我的建议是利用一线二线,就是过了一线还没有过二线,还是用香港法律等。国内也一样,把两方面的科学家、医生、医疗机构和动物,因为做实验需要很多动物,而且人体是主角,一线二线比较容易交流,把香港科学家、科研机构跟国内的科学家、科研机构,包括动物、药物在这个区里面发展生物科技的试验区,这是可以考虑的。 最后谈谈协调机制,刚才徐泽也谈到了。我们需要有一个高层次的协调机制,毕竟我们谈的是广东9个城市加上两个特别行政区,是三个不同关税的区域,要协同这样一个项目需要一个高层次的机制,我建议至少有一个常委级的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除了政府层面的机制,希望9个城市、2个特别行政区在各行各业的专家里面都有每个行业的谘询委员会,提出及时、着地的建议,这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可能有好处。文章选自腾讯网,2018年6月8日
2018年6月26日 -
李彦宏:AI的最高原则是安全可控
“AI的使命不是替代人,是让技术忠诚于人类,服务于人类,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在不久前举行的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为了一个更美好的AI时代”主题演讲中如是说。在谈到AI产品、新技术时,李彦宏提出要遵循4个方面的理念和规则:第一,AI的最高原则是安全可控;第二,我们应该去防止因为AI而导致的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不平等;第三,通过AI和个性化推荐给人们信息,是能教人学习让人变得更好的;第四,AI的终极理想,是要为人类带来更多自由和可能,而不是去代替人类工作。“总之,AI的技术发展需要价值观的指引,在AI伦理价值的指引下,才能迎来‘一个更美好的AI时代’。”在演讲中,李彦宏表示,“自己在今年两会期间夸了一个海口,说今年7月份无人车就可以量产,现在剩下一个多月时间了,有期望、有焦虑、有担心,不是担心这个车量产不了下不了线,而是担心这个车是不是足够的安全。安全是自动驾驶最最重要的一个方向,是百度的天条。”文章选自中国经济导报,2018年6月1日
2018年6月26日 -
携程梁建章:不应当为增加短期利润而牺牲客户价值
携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会主席梁建章近日在携程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不应当为了增加短期利润,而牺牲客户价值。财报显示,其2018年第一季度净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9倍,仍然是中国最赚钱的OTA(在线旅行社)。 易观近日发布的《中国在线度假旅游市场专题分析2018》显示,2017年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892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行业在线渗透率从2016年的15.8%增至16.5%。 目的地碎片化整合 携程在公布一季度财报同时宣布线下门店已经成为携程生态体系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截至5月23日,携程旅游门店签约总数达到1107家,携程线下门店总交易额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长约50%。为了激励门店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携程还宣布启动“门店分级管理体系”,实施“门店成长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途牛第一季度的亏损收窄也得益于门店开拓。5月24日其公布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途牛非美国会计准则的净亏损为2380万元人民币,与2017年同期的2.262亿元人民币相比大幅度收窄。途牛旅游网首席财务官辛怡表示,亏损进一步收窄的原因是因为销售网络的拓展对销售与市场费用的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线旅游市场的痛点之一在于,用户到达目的地之后的旅游产品高度碎片化,每个目的地的资源方都不是同一拨人,信息整合非常困难,同时整个地面接待的细节和流程都会影响游客出行的感知。”马蜂窝副总裁都斌5月27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整个旅游行业最难做的一块,接下来谁能做好碎片化产品的整合,将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商业壁垒。 “在线休闲旅游市场,自由行需求增长非常快。客人有碎片化预订需求,这要求我们在目的地行程过程中提供碎片化资源。”途牛旅游网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敦德表示。2018年初,途牛开始搭建“目的地频道”,解构旅游元素资源,引入碎片化资源。 美团平台市场营销负责人舒逸平5月27日对21世纪经济记者报道表示,美团旅行想做一站式旅行服务平台,解决用户在本地或异地旅行场景中各种各样的需求包括住宿、境内度假、境外度假、交通出行、票务、保险服务。 同一天,易观智库资深分析师姜昕蔚对21世纪经济记者报道表示,2017年以来OTA市场一个大的方向是做碎片化产品。“在线这个层面大家做的还是流量这件事,只是对消费者来说,是品质和服务的升级,把用户划分成了细分的群体。” 赋能商家 除了自营渠道的建设,2017年以来一些OTA及旅游平台也更加重视为平台上的商户提供增值服务。 都斌表示,马蜂窝目前向商家开放了平台流量、营销工具、运营数据、平台接口,更深层的用户行为数据,也将在未来逐步开放给商家。 “由于有针对用户攻略游记内容的渗透,我们在用户出行决策的第一个环节就已经可以捕捉出行需求。”都斌表示,大量的用户数据经过内部大数据的加工分析,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用户出行的时间、意愿以及出行的人数。 无独有偶。舒逸平透露,美团旅行平台的定位是连接用户连接商家,用包括数据、营销工具、支撑性的服务项目等帮助商户做好自己的业务。 飞猪也在近期提出了一个新概念,OTM(Online Travel Marketplace),即在线旅游市场。日前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与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川航阿里营销中心。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飞猪副总裁胡臣杰表示,年轻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立体化,传统的单纯比价或交易式在线旅行机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新需求需要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来满足,OTM在线旅游生态作为继OTA、META-SEARCH(搜索比价)之后的第三代在线旅游模式应运而生。文章选自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5月29日
2018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