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活动>
- ������������
������������
CCG持续关注国际关系议题,推动中国与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发挥智库“二轨外交”作用,在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等重要国际政策与意见交流平台上组织分论坛、边会、圆桌会议、晚宴等活动,促进国际政商学界对话,凝聚共识;CCG积极与各国政界、智库界、工商界开展“二轨外交”活动,每年常态化赴多国调研与交流,促进中外关系攸关方互动,保持与多国政策圈层的沟通渠道。
-
王辉耀:吸引访问学者来华交流,助力培育经济“新动能”
发展新动能需要集聚创新型人才。要发挥人才的创新潜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需要吸引更多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学者来华访问、交流与合作。文/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国务院参事王辉耀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回答中外记者问题。在记者会上,总理强调了“发展‘新经济’需要培育新动能”来适应产业革命的趋势。当前我国产能结构不能适应持续发展的需要,需要发展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李克强总理还提到,发展新动能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积极性。他提到韩国棋手和AlphaGo进行围棋人机大战,提倡发展国际科技合作。 我认为,发展新动能需要集聚创新型人才。要发挥人才的创新潜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需要吸引更多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学者来华访问、交流与合作。 2016年2月,两办出台了《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的意见》,对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外国人申请中国永久居留的条件更灵活务实。这为外国高层次人才来华创造了制度便利。 在国际上,吸引访问学者,也是吸引外国人才的主要方式。与吸引留学生相比,访问学者一般较为资深、学术层次高,可以带来成熟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部分访问学者也可以收费,形成教育服务产业的一部分收入。 我国实施来华留学政策以来,便开放学术交流领域,欢迎高层次访问学者来华交流。但目前,外国访问学者吸引力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所以,在加大吸引来华留学生的同时,吸引高层次访问学者。为此,我建议: 第一,出台我国自己的访问学者计划,如“国际学者中国访问计划”“‘一带一路’访问学者项目”等。计划可以嵌入“留学中国计划”,也可以融入现有的千人计划等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吸引访问学者来校进行合作研究,有助于提升本土教师国际研究水平。 第二,完善访问学者出入境政策,将吸引访问学者的权力更多下放给高校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做法,直接用出入境制度管理和吸引访问学者。只要拿到高校的访问学者邀请,都可以申请交流访问类签证(我国是F字签证)。国家教育部门也可以只审核高校的访问学者项目,审核通过的项目,高校可在一定时期内自行招收访问学者。允许优秀的访问学者转换成工作签证、留学签证等。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访问学者信息。 第三,扩大访问学者的范围,也注重吸引社科类学者来华 从我国访问学者资助制度可以看出,来华访问学者的领域集中在自然科学。在我国软实力提升的背景下,也需要吸引社科类访问学者来华。建议在社科类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加和设立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多发起以英语为研究语言的国际项目,吸引发达国家优秀社科类学者来华。 第四,设立多层次奖学金资助制度,吸引企业设立访问学者基金 美国交流访问学者是多种类型的,资金来源也各有不同,比如“十万强计划”(100,000 Strong Initiative),虽然由美国政府发起,但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民间机构以及慈善家,而非联邦预算。 我国的访问学者计划可以采取财政资金为主,建立基金会,吸引一部分企业和社会捐款的形式。文章选自国务院参事室网站,2016年3月21日
2016年3月22日 -
【参考消息网】港媒:中国雇员在国际机构比例低 与全球影响力不匹配
参考消息网3月21日报道 港媒称,观察人士表示,中国在国际组织上的存在若要与其全球影响力匹配,还需要更多的外交人才。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18日报道,虽然中国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都在上升,但其在诸如联合国的国际机构中只有占比很小的人员。 观察人士称,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缺乏有丰富外交知识和经验的人选——虽然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他们认为,中央政府应该采取行动,确定并发展外交人才库。 报道称,官方信息显示,主要国际机构中,只有不到3%的工作人员是中国人。而一名曾在世界银行中国执行董事办公室工作过两年的财政部消息人士透露,在世界银行总部和各国办公室总共大约1万名员工中,只有大约200名是中国人;中国驻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牛盾表示,该组织在全球聘用了大约3200人,只有约50名是中国人。 牛盾说,中国的人选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专业知识,“即便是有外交经验、能说流利外语的人,如果他不能讨论专业问题,也很困难。” 观察人士称,中国的工作人员在国际组织中往往担任入门级的工作,有这方面的原因。 前述财政部消息人士称,世界银行中大部分的中国工作人员都是咨询师,很少能做到主管级或以上。“在跨国组织中的高级职位中,我们近年看到了更多中国面孔,但这更多是因为政府干预。” 报道称,近年,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增长了4倍,大大地拓展了未来在国际组织中工作的外交官和专家的潜在“人才库”。