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TV新闻】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每4个国际留学生中 1人来自中国
[视频观看]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研究显示,2015年中国在海外留学的学生有126万人,约占世界国际留学生总数的25%,这意味着每四个国际留学生中就有一个是中国的海外留学生。据研究报告统计,截至2015年,中国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最大留学生生源国,也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接受人数最多的留学生群体。更多详细内容请看来自CCTV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的报道。文章选自CCTV ,2016年12月13日
2016年12月19日 -
【China Daily】China’s high-speed rail ’miracle’ faces new challenge
While China’s railway system has gone a long way in breaking records for length and speed, experts are now warning of new challenges, given that two factors crucial to the original success have shifted.Addressing a seminar on Dec. 13, Wang Huiyao, president of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said that China hold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its huge population and mobile-friendly user base. High-speed rails will become a key factor as China globalizes, especially through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ang believes.“There may be fierce competition when telecom companies eye the overseas market, but I think China’s high-speed rail will become, just like Airbus and Boeing, the most successful and professional product of its kind. This also makes it most appealing to the market,” said Wang.Unique development mode“The high-speed rail is indeed a unique phenomenon in terms of industrial upgrades and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said Professor Gao Bai of Duke University, who is also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affiliated with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WJTU).Gao explained that the success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 li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llowing all aspects of society to study and learn from overseas institutions.Gao pointed out that China’s limited market access policy leaves only two companies - China CNR Corporation Limited and CSR Corporation Limited - open for foreign cooperation with four companies, which puts China at an advantage.“Through such competition, China is not training one national champion, but encouraging the two sides to stay competitive in the market,” he said.Echoing Gao, Professor Li Guowu with the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ointed out that, unlike other projects, China has spent a great deal of time and labor on high-speed rails. In fact, a problematic foreign product purchased at the beginning of development helped with