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中国新闻网】中国营商环境或入2.0时代 “外资红毯”仍具磁力
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 (夏宾)今年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一改过去增势,同比下降0.1%。相对平淡的外资“成绩单”背后,有关外资“逃离中国”的声音再起。 外企不再青睐中国? “我们认为,中国未来仍将是最富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富达国际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少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产业升级、出口结构转变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向全球跨境投资者释放多重红利。 看基本面,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企稳向好,连续两个季度保持6.9%增速,凸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提振了外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看调整期,中国经济转型与消费升级将为外资企业带来更多机会,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自贸区的快速发展及中西部地区待开发的广阔市场将为全球跨境投资者带来空前的投资机遇。 “5年前,少有外资企业把自己的研发中心、测试中心放在中国,罗克韦尔自动化算一个先行者。”罗克韦尔自动化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鲍勃·巴特莫尔对记者说。 鲍勃·巴特莫尔表示,该公司在8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而耕耘近三十载的中国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乐高中国区总经理兼高级副总裁雅各布·克拉格则道出了未来乐高的中国生意图:到2020年,乐高将把中国目前的6个旗舰城市拓展至超过40个,将乐高玩具更多地带到中国二三线城市,并将通过电子商务,致力于从线上、线下把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便利度近三年来在全球跃升了18位;瑞士洛桑管理学院2017年度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也显示,中国在经济表现和政府效率、营商效率方面得分均有明显提升。 无论是今年年初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还是4月辽宁等七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运行,又或是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不断“瘦身”,都为外资在中国营商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做好背书。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中国营商环境有了大幅改善,对我们这样一家国际企业来说,整体营商环境也变得更加轻松便利。”雅各布·克拉格表示,外商直接投资限制进一步放宽、新项目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保护外企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举措都是乐高喜闻乐见的。 营商环境的改善不仅利好外资企业。李少杰认为,来华外资在中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改善营商环境的大潮下,将与中国企业共同受益,中国整体营商将可能由此步入2.0时代。 分析人士认为,多重红利下,营商环境步入2.0时代的中国为外资铺就的“红毯”仍具吸引力。 长期以来,中国地方政府通常依靠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但一味地以送优惠来请外资并非长久之计,且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也会因为政策上的“小恩小惠”失去竞争动力,其能真正带来的高技术、好产品也会打折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吸引外资上,中国不能再延续过去给优惠政策的做法,而要打造一个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的环境。 近期,有外企抱怨中国开放程度变差,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全球化智库(CCG)主席龙永图以三点作出回应。 首先,相比改革开放初期,当前中国对资金的渴求度和自身所拥有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对外资有了选择权而非照单全收。 其次,以前为吸引外资,中国对外资企业实行超国民待遇,现在转向国民待遇,原有优惠措施取消后,外资企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三是随着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外资企业的一些市场份额被中国企业占有,此为商业竞争的结果。 “中国仍然欢迎外资,希望外资在中国发展得更好,但外资企业必须要比过去更加努力,更加有竞争力。”龙永图说。(完)文章选自中国新闻网,2017年8月15日
2017年8月17日 -