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52.37万人。2014年,约有46万名中国学生在海外留学。10年前,只有大约11.47万人。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说,缺少可以在国际组织中工作的中国人选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他说,在海外受训的申请人要跨越的一大障碍是中国的公务员考试。 报道称,在主要国际组织获聘工作的中国人中,大部分是来自内地的公务员。中央政府也通过年度的公务员考试和面试聘请其大部分员工。 王辉耀说:“对于海归们来说,不一样的知识架构让他们很难通过考试。这得变一下。”他表示,“海归”进入政府的最常见路径是,一开始在大学任教,之后以学术成就给当局留下印象。“我们应该为这些人设立专门的考试,应该更多地看面试以及其他挑选方式。” 牛盾说,他正从意大利聘用中国留学生,到联合国做兼职,以给他在罗马的办公室培育未来人员。 “这样,他们就可以边上学边处理农业外交,到他们毕业之后,如果符合资格而且愿意,就可以留在这里工作。”文章选自参考消息网,2016年3月21日
2016年3月22日 -
【南方日报】珠三角城市吸引海外人才效果显著
【本报广州3月17日讯】 17日,国际移民组织(IOM)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发布了《世界移民报告2015:移民和城市——管理人口流动的新合作》中文版。全球最新移民趋势、城市移民与经济发展关系等成为报告重点。根据报告,九成的城市扩张出现在非洲和亚洲,中国的外国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但有所增加。 报告指出,全球各个城市扩张模式尽管不相同,但近九成出现在非洲和亚洲。在未来35年至40年间,中国和印度在全球城市人口增长中的占比将超过1/3。报告还显示,2014年全球城市人口为39亿,在未来几十年还将持续增长,到2050年将达到64亿。在1990年到2014年间,亚太地区的城市新增人口约为10亿,其中中国约占一半(4.5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表示,目前全世界约有2.32亿国际移民和7.4亿国内移民,仅中国就有约3亿国内移民。 而在国际移民方面,根据报告,从2000年至2013年,中国的国际移民总量增长超过了50%。一方面,随着跨国公司落户,外籍员工被派遣到中国,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吸引了海外人才的目光。另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发展能够提供更优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投资、创业和就职于跨国公司的机会,不少移居国外的中国人选择回国发展。“近年来,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珠三角城市,为吸引海外人才竞相出台了各种奖励政策,效果显著!”(记者:龚春辉)文章选自《今日广东·侨报》,2016年3月18日
2016年3月22日 -
【CRI】《世界移民报告2015》中文版在广州发布 城市层面移民问题受关注
国际移民组织总部国际合作和伙伴关系部主任海尔克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15》中文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回答记者提问 国际在线报道(驻广州记者 谭铮):国际移民组织(IOM)与中国全球化智库(CCG)17日在中国广州联合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15:移民与城市——管理人口流动的新合作》中文版。据了解,这是国际移民组织世界移民报告系列的第八本报告,主要关注人口迁移如何影响城市发展以及移民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王辉耀主任介绍,目前国际上关于移民趋势和政策的讨论多数还停留在国家层面,而2015的这份《世界移民报告》更多的关注城市层面的移民问题,“根据《世界移民报告2015》 ,全世界约有一半的国际移民居住在10个高度城市化、高收入的国家。全球70亿人口中,有10亿人口为移民,其中,3亿是国际移民,7亿是国内移民。这7亿国内移民中,有3亿是中国人。所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并不吃惊。” 数据还显示移民流动的地域正在发生变化,新经济中心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移民,发展中国家作为移民输出国的同时也正在成为移民接收国。超大城市的数量已从1990年的10个增长到了28个,人口规模为4.53亿,占世界城市人口总数的12%。人口规模从500万到1000万的大型城市在全球城市人口中比例虽小但增长迅速。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城市人口居住在100万到500万人口规模的中型城市。从1990年到2004年,中型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一倍,到2030年,这一数字还有望增长36%。 国际移民组织总部国际合作和伙伴关系部主任海尔克在介绍报告时提到,新移民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人口流动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移民是城市治理的有力合作者,但他们必须给予一定的机会。有必要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包容移民的城市治理方式。” 报告指出,新形式的移民、人口流动、移民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出现,给城市的人口结构和交往模式带来巨大的改变。今天的许多城市以移民人口或种族差异为主要特征,这种差异有时还伴有不平等和种族隔离等问题。 与会者就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增长的全球趋势、管理人口流动的机遇和挑战、良好治理城市环境中的人口流动需要伙伴关系、公共政策和城市中移民的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王辉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城市层面推动人才、移民等工作的管理,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与广东省内等城市未来会有一定程度的合作:“我们现在在和广东省人社厅做一个课题,不光是移民,中间涉及人才管理等方面。今天我们跟广州、包括中山、东莞都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增长潜力的(方向)。未来中国要从人口红利到国际人才红利,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在国际移民方面,包括他们的融入、服务和管理,关于中央出来的一些永久居留的办法,如何更好地在广东实施都是值得下一步研究的。”文章选自CRI国际在线,2016年3月18日
