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忠群:创新与品质最大的源泉是良知
理事简介茅忠群,CCG资深副主席,方太集团董事长。 2017年10月20日,在第54届世界五金大会上,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表示,传统文化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改变了方太的发展方向。他将儒家文化视作方太创新文化与品质文化共同的源泉。“创新与品质最大的源泉是良知,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爱之心。 创立之初确定高端品牌定位的方太,20余年来专注于厨电领域,在不断以创新科技与产品推动中国家庭厨房品质升级的过程中,也引领中国油烟机逐渐转型成为中国五金行业的高附加值产业,方太也由此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优秀代表之一。此次全球五金行业盛会上,茅忠群表示:“方太的愿景从‘成为一家世界一流企业’改变为‘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也即是从一家优秀的企业到一家伟大的企业。”同时,方太要依靠三大文化——创新文化、品质文化与儒家文化——实现这一跨越。 创新文化是第一动力 面对家电产业转型与产品消费升级,茅忠群表示,创新文化是第一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持续发展”20多年来,中国吸油烟机行业始终高速奔驰于良性竞争的道路上,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消费品领域高附加值的产业,这一成果离不开技术创新的驱动。 截至目前,方太拥有专利总数超千项,其中发明专利超二百项。方太累计获得国际红点奖、IF奖超20项,并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产品与技术类奖项数十项。此外,方太拥有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国家认定实验室(厨电实验室和燃气实验室)。方太以强大的研发实力,在油烟机及嵌入式厨电领域方太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不断地实现了中国消费者的品质生活梦…… 品质文化是根本保障 在方太创立之初,家电市场中的高端品牌都被洋品牌占领着,而国产品牌基本都定位于中低端。面对这种情况,茅忠群认为,想要把品牌做高端,关键在于让每一件产品都成为精品,其背后必然离不开品质文化的驱动。将品质当做企业生命来对待,是方太必须一以贯之的准则。 从1996年推出的第一台油烟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圆弧流线型油烟机开始,方太不曾疏忽对品质的追求。首款产品一经上市就获得了消费者的支持,奠定了方太成功的基础。此后,方太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力求在品质上做到精益求精,经调查,每一百台油烟机中,只有0.2台需要维修。与此同时,方太持续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体制,培养出了一批高学历、高知识储备的专门人才,并在2011年荣获质量领域至高荣誉——全国质量奖。儒家文化是源泉 茅忠群将儒家文化视作方太创新文化与品质文化共同的源泉。“创新与品质最大的源泉是良知,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爱之心”。 从关注风量、风压、噪音转向开发真正“不跑烟”的油烟机,从厨房空气入手关爱用户的呼吸健康。此后推出的全新一代风魔方、云魔方,2016年发布的欧近跨界吸油烟机星魔方,均实现了良好的吸油烟效果。而方太发明的三合一水槽洗碗机,同样是基于仁爱之心,为解决中国消费者的洗碗和农药残留痛点而推出的全新产品。文章选自中国科技网,2017年12月24日
2018年1月4日 -
曹德旺接受专访:千万不要盲目跟风去国外投资
理事简介曹德旺,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福耀集团董事长。 2017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于2017年12月11日—12日在北京盛大举行,今天在现场,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接受了央视财经新媒体的专访,对时下的热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反倾销:曹德旺谈上亿美元打官司 在美国当地时间11月28号,美国商务部又提起了对来自于中国的普通合金铝的一个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提到反倾销,曹德旺谈起了自身的经历。 “当时起诉我的是三家企业联合告我反倾销,实际上我后来很冷静的告诉他,你这一次,我们中国其他企业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是起码我的数据还在这里,我卖的价格比你高,那你死哪里?死在你的制度太僵化,你原来厂商是一级供应商,还有批发商二级、还有三级、四级你沿着这条路走,我是这样做的,我是跳过你二级供应商的,做混装的,直接卖到中小客户上面去,我一片直接卖给他,我批发的才卖三十几块,你通过二级批发的渠道走,他给你拿要五十几块。那么我五十几块的时候,你厂里头才卖二十几块,我卖三十几块,比你二十几块还高,有什么好告呢,就是我用的方法跟你不一样而已,价格比你高,于是我打赢了这场官司。无论是PPG,还是现在的PPG,后来都成为好朋友,我们这两家后来他自己关闭他的工厂以后,现在用的都是我福耀给他供货的,都是大客户。” 对于被美国起诉的企业,曹德旺建议:“反倾销不是简单的一种方式,它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我建议被诉的企业一定要去应诉,因为这是为自己企业负责,为国家负责,如果你不应诉,他判下去反倾销成立,你中国的产品不允许进来,丢掉的是这个问题,我当时为什么花那么大代价去跟他打。因为我认为我不能丢中国人的脸,我没有本事,我不成为栋梁,但是我绝不危害到国家的利益,我舍得跟他打官司打下去。那打官司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你现在还不知道我在美国很多州的州长是我的朋友。” 死心塌地做实业,全球汽车玻璃的顶端,不过如此 在会上,针对特朗普政府呼唤制造业的回归的问题, 曹德旺认为对企业影响不大。 “为什么呢?我们国家在转型升级,转型升级,这是官家讲的话,不是我们企业做的事情,我们做企业的时候是应该这样做,是持续改进,福耀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美国70年代开始去工业化了,应该存在80年代以后的美国大学生,大多数都去了硅谷和好莱坞,还有华尔街。因此美国现在恢复制造业大国最难的问题就是缺技术,这是一。 第二个资金回归的话,基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做玻璃,我很多在车间里头守着炉子旁,才会做玻璃。你钱多没有用,品牌不能买的,这个是一个文化的沉淀,需要一个很漫长的时间。很自豪的说因为我福耀技术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在几十年里边,80年代以后,美国推出去工业化,全球搞经济的,我死心塌地地搞制造业换来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做换过来的。那么他们去赚快钱,赚大钱,我不喜欢赚那个,我想我没有什么本事,做一些实在的事情,就这样做起来的。” 中企去投资国外的利息低?曹德旺这样说 其实投资国外银行利息低是一个错误理解,国外是按照银行给你提供资金是按照你企业级别给你放贷款的,你品质上不去就享受不了低利息待遇,没有一定实力的,没有一定知名度的,不是自己的专有技术出去的还是要小心,不那么好做,千万不要盲目跟风会吃大亏的。 精准扶贫,可能要用市场手段来解决。 对于精准扶贫,不同于京东阿里的大规模产业扶贫,曹德旺认为农村的问题真正要解决,可能要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实地考察。 “今年统计出来这几个人穷,明年再来的时候不是这几个人了,有真有假,要重新来。可能是因产致贫、因伤致贫、因病致贫、因灾致贫,不一样,如果保险公司买了,转嫁出去,固化下来这种方式比较好。钱是拿去投资的,跟做项目一样做的,我是真正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只是为了上报,真正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不要去。” 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不是有钱人的城市。 之前对房地产的看法一度让曹德旺成为网络的焦点,此次采访中曹德旺也对此做出了后续见解。针对不少人认为买好几套房子保值的做法,他建议及早卖掉多余的房子,“我们家里买了几套房子,趁早做计划,他不愿意卖 ,编码,编1-7号,也要写明地址,以后早上5-6点在1号住,7-8点到在2号住,9-10点在3号住,以后房子卖也卖不掉,租也租不出去,还要交管理费,只能这样平衡自己。总书记讲,房子用来住的,我认为这句话非常正确,还应该加一句话;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不是有钱人的城市,是在这里住的市民,属于他们的。城市是市民的城市,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 世界不能没有银行,但是可以没有互联网 对于刚刚结束的互联网大会,曹德旺认为不管讲互联网多重要,“互联网只是我们产业的工具,只要有商品流通这个现实的存在,世界不能没有银行,但是可以没有互联网,只是结算慢一点而已。以前没有互联网,也有银行,互联网只是银行的工具,不能替代银行。”文章选自央视财经,2017年12月12日
2018年1月3日 -
曹德旺:对外投资不要盲目跟风!