【People’s Daily Online】China sees biggest wave of overseas returnees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overseas have returned to the motherland in record numbers, according to a report on Chinese returnee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2017 released by the Beijing-based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on Aug. 12.A total of 432,500 students returned to China after graduating from overseas universities in 2016, up 36.26 percent compared to 2012, according to a joint conference focusing on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The report added that by the end 2016, China has had a total of 2.65 million returnees.The record number indicates that the rapid speed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a "talent magnet."Guo Jun, deputy director of the State Council Office for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encouraged the returnees to seize opportunities such as the Belt and Road to act as the main force for the country’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Since China launched the "Thousand Talent" program for top global talent in 2008, more than 7,000 experts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53,900 high-level overseas Chinese have returned, said Li Jing, deputy director of the Overseas Returnee and Expert Services Center under the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s.According to the report, the number of domestic university graduates in 2017 is estimated to reach a total of 7.95 million, an increase of 300,000 over the previous year.The overseas returnees adopt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benefits of overseas study, the report said. More than half of them are confident they can recover cost of overseas study. More returnees are engaged in the IT industry and a rising number of them are employed by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The report noted that the rise in the number of returnees will bring more pressure on employment, which should be no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From People’s Daily Online,2017-8-15
2017年8月17日 -
【光明网】海归创业:理想丰满 现实骨感
有研究指出,2016年以来,国内创业创新质量明显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作为创新创业生力军的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理想和现实之间有何差距,应如何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日前,全球化智库(CCG)等机构在京发布《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就海归创新创业实践作出思考。创新正当其时 圆梦适得其势 广大留学人员既有国内成长经历又有海外生活体验,既有广泛的国内外人际关系又有丰富的不同文化交流经验,许多外国人通过他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许多中国人通过他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 调查显示,在自我认知方面,多数海归认为自身最大优势在于国际视野、语言优势及跨文化沟通能力,普遍认为留学期间个人能力获得全面提升。近半数海归认为自身竞争力高于国内同类学生,46.3%的海归有明确的职业目标,56.1%的海归有海外全职工作经验。 看好国内发展前景、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是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主要动因。对此,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表示,在当今全球科技创新的竞技场上,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是要抓住人才的发掘和培养这一中心环节,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他看来,广大留学人员迎来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黄金时代,自身所长只有熔铸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中,才能更好实现其价值。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指出,留学人员成为中国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与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密切相关。“只有对国家发展有信心、对中国市场有信心,才会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找准结合点,才敢大胆“创”、用力“闯” 与就业型海归不同,创业型海归更看重的是国内的市场机遇。当前,如何让创新创业浪潮持续澎湃,将更多依赖国内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 报告显示,北京依然是海归的创业首选,成都、武汉等二线特色城市吸引海归创业趋势渐显,经济增速和人脉关系成为海归选择创业城市的重要因素。