2016年3月22日 -
【China Daily】Immigrant numbers rise in citie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are seen as key attractions on Chinese mainland.Foreigners take part in an activity to celebra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antern Festival in Shanghai, Feb 20, 2016. [Photo/VCG]Major cities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are attracting a growing number of immigra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lthough the rate is still very low compared with major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es such as Singapore, Sydney and New York.Wang Huiyao, president of the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said the number of people born in foreign countries who are working and living in Beijing had increased by more than 50 percent from 2000 to 2013 and now account for about 0.5 percent of its total population."The figures are similar in Shanghai and Guangzhou," Wang said on Thursday during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World Migration Report 2015 in Guangzhou, the ca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The population of immigrants in major international cities ranges from around 20 percent to more than 80 percent,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In Sydney, London and New York, for example, immigrants account for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population.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Singapore ranked highest in the percentage of immigrants, with 34.7 percent of the labor force and 38 percent of the country’s permanent resident population.Wang said major cities in China, including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Dongguan, Guangdong province, will continue to attract a growing number of foreign talent and immigrants in the years to come.In addition to vast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improved living conditions, many Chinese cities have introduced preferential policies and rewards to lure foreign experts and technicians to settle there, Wang said."The mainland cities that are undergoing urbanization drives need to attract foreign talent to help support their economic growth," he added.The government issued a document in February to lower the threshold for Chinese green cards, or permanent residence permits, making more foreigner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eligible to apply and in a simpler way.Jill Helke, 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partnership at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sa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 mean new economic center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attracting more immigrants."The immigrant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local cities," Helke said.Gao Xiang, spokesman for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perts Affairs, said: "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contribution of foreign talents’ work in China has been recognized significantly."This shows the importance we attach to talent and helps to build Chinese attractiveness to global talent."Wang urged the government to establish a special immigration department to help handle the influx of immigrants. Currently, immigration affairs on the mainland are managed by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By Zheng Caixiong)From China Daily, 2016-03-18