China’s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However, it is too early to say whether such a miracle can be copied in other industries. Those who have achieved great innovation are largely in industries dominated but just a few powerful players,” Li noted.Waning forcesIn addition, Gao warned that the restructuring of government bodies has transformed the former leader of the high-speed rail project – the then-Ministry of Railways – into China Railway (CR), a state-owned enterprise. This change weakened the cooperation with research universities that yielded the miracle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s in the first place, according to Gao.Meanwhile, the two former rivals, CSR and CNR, formed China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rp. (CRRC) in 2015. Though Gao pointed out that the merger would not change their competition in the domestic market, he also expressed concern that such bedrock factors in building the high-speed rail miracle have changed.Still, Lü Tie, a researcher with the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under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redicted that China will keep its place among the best high-speed rail manufacturers in the world, since engineering science relies on problem detection and solution, and China possesses the deepest data pool.From China Daily, 2016-12-15
2016年12月19日 -
龙永图:美国退出WTO不现实
作者简介龙永图,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 特朗普虽然扬言退出世贸组织,但美实际操作性不强,因为退出需要走很多的程序,退出需要国会三分之二的通过,即使特朗普本人想这么做,实际上做起来还是很困难。 今年12月11日是中国入世15周年。眼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正在成为全球跨国公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也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碰到一些波折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怎样坚定地“走出去”,怎样坚定地参与全球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预测,到“十三五”末期,中国海外投资可能达到2500到3000亿美元的水准,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原地不动的话,我们将超过美国。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很多挑战。面对挑战、面对困难,我们的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最重要的是要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情况进行创新,比如说非洲投资,在新兴国家投资,在发达国家投资,不同地区的投资策略都应当有不同的设计。 中国对美投资增加 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因为最近以来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大幅度地增加。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月份到10月份中国的对美投资增加了173%,增速很高。尽管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以后可能会产生一些不确定性,但中美经贸关系整个势头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这其中包括美国在中国的投资和中国在美国的投资,总的来讲不会受太大的影响,中国对美投资甚至还会有增加的可能性。 中美双方在经贸方面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特朗普特别注重在美国发展制造业,实际上搞制造业是中国的强项,而且中国的很多制造业也希望能够在美投资,这在某种意义上正好形成中美投资互补的基础。