理事简介曹德旺,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福耀集团董事长。 190个国家和地区、80%全球版图,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速。伴随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企业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未来又该如何升级进化? 2017年12月11日,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在北京参加“2017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并与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总经理王宏前在“新时代下的开放新格局”分论坛展开对话,畅谈中国企业的世界格局。(微视频|曹德旺:对外投资不要盲目跟风!)(微视频|曹德旺:打官司是为不丢中国人的脸!)曹德旺提醒所有想要走出去的企业必须迈过这些道坎: 对外投资是技术性非常强,条件要求非常高的工种! 对外投资,对外投资是技术性非常强,条件要求非常高的工种。首先你的产品从地方上先做起来,先满足地方的要求,以后国家的要求,再中国把中国做好,到一定的水平国际化,水平国际化才能够产业国际化。曹德旺在国际上1995年开始在美国建厂,现在全世界发达国家没有人不认识福耀,认识福耀了可以买东西。福耀企业效益好就是因为产品质量好,不是说这一片玻璃,玻璃叫产品质量,还有一个服务质量,保证供货,随叫随到,不管在世界哪个角落发生事情,都按照客户的时间解决客户的问题。它的供应链得到有效保证,当然它也愿意付出一些代价。 水平国际化,才能产业国际化! 你的产品从地方上先做起来,先满足地方的要求,以后国家的要求,再中国把中国做好,到一定的水平国际化,水平国际化才能够产业国际化。我在国际上1995年开始在美国建厂,现在全世界发达国家没有人不认识福耀,你认识我了可以买我的东西。 中企去投资国外的利息低?曹德旺这样说 其实投资国外银行利息低是一个错误理解,国外是按照银行给你提供资金是按照你企业级别给你放贷款的,你品质上不去就享受不了低利息待遇没有一定实力的,没有一定知名度的,不是自己的专有技术出去的还是要小心,不那么好做,千万不要盲目跟风会吃大亏的。文章选自CCTV对话、央视财经,2017年12月
2018年1月3日 -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成为吸引留学生新磁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近三年来全球最大留学目的地国(美国和英国)在留学生增速方面均有所放缓,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成为全球接收高等教育国际学生的主要增长极。”全球化智库和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日前在京联合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再次凸显了近年来全球留学发展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中国成为吸引留学生的新磁场。中国成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 2005年,刚刚高中毕业的索马里姑娘和丹怀着憧憬与忐忑,自费踏上了距祖国万里之遥的中国土地。从零基础学习汉语,到取得工商管理专业学士学位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再到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和丹在中国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学有所成后,她选择留在中国工作,如今已成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的一名教师。谈起10年留学生涯,和丹感慨万千:“我非常庆幸来中国留学。在中国,只要你有意愿并付出足够努力,就能得到回报。” 像和丹这样来华逐梦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从1950年初的33名留学生,发展到2016年的约44万留学生,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来华留学不仅规模急剧扩大,层次、结构、类别等各方面也不断优化,呈现全新发展态势。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莹分析,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源地更加多元,从过去的亚非拉国家扩展到世界各国,欧美发达国家的比重上升;来华留学专业选择更加多样,从过去的中文、中医等与中国相关性高的学科,延伸至理、农、工等多个学科;来华留学结构更趋合理,过去来华短期学习语言的非学历生占比偏高,而现在来华攻读学位的学历生占比显著上升。 尤为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的增长点。《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约20.7万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6.92%。来华留学来源国的前15名中,有10个国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较于其他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学历结构也更优。2014年,其他国家来华留学生中的学历生只占1/3,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则达到57.2%,巴林、巴基斯坦等国学历生的比例甚至超过90%。来华留学含金量不断提升 来华留学吸引力上升,是中国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的见证,亦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扩大的反映。 “中国蓬勃发展的巨大市场、与世界各国的紧密贸易往来,给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很多人选择到中国留学,是因为到中国哪怕只是学好中文,对回国以后的就业都会有帮助。”和丹此言道出了很多留学生的心声。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曾以中国人民大学留学生为例,对留学中国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国家的吸引力要高于项目和大学的吸引力,很多留学生认为“中国是个充满机会的国家”。 中国的日益强大,与对外开放并进同行。来华留学工作近年来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我国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2014年,全国留学工作会议提出“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并重”的思想,来华留学工作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新高度。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表示,吸引国际学生能够带来“一箭三雕”的效应,既可以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又能够获得丰富的人力资源,还可以促进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争夺国际学生资源成为世界性趋势。大力推动来华留学教育发展,是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必然选择。 在“出国留学与来华留学并重”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不仅在奖学金、教育合作等方面推动来华留学,在破除来华留学生毕业后在华就业创业障碍方面也实现了政策突破。