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明:话语建构、思想传播、人才建设是智库未来发展三大着力点
智库不仅是思想产品的生产者,也更应该是思想产品的传播和宣传者。现在总体上感觉智库在研究人才方面储备比较充沛,但是在传播人才方面还是缺乏比较专业的、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储备。在传出去和传回来这两个方面还没有实现很好的沟通和建构,这可能也是智库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才应运而生的一个话题。
2023年10月10日 -
薛晓源:身处数字全球化时代,智库应释放思想力
“Think”强调思想力,通过《大国智库2.0》中CCG与美国一些卓越的思想家和智库进行的互动,我获得了许多启发,当前CCG应更加积极地调动中国所需要的思想力。
2023年10月10日 -
彭宁科:能源转型前景最大的挑战是市场能否开放
如何抓住这一市场机会,最简单或者过去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就是国际合作。中国和欧盟之间,中国和美国之间,全世界所有的地方,只要有技术的企业都可以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只要是有市场需求的地方,就会有企业来满足需求。
2023年10月10日 -
埃尼集团亚太区总裁乔万尼:中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时,也要抓住让外企持续投资的商机
在中国外资企业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比如政策改变、技术壁垒和市场准入壁垒都是外资企业面临的一些问题,为了能够克服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紧跟中国政策趋势,并且更好的理解中国的市场动态,积极推动技术发展和研究,跨国企业也是需要根据本地市场需求积极的进行本地化。
2023年10月9日 -
王聪:在绿色转型方面,生物产业拥有很大机遇
诺维信已经帮助到很多传统行业,像造纸、纺织、皮革这些传统上高耗能高耗水企业优化生产工艺,从而节约水能源消耗,降低化学品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整个绿色转型方面的新机遇上,给生物产业带来的机会是非常大的。
2023年10月9日 -
郑亚莉:全球合作仍是未来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流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从传统汽车和国际相比处于跟跑的状态,新能源汽车实现一定程度的领跑。在智能化方面我们和国际同步发展,同时,我们看到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逆全球化的风险,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进一步从国内看,扩大开放合作特别是鼓励外资在华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2023年10月9日 -
高元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内涵
当前,全球化、科技创新、气候变化等因素正在重塑国际关系,中国积极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在构建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国际秩序方面贡献力量。总之,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发展都是最重要的主题。
2023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