如果他坚定不移地推动这两条大政策的话,对美国是有利的。 但是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需要做到三点,第一,一定要抱着双赢的目的,一定要抱着为当地政府、当地百姓谋利益的角度,而不能从企业自身单方面的利益出发。如果有这样一种比较厚道的想法,就成功了一半。第二,一定要依法办事,一定要做好“家庭作业”,不要匆匆忙忙就出去搞项目。第三,希望双方的政府在政治上少进行干预,这样的话我们的双向投资,特别是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就会有一个蓬勃的继续高速的发展。 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在他的竞选活动中讲了一些大家听起来非常震惊的话,比方说退出世界贸易组织。特朗普提出退出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不令人担心,令人担心的是他提出了一些贸易保护主义言论。事实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美国百姓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说中美谈判当中,美国重视的就是农业问题,恰恰是在中国入世以后,美国对于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大幅度的增加,现在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 特朗普虽然扬言退出世贸组织,但美实际操作性不强,因为退出需要走很多的程序,退出需要国会三分之二的通过,即使特朗普本人想这么做,实际上做起来还是很困难的,除非把两院三分之二的议员掌握住。 全球化趋势不会逆转 今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周年纪念日,世贸组织的成员地位在过去15年中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总的来讲是正面的。但是有一些行业和一部分百姓肯定要受到一些伤害。这些年中国政府一直抓扶贫的问题和西部发展问题,就是要解决改革开放,即中国参与全球化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以后就还会有人反对改革开放。 全球化大的趋势不会逆转,因为全球化给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带来很多利益,我们不能盲目地指责全球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确实给中国的整个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化,百姓得到了甜头,政府也从当中得到了一个结论,只有改革开放,只有遵守国际规则中国才有可能在全球有自己的地位。 当然,中国也要继续改革开放,只有这样,才能从WTO的体制中得到好处,中国一旦关上大门,WTO就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了,这个就是我们今天加入世贸15周年得出的一个结论。文章选自《新京报》,2016年12月15日
2016年12月19日 -
【联合早报】特朗普批中国 为转移与蔡英文通话压力
受访学者分析,特朗普在与蔡英文通电话后,又针对汇率、关税和南中国海对中国大陆发难,可能是为了转移焦点,减低他因日前与台湾总统蔡英文通电话而饱受批评的压力。 针对特朗普2日与蔡英文通电话,北京向美国提出严正交涉,美国外交专家与政坛人士也指他犯了“重大错误”。为此,候任副总统彭斯近日受访时,尝试淡化通话的外交意义,称其只是“礼貌性的通话”。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朱锋向《联合早报》分析说,特朗普因为与蔡英文通电话而在美国国内受到压力,他因此拿南中国海、贸易、货币等问题做文章,显示他照顾到美国的利益,迎合美国国内对中国持怀疑者的心理。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储殷受访说:“特朗普意识到他对台湾问题的处理过界了。为了让人忘记头一个焦点,最好就是制造另一个焦点。作为舆论人物,特朗普很清楚这个。当大家都盯着一个点时,不如干脆放火烧一个面,把这个点掩盖过去。” 学者指出,特朗普还未正式上任,推特这类社交媒体又不像官方外交渠道那么正式,利用这两点,特朗普尝试给自己创造更多发言的空间和灵活度。 储殷指出,特朗普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的言论,就比推特的言论温和,说明他并非不知道两种不同渠道、不同受众的区别,可见特朗普在正式和社交媒体的姿态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不只是“大嘴巴”,一时口快而已。 他说:“北京今后要习惯特朗普的两面。他说了一大堆,哪条线才是真正的关键和重点,我们要听懂他的弦外之音。”文章选自《联合早报》,2016年12月6日
2016年12月19日 -
【China Daily】Expert: High-speed rail shows how policy can boost industry