受访者中,多数选择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呈现出“一线城市领跑,二线特色城市崛起”特征。其中,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集聚效应明显,对海归的吸引力较大。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副处长于海蛟认为,现在海归来北京创业有很多需求,但最重要的是事业发展的需求。留学人员归国后有很多不适应,他们的绩效能否达到乃至超越国外相同的水平?就北京的营商环境来讲,要降低海外回国人才创业成本,包括适应的过程、服务的水准、商事制度的改革,这样才能让他们心无旁鹜地创新创业。 在行业分布上,海归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主要集中在IT/通信/电子/互联网,占比近五分之一,服务业紧随其后,选择金融业的仅占10.3%。 敦煌网创始人兼CEO王树彤强调,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蕴含了巨大的创新创业机遇。建设“一带一路”,并不仅仅是要把中国的产品、商业模式、技术和中国文化传递出去,而是要架起一座沟通中外的桥梁。在这方面,海归创业者不仅可以把各种先进技术通过创业活动带到国内,还可以通过与产业链上的合作者之间的互动,产生知识溢出效应。 调查显示,过半数创业者有创业失败经历,项目运营成本高是最大阻碍。调查发现,经验匮乏和资金不足为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40.4%和29.4%,市场定位偏差的比例高达27.2%。 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课题组负责人苗绿坦陈,海归创业过程离不开外部的支持和帮助,除自身社会关系外,政府的支持和民间组织的帮助也至关重要。 调查显示,仅有21.8%的受访海归熟悉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优惠政策。“与国内一般创业者相比,海归创业者拥有两个显著特征——良好的海外高等教育背景,创业聚焦在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王辉耀呼吁,海归创业者要找准专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先进知识和我国实际的结合点,才能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结合创业失败案例的情况,课题组对当前海归创业挑战开展调查,经营运行成本高(56.6%)、融资困难(44.1%)、对国内市场缺乏了解(42.6%)、相关创业服务不到位(39.7%)等因素位列前四。此外,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不齐、技术成果转化难难也是困扰海归创业的主要因素。 “海归创业阶段急需市场开拓和金融服务。”苗绿表示,创新基地和创业平台应有作用有待发挥,包括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在内的社会力量的支持帮助不可或缺。要切实帮助海归在创业过程中节省时间、少走弯路,发挥创业者集聚效应,他们才能大胆“创”、用力“闯”。(记者 张胜)文章选自光明网,2017年8月15日
2017年8月17日 -
【中国社会科学报】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预示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近在眼前。在人工智能发展正在引发链式突破的关键时期,中国应如何抓住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面对人工智能发展不确定性带来的新挑战,又怎样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展?8月12日,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全球化智库承办的第12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中国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引发专家学者热议。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 聊天机器人可以订外卖、打车,帮用户处理各种日常事务;同步翻译机让世界各国的人们实现无障碍沟通;认知计算系统能够比医生更快诊断出癌症;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步伐不断加速……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人工智能,打开了未来生活的大门。 “未来人工智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将无所不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前首席技术官张宏江认为,就像工业化时代机器取代了人类很多体力劳动一样,人工智能未来将取代人类很多脑力劳动。有数据显示,无人驾驶货车将导致美国350万货车司机失业、相关行业500万人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对人工智能将引发的失业问题不能心存侥幸,对人工智能将给各领域带来的颠覆性影响要有充分估计,及早思考应对之策。 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前院长黄晓庆看来,如同制造飞机不需要模仿鸟扇动翅膀,只要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的设计就能把任何物体送上天,人工智能也不需要模仿人类的思维方式,只要有足够强大的计算功率,未来30年内制造出在智能上接近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人的机器决不是天方夜谭。他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将给人类社会带来超越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如果说21世纪初有99%的人从事生产型工作,1%的人从事创意型工作,到21世纪末这个结构很有可能出现反转。