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民主党代表团到访CCG 就中蒙合作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展开交流
2019年11月18日,蒙古前政府总理、民主党副主席阿玛尔扎尔格勒率蒙古民主党代表团到访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与CCG主任王辉耀等CCG专家学者就中蒙关系与中蒙合作前景、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美贸易摩擦以及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成果等话题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2020年蒙古国将进行大选,此次是蒙古国民主党代表团与邻国交流的重要一站。参会本次会议的蒙古国民主党代表团有蒙古前驻华大使,民主党外事、培训事务书记、苏赫巴特尔,民主党巴彦朱日赫区委员会主席普日布达瓦,民主党办公厅副主任巴特图勒嘎,民主党国家政策委员会委员阿伦包勒德,乌兰巴托市巴彦郭勒区议长恩赫包勒德,民主党鄂尔浑省委员会主席巴特呼雅格,民主党全国政策委员会委员彭萨勒玛,民主党财务处处长塔米尔以及蒙古TV2电视台台长恩赫图雅。 蒙古国民主党代表团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2008年到200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期间,中国助力全球经济恢复活力,体现了中国富有国际责任心的一面。 阿玛尔扎尔格勒表示,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与蒙古国可进一步加深官方与非官方不同形式的沟通与对话,推动中蒙双边关系发展。此外,中蒙双方在 “一带一路”上的合作仍有沟通与发展的空间,双方可联合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中蒙俄三边经贸关系对发展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经贸至关重要,而蒙古国是中俄经济发展的重要连通环节,对于自由贸易协议,双方也可联合开展研究。 CCG主任王辉耀表示,中国不仅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如中国持续保持6%的GDP增速,缓解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从智库角度看,中美贸易摩擦将长期存在,对周边国家可能反而是机会。中美不太可能“脱钩”,接下来的国际局势将会是摩擦、合作与多元化并存。 另一方面,中国积极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和东盟共同维护国际多边经贸体系的发展。今年上半年,东盟作为新兴经济体超过美国和日本,已跃升为中国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同时,CCG专家也表示,期待蒙古国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也期待双方智库及研究机构开展更多交流与合作。 自2014年以来,中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是蒙古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与援助提供国。同时,蒙古国是首批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中蒙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但在一带一路新合作的实际推进中,还存在一些项目进展缓慢等问题,中美贸易摩擦使得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本次圆桌研讨会的举办旨在加强中蒙沟通,为中蒙关系以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视角,为中蒙双边关系及亚太地区多边合作建言献策。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有中联部日蒙处副处长黄君、中联部日蒙处四级主任科员焦含章、CCG副秘书长刘宇、CCG副秘书长许海玉、CCG副秘书长张伟和CCG人才研究组总监李庆等。
2019年11月20日 -
CCG在第二届巴黎和平论坛上成功举办全球人才治理分论坛
巴黎和平论坛由法国总统马克龙倡议发起,为各国际组织以及智库专家、学者、媒体等搭建了一个讨论全球治理议题的高端平台,旨在推动多边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2019年11月18日 -
加拿大商务委员会代表团到访CCG
如今民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世界经济格局巨变,中加贸易关系遭遇波折。然而,中国一直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11月6日,中方宣布恢复进口加方肉产品,这一举措放缓了中加紧张的经贸关系,中加经贸合作前景仍广阔。 2019年11月13日,加拿大商务委员会首席执行官Goldy Hyder、国际政策副主席Brian Kingston等一行到访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参加“中加商业发展前景圆桌闭门研讨会”,与CCG副主任高志凯和副秘书长刘宇等专家学者就中加贸易与投资关系,行业发展机遇及商业对商业(B2B)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讨论,为中加双边经贸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与方向。 CCG专家学者指出,中加经贸关系相辅相成。尽管双方关系面临挫折,但在未来的商业发展的道路上,中加企业之间仍存在着光明的前景。中国市场蕴含巨大商机,中产阶级群体规模快速增长,商业发展资源丰富,外资及外企在华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中加经贸关系的改善将会促进双方的经济繁荣发展。 加拿大代表团指出,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国际商业发展面临挑战和阻碍,但商业的往来不应受政治因素影响。加拿大需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促进多边合作发展。中国企业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加,中加企业应展开更多多元化合作。此外,中国或许需要加强对外传播影响力,减少因不实报道对中方在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活动时产生不良影响。 本次圆桌研讨会就中加经贸关系的挑战与机遇、加拿大企业转型、中加商业合作前景和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加关系的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双方就中加应展开更多民间交流达成一致。 作为中国领先的国际化智库,CCG致力于全球化、全球治理和国际关系等领域的探究,并积极参与并促进各界人士就相关领域的交流探讨。本次研讨会,CCG再次为中加双边经贸合作构建交流平台,助力中国发展双边及多边经贸关系。