Gao Bai gives a speech at the symposium and book launch event held at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a think tank, in Beijing, Dec 13, 2016. [Photo provided to chinadaily.com.cn]China’s high-speed rail best exemplifies how the country’s policy can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dustry, said an expert at a symposium and book launch event held at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 (CCG), a think tank, in Beijing on Tuesday.Gao Bai, a Duke University professor and a CCG’s academic board member, said that is one of the main viewpoints of his co-authored book High-speed Rail: An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Innovation System."In the case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 the government both controlled market access and encouraged competition, which proved very successful. Market access limits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helping the top two high-speed rail manufactures, China South Railway (CSR) and China CNR Corporation Limited, get advantage in negotiations with foreign companies. And fierce competition in innovation between the two rail moguls booste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said Gao.Gao also highlighted that China’s high-speed rail technology is best example of integration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import, each aspect indispensible in the process.His opinion was seconded by other scholars attending the symposium, including Zhao Gang, a researcher fro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and Lyu Tie, a researcher from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cholars also proposed that innovation can benefit from cooperation between companies and universities. They hoped that academic circles w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empirical studies.(By Jin Dan)From China Daily ,2016-12-14
2016年12月19日 -
毛大庆:社群思维是后互联网时代最高段位的思维方式
理事简介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常务理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内容”会迅速取代“功能”谈城市空间的内容再造,城市空间的内容重组以及城市轻资产运营的时候,我们发现三个大的背景,一个是城市变了,一个是消费的人群变了,第三个是消费的方式和我们的消费组织模式变了。第一个我们说房地产,中国的房地产进入下半场,房地产现在开会没人去了,赵何娟开会来了这么多,房地产开会屋里没有人。我以前从事房地产开会的时候比这多,现在没人了。现在听轻资产比听重资产的人多。房地产有哪四个变化,一个是量变到质变,第二是从销售红利在逐渐走向服务红利。第三个大都市圈的变化取代了人口向单一城市聚集的趋势,最后一个是存量。我所在的行业里面有7次大的国家级调控,但是这一次调控才是真正房地产市场向着新的房地产再造过程的调控,而且这也是在整个国际金融形势,中国面对的整个经济裂变的过程中一次必然的国家性的手段。这个过程之后,我们向存量而不再是增量要价值。所以这里面我们看到的服务红利,“存量”这一些词都会变成下半场的关键词。中国房地产150万亿的存量市场,将会再造出难以想象巨大的新经济模式和新消费模式。刚才我们三个中年创业的人,无论是亚萍、郎永淳还是我,其实我们选了三个都是行业空间市场巨大、变革空间巨大、原来的消费能力巨大的三个行业。 无论是金属消费、无论是体育消费还是我们的空间消费。中国的房地产150万亿的存量房产将面对的巨大的内容再造的过程。所以我们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内容”会迅速取代“功能”。我刚才跟亚萍谈了一个精神的问题,其实我们最近在谈真正的消费升级,我们说商业消费的升级已经开始从功能型消费向精神型消费转变,所以精神型商业将会逐渐取代功能型的商业,在这过程里面,内容的再造,将会变的非常重要,场景创造将会为差异化的内容空间带来新的发展。