打造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正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强化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经过多年持续积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自适应自主学习、直觉感知、综合推理、混合智能和群体智能等初步具备跨越发展能力,中文信息处理、智能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逐步进入实际应用,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日益活跃,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速成长。日前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更是擘画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宏伟蓝图——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和其他国家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美国奇点大学投资人关新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大数据资源和计算机技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日新月异的现实产生了海量数据资源,中国同时还拥有运算能力世界一流的超级计算机,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应充分发挥这两大优势。 张宏江表示,改善机器深度学习算法、掌握海量数据、提高计算能力,是本轮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而中国互联网在创造数据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在人脸数据、用户行为数据、交易数据、用户出行数据等方面,都有丰富的资源。除此之外,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方面也具有优势,中国从事人工智能领域工作的人数并不比美国少。以刚刚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为例,这个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级会议收录的论文中,中国作者占了很大一部分。 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国际上引发了高度关注。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出台不久,一些国际智库就紧跟推出了解读文章。美国华盛顿智库“新美国基金会”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对发展人工智能作出了广泛而详细的部署,未来将投入持续的关注和大量的资金,以此构筑中国占据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的创新能力。“在这次新的人工智能大革命中,中国有潜力超过美国,引领世界潮流。”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国电信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毕奇建议,我国不仅要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还需要从战略角度着力加强人工智能长期性、基础性研究。加强前瞻预防与约束引导 人工智能时代,不仅意味着技术创新进入“无人区”,也意味着配套政策、法规、伦理进入“无人区”。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必须思考如何加强前瞻预防与约束引导,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 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晓东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些关于人工智能治理的基础性问题尚待解决。人工智能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是数据的治理,但数据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给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伦理难题。例如,目前对用户在网络交易平台上产生的交易数据的所有权归属并没有明确界定,如果认为所有权属于用户,那么网络交易平台就无权使用大数据资源;如果认为所有权属于网络交易平台,又会导致用户的信息无法得到保护。“必须清晰界定数据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边界,才能明确人工智能哪些东西可以做、哪些东西不可以做。”文章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8月16日
2017年8月17日 -
薛澜:希望更多的海归人员能到公共部门去工作
凤凰财经讯 8月12日消息,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第12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于今日举办,国内外知名企业负责人、领先创业者、专家学者等嘉宾围绕新经济形势下海归在创新创业中的探索展开深入研讨,近800位来自社会各界的海归精英参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先生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第一批出去留学的人学成归来后大多选择去学术机构,后来又有很多人选择回国创业,但是他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海归到公共部门包括政府、各种社会组织来工作,参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建设工作,他也呼吁相关部门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让海归人员在公共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下是薛澜先生发言实录: 薛澜:我觉得社会对留学人员还是有些特定的看法,比如要带来一些新的知识、新的观念,开放的思路也是国际化的视野等等,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经过改革开放将近40年,其实我们海归的特点未见得那么突出了。 