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表示,从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允许外国学生在华实习、创业和就业政策的颁布,到公安部推出支持国家有关自贸区等区域创新发展的7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再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外交部、教育部共同发布《关于允许外籍优秀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来华留学生和外籍学生在中国实习、创业和就业的政策范围不断扩展,为吸引来华留学生、引进外籍青年人才并推动国家创新创业发挥了巨大促进作用。 中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来华留学吸引力增强的又一大关键因素。程莹认为,近年来中国教育的整体实力大幅度提升,部分学科已进入世界前列,一些高校已具备了用国际视野和国际标准培养人才的能力。打造中国教育的国际品牌 不容忽视的是,虽然来华留学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留学赤字问题依然严峻,目前来华留学人员数量仍远低于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未来如何更好打造中国教育的国际品牌,统筹来华留学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推进来华留学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李立国表示,提升中国教育含金量是来华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通过“双一流”建设,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尤其要针对来华留学生需求,发展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学位课程。例如,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中国高校可以开设有关高铁服务、高铁维修技术的针对性课程。 提升来华留学吸引力,不仅硬件要跟上,软件也要跟上,尤其需要中国社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教授张景全认为,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来华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会通过留学生向世界展示中国,留学生也会给中国带来异国文化。要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培养共同认知,为民心相通夯实社会基础。熊庆年认为,来华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治、文化、安全等诸多领域,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来华留学教育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学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文章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9日
2018年1月2日 -
王辉耀:十字路口的WTO需要大国发挥推动作用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WTO的创新工作值得探索 第十一届WTO部长级会议在阿根廷结束,总的感觉是在会议过程中接触的国际专家们对WTO的前景不是很乐观,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由于现在美国对多边贸易的态度不是很积极,大家认为WTO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处在发展的新阶段。会上有很多声音强调,现在WTO需要一个比较强的领导力,也就是需要一些大国来推动,需要更多国家发挥作用。 另外,专家们特别希望看到一些新的举措来推动多边机制。WTO已经从最初关贸总协定(GATT)的二十几个成员国,发展到了现在有164个成员国,在过去几十年内对整个世界的贸易繁荣和全球化进程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目前来看,WTO还是非常好的机制,它的作用还是很大,包括调节机制、仲裁设定规则等方面。然而,现在WTO面临新的挑战,不论是双边或者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趋势,都对WTO造成冲击。 所以,WTO也需要创新,比如在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等一些新的领域都需要求新。现在的一大困扰就是“多哈回合”自2001年以来一直没有取得太大突破,部长级会议成果也很有限。 WTO是基于一套游戏规则的国际组织,如果规则和条例的制定跟不上经济形势和全球化趋势,找不到新的贸易增长点,那么其对全球贸易的推动作用将大受限制。目前这种情况下,怎么进一步通过WTO机制的创新来推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值得探索。中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2001年加入WTO之后的贸易实践和对整个国际贸易的推动有目共睹。中国现在确实被世界很多国家寄予厚望,认为中国可以在全球贸易中起到更多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也需要多从中国的角色来思考。 大概两三年前我作为中国专家参加在日内瓦的国际移民组织国际顾问委员会,当时共有10个成员,包括原WTO总干事皮特·萨瑟兰。他说,中国加入WTO确实很好,但是中国在前期过程中,可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来,对很多议题的参与程度还不是很深。总而言之,他的意思是中国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是WTO的大国,如果潜力不能得到更大释放,在其他地区性机制的影响下,WTO的作用可能会越来越弱。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需要更高层次的开放和积极参与全球化。WTO则是全球化最重要的体现之一。WTO秘书长在这次部长级会议闭幕讲话里提到,各国目前对多边贸易的推动还很有限,成果并不显著。这次WTO也没有发表部长宣言,相当于没有达成部长共识。在目前情况下,中国如何继续参加并更好地推动WTO议程?这个问题确实值得中国好好研究。对多边贸易体制未来发展的六点建议 对于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发展,有几点建议。第一,在议题上,WTO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包括电子商务、物联网、数字经济和数据流动,甚至包括人工智能以及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些领域都可能引起WTO成员国新的兴趣。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同时也是WTO的重要参与者,我们可以积极推动这些新议题。 第二,中国现在提出的“一带一路”其实也涵盖了六七十个国家,我们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一百多个国家的首脑和代表以及五十多个国际组织来到北京。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尝试在WTO框架下,在相关国家就“一带一路”贸易的便利化等方面相应建立一些机制。 第三,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参与到多边贸易体制进程当中来。同时,国际上也有很多WTO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也可以聚天下英才而用。所以除了要加强本国人才的培养,也可以请国际专家帮助我们推动议程,最大程度组合人才的力量。 第四,在WTO舞台上,同盟军也必不可少。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一股独大,还是要靠朋友圈的力量。目前欧盟,尤其德国也很失落,对欧盟的未来感到迷茫,他们也需要中国的支持。多边贸易的维护确实对中国来讲也非常有益。我们除了在多边贸易上跟建立同盟欧盟之外,跟东盟、亚太等地区的国家一起把多边体系维护好也很重要。 第五,国内不少专家反复强调要练好内功,用开放促进改革,我也同意。比如我们现在在数据流动方面还比较保守,在一些合作上,国外的服务器必须要放在中国。我们在电子商务领域发展迅速,像阿里巴巴的数据库非常大,以后国外的数据是不是可以放在我国的数据库上?我们未来对发展经济的看法会有所改变,而这些新的领域恰恰是需要通过WTO进一步来推动的。 第六,中美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共同利益,因而建立中美之间合适的对话平台很有必要。不管特朗普是否执政,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肯定还需要达成很多共识。 此外,从“二轨外交”角度来看,可以通过达沃斯论坛、国际智库交流等渠道推动WTO议题达成共识,这方面中国确实需要加强。我们可以更多地联合达沃斯、各个国际商会等组织和平台,多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本文根据王辉耀2017年12月18日在CCG“从WTO部长级会议看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研讨会上的发言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年1月2日 -