2019年11月15日 -
CCG名家演讲 | 用“文明对话”应对复杂的世界局势
近期中美贸易摩擦为世界经济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同时中俄频繁的合作则巩固了两国的伙伴关系。面对当今世界的局势复杂多变,亚库宁博士向与会人员分享了自己对国际形势的见解以及解决方案。
2019年11月14日 -
CCG理事长在权威国际政治论坛和对话平台阿斯塔纳俱乐部会议上分享中国智库观点
2019年11月11日-12日,阿斯塔纳俱乐部(Astana Club)第五届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举行。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和与会专家就欧亚大陆的未来和全球进程动态的重要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本次大会由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基金会组织,会议以“大欧亚大陆:通往全球合作新架构的道路”为主题,是讨论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和安全问题的最大平台。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Nursultan Nazarbayev出席本次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哈萨克斯坦参议院议长、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任总统基金会主任Dariga Nazarbayeva在会上发表欢迎致辞。包括比利时前首相Yves Leterme,西班牙前首相José Luis Zapatero,葡萄牙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高盛国际非执行主席Jose Manuel Barroso,塞尔维亚前总统Boris Tadi?,阿富汗前总统Hamid Karzai,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Danilo Türk,格鲁吉亚前总理Giorgi Kvirikashvili,意大利前外交部长、欧盟委员会前副主席Franco Frattini在内的来自50多个国家知名政治家、外交官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当前全球经济遭遇波折,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情绪增长,贸易冲突增加,地缘政治风险层出不穷等因素正在深刻影响着欧亚大陆国家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蒙上阴影,如何和平地解决这些挑战已成为当务之急。 李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在此背景下,11日,在以“贸易战与保护主义——全球经济前景如何?“为主题的分论坛上,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受邀参会并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李伟,摩根大通国际董事长、三十人集团主席、以色列银行前行长Jacob Frenkel,葡萄牙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高盛国际非执行主席Jose Manuel Barroso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主席Evan Feigenbaum就中美贸易摩擦、”一带一路“、WTO、后全球化世界经济的规则等话题展开研讨,为塑造欧亚大陆未来合作架构以及寻找全球安全挑战问题的解决方案出谋划策。本场论坛由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长、创始人Marc Uzan主持。 王辉耀博士表示,总体看来世界经济和科技仍然在持续发展中,但根据IMF数据,中美贸易摩擦已经造成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其已对全球价值链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全球产业链造成了巨大损失。他认为,这其中关键的原因就是当前国际上仍在用20世纪的方式来应对21世纪的经济贸易问题,其中包括传统的贸易差额计算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贸易实际分配到的价值。 但中美贸易联系十分紧密。目前有近7万家美国企业在中国,每年获得总收入达7000亿至9000亿美元。据统计,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中,超过50%出自跨国公司的产品。大中华区是像苹果、沃尔玛、通用汽车、福特等美国跨国公司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例如,苹果每年的营收有很大部分都是由中国市场贡献的,而且苹果还在2018年时做出了未来五年向美国经济直接贡献近3500亿美元的承诺,但就目前的情形而言,苹果认为美国的做法将会导致竞争环境更有利于他们的对手。 对此,王辉耀博士提出,加强贸易合作仍然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跨国企业是影响中美双边关系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中国将于明年实施的《外商投资法》是一部为新形势下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供的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坚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将是把中美双方拖回正轨的重要力量。 此外,王辉耀博士建议,中美双方可尝试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拓展合作。这项由中国提出的倡议,将欧亚大陆变成命运共同体,从互联互通中谋求共同繁荣的未来。其发起成立的亚投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 目前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并已取得积极进展。若中美能在此框架下拓展合作,将对双方和全球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积极作用,也将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带来助益。 