2016年3月22日 -
【中国新闻网】报告称全球城市人口为39亿 超大城市上升至28个
中新社广州3月17日电 (记者 唐贵江)国际移民组织(IOM)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17日在广州联合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15:移民和城市——管理人口流动的新合作》中文版。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城市人口已达39亿,超大城市则从1990的10个上升至28个。 《世界移民报告2015:移民和城市——管理人口流动的新合作》是国际移民组织世界移民报告系列的第八本报告,主要关注人口迁移如何影响城市发展以及移民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 该报告提及全球最新移民的趋势:约一半国际移民居住于10个高度城市化国家,全世界有2.32亿国际移民和7.4亿国内移民;约占一半的国际移民居住在10个高度城市化、高收入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沙特等。 随着全球范围内新的迁移目的地的出现,移民流动的地域正在发生着改变。除了传统上从发展中国家到北美和欧洲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之外,南非、巴西、印度和东亚部分国家与地区等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中心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移民。 报告还显示,2014年,全球超过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目前城市人口为39亿,这一数量在未来几十年会持续增长,到2050年将达到约64亿。据统计,全球每周约有三百万人口移居到城市。 报告称,全球超大城市的数量已从1990年的10个增长到了28个,人口规模为4.53亿,占世界城市人口总数的12%。人口规模从500万到1000万的大型城市在全球城市人口中比例虽小但增长迅速。 国际移民组织总部国际合作和伙伴关系部主任海尔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广州市副市长谢晓丹与外交部、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等部门代表出席研讨会并发言。文章选自中国新闻网,2016年3月17日
2016年3月21日 -
【广州日报】《世界移民报告2015》中文版广州发布
广州日报讯 (记者王鹤)昨日,国际移民组织(IOM)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广州联合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15:移民和城市——管理人口流动的新合作》(以下简称“报告”)中文版。广州市副市长谢晓丹与外交部、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广州市发改委、广州市外办等部门代表,以及国际移民组织国际合作和伙伴关系部等国际机构高级代表出席研讨会并发言。 《世界移民报告2015:移民和城市——管理人口流动的新合作》是国际移民组织世界移民报告系列的第八本报告,主要关注人口迁移如何影响城市发展以及移民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 广州管理和服务移民获国际移民组织认可 据了解,去年10月,广州市副市长谢晓丹曾作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出席了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移民对话会议,介绍了广州移民管理和服务经验,引起各国与会人员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介绍,这次在广州召开发布会是国际移民组织选定的。广州作为中国超大型城市,有许多国际和国内移民,广州在管理和服务这些移民的时候有很多很好的办法,获得了国际移民组织的认可。 国际移民组织总部国际合作和伙伴关系部主任海尔克在发布会上表示,每年有6600万移民涌向城市地区,90%的城市人口增长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广州近年来也涌入了非洲移民和商人。 海尔克认为,如果城市移民管理得当就是机遇,她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成功避免了城市大规模贫困和失业的发生。在中国,城市外来移民人口增长超过80%的同时,城市贫困居民人口锐减。 中国的外国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但有所增加 报告显示,在亚太地区,每天约有12万人移居城市。到2050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还将增长63%。在1990年到2014年间,亚太地区的城市新增人口约为10亿,其中中国约占一半(4.5亿)。从2000年到2025年,预计又会增加一倍。 中国的外国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但有所增加。随着跨国公司落户城市,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员工被派遣到中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籍专业人士,从2000到2013年间,中国的国际移民总量增长了超过50%。由于中国的城市发展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投资、创业和就职于跨国公司的机会,因而越来越多移居国外的中国人选择回国发展。中国的城市为吸引海外人才也竞相出台了各种奖励政策。文章刊于《广州日报》,2016年3月18日
2016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