如果讲创新的想法和观点,我觉得现在中国未见得比美国、比及其他国家更弱,麦肯锡不久前发布了一个关于新经济发展的报告,中国跟美国等一些国家一起都列为全球最活跃的创新地,而且现在国际交往非常多,中国每年出去旅游等等加起来每年差不多要增加一千万人,去年是一亿两千多万人,从这个来讲,中国拥有国际视野的人可能更多。 也许在两点上我们这些海归的学长们、留学人员还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1、怎样在变革与坚守之间能够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实际上过去这些年,选择创业的海归回来后做很多的事情都是跟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大潮在一起,它代表这种变革的力量,但也不要忘记在推动变革的同时也需要坚守。辉耀学长我们是96年碰到的,这些年如果说坚守辉耀学长是当之无愧的坚守的一个典型,就是勤勤恳恳、孜孜不倦的推动,让海归的人员、让整个民间的力量对国家的发展去做这些工作。现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也真正成为全球非常知名的民间智库,这个工作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很多事情没有踏踏实实的作风,没有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努力可能也不见得能做出来,所以说如果出国留学的人能够看到到其他的国家经历的变革,可能会有更加理性的选择。 2、怎么样将爱国主义精神和天下情怀之间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我记得90年代我刚刚出去的时候一想起中国,首先是想到中国多少年一直是受到欺压、欺辱,从1840年开始现在中国终于开放发展起来了,如今改革开放40年了,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在全球治理的问题上慢慢开始出现中国的声音,而且越来越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但是中国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发挥这种领导作用?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我们要拿出中国的立场、中国的方案。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也许我们的提议是合理的,但是另外一点,如果我们从天下的情怀来考虑,尤其是习主席提出来的“全球命运共同体”这个大框架下去考虑,也许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其他经历不同阶段的国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到东南亚一些国家了解“一带一路”的情况,发现确实对于“一带一路”的倡议不同国家理解跟我们的理解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我们的海归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包括观念了解得更加清楚,也许他们能够在爱国精神和全球天下情怀这之间有更加理性的选择,真正使得中国能够以一种更加谦虚、坚定、自信的方式参与到全球治理当中,真正推动全球向和平与发展这个路径上迈进,这方面海归也是可以发挥领导作用的。 最后,我还是希望能呼吁一下,呼吁更多的海归能够到公共部门包括政府、各种社会组织来工作。中国第一批海归中的很多人都去了学术机构,后来是去创新创业, 我觉得中国未来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公共部门的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建设,所以特别需要像马骏(注:马骏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也是论坛上的嘉宾) 这样的在国际组织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能到公共部门来共同推动这方面的发展,我呼吁相关部门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让海归人员能够在公共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选自凤凰财经,2017年8月12日
2017年8月16日 -
【凤凰财经】刘爽:从《战狼2》感悟海归使命
凤凰财经讯 第12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于8月12日举办,国内外知名企业负责人、领先创业者、专家学者等嘉宾围绕新经济形势下海归在创新创业中的探索展开深入研讨,近800位来自社会各界的海归精英参会。 凤凰新媒体CEO、执行董事、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运营总裁(COO) 刘爽出席此次论坛并演讲,结合媒体路径分享了对海归使命的理解。凤凰新媒体CEO、执行董事、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运营总裁(COO)刘爽 刘爽首先谈起自己的海归过程,谈及自己为何放弃华尔街的工作回国,刘爽说:“你可能有很好的收入、很受人尊敬的job,但是你没有进入他主流社会的核心圈子,那种失落很难描述。”促使刘爽回国的触发性事件是2000年1月初AOL和时代华纳公司的合并。 “2000年的1月初,一天早上我打开电视,各台都在报道AOL和时代华纳公司的合并,CNN的主席说‘我今天像新婚之夜一样兴奋’。我当时有个想法,我回到中国有没有可能做类似媒体方面的变革。”回国后,刘爽马上加入了凤凰卫视,领导凤凰卫视新媒体业务的变革,直到把凤凰网带上市。凤凰网上市在全球创造了几个第一,“我们是全球主流媒体分拆新媒体业务在海外主流资本市场上市的首例。同时我们的流量在全球传统媒体中也是第一,超过CNN、BBC、NHK等所有全球主流媒体网站包括国内媒体的官方网站,在中国的几大门户里也名列前茅。” 海归的使命,就刘爽的理解,与凤凰网的媒体使命非常相似,用四句话概括,就是中华情怀、全球视野、包容开放、进步力量。 刘爽在演讲中以近期火热的电影《战狼2》为例,进一步阐释海归使命的价值内核。作为今年国产电影的黑马,《战狼2》票房已超41亿。为什么这部电影会如此成功?刘爽笑称, “同样是主旋律,也有周小平这样的主旋律,为什么吴京这部电影能这么成功?我觉得吴京甩出周小平、花千芳好几个冯小刚、张艺谋。” 刘爽认为,《战狼2》非常好的把握了主流舆论导向、人类共同价值诉求,以及中国人长期憋屈后扬眉吐气的状态,并完美找到了这三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部片子把亲情、爱情、友情……撩拨的淋漓尽致,既有细腻的普世价值的共鸣,又有由衷的民族认同和自豪,这一超级高难度动作编剧用大智慧完美实现了。