为应对当前全球化面临的挑战,王辉耀博士表示,国际社会应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主义和WTO现代化改革,同时中国也可考虑加入CPTPP, 并同步继续坚定推进RCEP谈判,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会议期间,CCG还与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基金会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研究、国际论坛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合作。此外,CCG秘书长苗绿也应邀参加了全球治理高端圆桌论坛。 阿斯塔纳俱乐部是权威的国际政治论坛和对话平台,由世界顶尖专家、政治家和外交官组成,主办单位为哈首任总统-国家领袖基金会下属的世界经济政治研究院。每年11月举行一次年会,论坛期间发布下一年度欧亚地区十大风险评估报告。据悉,从首届“阿斯塔纳俱乐部”会议至今,一共有来自200多个国家的政要、专家参加了会议。 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还有,“文明对话研究所”(DOC) 监事会主席Vladimir Yakunin,国际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Vuk Jeremi?,国际和平研究所(IPI)所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Terje R?d-Larsen,美国伍徳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凯南研究所所长Matthew Rojansky和国家杜马教育和科学委员会主席、拉斯基-米尔 (Russkiy Mir,团结俄罗斯)基金会主席、俄罗斯金砖国家研究国家委员会主席Viacheslav Nikonov等。 作为中国领先的国际化智库,CCG一直致力于全球化、全球治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并积极参与并促进各界人士就相关领域的交流探讨。本次CCG受邀参加阿斯塔纳俱乐部(Astana Club)第五届会议,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安全治理、更好推动经济全球化,贡献了来自中国智库的智慧,发挥了民间智库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2019年11月14日 -
数字经济时代下,国际人才发展与全球人才组织发展前景如何? ——CCG理事长在清华大学数字经济与全球城市群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发表演讲
2019年11月10日,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博士应邀在清华经管学院参加“2019清华大学数字经济与全球城市群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并做主旨演讲。会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陈煜波发表欢迎致辞,领英中国总裁陆坚发表主旨演讲。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办。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陈煜波 领英中国总裁陆坚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陈煜波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全球学校与学生评分研究中心主任史静寰,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人力资源开发处处长徐辉,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交流合作处处长马进,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宣传联络部部长娜琳和领英中国公共事务总经理王延平等相关领域权威的学者专家在以“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城市和城市群发展“为主题的专家研讨会中,就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打造创新城市和实现城市群发展展开了深入的研讨。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马晔风主持。 随着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渗透,数字经济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拥有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正在急剧增长,数字人才日益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培养国际数字人才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此背景下,王辉耀博士以“国际人才发展与面向未来的全球人才组织”为主题发表演讲,从智库的角度解读了国际人才流动图景与全球人才战争概况,分析了中国国际人才政策发展演变,比较了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与国际人才集聚区,并为推动中国城市全球人才创新建言献策。他提出,建立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为促进国际人才的有序流动、服务中国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辉耀博士表示,吸引并留住城市必需的高技能人才、创新者、投资者和学生,可以让城市获得投资促进移民融入的红利。如今,培养人工智能 (AI)人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的关键,但目前中国AI人才无论从总数还是人才分布领域来说都落后于世界上多数的发达国家。另一方面,随着世界上各个地区人才大规模、频繁且高效率地流动,世界人才争夺也愈演愈烈。中国现已成为海外学生最大输出国,2016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但中国来华留学生比例几乎世界最低。再加之人才短缺、宏观上的人口需求以及创业及科研网络等因素,引进海外人才便显得十分重要。 