我最近在欧洲走访,看到了从联合办公到联合剧场、联合会议、联合医疗、联合教育种种对空间再造的新模式,这里面为不动产插上翅膀的,特别重要的一个就是社群的产生和社群思维的产生。我个人认为社群思维其实才是互联网思维之后,真正的取代互联网思维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维模式。再看看人的变化,我们说城市的消费主体或者我们社会消费主体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首先第一个消费主体从60后、70后,变成了85后和90后,乃至00后进入我们的消费市场。这一批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总结他们是有屏幕的一代,他们是对互联网像水、像电一样熟悉的一代人,这一代人对于资源的再利用,对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再组织和传统的这一批消费人群是完全不同。所以新生代的消费者将会成为城市消费的主力军,这也是刚才亚萍谈到体育产业会被重新的再造和重新组织的必然性。当然老龄化社会,就是上一批的消费主体60后、50后或者是70后这一批人将会依托支撑起一个强大的银发经济消费的时代。二孩政策给母婴消费的增加,包括农村消费在不断的增长,这都是消费主体的变化。我们看看消费方式的改变,在新的消费人群进入市场之后,消费方式发生了如下的八种改变。一个是个性化,第二个定制化,第三个多种业态融合性的消费方式,我们昨天跟柳传志在谈IP杂交式的新的融合性消费的模式,线上、线下结合的消费模式。大家注意到最近阿里巴巴,特别是马云在若干次谈话里面提到,阿里巴巴不会更多谈电商,而会逐渐向线下转移,未来的消费线下和线上的结合会给不动产带来机会。社群思维,是后互联网时代最高段位的思维方式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单点式消费向网状的消费都会引出社群,这是第三个重要的话题就是社群。其实我们无论从联合办公、联合居住还是我最近在英国看了一个很好玩的项目,类似于798的园区改成了90多个剧场,我去走访他们的时候,他们告诉我没有一个剧场是他们真正用来卖票演戏,他们汇聚了一大批喜欢表演的人,每一个剧场其实都是可以为你自己去定制一场演出,你可以拿这剧场表演自己喜欢的歌剧,给自己孩子组织音乐会,你可以给自己的妈妈演一场他爱听的戏剧等等,所以的空间里全部是爱戏剧的人,他们是主角,他们是共享者,所以这样一个空间其实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于是他们组织了最大线上社群,就是所有爱表演的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戏剧表演的IP场地。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精神型商业在逐渐取代功能型商业的时代。我们说精神为王的时代到来,人的精神追求成为了主流,社群思维是这时代,特别我认为社群思维是后互联网时代最高段位的思维方式,甚至于没有之一。社群里面共同价值观组成了具有精神内核的品牌,我想这在创业,特别是生活方式的创业上我们有一个特别大的感悟,首先你能不能打造一个具有特定的精神内核的品牌,第二个能不能让这品牌逐渐成为具有穿透力和凝聚力的商业IP,在商业IP之后,你能不能为你的客户不断强化它的商业精神标签,从而产生强大的复制力和传播力。这是我们在做各种各样空间产品的时候,寻找人群非常重要的方向。所以在社群经济的层面上,我们特别注重精神互助和家人的氛围。所以我们看到为什么在美国,我们最近一直在讨论Wework、联合办公,实际上都是在组建社群,通过社群把这一群人更有效的联合在一起,社群再造才是给空间赋予经济价值重要的来源。连接和交互这里面需要空间,也需要精神性的连接体,更需要我们说空间的场景的再造,所以说当网络是一个节点的时候,孤立的是没有价值的,当我们能够把各种节点通过空间和内容联系在一起这力量是巨大的,我们想我们过去传播一个东西,实际上是一个单点,比如通过买中央电视台时段的宣传,通过大的广告获得更大的客户群。但是今天我们组建发现IP群,它的传播力远远超过买一时段的广告,所以今天能不能创造IP,找到IP跟组建IP群是我们今天做空间产业非常重要的内容和抓手。过去一年,我们从联合办公逐渐走向联合社区的时候,我们注意这三点,一个是创造力,第二个是存在感,第三个能不能带来幸福感。这三个点里面又分了六个比较大的主题,新鲜感成长感、安全感、重要感和连接感、共享感,当IP打造精神组合体之后企业将和用户形成护城河式的深度联合关系,我们在这六点上都能找到空间运营上面的具体的案例。比如说新鲜感跟成长感,在空间社群里面有点像我们把学校的社会组织关系,延伸到城市的生产关系跟城市的生活关系,我们联合办公里面经常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组织方式下的人,能够通过一个空间的重新的组合,让他们产生新的社群关系跟人之间的连接关系。安全感和重要感可以在空间里面可以相互背书,互相被依靠、互相被需要。我们在过去这一年里头做了很多试验,比如说优客工厂入驻一千家企业里面,我们寻找到了11个用户量超过2千万的企业,11个企业为其他的企业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价值,比如说他们的流量,被其他企业使用,给其他企业带来新的福利,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推广和背书,所以我们看到连接感和贡献感是在新的社群里面具有重要的吸引力。二房东可以盈利,做了一个项目三个月开业就盈利了在用户群之上,会产生和倒逼出来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说我们C2B的模式,我们最近做一些尝试,当企业拥有了社群之后,跨界衍生的能力不断的增强,即使跨界也不需要亲历亲为的倒逼供应链,这一些东西其实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反向的采购,这在我们社群组织里面我们最近在采用这样的模式。