张燕生:金融改革需要“引狼入室,与狼共舞”
专家简介张燕生,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曾任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先后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原国家计委科技进步奖、优秀研究成果奖等多项奖项。对于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他提出了以下观点: 经济目标要的是好,而不是快 张燕生认为,如果2018年继续维持较高经济增速,旧常态模式、旧观念的持续时间就更长,由于结构性矛盾并未解决好,就可能潜伏更多危机,而如果将经济增速适当放慢,就可以慢中出细活。 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根本在于完成质量变革 谈到中国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和变革动力,张燕生列举了中国部分省市制造业研发强度: 1、广东:2.56 2、江苏:2.66 3、上海:3.82 4、深圳:4.1 5、北京:5.96 这已经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研发强度的平均水平。张燕生认为,要实现高质量的增长,必须完成制造业的质量变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 金融改革需要“引狼入室 与狼共舞” 谈到如何降低宏观杠杆率时,张燕生表示宏观杠杆无论是加还是减,稳是大局。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是“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他认为,金融作为杠杆供给方应回归本源,服务实体,这需要金融改革。此外,金融业中的国企比重高达91%,金融改革如果不“引狼入室、与狼共舞”,怎么可能提高效率防范化解风险,怎么可能不寻租逐利?文章选自第一财经,2017年12月21日
2017年12月29日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Transiting in Beijing? You can now stay visa-free for six days
Visitors from 53 nations who stop in China while in transit to a third country will be able to stay for up to six days in the capital, 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China is to allow some foreigners to visit Beijing and neighbouring 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 for up to six days without a visa.The visa-waiver scheme is open to visitors from 53 countries who stop in China while in transit to a third country, the state-run People’s Daily reported.A similar six-day visa-free transit policy was introduced in Shanghai and neighbouring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last year.The new policy covering Beijing and neighbouring areas comes into force on Thursday. The countries in the scheme include most of the European Union,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ustralia, New Zealand, Japan and South Korea.The move forms part of government plans to more closely integrate the economies an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China’s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economic planning agenc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have also pledged to construct new infrastructure to connect airports in the region by 2020.Notices about the visa scheme have already been prepar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t Tianjin’s international airport as well as the city’s cruise port, the report said.Wang Huiyao, director of the Centre for China Globalisation(CCG) think tank, said the scheme would boost the tourism sector, especially in Tianjin and Hebei.“The new policy covers citizens from almost all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six-day stays mean foreign visitors now have enough time to travel or to attend business conferences without needing to spend time and money on visa applications,” said Wang.Chinese tourists have become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to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 but China has long struggled to attract foreign travellers, with its strict visa policy often blamed as one of the factors deterring overseas tourists.Chinese tourists made 62.03 million trips abroad in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the year, but foreigners only made 14.25 million trips to China,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From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7-12-27
2017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