此外,王辉耀博士在演讲中提倡建设生态与人文价值融汇的新型城市,以国际人才政策为支撑,推动中国城市全球人才创新发展,并就此提出了9项建议:进一步放宽永久居留申请条件;对优秀外籍人才提前发放“绿卡”;完善人才移民入籍的相关渠道;完善人才移民入籍的相关渠道;探索建立华裔卡制度和华侨身份证制度;制定移民法,完善移民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加大国际化教育资源的供给;建立与国际无缝衔接的外籍人才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建立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 其中,王辉耀博士指出,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的建立将会为推动未来城市全球人才创新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填补全球治理在人才领域的空白,并为中国创新与参与全球治理创造新机遇。国际大都会、国际猎头协会、国际劳工组织和巴黎和平论坛等国际组织、机构以及北京市政府均对成立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表示了认可和支持。 本届论坛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CIDG)与LinkedIn(领英)中国还联合发布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研究报告》,通过聚焦全球26个城市及11个城市群的数字人才,分析对比其数字人才就业现状、技能特点和流动情况,深入洞察不同地区和城市如何基于数字人才建立起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以及未来趋势。 清华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煜波教授在介绍报告时表示,尽管中国的数字经济起步较晚,人才深度不够,但中国拥有大量年轻人才,他们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未来他们将成长为推动数字经济的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上,陈煜波教授认为,中国还可以充分利用海内外人才的互通优化人才体系,吸纳国外中高层管理型人才来辅助数字人才发展。 领英中国公共事务总经理王延平在研讨会中提出,数字经济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动态创新变量,在这样不断发生融合与颠覆的全球经济体系中,领英可以充分发挥全球海量数据的独特优势,通过领英“经济图谱”在全球范围内捕捉人才、技能、就业机会、企业与城市流动等因子的动态变化,帮助人才在全球范围内与经济机会相连接。 作为国内领先的国际化智库,CCG一直致力于国际人才、全球化、全球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成功参与推动了多项国际人才吸引和流动的相关中央和地方政策。 2016年,CCG提出的关于建立国家移民局的政策建议便得到了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的批示。2018年,CCG提出建立“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的倡议,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政府的积极评价与支持,该倡议方案还成功入选了首届巴黎和平论坛。此外,自成立以来,CCG在人才全球化领域持续深耕,不断拓展相关研究,在出国留学、海归发展、来华留学、国际移民、出入境旅游、华侨华人和国际教育等领域取得丰富研究成果。自2012年起,CCG在社科文献出版社连续出版“国际人才蓝皮书系列”丛书,旨在推动我国“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面对新形势,CCG在本次论坛中再次为数字化时代下的国际人才发展出谋划策,为推动中国人才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了智库的积极作用。
2019年11月13日 -
加拿大总理G20峰会个人代表CCG圆桌研讨 全球经贸治理中的WTO改革与G20发展
作为多边贸易机制的支柱,WTO一直维护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运行25年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近期正因无法跟上时代需求而饱受争议和挑战,其上诉机构或在12月陷入瘫痪危机。与此同时,智利总统宣布智利放弃将于今年十一月举办的APEC峰会的主办权;中美贸易协定的签署地又成问题。面对接踵而来的种种挑战,以G20为例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对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WTO改革已成为国际热议话题。近日,加拿大全球事务部国际经济关系协调人、加拿大总理G20峰会个人代表Jonathan T. Fried出席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总部举办的圆桌研讨会。加方全球化及国际经济发展专家学者与中方经济金融专家就中美贸易关系,全球经贸发展现状,高新科技发展, WTO改革发展,及G20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讨论,旨在为推动全球化进程及WTO改革与发展提供对话与交流的平台,并为现阶段国际经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建言献策。CCG高级研究员、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原司长江山主持本次研讨会。 Jonathan T.Fried就中国与美国贸易议程的内容,贸易议程的方向和经济发展所需的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关税的特性及非关税措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他指出,现阶段WTO成员国仍在寻找WTO改革的解决方案。现有的WTO运行条例已无法满足各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需求,因此WTO需要在各国共同利益、经济发展共识等方面进行改革。在国际贸易中,利用合法规范与约束对知识产权会更好地推动全球化发展。此外, G20作为跨国政府组织的补充形式,对推动WTO改革贡献了积极的作用。最后,他表示 CCG和CCG的合作伙伴对公共政策及WTO改革进程的推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CCG顾问、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崇泉指出,中国既是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化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中国会坚定地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化进程。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中国也会顺应这一趋势,同时也需要多边贸易体系。
2019年11月13日