用户的核心关注点是什么?我们说原来的空间,我们在买一个房子的时候,我们叫客户,其实今天都是空间的用户,当客户变成用户的时候,他们关注点什么,我们看到最近一些在空间利用上,一些较未成熟的案例U+国际社,我们跟他们采访的时候他们用户最核心的价值和优势是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标签化。当谈到桌子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跟谁坐在一块;我们谈联合居住社群床不是重点,重点是跟谁睡在一起。我们最近在旧金山在伦敦,在特拉维夫在日本寻找了四个对标项目,东四共享际的公寓只变成了睡觉的地方,而所有的空间都是你的客厅,都是你会客的地方,你学习的地方,都是你交友的地方和工作地方。所以当一栋房子里面所有的功能被共享的时候,其实居住的方式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当然有机会可以去看一下,我们第一个空间的综合性产品共享际,我们在北京东四胡同里面改造了酱油厂,这北京是属一属二的网红的目的地,这里面所有的商户全部是自带流量的IP,我们有六个商户五个都是用户量超过一千万以上的IP,他们在IP跟IP杂交在一个空间的时候,读书的社群变成了美食孵化器的客户群,美食客户群变成了读书社群的客户,所以每天在这空间里面,你可以看到无穷的活动组织再造,我们以前做商业地产最头疼找不到客户,现在改造完了以后人满为患,在楼上我们居住的空间里面,其实我们营造了一级的居住空间跟二级居住空间,所有的房子其实只是用来睡觉,所有的公共活动社交活动全部都在空间里被共享,所以这样的一解决的效率问题,第二汇聚的是社群。北京、上海未来会做一系列以社群和IP为主体的空间内容再造体。这项目我们做了三个月就盈利了,这也是让我非常的惊喜一件事情。其实二房东可以盈利,我们在过去一年老在争论,二房东是不是可以盈利,我们做了一个项目三个月开业就盈利,这项目一个月11900多个人次到访跟消费,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一个月之内。97个各种各样的团体。一共组织了大概177场活动,就是这样一个3千平米的地方。所以我们说传统大的购物中心,我就在跟他们谈,不是没有人来消费是客户群变化了。其实未来你能找到新的聚集体的时候,空间仍然是非常有用的。是不是能够在空间里头赋予新的场景设计,是不是能够在空间创造新的内容价值,是不是能让空间塑造具有人格化的品牌的产品,这三点大家记住,这是未来我说在生活方式里创业,无论是空间创业、体育创业还是别的创业里面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你能不能创造人格化的产品。大家看一下这是我们内部的场景,当工作、当吃喝玩乐、当睡觉混杂在一个空间里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社群制造出来新的一帮人,当你找到人群聚集的时候你完全不担心生意从哪来。我们说去年我谈到这几个主题是谈联合办公,今天我们谈联合社区的时候,我再重复这两句话,一个我们说探索今天新商业社交的新路径,记住这四点就好,我们说体验、连接、社群跟大数据。这是定义联合办公和联合社区的四角坐标,同时我们说为什么空间能够塑造超级的商业IP有五个大的方面,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个是你是不是能够塑造一个具有独特内容能力的空间。联合办公是一个具有最内容的空间,我们当每入驻一家企业我们就多了一个内容,如果邓亚萍入驻就是多了一个体育内容,所以联合的内容会塑造出无穷的商业价值,这是联合空间里面最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有一批各个领域自己创造力IP在我们空间里的时候,其实它的自带的话语释能非常大,高效的流量变现,我们其实在联合办公APP平台上现在有很多人卖东西,其实我们的上面物理用户就是2万多人,但是背后我谈到1千家公司,这1千家公司超过1千万用户有11个,所以背后的流量被利用,就是能不能作为一个流量的入口,让各种各样的销售、商业的交换以及撮合交易在平台上进行搭载。持续化的人格演义,这是我刚才谈到人格化的场景在空间里产生很有意思的一件意思,当然联合办公也好、联合居住社区也好,未来的数据沉淀会产生非常大的价值。我谈一个我们同行Wework,实际上它是美国的情报部门的企业信息征信平台,以及个人的信息背书征信平台,所以这里面我谈到的说未来这一些平台沉淀出来大量的大数据,实际上会产生出很多新的衍生品。刚才谈到这四点里面,其实我们谈的就是说你的产品的生活方式的是不是能够让用户产生体验,体验为王是四角坐标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验。而体验是不是能够被感知,体验能不能超预期,这一些可能讲起来很抽象,大家可能去真正用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它无穷的魅力。我们今天在座还有好几个做联合办公空间的从业人员,实际上我们做这行业之后我们都有一个大的感觉,其实很多人在被教育,体验过这样的工作方式之后很难回到独立的办公空间里去了,问题是你的产品能不能被感知,能不能超预期。另外一个就是我们想社群的运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做任何一个空间产品,运营社群是极度重要的,社群的运营上非常重要的四个。人格化品牌、孵化小众社群、制造流行文化、定义生活方式。优客工场我们做到现在一年半,我们现在全国54个签约的厂地,使用者现在超过了2万多人,我们现在开始走向新加坡、走向美国、走向国际,这是一个非常通俗的连锁店的业务,但是它背后其实更重要的是人,是它的使用者。在联合办公之后,我们又制造了共享际的产品,我们希望把居住把线上的IP线下化,进一步加入到空间的丰富度和空间的厚度里面来。