不像一些主旋律片,由于过分谄媚、夸张,带给人一种由发力过猛、动作变形而产生的不舒服。影片潇洒而艺术地回答了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气象立足世界,展现世人,应该如何带给国民由衷的自豪和感动,给现在一些迷茫放弃的媒体文化人以很大的启示。“有人说这部片子是靠打鸡血的民族主义赢得了票房,我觉得这太低估导演的智慧了。如果仅仅是那种打鸡血的民族主义,绝对不可能获得这么多受众的一致好评。” 刘爽指出,《战狼2》一片应该给海归很多的感悟和启示。“我们应该面对大环境,顺势而为,以更大的理性、善意、积极、建设性,去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中坚力量,这应该是我们当今海归的使命。” 以下为发言实录: 刘爽:我想结合媒体路径分享我对海归使命的理解。 我是2000年从美国回来的,在美国待了7年,拿到法学博士后,在华尔街做了4年律师。我放弃华尔街的工作回到中国,主要是受一些事情的影响。作为中国学生刚到华尔街,看到总统选举,特别兴奋。我和刚刚进入大事务所的美国学生去讨论美国的总统选举,发现他们对我的反应非常礼貌,非常客气,但是不太愿意跟我多谈。人家肯定觉得,你是个中国人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要这么兴奋谈这个事情,这是96年。1999年又是一轮新的选举,是布什,我还是挺兴奋的,但是得到的还是这样一种态度,我有一个更清晰的感受“I am not part of the game (我不是这个游戏的一部分)”,这就是很多华人在美国的困境,你可能有很好的收入、很好的受人尊敬的job,但是你没有进入他主流社会的核心圈子,所以那种失落很难描述。所以我下定决心准备往回走了。 触发性的事件是2000年的1月初,一天早上我打开电视,各台都在报道AOL和时代华纳公司的合并,CNN的主席说我今天像新婚之夜一样兴奋,我当时有个想法,回到中国有没有可能做类似媒体方面的变革。回到中国以后,我就加入了凤凰卫视,领导凤凰卫视新媒体业务的变革,直到把凤凰网带上市。凤凰网上市在全球创造了几个第一,我们是全球主流媒体分拆新媒体业务在海外主流资本市场上市的首例。同时我们的流量在全球传统媒体中也是第一,超过CNN、BBC、NHK等所有全球主流媒体网站包括国内媒体的官方网站,在中国的几大门户里也名列前茅。” 谈到作为海归的媒体人在全球化中的使命,我想借助凤凰网的价值观来阐述,那就是:1、中华情怀,我们的根是大中华是中国,中国文化。我觉得其实海归是最爱国的,因为海归在海外经历了很多,看到了很多,有很多压抑、憋屈、屈辱,海归是最爱国的群体,中华民族是我们的根。2、全球视野,由于我们跨文化、跨地域的求学和工作背景,也许使我们更容易看到祖国的一些挑战和差距,因此我们不会过于自负,不会太任性,更加冷峻,这也许是海归???的优势。3、包容开放,我们希望尽量包容不同的观点,理性讨论、理性交流。4,进步力量,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步力量。 所以海归的使命跟我理解的凤凰网的价值理念非常相似,中华情怀、全球视野、包容开放、进步力量。最近有一部电影《战狼2》,对我触动特别大,昨晚票房已经41亿。同样是主旋律,也有周小平这样的主旋律,为什么吴京这部电影能这么成功?我觉得吴京甩出周小平、花千芳好几个冯小刚、张艺谋。《战狼2》非常好的把握住了主流舆论导向、人类共同价值诉求,以及中国人长期憋屈后扬眉吐气的状态,并完美找到了这三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部片子把亲情、爱情、友情……撩拨的淋漓尽致,既有细腻的普世价值的共鸣,又有由衷的民族认同和自豪,这一超级高难度动作编剧用大智慧完美实现了。不像一些主旋律片,由于过分谄媚、夸张,带给人一种由发力过猛、动作变形而产生的不舒服。影片潇洒而艺术地回答了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气象立足世界,展现世人,应该如何带给国民由衷的自豪和感动,给现在一些迷茫放弃的媒体文化人以很大的启示。不要把造成自己困境的原因全归结于外部因素,去抱怨环境,挑剔环境,而应该更多的内省,更多的进行自我完善,就像一篇《战狼2》的影评里说的“世界会狠狠奖励那些认真的人。”有人说这部片子是靠打鸡血的民族主义赢得了票房,我觉得这太低估导演的智慧了。如果仅仅是那种打鸡血的民族主义,绝对不可能获得这么多受众的一致好评。 《战狼2》一片应该给我们海归很多的感悟和启示,我们应该面对大环境,顺势而为,以更大的理性、善意、积极、建设性,去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中坚力量,这应该是我们当今海归的使命。文章选自凤凰财经,2017年8月12日
2017年8月16日 -
易珉:创新最重要的环节是模式创新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易珉 新浪财经讯 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第12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于2017年8月12日在京举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易珉出席并演讲。 易珉表示,创新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模式创新,我们有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但是再好的科技和技术在没有一个很好的模式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给一个民族、给一个国家提供增值或者说是让这个民族起飞的环境。所以我们历届的海归,最早的海归是孙中山、蔡元培他们这些人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模式创新。 他回忆了推动中国第一家乙烯炼化的合资企业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谈判、成立过程。当时在石化行业合资成立企业,外资的股份只能占49%,国资一定要占51%。当时他就问商务部的一个领导,您能不能给我仔细的解释一下,为什么外资股份一定不能超过49%?领导说,在关键时刻,国家要有权力跟你们说,闭嘴听我的,这是国家要持股51%的一个重要环节。他思考了一下说,合资企业相当于一个婚姻,当老公跟老婆说闭嘴听我的,其实这个婚姻就不存在了。就这样,他推动了中国第一家支柱行业外资持股占比50%的合资公司的成立,这个事情一直打到了朱镕基总理那里,最后还是批了下来。这就是一种模式的创新。 他认为,作为一个海归我们要深度的思考什么样的模式创新能给国家带来最新的贡献。文章选自新浪财经,2017年8月12日
2017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