最后跟大家简单展示一下盈利结构:无论从空间的出租,到方案的输出,到连锁店的运营到加盟,到产品的经营跟资产的经营,到社群的连接和共享的收入,最后到人格价值的输出上,其实未来的空间的产品再造和经营结构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多层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所构成的。所以我们最后说其实城市空间的属性和城市空间产品再造,必须要照应城市跟人的变化的需求。最终落脚到精神跟情感,这是我们觉得在未来的城市150万亿存量资产上,不断的制造出共享的新产品非常重要的精神指标,就是说能不能落脚到精神和社会需求上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从联合办公出发到做联合社区、联合居住空间的时候,我们一直有一个坚定的口号,我们希望我们做的东西是为了能够让平行世界的人能够相互遇见,这是互联网时代大量谈人的力量,大量谈链接和交互的时候,物理空间迎来的非常重要的改良和变革的机会。文章选自2005委员会 ,2016年12月13日
2016年12月19日 -
【新华社】没完没了!“黑客门”背后美国政斗汹涌
莫斯科一家纪念品商店售卖的俄罗斯套娃。从左至右:普京、希拉里和特朗普。(新华/法新)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郑昊宁)美国白宫发言人乔希·欧内斯特14日说,美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显然清楚”俄罗斯黑客对他的选情有利。这也是美国总统大选以来,现政府再一次就所谓“俄罗斯黑客”问题向特朗普发难。 除了白宫,一个多月来就此话题表态的还有多位民主党大佬、美情报机构官员等。几位共和党大佬甚至也同意就此事进行调查。 专家指出,“黑客门”无法改变美国大选结果,各方纷纷“搅浑水”的背后存有明确政治目的。【“罗生门”】美国白宫发言人乔希·欧内斯特。(新华/美联) 欧内斯特当天称,大量证据以及充足案例显示,特朗普“显然知道而且总结出……俄罗斯卷入(大选)。这种卷入将对他对手的阵营产生负面影响”。 这是白宫再次就“黑客门”事件发声。尽管美国总统大选已落幕一月有余,有关“俄罗斯黑客”话题的热度在美国国内却不降反升。 本月9日,来自民主党的总统贝拉克·奥巴马要求情报部门就美国大选遭遇网络袭击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于他下月卸任前提交相关调查报告。 本月10日,多家媒体披露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秘密评估报告,称俄罗斯干扰了美国2016年大选,为的是确保特朗普上台。美国中央情报局。(新华/路透) 此后,来自民主党的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查尔斯·舒默以及共和党籍的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和众议院议长保罗·瑞安等人纷纷提出,支持国会对“黑客门”进行调查。 俄罗斯是否参与了黑客攻击?是否意图影响美国大选?这已成了说不清的“罗生门”。俄罗斯方面强烈否认,并反称这是美国选举年“歇斯底里的政治宣传”。美国国内对所谓“俄罗斯黑客”的认定也有分歧。 路透社12日发表的一篇独家报道中,三位来自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的官员对中央情报局的评估报告持保留态度。他们拒绝评论“俄罗斯黑客”的真假,但认为这份报告的结论缺乏证据。 其中一位要求匿名官员的表态十分耐人寻味。这名官员说:“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并不是说中央情报局是错的,只是说他们没办法证明结论。” 事实尚未厘清的情况下,各方为何继续热炒所谓“俄罗斯黑客”话题呢?【为政斗】“网络安全”。(新华/路透)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员储殷认为,且不管“俄罗斯黑客攻击”有无根据,目前的情况是有人在利用特朗普看似“亲俄”的态度做文章。 “两党建制派都希望,能够通过炒作‘黑客’向特朗普施压,迫使他做出让步,”储殷说,“具体来说,炒作此事的人希望在特朗普上台前,削弱他执政的‘合法性’,以求让特朗普‘息事宁人’、做出妥协。” 他认为,如果特朗普真的妥协的话,有关“黑客”的调查很有可能“翻篇”。 “比如,特朗普曾声称要推翻现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众多政策,这是奥巴马政府所不能容忍的,”储殷说,“不过如果特朗普在奥巴马力推的气候协定、医疗改革或者其他政策上做出妥协的话,‘黑客’这个事很可能会不了了之。”车辆从矗立在黑山一座小镇道路隔离带内的宣传牌旁驶过。宣传牌上张贴着俄罗斯总统普京(右)和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宣传画像。(新华/法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欧亚所俄罗斯外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李勇慧认为,所谓“俄罗斯干扰美国大选”折射出俄美关系的复杂性,其实质是美国国会和军方内部反俄派在对特朗普施压。 “他们希望美国在大选后仍然奉行遏制俄罗斯的政策,炒作‘黑客门’意在影响新总统上台后的外交政策制定,”她说。 李勇慧指出,即使特朗普表现出“亲俄”倾向,甚至已经提名与俄罗斯来往密切的美石油大亨雷克斯·蒂勒森出任国务卿,俄美关系未来走势仍是斗争中的合作。 “蒂勒森应该深谙石油是国家对外战略实施中的武器。同样也以能源为武器的俄罗斯,未来难免会与美国在能源领域进行博弈,”李勇慧说。文章选自新华社,2016年12月15日
2016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